?

關于公共圖書館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

2017-06-08 23:59馬茜
中文信息 2017年5期
關鍵詞:科普活動公共圖書館

摘 要: 公共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公益性機構,圖書館也具有社會教育職能,它擁有資源、技術和服務優勢,所以在科普宣傳工作中公共圖書館應該是一個重要組織。本文以重慶市大渡口區圖書館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為例,來思考公共圖書開展科普宣傳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科普宣傳 科普活動 大渡口區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060-01

前言

科普宣傳工作及科學普及宣傳工作,是指采用公眾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一種方式來科學普及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相關知識。公共圖書館是一個集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等幾項職能為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其中圖書館就肩負著開展社會教育和傳遞科學情報的職能,圖書館從而真正走入平民百姓當中,擔負起了對人的科學知識文化教育的任務?,F代社會,圖書館成為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基地,擔負了更多的教育職能。圖書館豐富、系統、全面的圖書信息資料,成為圖書館從事科學情報傳遞工作的物質條件。在信息社會,圖書館的科學情報功能將得到加強。同時圖書館要滿足社會大眾對文化的需要,豐富和活躍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在科普宣傳工作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公共圖書館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的現狀

1.局部營造氛圍式的科普宣傳

科普宣傳工作也屬于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的一項,許多公共圖書館的科普宣傳工作都存在以局部營造氛圍來進行科普宣傳,這樣使得接受到宣傳的群眾就帶有隨意性和偶然性。例如今天圖書館設立一個宣傳窗口來進行科普宣傳,那么到圖書館并且經過這個宣傳窗口的群眾就可以接受到科普知識宣傳,但是能夠接受宣傳的群眾有可能是該區域或者該圖書館服務人數的20%。這種以點概面的局部宣傳方式總體而言是弊大于利的,這樣將科普宣傳的對象局限性了,宣傳工作開展不夠深入,接受宣傳的群眾感受也不深刻,不利于科普宣傳工作的長期開展。

2.圖書館開展科普宣傳工作主動意識不夠

圖書館作為科普宣傳工作的主陣地,但是在科普宣傳工作開展的主動性上還有所欠缺。一是科普宣傳工作人才隊伍單薄。公共圖書館除了要開展科普宣傳工作還要開展全民閱讀、關愛青少年、關注留守兒童等主題的閱讀宣傳活動。所以在工作人員結構安排上,很多圖書館都存在科普宣傳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這樣也間接的影響了科普宣傳工作開展。二是圖書館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對于科普知識本身了解有限,對于科普宣傳工作開展主動意識不強。

3.科普宣傳工作的開展存在“宣者有余 傳者不足”的情況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為廣大老百姓提供給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科普宣傳工作都存在著“宣者有余 傳者不足”的情況。有些公共圖書館的科普宣傳工作主要是依靠圖書館自身的科普宣傳工作人員來開展,這樣就存在著每次進行了集中的科普宣傳,但這也僅僅是本次參與了科普宣傳的群眾受益,而本次宣傳的科普精神內容并沒有傳達下去深入到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科普宣傳工作沒有形成一個薪火相傳的“網絡”,這樣“宣者有余 傳者不足”的情況,會影響科普宣傳工作開展力度和深度。

二、重慶市大渡口區圖書館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的幾點做法

1.打造載體,豐富資源

圖書館要在科普宣傳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就應該具備開展社會科學普及活動的場所,目前大渡口區圖書館擁有展覽展廳及學術報告廳各一個,學術報告廳可容納220人。圖書館的少兒閱覽室、圖書外借室、國學經典閱覽室都可用來開展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同時開展活動所必須的電腦、攝像機、相機、投影儀、音響等設施設備也很完善。其次就是在科普資源上進行補充和豐富。目前大渡口區圖書館擁有紙質藏書26萬余冊,其中社科類圖書17.7萬余冊,占到了總藏書量的68.4%。2016年上半年新增紙質圖書9433種,18866冊,社科類圖書占新增圖書量的65%,其中少兒科普讀物有3764冊。除了紙質圖書資源外,圖書館還有數字資源15TB,其中包括《萬方科技視頻數據庫》等綜合性專業數據庫、電子圖書期刊和少兒數字資源。并且開通了移動圖書館,“移動圖書館”可突破時間、空間限制,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閱讀終端設備掃描二維碼,從而隨時隨地享受圖書館數字閱讀服務及科普資源,極大地提升了圖書館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優化科普宣傳隊伍,培養科普宣傳志愿者

圖書館成立了以5名職工為成員的“科普宣傳”工作小組?;顒有〗M下設辦公室,由辦公室工作人員3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各項活動籌備和組織工作。但僅僅靠圖書館這幾名工作人員來開展科普宣傳工作是絕對不夠的,所以大渡口區圖書館結合本區實際情況,依托“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示范項目,整合鎮街分館資源,在分館中培養科普宣傳工作的志愿者,深入基層進行科普宣傳工作??破招麄鞴ぷ髦驹刚咭膊粌H僅是分館的工作人員,結合圖書館常年開展“義務小館員”志愿服務活動。圖書館按照年齡段將志愿者分為雛鷹義工隊和共青團志愿服務者隊。其中的共青團志愿服務者隊中就有不少成為了圖書館科普宣傳工作的志愿者。圖書館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進行科普知識方面的相關培訓,聯系其他部門舉辦系統科技知識講座,以及邀請專家現場示范、操作訓練。

3.點面結合,有針對性的開展科普宣傳工作

一是集中開展主題科普宣傳活動。以“4.23”世界讀書日以及“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為活動主題,在步行街、廣場、公園等人群密集公共場所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宣傳活動,采用館外圖書流動閱讀、現場發放宣傳資料、播放科普視頻等形式加大科普宣傳。二是結合重大“節慶”活動組織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在春節、元宵、端午、重陽、中秋等傳統節日及“1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等紀念日開展科普宣傳活動。三是以品牌讀書活動帶動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工作的開展。圖書館充分依托“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示范項目,有效的整合總館與分館資源,并且結合“重慶市公共圖書館講座展覽聯盟”資源來開展圖書館品牌講座、展覽活動并且帶動社科普及宣傳活動的開展。采用“引進來”和“送出去”的方式,既將“重慶市公共圖書館講座展覽聯盟”中其他公共圖書館提供的科學普及類的展覽和講座引進到大渡口區舉辦,同時也將大渡口區圖書館打造的《義渡文化講座》和《義渡之窗》兩個品牌服務項目中的科普講座和展覽送到其他區公共圖書館以及各個圖書館分館所轄的社區、學校以及企業,進一步的擴大接受科普宣傳的受眾范圍,深入基層進行科普宣傳工作。

4.創新技術,實現科普閱讀新體驗

為推進科普宣傳工作的全域化,加強向基層推廣和服務,結合“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全面開展了“科普閱讀進基層”服務。圖書館在八個分館所轄區域內按照集中服務對像群體的類型而選擇有較強輻射力的公共空間建立“科普閱讀服務點”,服務點主要分布在大型商場、銀行、醫院、社區、企業園區、軍營、政府大樓、中等職業學校等公共空間,在這些空間分別配置“電子圖書借閱機”、“電子報刊在線觸摸閱讀機”供老百姓免費使用,其中科普資源占總資源的56%,而且“電子圖書借閱機”、“電子報刊在線觸摸閱讀機”中的資源還會定期更新。圖書館還開通“移動圖書館”,讓讀者可突破時間、空間限制,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閱讀終端設備掃描二維碼而隨時隨地享受閱讀服務、學術資源查詢、觀看公開課、試聽有聲讀物等服務,極大地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水平,讓人隨時隨地享受到科普閱讀的樂趣。并且圖書館建成“24小時自助圖書館”對市民開放。自助圖書館可以一次裝入288冊圖書提供給市民借閱,其中社科類讀物占到了82%。市民只需帶上二代身份證和100元辦證押金,就可以在借閱機上自主辦理讀者證,借還、續借自助圖書館本機的書籍,自助圖書館也會定期更新圖書,以便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4小時自助圖書館”使得市民在圖書館閉館后也能方便的借閱和歸還圖書以及辦理讀者證,這樣既延長了圖書館為公眾服務的時間也拓展了服務空間,做到免費閱讀“24小時不打烊”。

總之,科普宣傳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并且需要堅持與創新精神的工作。公共圖書館在該項工作開展中,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時俱進。學會與其他各行業的科普機構協同合作協同開展科普宣傳工作,實現資源共享,為構建學習型、創新型城市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永威.關于科普、科學和科學素養[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04(1)

[2]吳佳.圖書館應加強科普宣傳教育.河南圖書館學刊.2001(3)

[3]馮俊榮.關于公共圖書館科普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3)

作者簡介:馬茜(1986.7—),女,漢族,重慶人,助理館員,大學本科。

猜你喜歡
科普活動公共圖書館
航天星火傳夢,閱讀點亮夢想——記中國航天日“錢學森書屋”科普活動
南京師范大學“科學大篷車”公益科普活動
我是天文演說家——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二小星云社科普活動
暑期戶外科普活動
全國各地開展無線電科普活動
紐約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政策研究
基于圖書獎評選的公共圖書館采訪創新研究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