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滁州市農業灌溉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

2017-06-11 17:16尚曉三
安徽農業科學 2017年26期
關鍵詞:滁州市發展對策

尚曉三

摘要調查滁州市農業灌溉現狀,涉及灌區、水利工程、農業種植結構和灌溉管理等方面,分析當前農田灌溉用水現狀和節水水平,指出農業灌溉管理以及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結合滁州市農業灌溉發展要求,提出今后一段時間農業灌溉發展方向和對策,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為滁州市農業灌溉發展提供參考,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

關鍵詞滁州市;農業灌溉;灌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274;TV21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7)26-0182-03

The Discuss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for Chuzhou

SHANG Xiaosan(Anhui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Hefei,Anhui 230088)

AbstractThe presented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s investigated for Chuzhou in this paper,including irrigation area,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agricultural plant structure and irriga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Meanwhil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tion level of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and the problem of irrig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ere studied.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seve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e was put forward to reduce the conflict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demand,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for Chuzhou,then suit for the require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Chuzhou;Agricultural irrigation;Irrigation area;Development strategy

滁州市地處安徽省東部江淮之間丘陵地帶,有長江支流滁河、淮河支流池河、高郵湖支流白塔河等主要水系,兼具山區、丘崗、平原圩區等地貌特點,土地資源豐富、雨熱資源同步,農業生產條件較為優越[1]。但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江河來水豐枯變化顯著,洪旱澇災害頻發。新中國成立以來,為緩解區域水旱災害,全市興建了眾多大中小型水庫、駟馬山引江工程等基礎水利設施,極大地改善了當地農業灌溉條件,建成了一批灌區,成為國家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常年約占安徽省糧食總產量的1/8,商品糧率高達60%以上,是安徽省乃至全國的重要糧倉[2]。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是農田灌溉和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據安徽省2006—2015年水資源公報統計,滁州市農田灌溉用水占據用水總量的主導,約占全年用水量的70%[3]。近年來,隨著滁州市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工業和生活用水量呈增長趨勢,其用水量由2006年4.37億m3增加到2015年的5.49億m3,年均增長率約為2.6%[3],行業用水矛盾日益凸顯,農業灌溉發展和農田灌溉用水保障將會受到影響。為了

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控制農田灌溉用水總量,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針對此問題,筆者調查了滁州市農業灌溉現狀,分析當前農業灌溉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對策,為滁州市農業灌溉發展提供參考。

1農業灌溉現狀

1.1灌區現狀至2014年底,滁州市共建成水庫1 189座,總庫容28.65億m3,興利庫容14.01億m3,設計供水能力為12.81億m3,其中大型2座,中型46座;塘壩88 290處,總容積7.64億m3;水閘1 650座(其中大型8座,中型11座),蓄水能力為2.40億m3;泵站4 229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34座,建成電力排灌站1 001處,裝機2 389臺,容量22.60萬kW,裝機流量為1 498.59 m3/s[2]。

以這些水利工程為基礎,滁州市逐步改善了區域灌溉條件,形成現有的大中小型灌區,根據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現有大型灌區3處,分別為駟馬山灌區、女山湖和爐橋灌區,灌溉面積22.71萬hm2,中型灌區85處,灌溉面積19.47萬hm2;小型灌區3 614處,灌溉面積12.65萬hm2[2]。這些灌區的新建促進了區域農業快速發展,將滁州市建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據安徽省2016年統計年鑒,全市糧食產量445.08萬t,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12.6%,其中水稻產量為255.87萬t,占全省比重為17.5%[4]。

1.2農業種植結構

滁州市作為全省重要的糧食產地,2011—2015年糧食作物年均種植面積為71.54萬hm2,約占農作物種植總面積的81.5%,其他非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為16.21萬hm2,比重不足20%。糧食作物中,水稻種植面積占據主導,年均面積達35.78萬hm2,約占糧食種植面積的50%;小麥種植面積為27.96萬hm2,約占39.1%;玉米種植面積為3.79萬hm2,約占5.3%[4]。據安徽省行業用水定額,江淮丘陵區水稻多年平均凈灌溉需水量約為2 700.0 m3/hm2,而小麥、玉米和蔬菜等其他旱作物多年平均凈灌溉需水量約為675.0 m3/hm2,僅占其25.0%[5]??梢?,水稻的種植比例直接影響滁州市農田灌溉用水量和用水總量。

1.3農田灌溉用水現狀

農業用水占據滁州市用水總量的主導,直接關系到用水總量控制目標,2011—2015年農田灌溉年均用水量為15.88億m3,約占用水總量的70%[3]。2011—2015年期間,滁州市農田灌溉水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不僅農田灌溉水量下降,其在用水結構的比重也有所下降,說明隨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不斷推進,滁州市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持續提高。然而,根據安徽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實施辦法,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4.01億m3。2011—2015年全市年均用水總量為22.39億m3[3],部分年份超過總量控制指標,剩余總量控制指標為1.62億m3,將其分配至各縣區,分配水量0.20億m3左右,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壓力相對較大。滁州市現有耕地面積71.63萬hm2,有效灌溉面積為49.01萬hm2,有效灌溉率為68.0%,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74.9%[4],隨著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不斷增加,農田灌溉水量面臨壓力持續增長。

1.4農業節水現狀

滁州市現階段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尚未完成,灌區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05,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0.524[3]。滁州市節水灌溉面積4.19萬hm2,占有效灌溉面積的比重為8.61%,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與全國的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F有灌溉渠道7 388.5 km,其中襯砌239.2 km,僅占3.24%,灌排結合渠道長度為2 119.9 km,其中襯砌長度為71.1 km,僅占3.35%,幾乎均為土渠,灌溉水沿途滲漏量相對較大。節水灌溉主要方式為渠道防滲,

面積為4.11萬hm2,占節水灌溉面積比重為98.1%[2]。噴灌、微灌和低壓管道等高效節水灌溉比重較低,僅占節水灌溉面積的1.92%,其中噴灌面積660.0 hm2、微灌面積100.0 hm2、低壓管灌面積46.7 hm2。

1.5灌溉管理現狀

滁州市灌區主要為水庫和提水泵站灌區。大中型水庫一般設有水庫管理單位,其渠首灌溉管理主要依托水庫管理處。小型水庫一般無管理單位,主要由所在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水利站進行管理,或由其委托所在行政村農民進行管理,按照灌溉需求進行放水管理。提水泵站灌區主要由泵站管理單位進行灌溉管理,其中大型泵站一般為國營機電排灌站,屬于事業編制,但無事業費[2]。其中駟馬山灌區由安徽省水利廳直管,現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事業經費能夠得到保障,管理規范,閘站運行有序。對于無經費支持的泵站,其管理費用主要靠水費和多種經營來維持,但由于水費過低和經營困難,僅能低水平維持簡易工程維修和人員工資。小型提水泵站現無專人管理和維護,根據灌溉用水需求,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利站進行抽水灌溉,設備管理和維護存在很大隱患,亟需加強管理,提高泵站設備完好率,保障農田灌溉水需求。

2存在問題分析

2.1工程體系尚不完善,設施功能衰退滁州市的灌排工程大多建于20世紀50到70年代,受經濟和技術條件的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標準低、配套不全,再加上管理不完善,經過幾十年的運行,大部分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灌區內田間小型工程年久失修,通水不暢,難以滿足灌溉需求,面臨著灌排技術落后、工程規模不足、標準不高、節水灌溉發展緩慢、田間工程配套差、用水效率低等諸多問題。另外,駟馬山灌區等大中型灌區配套工程尚未建設完成,也影響到滁州農業灌溉發展。

2.2灌區萎縮嚴重,用水結構發生變化滁州市部分現有灌區由原有的農業用地逐步轉化為城鎮用地,加上現有工程配套尚不完善,灌溉面積萎縮,達不到設計灌溉面積,如:沙河集水庫灌區設計灌溉面積為10 400.0 hm2,現有效灌溉面積僅有5 000.0 hm2[2],僅為設計規模的1/2;另外,灌區內灌溉水源用途也發生變化,包括城西水庫、沙河集水庫、屯倉水庫等水庫的用水結構發生變化,生活及工業等高保證率用水比重增加,農業灌溉用水比重下降,而滁州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水旱災害頻發,在干旱年份農業與城鎮生活、工業爭水情況將愈演愈烈,隨著滁州市城鎮化和工業步伐的加快,會影響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2.3節水灌溉比重低,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滁州市作為安徽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水稻種植比例較高,農田灌溉需水量大,但現階段境內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尚未完成,灌區節水灌溉面積比重不高,不足10%,加上灌溉制度不盡合理,長期以來采用傳統灌溉方式,導致區域農業用水水平較低,造成水資源浪費,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05,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

2.4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不足,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的需求滁州市在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逐步建立了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大型灌區、大中型水利工程普遍設立了專管機構,分散在面上的眾多小型工程由地方政府或集體管理,灌區多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灌區管理體制,在滁州市農田水利管理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不斷推進和落實,現有的管理制度和體制已難以適應,急需建立適應農業現代化的水利管理制度和體系。

3發展對策

3.1工程措施

3.1.1繼續推進灌溉蓄水保障工程建設。在骨干蓄水工程方面,推進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逐步解決水庫壩體滲漏、變形或泄洪設施不足、老化等問題,恢復其設計水位,提高現有水庫工程調蓄能力。新建江巷大型水庫和崔家灣、靠山、山許和鄭家壩4座中型水庫,增加興利庫容1.11億m3[2],進一步提高區域水資源調蓄能力,并依托此工程開展灌區建設,改善區域農業灌溉條件。在面上分散水源方面,滁州市共修建小型水庫1 141座和塘壩88 290處,受經費、技術、施工等條件制約,普遍存在著先天建設不足、后天管護不良等病險隱患,蓄水灌溉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塘壩,淤積嚴重,完好率不足40%,繼續開展面上塘壩擴挖增蓄工程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逐步恢復面上分散水源的蓄水能力,攔蓄當地徑流灌溉農田,減少外水的補給量,緩解大中型水庫、泵站和閘壩的供水壓力,保障區域生活、工業用水需求。

3.1.2繼續推進灌溉供水能力建設。新建駟馬山灌區四級站和四級干渠工程,與在建江巷水庫實現聯合調度,進一步提高農田灌溉保障能力;積極推進現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通過建筑物工程的加固與改造、主機泵及電氣設備的更新和改造,逐步解決主機機組和電氣設備老化和病險建筑物功能下降、布置不合理等問題,提高灌溉泵站的安全運行率、設備完好率和設備安全運行率,降低能耗。加強河溝清淤整治,根據河溝分布與特點,因地制宜,通過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理、配套設施改造,恢復農村河溝的引排和調蓄功能,改善農田灌溉條件,減少輸水過程的沿程損失。

3.1.3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滁州市現有3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尚未完工,應按照《安徽省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規劃》的要求,積極爭取國家及省級財政資金,持續推進灌區建設。對于尚未配套灌溉區域,新建渠系、泵站、渠系建筑物等工程,已建成的灌溉區域,除對未興建的渠道及建筑物補齊外,還需對已有的渠道按需要進行襯砌和改造,不斷完善灌區配套體系。對總干渠、干渠等骨干輸水渠道進行防滲襯砌,進一步完善灌區渠系和田間工程,做好“最后一公里”工程,逐步達到灌區設計保證率,恢復其設計灌溉面積[6]。滁州市中型灌區眾多,主要改造灌排溝渠疏浚、襯砌,對原設計干支渠中未完成部分進行開挖,同時對部分繞行長度大、滲漏嚴重的渠道和未按照設計標準開挖的干支渠進行改擴建,灌區配套建筑物維修改造,逐步恢復其設計灌溉面積,將其灌溉保證率提高到80%左右。

3.1.4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建設項目為依托,大力促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開展土地平整工程,實現耕作田塊集中,發揮規模效益。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加強灌排工程建設,完善田間基礎設施,采取節水灌溉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形成“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的灌排體系,灌溉保證率不低于80%,增加有效灌溉面積,提高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7]。同時,需要建立保護機制,促進高標準農田的持續利用。

3.1.5高效節水灌溉與示范。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促進當地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進程,為當地及周邊地區節水灌溉的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滁州市現狀高效節水比重較低,應以創建國家級、省級示范園區為引領,開展國家、省、市、縣、鄉級五級示范園區創建,以加強基礎設施、提高科技創新與應用能力、培育新型農民、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為重點,逐步形成適宜現代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模式,明顯提高灌溉效率,穩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2非工程措施

滁州市現狀種植結構以水稻種植占據主導,約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50%,其他高效經濟作物種植比例相對較低。調整種植結構是農田灌溉節水的重要途徑,滁州市應按照《國家農業節水綱要(2012—2020年)》的要求,樹立大生態、大食物、大市場、大農業、大科技的新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科技為手段,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行優勢互補,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堅持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林則林,逐步建立起農業生產力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農業生產新格局。加快高效節水體系建設,發展節水農業。支持發展優質專用水稻、小麥,因地制宜發展蔬菜、花生、山芋和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形成種植結構的多元化。同時,積極推廣水稻調控灌溉等高效節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3.3能力建設

3.3.1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農田水利信息基礎設施,利用國家和安徽省專項資金逐步完善雨情、水情、墑情監測站點升級改造,基本實現雨水情、旱情實時信息自動測報,實現信息的實時監測、傳輸與處理,打造灌溉自動化示范區;健全信息化建設運行管理體制,營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環境;提供滿足基本業務需要的信息服務,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基本實現農田水利信息化。

3.3.2推進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大中型灌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克服“重建輕管”思想,建立管理機構,健全管理體制,配備管理人員,落實各項管護與維修經費,把各項管理措施落到實處。結合滁州市當地實際,穩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提出建立健全灌區良性運營機制的方案;推廣用水戶參與式灌溉管理,成立以農民用水戶協會為主要形式的農村用水合作組織,規范用水秩序,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水費征收中間環節,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參與和民主管理意識,保障田間設施有效運行;積極推行“管養分離”,成立養護經濟實體,按照市場方式運作,努力降低管理成本,適應農業現代化管理的要求。

4結語

滁州市是安徽省乃至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近年來,隨著安徽省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戰略不斷推進,作為示范區的重要一翼,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工業和生活等高保證率用水量持續增長?,F階段,滁州市耕地有效灌溉率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隨著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不斷實施,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持續增加,行業用水矛盾日益凸顯。需通過工程和非工程等措施,提高區域供水能力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合理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控制農田灌溉用水總量,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以水資源持續利用推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安徽農業科學2017年

參考文獻

[1]

安徽?。ㄋ炕春铀瘑T會)水利科學研究院,滁州市水利局.滁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R].2012:1-15.

[2] 安徽?。ㄋ炕春铀瘑T會)水利科學研究院,滁州市水利局.滁州市農業灌溉發展與農業節水發展規劃報告[R]. 2016:1-20.

[3] 安徽省水利廳.安徽省水資源公報[R].2006-2015.

[4] 安徽省統計局.安徽省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5] 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安徽省行業用水定額:DB34/T 679—2014[S].合肥: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4:5-17.

[6]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安徽省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規劃[R].2008:1-5.

[7] 國土資源部.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試行)[A].2011:10-19.

猜你喜歡
滁州市發展對策
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銅礦床成礦模式研究
習作點評
習作點評
安徽省滁州市軍糧供應站 打造軍糧供應配送中心
淺析如何提高滁州市城市防洪標準
湯圓狂想曲
新余蜜桔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LED照明系統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