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酷的卡瓦博格峰梅里雪山,登山者永遠的禁地

2017-06-14 07:52焦剛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3期
關鍵詞:沖頂梅里雪山登山隊

焦剛

梅里雪山山難后禁令迅速出臺——任何人、任何組織不得再攀登梅里雪山,梅里雪山從此成為登山者的禁地。

梅里雪山從海拔3500米的大本營到峰頂,垂直距離達3200米,攀登難度甚至超過珠穆朗瑪峰。

上世紀30年代,當那位著名的美國“游俠”學者約瑟夫·洛克來到梅里雪山腳下時,當即被眼前的山峰那難以名狀的雄偉、俊秀折服——“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洛克脫口而出。

也許是被盛名所擾,近百年來,無數的登山者、探險家全都試圖去登頂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博格,但遺憾的是,梅里雪山對于那些不速之客總是抱著冷酷無情的態度。時至今日,還沒有一個人、一支登山隊伍能夠在梅里成功登頂。

此外,不斷發生的山難更是讓后繼者望而卻步。尤其是1991年發生的那場“梅里大山難”,更是讓全世界為之震驚……許多登山者都嘆息著說:也許,梅里雪山永遠不會被人類征服。

梅里大山難:登頂梅里的終結

從滇藏線“茶馬古道”上的古渡口“奔子欄”出發,一路向西前往梅里雪山——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盤旋,路旁生長著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的杉木和松樹,全都古老滄桑而又郁郁蔥蔥。曲折的山谷中,不時會出現一片片金色的梯田,幾處藏族村寨散落其間。而在寨子的背后,洶涌的瀾滄江在山間歡騰流淌……

越野車行駛了大概4個鐘頭之后,我們就來到了梅里腳下。遠遠地,只見湛藍天空下,晶瑩白亮的雪峰在遠處傲然挺拔,被四周墨綠色的群山簇擁著,顯示出威嚴中不失秀麗的氣度。而巨大的冰川從山巔綿延直下,來到山腰的時候戛然而止,如同一塊碩大無比未經雕琢的白玉——這就是卡瓦格博,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的主峰。

望著這樣的絕世美景,敬慕、肅然感在心中突然升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筆者內心充滿了莫名的感動……眾所周知的是:梅里雪山是當地的圣山,千百年來被藏民們崇拜和敬仰,而梅里時至今日仍然是一座“處女峰”,主峰卡瓦格博至今無人能夠登頂。

筆者此次前往梅里雪山當然不是為了登頂——我們一行10人從昆明出發,千里跋涉只為瞻仰這座神山的偉岸。但是,在探險界或者登山界,提到梅里雪山,哪能避開“沖頂”、“探險”、“山難”這些詞語呢……實際上,關于梅里雪山的“登山大事記”,任何有點登山常識的人都可以如數家珍。而筆者非常清楚的還有:今年是“梅里大山難”20周年,那些罹難的靈魂注定又要被人們追憶、祭奠。

從20世紀初開始,被梅里美景折服的人類,就不斷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完成對主峰卡瓦博格的沖頂。早在上世紀1902年,一支英國探險隊就首次開始了向梅里雪山的挑戰,受挫之后,大不列顛的紳士們知難而退,再也沒有打過梅里的主意;而后在抗日戰爭期間,一架美國飛機闖入神山禁地,試圖飛越卡格博峰頂,結果墜入冰川,機毀人亡;40多年后的1988年6月,由遇難飛行員的兒子克里奇率領的一支美國登山隊,不遠萬里而來,想要尋回父親的遺骸,但是,這支登山隊爬到海拔4200米的高度時已筋疲力盡,只能無功而返。

據不完全統計,從1902年英國人到梅里登山開始,一直到1991年“梅里大山難”發生為止,近百年間不下十支隊伍試圖沖頂卡瓦格博,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90年底組建的中日聯合登山隊。

中日聯合登山隊集中了當時中、日兩國的登山精英,他們攜帶專業設備于1990年12月1日進駐山腳大本營,隨即開始登山。登山隊進展神速,12月26日時已抵達海拔6300米的主峰右肩,這也就意味著:主峰卡瓦格博近在咫尺。正當山下的人們翹首以待,期盼著沖頂成功的消息時,1月3日晚,噩耗傳來——中日聯合登山隊遭遇雪崩,17名登山隊員(中方6名,日方11名)全部遇難,無一生還。消息一經發布,頓時震驚了整個世界。

梅里雪山山難是迄今為止世界第二大山難(遇難人數僅次于1996年珠峰山難),悲劇發生后,禁令迅速出臺——任何人、任何組織不得再攀登梅里雪山,梅里雪山從此成為登山者的禁地。

關于登頂失敗的種種推測

5年前,日本京都大學山岳會在梅里雪山下豎起了一座紀念碑,悼念在“梅里大山難”中遇難的中、日登山隊員。紀念碑就坐落在飛來寺旁邊,下滇藏公路后拐個岔道就能看見。

紀念碑全名叫做“中日友好登山隊遇難者紀念碑”,白色大理石雕成,鑲嵌在三米多高的山巖上。紀念碑下不斷有前來悼念的人群,從穿著打扮來看,大多數人都是些驢友,他們紛紛敬獻鮮花,寄托哀思,一束束的鮮花堆成了小山。

在紀念碑下駐足良久,筆者突然發現了一個現象——紀念碑周圍并沒有懸掛經幡。在藏地,經幡隨處可見,為藏民祈福、追悼之用。按常理講,紀念碑作為慰藉亡靈的地方,應該早就被經幡層層包裹才對,可是在這里,居然就一幅也沒有。

同行的藏族朋友告訴了筆者答案:梅里雪山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珠峰卡瓦格博更被認作是文成公主長子的化身。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和云南的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而來,圍著梅里雪山轉山朝拜,當地稱之為“轉經”。由于在藏傳佛教中,梅里雪山屬羊,若逢藏歷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睂脮r彎彎曲曲的山路之上,善男信女匍匐登攀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所以,梅里雪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1990年底,中日聯合登山隊沖頂前夕,附近的藏民萬人空巷聚集在飛來寺一帶的滇藏公路上,齊聲向神山祈禱:不要讓登山者爬上去!煨桑的濃煙直沖云霄——這大概是世界登山史上最不受當地人歡迎的一次登山活動了。也許真是天人感應,1月3日山難消息傳來,登頂失敗。

直到今天,藏族民眾對外人攀登梅里雪山還是非常抵制的,據說:游客要是在梅里雪山景區走失,當地百姓都會很熱情地參與尋找,但要是在登山過程中失蹤,情況就截然相反。失去了“人和”,梅里雪山如此難于攀登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不光是沒有“人和”,攀登梅里雪山也缺乏“天時”和“地利”。從氣候上看,由于印度洋暖濕氣流沿怒江峽谷和瀾滄江峽谷長驅直入,梅里雪山的天氣瞬息萬變,好壞轉換常在十幾分鐘之間,令人猝不及防,其規律難以掌握。也可以說,沒有規律就是梅里雪山的規律。其次,由于梅里雪山地處低緯度,豐富的降水帶來深厚的積雪,而較高的氣溫又使積雪隨時可能解體、崩塌,氣象工作者就曾經觀測到卡瓦格博一日雪崩上百次。

在攀登距離上,梅里雪山甚至超過了珠穆朗瑪峰。珠峰雖然在海拔高度上超過梅里雪山2000多米,但可以依靠牦牛馱物資到海拔6400米處,人力攀登只有2400多米的垂直距離。而梅里雪山從海拔3500米的大本營到峰頂,垂直距離達3200米,攀登難度自然就更大。

就在筆者離開梅里雪山的當日,又一條登山者遇難的消息傳來——云南籍探險家高家虎在私自登山途中失蹤,梅里雪山景區管理局、德欽縣公安局耗時半月、動用上千人力搜尋無果,宣布高家虎遇難……

也許,梅里雪山真的不歡迎登山者。

猜你喜歡
沖頂梅里雪山登山隊
防沖頂裝置對龍門吊故障發生率的影響
電動單梁起重機吊具沖頂引發起升電機墜落事故分析
電梯不同沖頂速度下的乘客頭部損傷仿真分析
視界
波瀾壯闊的自然奇觀:云南三江并流
一支登山隊的覆沒
梅里雪山 我的老阿爸
華耐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凱旋盛典在京舉辦
SHOWER OF THE GODS
基于電梯沖頂法的電梯平衡系數測試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