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寫作課程中的“苦難意識”

2017-06-29 20:29尹文雯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年6期
關鍵詞:苦難魯迅文學獎救贖

尹文雯

摘要:本文以魯迅文學獎歷年來獲獎的中短篇小說為例,分析其中的苦難敘事語言和模式。魯迅文學獎一直是在一個特別的時代背景之下展開,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現代性、后現代性和全球化的過程中進行,使“苦難”這個古老的話題具有了當代意味。本文力圖從諸多獲獎文本中,分析出苦難母題、敘事策略和對于苦難的超脫等意義,揭示出現當代文學中,“苦難”敘事的意義。

關鍵詞:寫作;魯迅文學獎;苦難;救贖;敘事

縱觀國內的文學獎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了,這兩大獎項分別在自己的領域“大權獨攬”。茅盾文學獎的評選只針對于13萬字以上的長篇小說,茅盾文學獎對于文學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大表現就是,每當一屆茅盾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獲獎的長篇小說很自然地在書店會脫銷,要等好久才買得到,但近年來,茅盾文學獎由于評選規則和獲獎作品的種種原因,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詬病,但仍然不能動搖他在中國文壇的穩固地位。魯迅文學獎雖然影響力不及茅盾文學獎,但以其評選范圍之廣泛、評選獎項之全面,也在中國文壇占有一席之地。魯迅文學獎分為優秀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文學翻譯獎等等,其評選的體例也遵循著文學發展的客觀規律,雖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但仍然在某種意義上,極大地推動了文學的發展。

關于“苦難”我們似乎總有著說不完的話,寫不完的故事?!凹热晃覀冇肋h都在準備著時刻能夠得到幸福,所以我們永遠都不幸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迸了箍栍脴O為悲觀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對于幸福的追逐是永恒的,也就從一個側面說出了,“苦難”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的必經之路?!扒啡笔侨咳说纳娴谋拘??!比祟惖谋驹葱郧啡本褪俏覀兊谋举|,欠缺就意味著永遠得不到滿足,那么在追求這種不欠缺的過程中,苦難就成了在所難免的災難,如影隨形。人類在遭受苦難的同時,也沒有停止對于苦難的思考,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學積淀,對于苦難的認識和思索是不同的?;浇涛幕Q人是有“原罪”的,我們生下來就是要贖罪的,要求我們這一生經歷苦難來解救悲苦的蕓蕓眾生;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如此,“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篇明確地告訴我們,儒學的精髓就在于“承受苦難”和“迎難而上”,是君子就一定會經歷種種磨難而達到某種人生的高度。

文學,作為反應社會生活和人的極為復雜的情感的一種最主要的方式,而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自然指的就是苦難,所以苦難也就成為了文學敘事的“元敘事”之一。對于苦難這一宏大的文學母題,文學大師們各有各有的表達方式和方法??v覽所有的文學作品和文學文本,都可以看到苦難在生活中的分量,而這些文本也是因為描寫了人類戰勝苦難所經歷的種種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

《老屋小記》一經出版,好評不斷,并獲得了第一屆魯迅文學獎。與其說是一篇短篇小說,更不如說是一篇散文更為貼切一些,因為在文章里面,字里行間折射出作者對人生的深深的參悟和體會,和《我與地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曾是不止一次的“思考關于死的話題”。小說兼具回顧性,截取的只是作者7年老屋生活中的片段,愛唱歌的D、孤獨的長跑者K、傻子三子、美麗卻落魄的U師傅、當過兵打過仗的B大爺這些片段來表現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現實困境。在小說中,敘述視角交替轉換,敘述人稱的巧妙結合,不但延展了小說所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把人物的精神面貌與思想活動的波動等巧妙地融會在一起,從而使作品帶上了厚重、廣闊、自由和深沉的色彩?!稕]有語言的生活》是東西的一篇獲獎小說,這樣一篇小說,通篇都講述著一個“不正?!钡墓适?、一個“不正常人”的故事。兒子聾,媳婦啞,父親瞎,這三個殘疾人組成了一個極端的“不正?!钡氖澜?,但他們拖著“不正?!钡纳眢w,卻一定要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跋裾H艘粯拥纳睢?,這樣簡單的愿望在他們身上卻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奢望,無論他們如何與生活和命運抗爭,但他們始終被鎖在一個生活的怪圈中動彈不得。 “對人的感覺器官的關注實際上就是對這個后現代時代的關注。因為,時代是被人的感覺器官感知的?!痹谛≌f中,這幾個人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但又從來沒有實在的介入過生活中,從身體之困到精神之困,“苦難”一直充斥其中。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描寫鄉村苦難出神入化的高手——閻連科,“苦難是中國這塊土地上共同的東西,應該是由中國作家來共同的承擔”。在其作品《年月日》中,將先爺所面臨的生存困境以及對抗困境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人類的頑強的意志力都發揮到了極致。

在苦難敘事的評述中,閻連科始終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對鄉土世界的執著觀照,對苦難的極致體驗,對農村苦難人民的體悟,構成了他獨特的文本世界,在他的文本中,苦難是宿命的,是歷史的,是基于現實生活的真實性的,是有著沉重的歷史深度和厚度的。他的苦難敘事文本所搭建起來的就是一個中國傳統故事中的寓言世界,這個寓言就是關于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展示農村人們面對生存的艱難境遇時所體現出來的大無畏的勇氣與意志,從而展示出民族文化之魂?!赌暝氯铡肥亲髡呋诠爬系纳娼涷瀸θ祟愐淮紊癫娠w揚的想象和對中國遠古神話傳說的重新書寫。先爺為全村人保留下來的,不僅僅是七顆種子,而是人類得以延續的象征,抽離掉先爺的各種苦難的具體經歷,我們在他身上同樣看到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形象,如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等,所以說《年月日》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力量延續,而是一種生存的意志的神話,是一個創世紀的民族寓言。

對于神話的認知,人們是這樣理解的,神話是一種寄托于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得以將人們救于現實的水火之中,在現實中具有不可戰勝的力量,在神話中,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戰勝它,基于假設、想象和象征,我們將這樣的敘事結構稱為“神話敘事結構”。閻連科小說的神話結構顯然也受到了這種觀念的影響,他文本中的神話敘事已經超出了悲苦母題而具有了表現人類整體命運的宏大性,為了成全先爺這位大英雄的形象,虛構了大旱、缺水、鼠患、狼災、饑餓等各種各樣,人們能想象和不能想象的磨難,這種夸張的、神話似的敘事模式具有極致的夸張的色彩,降低了故事的可信度,但仍為廣大讀者所接受。神話的首要任務就是戰勝自然,其次就是塑造英雄,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女媧、愚公、夸父等等,無一不是這樣具有傳統意義的英雄人物,他們所受的苦難是前所未有的,先爺也具有這樣的特征,他具備了勇氣、意志、睿智等等優良的品質,可以說是理想的品格,這跟現當代文學史上由于人物性格缺陷而導致的命運悲劇有著根本的不同。在寓言敘事模式中,我們看到的是異于現實世界的苦難,同樣,也會塑造出異于現實世界的英雄,折射出人類所應該具有的一切美好的本質。

同神話寓言的敘事策略不同,魯迅文學獎獲獎小說中的另一個敘事模式就是對于田園和童話的另類反撥。遲子建在魯迅文學獎和矛盾文學獎中屢拔頭籌。無論是《霧月牛欄》《清水洗塵》里以童年的溫暖視角折射出悲苦中帶有寧靜樸素意味的平凡生活,還是《世界上所有夜晚》里歷經黑暗后的“蝴蝶效應”,都是遲子建通過自己溫暖之眼,對這個略顯悲苦的世界作出的積極觀照?!霸谖膶W方面,我們所要研究的從來不是原始的事實或事件,而是這種事實以何種方式被描寫出來?!边t子建的童年視角就是其矗立文壇的標志之一。寶墜被繼父打成了弱智,天灶想用一盆清水洗澡,同樣的童年視角,折射出來人性的憂傷,這里所說的是憂傷,而不是徹底的悲苦,這就是童年視角的特點,兒童的視角和敘事模式始終是溫情的,即使是悲情的事情,反映出來的也僅僅是憂傷,而不是痛徹心扉的苦痛,但這種“溫暖的憂傷”有時候比大人們的悲苦更加的力量。之所以說憂傷,體現在文本中的細節俯拾皆是。寶墜雖然被繼父打成了弱智,但繼父并不是喪盡天良的混蛋,而是在事后深感罪孽深重,一直在盡力彌補自己的過失,哀求他不要再住牛棚,就連以前有爭執的雪兒也跟他重歸于好,于是,他逐漸從記憶中抹去了這一段受傷害的歷史;雖然禮鎮上的人一年只能洗一次澡,但人們仍然沒有絲毫怨言,以一種積極甚至是虔誠的態度來迎接它,從各個側面,人們能從這種哀傷中體會鄉間生活的淳樸,但這種淳樸中又摻雜著絲絲的哀傷。遲子建一直保持著一種憂傷而不絕望的寫作姿態。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的土地到被城市、金錢和權力侵蝕而造成的無法化解苦難的城市,都折射出作者的信條:信奉溫情的力量同時也就是批判的力量。

猜你喜歡
苦難魯迅文學獎救贖
第八屆(2018-2021) 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
朱輝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第一次 全體會議在京舉行
淺析《許三觀賣血記》的苦難意識
歷史齒輪上的累累傷痕
從蒙克看向朱耷
歐洲豪門英超最需“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