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觀美術館的N條參觀指南(文尾有福利)

2017-06-30 15:40
國際博物館 2017年7期
關鍵詞:探索者專業人士艾迪

踏進美術館,人人所期待的都是一場不虛此行的經歷。

但常常會發現,從作品晃悠到作品,每件藝術品停留個十秒二十秒之后,別人興趣盎然,自己卻疲憊不堪?在博物館面對,也同樣如此。

阿蘭·德波頓說:“我們與藝術的相遇,并不總像預想中那般美好?!辈粌H如此,甚至,還可能會陷入各種對于看展覽的偏見里去——

對這些,一位來自荷蘭的資深藝術顧問約翰·艾迪瑪,或許能給出一些有趣的建議。

他的建議很實際,諸如:如何區分藝術的好壞?如何欣賞肖像畫?如何讓導覽物超所值?畫框如何影響藝術效果?每一條建議,文字不多,但幽默的筆觸卻讓人覺得被一語道破了天機。這,能給去美術館的人多一些視角,多一些創意,也多一些勇氣。

不妨摘錄一節,給大家靜靜地閱讀——

為什么要去美術館?

是為了獲取獲取知識,還是單純出于興趣?

是因為曾經來過,還是已經有所設想——你去美術館時,絕對不是腦中空空的。

學者約翰·福爾克認為,所有有這些潛在動機都會對你在美術館的所做、所思、所感產生深刻影響,也使美術館之行變得極為私人化。在采訪過數百人之后,福爾克把美術館觀眾分為5類,分別代表5種不同的參觀目的。

輔助者 FACILITATOR

如果你的美術館之行,主要是為了某個你在乎的人,那么你可能是一位輔助者。對方可能是你的伴侶、朋友或來訪親戚,你希望為他們提供一段難忘的社交體驗。因此,你的主要目的倒不在于看展,而是希望多陪陪他們,和他們多多交流,抑或共享美食。

尋覓者 EXPERIENCE SEEKER

你是不是來之前心中已經有“必看作品”? 或是沖著你的某位偶像藝術家而來的?如果的確如此,那么你可能是一位尋覓者。你可能已經默默準備好了一份待辦清單,到美術館就只需按圖索驥,逐項確認。那么,記得一定要多拍點照片,好好享受這充滿驚喜的發現之旅。

充電者 RECHARGER

如果你是個充電者,那你來這里是為了恢復元氣——身體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對你而言,美術館是個讓你“遠離一切”、恢復活力的地方。你的參觀甚至都可以算作精神之旅。所以最好是在人少安靜的時候來,這樣就可以好好感受一下美術館的氛圍和幽靜,以及那種隱遁世外的感覺了。

探索者 EXPLORER

如果你不是特意來看某個展覽,而是為了滿足更寬泛的求知欲,那你可能是個探索者。 你是一個相當有主見的人,習慣尋找適合自己 的東西,所以要避免人潮洶涌的展覽或者有講解員的隊伍,因為這些對你來說太有限制性了。 不過,記得一定要讀讀標簽上的解說詞,因為它們可以幫助你學到更多。

專業人士 PROFESSIONAL

藝術家、教育工作者、專業研究員或其他藝術界專家,這些都是福爾克認為的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應該不太可能讀這本書,即使在讀,也不會把書中這些參觀指南放在心上,對你而言也沒什么必要,因為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在美術館里找到自己所需。

你或許沒怎么考慮過你去美術館參觀的動機。所以花點時間思考一下,說不定會產生一些有趣的看法。以上5種福爾克所歸納的參觀動機,提供了有效的參考,能幫你量身定制最合適的參觀策略。這些類型中總有一款適合你。所以,試著深入了解一下自己,問問自己,你是哪一種類型的觀眾?弄清楚這點之后,應該相應的采取哪些行動?這是屬于你自己的致勝秘訣。

如果有興趣,那么讀一讀它——

《如何參觀美術館:資深藝術顧問給藝術愛好者的32條參觀指南》

作者:[荷]約翰·艾迪瑪(Johan Idema)

翻譯:李鵬程

出版:未讀·藝術家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讀完之后,再去努力刷館吧!

福利分割線

如果對這本書很有興趣,可以轉發本條,并在留言談談您對“去美術館或者博物館參觀”的建議。入選精選留言的朋友,將有機會獲得本公眾號與“未讀圖書”送出的這本《如何參觀美術館》??靵韰⒓影?!endprint

猜你喜歡
探索者專業人士艾迪
不語似無愁
生命的藥方
論余華作品中的兒童形象
實現價值銷售的相關因素淺析
專業人士過失侵權責任論
臺灣文學的“探索者”與“革命者”
艾迪的困惑
看你往哪跑
伊朗成功試射衛星運載火箭
驚情假面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