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村寨的歷史文化傳承

2017-07-04 04:14孔檬杰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慶陽涼亭村寨

孔檬杰

湖北民族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數民族人口相對聚居的村落,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文化特征明顯。在歷史洗禮下的少數民族村寨,其建筑表現的是非常有特色的,同時在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作用下產生的生產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構成了豐富多彩且具有特色的村寨體系。村寨文化是村民共同創造和傳承的,是村民精神的寄托。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悠久的歷史,鮮明的地方特色,豐厚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基地。同時也是一個民族得以延續的內在核心力量。本文以恩施州宣恩縣的慶陽壩村為例,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并用了田野調查和實地訪談的方式了解了慶陽壩村的文化發展軌跡,并對此產生的一定的見解,并對在文化傳承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出了相關論述,希望更多的人重視對特色村寨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一、慶陽壩的基本情況

慶陽壩村位于椒園鎮北12公里,距宣恩縣城19公里,東經109.23.10,北緯30.03.07,地處武陵山脈鄂西南邊陲,地形呈橢圓狀,為一處沖擊平壩,壩西南為絲栗堡峻峰,四周有五條呈東西走向的山脊,所在地為低山帶?,F有人口1706人,70%以上是土家、苗、侗等少數民族。國土面積2.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4966畝,常用耕地面積近2000畝,其中水田220余畝,旱地1540余畝。

慶陽壩村古為巴子國地,元屬鎮邊萬戶總管府,改土歸流前,由施南土司覃氏統治數百年。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朝廷對西南少數民族實行“羈縻懷柔”政策,涼亭街日漸鼎盛,成為了省際邊貿集市中心。1955年,慶陽壩村由四川萬縣劃歸湖北宣恩,屬謀道轄區內的一個行政自然村。由于長期交通受限,寨內經濟發展緩慢。但是慶陽壩村的古建筑遺址保存良好,現存古橋1座、驛站1座、古墓葬l座、古商業街3條和古廟遺址2座。民風民俗濃郁,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

二、慶陽壩傳統文化的傳承

(一)農耕文化的傳承

慶陽壩村地處鄂西南邊陲,地處北緯30黃金分割線,海拔600-700米形,溶巖地貌,黃壤土型,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熱,雨熱同步,光溫互補,年均氣溫15.8度,年降水量1491.3毫米。目前慶陽壩的主要經濟作物是茶業,追溯其歷史,來自民國27年(1937),中國茶葉公司在慶陽壩設立了制茶所,由此將生產茶葉和制作茶葉的技術帶進了慶陽,主要生產的有玉露、龍井、炒青等等綠茶,也有紅茶,年產三十擔。該茶廠紅火了四五年。當時官方非常重視。后來因為市場需求減少經濟效益下降,曾一度改種水稻,在上世紀“宜紅”茶葉的紅毛茶基地,是“鄂茶10號”母樹所在地,茶葉資源豐富,茶葉合硒量較高。正是因為這些得天獨厚的特點,近年來當地政府對慶陽壩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興茶園,當地私企紛紛涌現,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富硒的土壤條件,以及獨特的傳統綠茶制作工藝,使慶陽壩村一躍成為椒園鎮重要的茶葉種植專業村和有機茶生產示范基地?,F在在慶陽壩通用的品牌是“伍家臺貢茶”,正是由于當地的富硒資源和良好的種植技術,使“伍家臺貢茶”品牌更具生機和價值。茶葉的種植和生產逐漸成為了慶陽壩村的特色支柱產業。正是因為政府的支持,現在以茶葉種植為主的農耕文化在慶陽壩發展得非常好。

(二)建筑文化的傳承

土家族的建筑造詣非常高,自古以來都十分有名。慶陽壩的涼亭街就是典型的土家商貿集市建筑風格,慶陽涼亭街長約951米,歷史建筑面積近9000平方米,由兩條大街道組成,有一條呈“Y”,字形的主街道,走向是東南至西北,與另一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街道架角而列。街道房屋前為鋪面,后層吊腳。單側房屋首尾相連,兩側房屋之間前檐相搭,架“水筧”導水,形成涼亭街。主街道西段岔行一分為二,巷道曲徑通幽,形成街巷,兩側房屋檐搭檐角接腳,形成了獨特的涼亭街街道。另一條街道依于絲栗堡山腳,以石拱橋相連,兩街相圍處為一大壩水田,對側山腳是一溜吊腳樓民居。古橋有石拱橋、涼亭橋,將古街兩側建筑連成一體,現保存完好。涼亭街建筑一般為三開間,木結構穿斗式,臨街面多為二至三層,一層為商鋪,二三層為生活用房,多做成“過街樓”、“燕子樓”形式。臨溪面(后檐)做成“拖檐”,稍低于臨街面。屋面施小青瓦。但涼亭街內現有也新民居,多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其建筑特點主要是:建筑體量較大,一般為二至四層建筑;屋頂多為機瓦覆蓋或水泥平屋頂;墻體為水泥磚或青磚砌筑,水泥刷墻面,外貼釉色瓷磚;門窗、欄桿不再是木質,而使用了鋁合金等現代材料;沿河吊腳樓改建成現代材料房屋。這些房屋從外觀上完全改變了土家族建筑的原始風貌,與古民居及傳統形式民居風貌極不協調,破壞了傳統村落的質樸風貌。涼亭街本身建筑富于民族特色,古街道將經商和居住合二為一,內涵豐富,工藝精細,凝結著當地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藝術價值高。正是因為這種文化價值的所在,在政府引導幫助下,村民選擇把現代的房屋還原成傳統樣式,在外來新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在選擇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所偏差,這就需要正確的引導,當村民意識到文化價值本身時,那么外來文化的思潮勢必被優質的傳統文化所淹沒。

三、慶陽壩傳統文化的消逝

漢流文化繁盛與消失。

東漢末年,公元220-268年,正是魏、蜀、吳、爭漢鼎的嚴峻對峙時期,為了復興漢室,保住漢室江山,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義,結為生死兄弟,同時設立夫子牌位,飲血為盟,砍香發誓,如有不忠不義,照香行事,永不得翻身。在當時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擁護,逐漸演變成一種群眾性的組織。由于此事起源與漢朝,又在當地廣泛流行,于是就有了“漢流”一說。漢流組織在慶陽壩一帶的組織形式分為“仁號”和“義號”上兩派。無論是“仁號”還是“義號”上都一樣,每次發展成員的時候就必須設立香堂、舉行儀式、供奉夫子牌位,喝雄雞血酒,砍香發誓,才能正式成為其組織成員。在慶陽壩仁號上的王坪階獨當一面;義號上以謝榮昌、曾廣燦為主,他們都稱為大爺,隸屬于縣龍頭大爺呂澤錄(仁號上)、薛干臣(義號上)所轄。謝榮昌當時是椒慶鄉副鄉長,曾廣燦是當地保長,兩人都有權有勢。為了爭權奪利,擴大勢力,兩派之間經常明爭暗斗,勢不兩立,都想壓倒對方而獨霸一方。由于義號上人少勢弱,往往斗不過仁號上,只得采取妥協退讓的緩兵之計,但絕不是口服心服。于是義號上的謝榮昌和曾廣燦就利用手中擁有的偽政權勢,采取假公濟私的辦法施加壓力,主要針對參加到仁號上的轄區百姓,不該當兵的捉去當兵;不該挑夫的要派去挑夫;不該征糧納稅的強行攤派。這些人逼得無路可走的時候,只好去找仁號上尋求保護,于是兩派之間的明爭暗斗就愈演愈烈,最終得利的還是仁號的王坪階,因為他是當地有名的地頭蛇、土皇帝,誰也斗不過他。王坪階是慶陽壩附近大茶園的人,土生土長,生意世家出生,與英培、板栗園的侯唯一以及湖南八面山的的瞿波平等不少社會名流結成為拜把兄弟,并且往來密切。他之所以是稱霸一方的“地頭蛇”,膽敢與騎兵連抗擊和與義號上的人明爭暗斗的保護一些投靠他的人,與其交往的這些社會名流就是他堅強的后盾,誰也奈何不了他,因此他名大聲大,非一般等閑人物。解放以后他被劃成當地最大的惡霸地主,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被依法處以極刑。從其以上事實看來,王平階確實是個逢惡不怕,遇善不欺,喜好打抱不平,且又有膽有識的人物。他的這些秩事至今還在不少老年人中傳說。漢流組織在當時既有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因素,但也確實起到保護一些弱勢群體自身利益的作用。腐敗無能的舊社會沒有取締漢流組織的根本原因是因其法律不平等,一些弱勢群體的自身利益始終得不到法律的保護。解放以后制定的國家憲法,人人都能平等事受,基本上就不存在有弱勢群體了。所以,漢流組織文化就在人民群眾中自生自滅的銷聲匿跡了。這雖是歷史的必然,但也有其社會因素。

四、問題和保護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慶陽壩的傳統文化受到不斷地沖擊,一些傳統也已經流失。慶陽壩的很多傳統文化具有不可多得的歷史價值和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并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使用價值,對促進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有著極其現實的作用和意義。

特色村寨傳承存在的問題

1.交通落后,“山里的鳳凰”飛不出去

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雖然慶陽壩村現有小巴士直接到縣里但是這段公路較為狹窄,沒有大型的停車場,總的來講道路基礎設施不佳,造成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等等,這些客觀原因,使得很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隱藏在“深山”無人知曉,嚴重的制約著民族文化的傳播。

2.民族文化教育人才流失,慶陽壩村民思想觀念趨于迂腐

由于受經濟條件的影響、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很多正值接受教育的青春年華的青少年放棄學業選擇外出打工,又或者是接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慶陽壩學子早已不愿意回到當地把民族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加之很多家長不重視教育,他們認為,以他們那一輩的經歷來看就是小孩不讀書也可以照樣成才,就算是孩子接受了教育以后出了社會還是一樣的打工,這在土家族地區已成為一種再普遍不過的現象,已經成為一種嚴重束縛人的身心發展的非理性觀念。

3.受外來文化的沖擊

由于受社會環境變遷的影響,很多“原生態”的文化地帶被卷入大開發的浪潮中,被開發的地方,無論是當地富有民族色彩的一些風俗習慣、社會道德風貌、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是建筑特點、服飾穿著等都漸漸被同化,本民族文化和價值觀在無形中也漸漸被庸俗化,大量外出的年輕人他們都不愿意穿著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飾,大都熱衷于時尚潮流的休閑服飾。

猜你喜歡
慶陽涼亭村寨
我愛朝陽的小涼亭
民族村寨的旅游發展路徑
Our Best Friend
鍋巴粥
涼亭
向陽如葵 奔騰似海
外福來的葛藤涼亭
涼亭 倒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