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秧與施肥方式對其群體生長發育的影響

2017-07-05 15:52張海清劉愛民楊永標
作物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單穗歷期穗數

陳 勇,張海清*,劉愛民,楊永標,唐 榮,劉 燁,龐 嘉

(1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410128;2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長沙410006)

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秧與施肥方式對其群體生長發育的影響

陳 勇1,張海清1*,劉愛民2*,楊永標1,唐 榮1,劉 燁1,龐 嘉1

(1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410128;2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長沙410006)

為探索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秧及施肥方式對其群體生長發育的影響,選用華占、蜀恢527和R9311三個父本為材料,設計等行距(20/25 cm×30 cm)和寬窄行距(20/25 cm×40、20 cm)兩種6行父本插秧機移栽父本,以等行距(20/25 cm×30 cm)人工移栽作對照,并采用1、2、3次3種施肥方式處理,觀察與考查供試父本開花期和穗粒構成。結果表明:機插方式和施肥方式對播始歷期影響較??;3個父本采用機插秧能顯著提高其群體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穎花數;采用機插秧并分2次或3次施肥可增加其分蘗數;父本華占采用寬窄行機插秧,并以3次施肥,能夠顯著增加其單位面積穎花數,父本蜀恢527、R9311機插秧能夠顯著增加單位面積穎花數,并適宜3次施肥。

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秧;施肥

Keywords:hybrid rice;seed production;male parent;mechanized transplanting;fertilization

采用人工進行雜交水稻制種,父本以一行或兩行栽插,不便于機械栽插和收割,而且在授粉后要將父本割棄,造成父本稻谷損失。采用機械栽插父本可以多行栽插,授粉結束后不必割棄父本,成熟后可采用機收[1]。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秧是破解勞動力不足、人工成本高、制種質量與產量不穩定等難題,促進雜交水稻制種轉型升級的主要措施[2,3],也是雜交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目前,美國、巴西等大面積機械化雜交水稻制種的主要形式是按父、母本播差期采用機械旱直播或育苗機插[4]。國內關于父本機械栽插技術研究較少。劉愛民等人研究表明,采用農用無人機輔助制種授粉,可以將父母本相間種植的行比擴大到6∶40~60,即父本種植6行、母本種植40~60行,父本可采用機插秧。但是,父本機插小苗秧,其生長發育特性較人工移栽的大苗秧具明顯差異。本研究根據雜交水稻制種對父本群體開花歷期和花粉量的要求,將寬行距小株距插秧機改制成寬行距(30 cm)大株距(20/25 cm)、和寬窄行距(40~20 cm)兩種6行插秧機栽插父本,并試驗3種施肥方式,以期找到既能獲得父本有較長抽穗開花期,確保父母本花期相遇,又能培養花粉量充足的父本群體。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6年5~10月,在湖南省武岡市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雜交水稻制種基地進行。

供試父本:華占(生育期中等,分蘗能力強),蜀恢527(生育期較長,分蘗能力較強),R9311(生育期長,分蘗能力弱)。

育秧盤:58×28×2(cm)毯狀育秧盤。

插秧機:20/25×30(cm)等行插秧機、20/25×(40、20)(cm)寬窄行插秧機。

肥料:復合肥(N∶P∶K=15∶15∶15)675 kg/hm2,尿素(N:46%)225 kg/hm2。

1.2 試驗方法

1.2.1 育秧移栽

試驗于5月11日播種。機插秧育秧用湘暉基質與過篩細土1∶2混合為育秧盤土,在育秧盤內填入2/3盤深盤土,先將盤土完全澆透水,種子催芽破胸后用播種機均勻播于育秧盤內,再用盤土將種子覆蓋并灑少量水,待出苗時將其移至育秧田,秧苗3.7葉時機插秧(6月3日)。對照為水田育秧,秧苗5.5葉時(6月8日)人工移栽。每公頃栽插苗數,華占50萬,蜀恢527與R9311均為40萬。

1.2.2 試驗處理

本試驗3個父本均采用栽插方式、施肥次數二因素順序排列設計。栽插方式設3種處理:A1.寬窄行機插(密度20/25 cm×40、20 cm),A2.等行機插(密度20/25 cm×30 cm),A3.等行人工插秧(密度20/25 cm×30 cm)作對照。父本栽插株距華占為20 cm,蜀恢527、R9311為25 cm。施肥時期及比例設3個處理:B1.一次性施肥(100%基肥);B2.分2次施肥(70%基肥,30%促蘗肥);B3.分3次施肥(70%基肥,20%促蘗肥,10%促花肥)。3個施肥處理的N、P、K施肥總量相等。

試驗田將3個施肥處理設為3個大區,在每個大區內再設3個試驗中區,分別栽插3個父本,每個中區內安排3種插秧方式為試驗小區,每個小區栽插6行父本,小區長度30 m,栽插后再將每小區分為3等份,為3次重復,每個重復面積18 m2。為防止串肥,小區間用薄膜包埂,四周設保護行。

1.3 觀察記載內容、標準以及方法

(1)苗情動態記載。移栽返青后每個小區連續定10穴,調查基本苗數,每5 d記載一次苗數,至苗數連續兩次下降為止。

(2)抽穗動態。記載苗情動態的10穴,分別從見穗至完穗期,每天定時記載當日已抽出穗數。計算日抽穗率,分析見穗期、始穗期、齊穗期、完穗期、播始歷期、抽穗歷期、盛穗歷期。

(3)群體穗粒結構。每個小區記載葉齡苗情的10穴,調查每穴有效穗數,并隨機選取代表性5穴植株,考查平均每穗穎花數,計算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總穎花數。

1.4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軟件進行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父本分蘗動態

由表1~3可知,3個父本在同一施肥處理中,處理A1、A2的分蘗始期均早于處理A3,且A1、A2的最高苗數均多于處理A3,但A1、A2處理間分蘗差異不明顯,說明機插秧分蘗早且多。父本華占、蜀恢527和R9311在處理A1、A2中最高苗日期分別為7月7日、7月7日和7月12日,但在處理A3中最高苗日期比A1、A2遲5 d。在同一栽插方式處理中,B1、B2、B3處理間每穴苗數在分蘗前期均無明顯差異,但在分蘗中、后期,處理B2、B3苗數多于處理B1,說明追施促蘗肥能增加每穴苗數。在A×B兩因素互作中,處理A1B2、A1B3、A2B2、A2B3的最高苗數均多于其它幾種處理,說明3個父本均適宜采用機插并分2或3次施肥來增加分蘗數。

表1 華占分蘗動態(苗/穴)

表2 蜀恢527分蘗動態(苗/穴)

表3 R9311分蘗動態(苗/穴)

2.2 父本抽穗特性

由表4可知,在3個父本中,處理B3的播始歷期比B1、B2的播始歷期均僅長1 d;華占、蜀恢527、R9311處理A1、A2的播始歷期比A3的播始歷期分別僅長2、1、2 d。在A×B兩因素互作中,各處理的播始歷期差異亦較小,說明不同栽插方式和施肥次數對父本的播始歷期影響較小。

父本華占A1、A2處理的抽穗歷期均為8 d,A3為8.7 d,B1的抽穗歷期為8 d,B2、B3均為8.3 d;父本蜀恢527處理A1的抽穗歷期為10.3 d,A2、A3均為10 d,B1、B2的抽穗歷期均為10 d,B3為10.3 d;父本R9311處理A1的抽穗歷期為10 d,A2、A3均為10.3 d,B1、B2的抽穗歷期均為10 d,B3為10.7 d。A×B兩因素互作中,各處理抽穗歷期差異亦較小,說明同一父本采用不同栽插方式和施肥次數對其抽穗歷期影響較?。ū?)。

表4 各處理的3個父本播始歷期和抽穗歷期(d)

2.3 父本穗粒構成

2.3.1 有效穗數

由表5可知,父本華占不同栽插方式間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差異顯著,表現為A1>A2>A3;不同施肥次數間以B2、B3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較多,顯著高于B1;A×B互作效應顯著,以A1B2、A1B3單位面積有效穗較多,說明父本華占機插秧能夠顯著增加父本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且適宜采用寬窄行機插秧,并以2次或3次施肥效果較好。父本蜀恢527、R9311不同栽插方式間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以A1、A2較多,均顯著高于A3;不同施肥次數間以B2、B3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較多,顯著高于B1;A× B互作效應顯著,以A1B2、A1B3、A2B2、A2B3單位面積有效穗數較多,說明父本蜀恢527、R9311兩種機插秧方式都能夠顯著增加其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并以2次或3次施肥效果較好。

2.3.2 單穗穎花數

如表5所示,在不同栽插方式間父本華占A3的單穗穎花數顯著高于A1、A2,而父本蜀恢527和 R9311的單穗穎花數無顯著差異;在不同施肥次數間均以B3的單穗穎花數較多,且顯著高于B1、B2,說明機插秧對分蘗能力強的父本華占的單穗穎花數影響較大,但對分蘗能力較弱的父本蜀恢527與R9311影響較??;分3次施肥較分1、2次施肥能顯著增加3個父本的單穗穎花數。A×B互作,華占以A3B3單穗穎花數最高,其次為A1B3、A2B2、A3B2、A3B3,蜀恢527與R9311以A1B3、A2B3、A3B2、A3B3的單穗穎花數較多,說明3個父本通過分2、3次施肥可提高機插秧單穗穎花數。

2.3.3 單位面積穎花數

父本華占在不同栽插方式間和不同施肥次數間的單位面積穎花數差異顯著,表現為A1>A2>A3,B3>B2>B1;A×B互作效應顯著,以A1B3單位面積穎花數最多,說明父本華占適宜采用寬窄行機插秧,并分3次施肥,能夠顯著增加其單位面積穎花數。父本蜀恢527、R9311不同栽插方式間的單位面積穎花數以A1、A2較多,均顯著高于A3;不同施肥次數間的單位面積穎花數表現為B3>B2>B1,且均呈顯著差異;A×B互作效應顯著,以A1B3、A2B3單位面積穎花數較多,說明父本蜀恢527、 R9311機插秧能夠顯著增加父本的單位面積穎花數,并以3次施肥最佳(表5)。

表5 各處理的3個父本穗粒構成

3 結論與討論

父本有較長抽穗開花期是確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的重要條件之一。為提高母本異交結實率,父本群體應有充足的穎花數,所以父本采用機插秧及確定施肥次數,需要掌握父本的播始歷期與抽穗歷期變化動態,以及群體穎花數的增減趨勢。

本試驗表明,3個父本播始歷期主要受遺傳控制,在同期播種的情況下,受不同栽培方式(機插秧、人工栽插、施肥次數)的影響不大。這與詹可等[7]和張鳳龍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同一父本在不同處理下的抽穗歷期差異較小,因為抽穗歷期主要由內在的遺傳因素和外部的氣候環境所決定。水稻機械化插秧與常規手工插秧相比,其顯著特點是移栽秧齡?。?.7葉左右)、栽插時大田水層淺(水層高度2 cm左右)、栽插深度淺且帶土(秧苗入土深度為1~2 cm)[9]、發根力強、返青快、分蘗好、生長勢強。華占寬窄行機插的穎花數顯著高于等行距機插,主要是因為華占分蘗能力強,充分利用了邊際效應,增強群體的光能利用率,密度適宜能改善田間小氣候,充分發揮個體與群體的生長潛力,從而提高有效分蘗率,增加穎花數[10]。蜀恢527和R9311因分蘗能力相對較弱,在栽插株、行距較寬條件下群體增加表現不明顯。3個父本都表現每增加1次施肥,單位面積穎花數均顯著增多,主要是一次施肥處理的肥料流失率較高,使分蘗期后勁不足,導致有效穗數顯著少于2、3次施肥的處理。施用促花肥能顯著增加單穗穎花數。袁奇等[11]的研究表明,倒4葉期施肥可以促進減數分裂期植株體內碳代謝,有利于減少穎花退化。

Toshiyuki[12]也認為,水稻在抽穗前14 d內干物質積累越多能形成的穎花也越多。采用2次或3次施肥方式,有效穗數差異不大,但3次施肥方式顯著增加了單穗穎花數,因此單位面積穎花數也顯著增加。綜上所述,雜交水稻制種可以使用大株距加寬行距水稻插秧機栽插父本,但需進一步研究減少施肥用工量及延長機插父本抽穗歷期的技術措施。

[1] 劉愛民,肖層林,龍和平,等.雜交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研究初步進展[J].雜交水稻,2014,29(2):6-8.

[2] 劉愛民,廖翠猛,楊文星.雜交水稻種子生產面臨的問題與技術創新[J].雜交水稻,2010,26(S1):459-461.

[3] 譚長樂,王寶和,薛良鵬,等.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現狀與技術思路[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6):98-100.

[4] 李青茂.雜交水稻在美國實行機械化制種的要求和前景[J].雜交水稻,1990(2):45-47.

[5] 譚長樂,王寶和,曹躍先,等.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高產技術規范[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6):66-68.

[6] 劉延斌,楊遠柱,劉建豐,等.雜交水稻親本混播機械化制種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12,26(1):85-87,102.

[7] 詹 可,鄒應斌.水稻分蘗特性及成穗規律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07,21(5):588-592.

[8] 張鳳龍,謝必武,晏承興.雜交水稻制種機插秧苗生長特性及其產量的相關和通徑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6):2235-2240.

[9] 黃 波,羅傳浩,向薇薇,等.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34):49-64.

[10]楊華東.淺談水稻寬窄行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2010(5):5-10.

[11]袁 奇,于林惠,石世杰,等.機插秧每穴栽插苗數對水稻分蘗與成穗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07,23(10):121-125.

[12]Toshiyuki Tokay.Rice yield potential is closely related to crop growth rate during late reproductive period[J]. Plant Prod Sic,2005,8(3):259-274.

Effects of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and Fertilization Mode on the Population Grow th and Development of Male Parent in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CHEN Yong1,ZHANG Haiqing1*,LIU Aim in2*,YANG Yongbiao1,TANG Rong1,LIU Ye1,PANG Jia1
(1 College of Agronom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2 Yuanlongping High-tech Agricultural Co.,LTD,Changsha,Hunan 410006,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and fertilizationmode on the populati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male parent in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threemale parents,Huazhan,Shuhui527 and R9311 were used as material,themale parentswere transplanted by rice transplanterwith two line spaces design,six linewith equal-row space(20/25 cm×30 cm)and wide-narrow space(20/25 cm×40,20 cm),artificial transplanting with equal-row space(20/25 cm×30 cm)as the control.The three fertilization modes were applied once,twice and 3 times.The flowering stage and panicle-spikeletstructure of themale parent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and fertilization mode were little on the duration from seeding to heading;the panicles and spikelets of the three male par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The tiller number was increased by machanized transplanting and of fertilized twice and three times.Wide-narrow space by machine planting and fertilized three times were suitable for Huazhan,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unit area.While,the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unit area of Shuhui 527 and R9311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machanized transplanting,and fertilized three times.

S511.04

A

1001-5280(2017)04-0355-05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7.04.04

2017- 05- 03

陳 勇(1990-),男,碩士研究生,Email:674556305@qq.com。*通信作者:張海清,教授,研究方向:種子科學與技術,Email:hunanhongli@aliyun.com;劉愛民,研究員。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4BAD06B07)。

猜你喜歡
單穗歷期穗數
玉米出籽率相關性狀的QTL初定位分析
微胚乳玉米主要品質性狀和產量性狀的相關及通徑分析
13個新選水稻不育系播始歷期配合力分析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試驗研究報告
食物因素對暗黑鰓金龜一、二齡幼蟲歷期及成活率的影響
日本松干蚧生物學觀察與防治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單穗粒重的雜種優勢研究
雜交晚粳稻通優粳1號產量及構成因子分析
小麥黃淮冬麥區北片國家區試品種產量構成因素變異分析
北方谷子品種在黔東地區的引種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