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內心充滿善念

2017-07-10 08:02曹保順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17年29期
關鍵詞:善念善事做好事

曹保順

【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人之初,性本善。善乃人之本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善依然縈繞在我們的周圍,每天我們都可以見到許多善人善事,聽到許多善言善語。善念即仁愛,一個人把愛兼及他人與環境,包括植物、動物,可稱之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貧兒老婦,心里生出一點點同情心,則是另一種大善。這種情懷,即所謂的“悲”?!按缺眱勺?,聽起來有些蒼老,有人甚至會覺得它陳腐,實際上它穿越時代,是凝注蒼生的大境界。

請從善事、善語、善念、善行中至少選擇兩種,結合自己的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文題要求從善事、善語、善念、善行中至少選擇兩種,結合自己的感悟,寫一篇文章,因此如果整篇文章都圍繞著“善念”大做文章,有偏離題意之嫌。如果圍繞著“善念”與“善行”的關系來寫,以下寫作角度可供參考:(1)實施“善行”的作用。一個釋放自己內心善念的小小舉動,就是在社會的道德地基上夯實一培土,就是在社會的道德鏡面上拂去一粒塵。你做了,就把你不愿看到的社會往你愿意看到的社會上拽了一把。(2)“善念”與“善行”不成正比的原因。有些人會擔心行善事會有道德風險,擔心被人訛詐,所以不敢扶老人,不敢做好事。這也是一種不必要的擔心。畢竟,做好事被誣陷,那只是極個別的案例,多數情況下,做好事的人還是受到了褒獎,好人有好報,即使被誣陷了,最終也會獲得清白。(3)實施“善行”的效果。行善是快樂的。那種幫助別人所獲得的快樂感,是無論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如果用“物質回報”的思維去衡量雷鋒,永遠無法得到一個讓人平衡的答案。(4)如何讓“善念”成為“善行”。我們很多時候只是在“想”,只是在“贊美”,只是讓這些善念一閃而過、稍縱即逝,沒有堅持在實際行動中踐行那些我們推崇的美德和贊美的品質。讓“善念”從我們心中走向行動。從心中走向行動,這需要我們跨越利益的障礙,跨越一種惰性,并跨越那種言行不一的習慣,而成為一種集體行動。(5)“善念”與“善行”的關系。最小的善行,勝過最大的善念。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永遠也不缺少那些悲天憫人、心懷善念的人,但卻缺少那些實實在在的善行。一個人擁有善念,還遠遠不夠,還得擁有善行才行。比如主動地給一位老人讓座,隨手將一個摔倒的小孩扶起,甚至是對一個陌生人友好微笑,都遠遠地勝過了那些不切實際的、“偉大”的空想。(6)由“善念”到“善行”的措施。就整個社會而言,就應該從制度保證、法律保障、輿論導向、實際舉措上,激發善心、發掘善念、褒揚善舉,營造一種向善、行善、護善、揚善的氛圍和環境,公眾內心的“不冷漠”也會化為外在的“不冷漠”,等等。

猜你喜歡
善念善事做好事
善的原則
善念,親切如友
花腳蚊
悲劇中的善惡交鋒
做一個常持善念的人
名副其實
多與少的隨想
做善事
做好事
幫大家做好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