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選擇的全球化

2017-07-13 16:40黃仁偉
領導文萃 2017年13期
關鍵詞:潮流全球化沖突

黃仁偉

真正的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才開始的,其特征是:第一,全球化始于美元全球化;第二,非市場經濟國家融入世界市場,成為全球化的組成部分;第三,互聯網的出現把全球真正連成一體,巨量信息在世界范圍內同步流動;第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重新配置;第五,1990年代后期開始出現一系列全球性危機;第六,全球治理開始全覆蓋、機制化。

由于上述六大要素在最近20年左右時間里同時出現并相互作用,才有完整意義上的全球化。這六大要素目前還在繼續發展,還是雛形狀態,遠遠沒有終結和完善,還在醞釀和變化當中。所以全球化還在發展中,全球化體系還在形成中,因此全球化遠遠沒有終結,還要有很長時間的進行過程。

中國共產黨對全球化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我們的官方語言真正用“全球化”這個概念不到十年時間,用“全球治理”概念的時間不到五年,十八大以后黨中央越來越關注全球治理。我們對世界趨勢的戰略判斷是“三化”: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樣化。這三化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是改變未來世界的主要潮流。與此同時,西方對全球化內涵也有“三化”:政治民主化、經濟私有化、價值觀普世化。這三者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定義的全球化內涵??梢?,對全球化內涵存在著中國和西方的兩種界定或者說是兩種內涵,存在著西方的全球化和中國為代表的非西方全球化。全球化的不同定義,意味著不同選擇、不同方向。兩種全球化的爭論剛剛開始,誰占上風還沒有定論。未來可能是這兩個趨勢的融合,也可能是兩個趨勢的沖突。

全球化發展的同時,另外一個潮流即逆全球化或反全球化也在出現。當前逆全球化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世界范圍的財富流動造成世界范圍內的財富更不均衡,各個國家之間貧富更加懸殊;第二,全球治理遇到深刻的制度障礙,最關鍵的是對全球財富分配無法做出制度安排,目前不可能用超國家力量來處理超國家的財富分配;第三,全球化推動文化、信息、人員的跨國流動,對民族國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第四,全球網絡造成草根階層大規模卷入高層政治,出現全球范圍的民粹主義浪潮。

用這個觀點來看全球化的變化,也就比較正常了,并非不可思議。特別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自認為是全球化的受害者,隨著英國脫歐和特朗普上臺,英美兩國成了逆全球化的領頭羊?,F在美、英出現的逆全球化現象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全球化負面潮流似乎超出全球化正面潮流。

可見,全球化的兩面性凸顯了。我們本來所聲稱的全球化是建設性的,促進發展的,促進穩定的,促進和平的,這是理想主義的全球化?,F在破壞性的全球化,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范圍內的普遍現象。正面全球化和負面全球化是同時存在的,是全球化的一個整體的兩股力量。任何事物必然有正反兩個方面,如果只有正面全球化,就不成為全球化,不符合客觀規律。

這兩種力量并存的情況下,全球化就不可能是一種不加選擇的全面全球化,只能是有所選擇的全球化。各個國家的競爭力、要素、文化、國情不一樣,各國只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全球化。但是,某個國家認為有利的正面全球化,在另一個國家看來可能是不利的負面全球化。

面對全球化的兩重性,各國選擇的差異性、復雜性擴大了。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兩股潮流都在發展過程當中,都處于起步階段,都沒有充分完整表現的情況下,在全球治理薄弱的情況下,各國進行有選擇的開放,由此而來產生有選擇的沖突、有選擇的合作。

我們將面臨一個很長時期的合作與沖突并存,甚至是沖突大于合作的全球化時期。有些國家在沒有新辦法的情況下回到老辦法,特朗普就是回到孤立主義、排外主義、保守主義、保護主義等老辦法。我們就要堂堂正正地變成規則建設者、世界治理者。這就是中國新的戰略機遇。

(摘自《探索與爭鳴》)

猜你喜歡
潮流全球化沖突
耶路撒冷爆發大規模沖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好奇心與全球化是如何推動旅游新主張的
全球化陷阱
潮流
潮流
潮流
從2014到2015潮流就是“貪新厭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