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江寧區不同稻作方式調查與分析

2017-07-14 08:38陳立勇潘海云夏興波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1期
關鍵詞:江寧區調查分析

陳立勇++潘海云++夏興波

摘要 通過對不同稻作方式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基本摸清了2011年以來南京市江寧區手插稻、機插稻、直播稻面積、產量、變化情況和影響因素;對不同稻作方式的發展目標、配套措施、研究方向作了深入的闡釋,進而為不同稻作方式高產更高產提供依據。

關鍵詞 稻作方式;調查;分析;江蘇南京;江寧區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1-0054-03

2011年以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業勞動力轉移加速,南京市江寧區稻作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摸清稻作方式對江寧區農業生產的深度影響,對不同稻作方式的優劣勢及應用前景和發展趨勢進行調查分析,從而為全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做出努力,以期達到調查的目的[1-2]。

1 現狀分析

2011年以來,全區水稻面積相對穩定,常年在23 000 hm2左右,機插秧迅速發展,手插秧、直播稻面積呈逐年減少態勢。到2015年,江寧區水稻面積23 300 hm2,其中,機插秧13 300 hm2、手插秧5 700 hm2、直播稻4 300 hm2(含水災后補種1 700 hm2)。根據3種不同稻作方式的表現特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說明。

1.1 面積變化

由表1可以看出,2011—2015年間,手插秧面積減少6 300 hm2,年減少約1 300 hm2;直播稻面積減少5 300 hm2,年減少約1 100 hm2;機插秧面積增加9 000 hm2,年增加1 800 hm2。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稻高產創建推動、機插技術配套完善、勞動力成本增加。

1.2 產量變化

由表2可以看出,3種稻作方式產量年際間變幅不大,手插秧2011年9 420 kg/hm2,到2015年達9 885 kg/hm2,增加465 kg/hm2,年均增加93 kg/hm2;機插秧由9 225 kg/hm2增至9 675 kg/hm2,增加450 kg/hm2,年均增加90 kg/hm2;直播稻產量由8 850 kg/hm2增至9 285 kg/hm2,增加435 kg/hm2,年均增加87 kg/hm2。

1.3 產量構成

以2015年水稻產量構成為例加以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有效穗數直播稻394.5萬穗/hm2,較機插、手插分別增加63.0萬、82.5萬穗/hm2;直播稻穗實粒數89.0粒,較機插、手插分別減少24.3粒和33.0粒,增粒不足以拉動產量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直播播期遲,較手插秧推遲約1個月;較機插秧推遲15~20 d。主莖葉齡減少,較機插秧減少1.5~2.0葉;較手插秧減少2~3葉。齊穗遲,據調查,手插秧大多在8月底至9月初;機插秧集中在9月初至9月上旬;直播稻則在9月15日前后。由此不難看出,直播稻播期遲、主莖葉齡少、營養生長量小、齊穗灌漿期短是產量難以提高的主要因素[3-4]。

1.4 效益比較

以2015年水稻種植效益分析,按手插秧產量9 885 kg/hm2,稻谷以市場收購價為2.8元/kg算,產值為27 678元/hm2,扣除生產成本(活勞動力)18 750元/hm2,收益為8 928元/hm2;機插秧產量9 675 kg/hm2,產值27 090元/hm2,扣除生產成本(活勞動力)15 900元/hm2,收益為11 190元/hm2;直播稻產量9 285 kg/hm2,產值25 998元/hm2,扣除生產成本(活勞動力)17 850元/hm2,收益8 148元/hm2。由此比較,收益排序為機插秧、手插秧、直播稻。機插秧較手插秧增值2 262元/hm2,較直播稻增值3 042元/hm2(表4)。

2 稻作與氣象

2.1 播期與栽期比較

江寧區手插秧常年播、栽期分別為5月中旬和6月中旬;機插秧播、栽期分別為5月下旬和6月中旬;直播稻播種期大多集中在6月中旬。由此說明,直播稻播種遲,常遭遇梅雨侵襲,不利于立苗。2015年少數農戶直播稻在6月中旬播種,下旬遭特大洪水襲擊,2~3葉小苗淹水7 d,不僅成苗少,而且感染了稻瘟病,導致產量受損較重。還有一部分田塊進行了補種,7月上旬直播補種的鎮稻99,穗期遭低溫陰雨影響,穗頸瘟重發田塊病穗率在70%左右,減產4 500 kg/hm2以上。但從2015年補種的直播稻播期看,6月底至7月上旬補種的直播稻能夠安全齊穗,這為今后抗災補種提供了實踐依據。

2.2 葉蘗動態變化

2015年,3種稻作方式葉蘗動態變化見表5??梢钥闯?,手插秧主莖葉齡較直播稻多2.5葉,機插秧較直播秧多1.4葉。苗數以7月30日為例,手插秧莖蘗苗322.5萬株/hm2,較機插秧少24萬株/hm2;較直播稻少96萬株/hm2。但個體質量差異較大,手插秧分蘗大都在4葉以上;機插秧在3葉以上;可是直播稻僅為2.0葉左右。說明群個體質量以手插秧最優,其次是機插秧,直播較差。

2.3 施肥情況分析

據調查,2015年3種稻作方式施肥情況:一是施肥總量。手插秧施純N 322.5 kg/hm2、P2O5 73.5 kg/hm2、K2O 76.5 kg/hm2;機插秧施純N 327 kg/hm2、P2O5 72 kg/hm2、K2O 79.5 kg/hm2;直播稻施純N 309 kg/hm2、P2O5 65.85 kg/hm2、K2O 67.5 kg/hm2。從施肥總量看,3種稻作方式差距不大,其氮、磷、鉀比手插秧為1.00∶0.23∶0.24、機插秧為1.00∶0.22∶0.24、直播稻為1.00∶0.21∶0.22。二是施肥方法。手插秧氮肥的基蘗肥與穗肥比約為7∶3、機插秧的比例約為6∶4、直播稻的比例約為6.5∶3.5。手插是走小壯高技術路線;機插秧注重穗粒并重技術路徑;直播稻則是走多穗奪高產的路子。因此,施肥策略、施肥方法上存在一定差異是正常且可行的。

2.4 水漿管理差異

從2015年的水稻水漿管理實踐看,3種稻作方式在水漿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突出表現在手插秧是淺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蘗、適時適度擱田,有水孕穗、抽穗,間隙灌溉灌漿,以后脫水上水,直至收獲;機插秧是薄水機插,淺水護苗,有水分蘗,適期露田、擱田,孕穗、抽穗建立水層,濕潤灌溉,嚴防斷水過早;水直播稻濕潤扎根立苗,2葉后水層管理,淺水分蘗,多次反復擱田控制無效分蘗,促根系發育控高防倒,注意孕穗、抽穗期水層管理,防止斷水過早[5-6]。

2.5 病蟲草害防治

稻作方式不同,病蟲草害發生存在差異,這給防治提出了特色和個性要求。手插秧、機插秧在病蟲草害防治上差異不大,而直播稻則需要個性化的防控。由于3種稻作方式的生長發育規律不完全一致,因此,制定優化防控策略尤為重要。7月中旬的稻縱卷葉螟防治上,由于手插秧、機插秧的葉面積大、莖蘗苗多,故需認真防治;而直播稻葉齡小,葉面積小,故需采取兼治方法。紋枯病防治上,手插、機插田間通風條件好,可與其他病蟲兼治;而直播稻莖蘗數多且不均勻,通風透光條件差,紋枯病則單治、重治,以控制危害。穗頸瘟防治上,需實行分類防治策略,手插秧始穗至齊穗一般在5 d左右,機插秧始穗至齊穗一般在7 d左右,直播稻始穗至齊穗一般在10 d左右,一方面由于群、個體質量差異所致,另一方面由于抽穗階段溫、光、水條件存在差異。因此,防控稻瘟病必須結合水稻生長發育規律,才能取得防控主動權,切不可一概而論。草害防治也要突出不同稻作方式的差異進行,手插、機插草害容易防控,而直播稻防控需要封、殺結合,尤其是旱直播,稍有不慎就會形成草害。

2.6 氣象因素影響

一是移栽分蘗階段。6月中旬至7月中旬,手插秧、機插秧栽后進入分蘗盛期,遭遇6月下旬強降雨(降雨量超過440 mm),又遭遇低溫、寡照,手插秧表現為葉齡小、莖蘗少,較常年同期葉齡小1.0葉、莖蘗苗數少37.5萬株/hm2;機插秧葉齡、莖蘗苗較常年分別減少1.2葉和81萬株/hm2;直播稻受不利天氣影響,與同期相比,葉齡值少0.9葉,莖蘗苗少60萬株/hm2。二是拔節長穗階段。進入7月下旬后,溫、光、水條件有所改善,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降水減少,比較適合擱田和拔節長穗。由于前期洪災、低溫、陰雨、寡照影響,使直播稻生育進程后移,給擱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三是抽穗結實階段。進入8月下旬后,手插秧、機插秧陸續抽穗揚花,大多在9月10日前齊穗。而直播稻抽穗揚花集中在9月10—18日,尤其補種的是直播稻鎮稻99,個別田塊在9月20日左右齊穗,因此加重了穗頸瘟的發病率和損失率。

3 問題與潛力

3.1 存在的問題

一是直播稻。栽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播期過遲,一般在6月中旬才播種,營養生長量下降;播量過大,一般播量為75~90 kg/hm2,造成基本苗過多;群體過大,擱田不好易倒伏;草害較重,尤其是旱直播;苗期易遭水災,抽穗結實期易遭低溫、寒露風影響,導致產量下降。二是手插秧。栽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秧大田比例小,土地利用率低;播栽管理勞動力用工多、強度大、成本高。三是機插秧。栽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播種量大,秧苗素質差;秧齡彈性小,整田要求高,緩苗期長,分蘗缺位多;穗型小,成穗率不高。

3.2 主要潛力

一是直播稻。麥、油收獲后適時整田早播,力爭在6月10日左右播種結束,爭取季節主動;適當降低播量至45~60 kg/hm2,培育健壯個體、質優群體;精管水漿,一方面消除草害,防控紋枯??;另一方面適期擱田壯稈強根防倒;突出?;ǚ适┯?,爭取大穗奪高產。二是手插秧。培育適齡壯秧,合理基本苗起點,走小群體、壯個體、高積累、高產量的路徑;在主攻大穗的前提下,提高單位面積總穎花量和結實率,提高粒葉比,實現高產更高產。三是機插秧。適當降低播量和秧大田比,提高秧苗素質,控制秧齡,6月20日前完成機插,縮短緩苗期,調控高峰苗,培育壯稈大穗,提高成穗率和產量。

4 前景與建議

4.1 發展前景

不同稻作方式的調查分析,其發展前景揭示出一個基本趨勢,就是手插秧、直播稻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種植效益下降,可能面積會逐年減少;而機插秧隨技術的成熟和完善、勞動效率的提高、土地集約化程度的提升,其發展空間、發展勢頭將會更加迅猛,可以預計到2020年,全區機插秧面積占水稻面積80%左右是可能的。

4.2 建議

一是明確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區水稻面積2.37萬hm2,其中機插秧面積1.9萬hm2,手插秧、直播稻面積0.47萬hm2左右。單位面積產量指標,機插秧產量9 750 kg/hm2以上,手插秧產量10 200 kg/hm2,直播稻產量9 300 kg/hm2以上。二是配套完善措施。普及推廣機插秧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尤其是在水稻高產創建中,全面采用機插秧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普及推廣土壤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抓好土壤肥力監測點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土地肥力,實現化肥用量零增長,改善土壤生態環境。在提高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上下功夫。普及推廣病蟲害防控的統防統治技術,逐步減少農藥施用量和次數,示范擴大生物、物理、農業等防治技術,實現水稻綠色防控和化學農藥的零增長。普及推廣水稻主體品種、因種栽培技術,發揮良種在糧食生產中的增產作用。2016年擴大推廣武運粳31、鎮稻18等品種,使水稻主體品種明確,栽培技術配套,推進高產良種普及化。三是加強課題研究。主動對接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利用其最新技術、最新成果。同時推廣部門也要協同配合,要把種子、農機、農藝、耕保等橫向部門進行深度融合,發揮各自優勢,挖掘各自潛力,使不同稻作方式的優勢最大化。直播稻既是一種稻作方式,又是抗災補種的主要措施,必須堅持揚長避短,發揮其積極作用。

5 參考文獻

[1] 宋桂香,閔思桂,胡陽春,等.高郵市不同稻作方式產量調查與分析[J].北方水稻,2014(5):33-36.

[2] 劉洪進,徐紅,楊力,等.鹽城市不同稻作方式產量水平和效益比較[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4(2):12-14.

[3] 陳品,陸建飛.基于AHP法農戶稻作方式選擇意愿與影響因素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4(1):61-66.

[4] 胡錫國,李斌,徐紅,等.不同稻作方式生產力水平和經濟效益比較研究[J].農業科技通訊,2013(8):165-166.

[5] 陳品.稻作方式的擴散及影響因素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3.

[6] 潘志文,葛勝,周開明,等.麥秸全量還田不同輕簡稻作方式生育特性及經濟效益比較[J].江蘇農業科學,2009(3):93-95.

猜你喜歡
江寧區調查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南京市江寧區農作物綠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南京市江寧區加拿大一枝黃花發生現狀及建議
南京市江寧區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