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稷益廟壁畫的考察與研究

2017-07-15 10:18邵歡歡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推廣部710061
大眾文藝 2017年18期
關鍵詞:新絳縣壁畫山西

邵歡歡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 推廣部 710061)

山西稷益廟壁畫的考察與研究

邵歡歡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 推廣部 710061)

本文通過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的考察,結合當下諸家研究成果得出一個研究性學術課題,試圖以美術考古學、圖像學、圖像志、宗教學等學科進行談及稷益廟壁畫的詳細探究,研究出與前人不同思想觀念和新的視覺效應,力圖解讀出另類不同的視角與不同的文化釋讀。

稷益廟壁畫;藝術特色;考察與研究

本文的寫作緣起于十幾前,曾在山西新絳地區進行美術采風和相關藝術考察中得知的,一直在思考著、關注著。后看到很多的關于“稷益廟壁畫”的研究著述,引起筆者的高度關注。

目前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研究與國內其他地區壁畫相比還是薄弱的,據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和不完全信息統計,研究主要著述有1孟肇詠著的《青龍寺興化寺和稷益廟的元明壁畫》2,史宏蕾、伊寶著的《淺議稷益廟的建筑格局與文化內涵》3,延保全、趙志華著的《新絳縣陽王鎮東岳稷益廟戲劇碑刻及賽社民俗考論》4,史宏蕾、楊小明著的《稷益廟壁畫中的農業祭祀禮儀與科技文化考》5,王云芝著的《論山西新絳稷益廟的壁畫藝術》6,李井崗著的《山西稷益廟壁畫中的〈祭祀奏樂圖〉》7,史宏蕾、伊寶著的《晉南稷王文化地域考與新絳縣稷益廟壁畫之圖示語言》8,王澤慶著的《談山西稷益廟和青龍寺的壁畫藝術》9,史宏蕾、伊寶著的《試論明代稷益廟壁畫的藝術成就》10,王澤慶著的《山西新絳縣東岳稷益廟壁畫》11,孟肇詠著的《青龍寺興化寺和稷益廟的元明壁畫》12,魯忠民著的《山西新絳縣稷益廟壁畫——畫在墻上的農業史詩》13,史宏蕾著的《晉南稷王文化田野考察研究與新絳稷益廟壁畫圖像文化探索》14,史宏蕾、楊小明、高策、伊寶著的《新絳稷益廟壁畫中的農業科技文化》15等。還有相當部分研究成果在當地內刊發表,如《新絳縣志》《新絳文史資料》等等,因篇幅所限這里不再一一熬述。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相關研究稷益廟壁畫的著述是豐富的,主要集中在史宏蕾先生的研究中,還有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給本文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筆者將從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結合現場考察方式,研究探索未知的因素。力求結合各個學科來探索美術學的藝術符號和文化意義。

一、稷益廟壁畫概況

稷益廟俗稱“陽王廟”。稷益廟位于今山西省新絳縣20公里處的陽王鎮陽王村,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廟堂。稷益廟南臨稷王山,北望黃河,自然環境優美而宜人。據當地史料和“縣志”記載:“新絳古稱絳州,位于山西南部,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稷益廟修建具體年代不詳,史料也無記載和涉獵,根據壁畫的藝術風格和前人的研究可推測到元代中后期。筆者從重修“題記”看是重修于1264年至1294年,1502年(明弘治15年)擴建重修,現存山門三間,正殿五楹,舞臺一座,左右兩廂規整,都皆為明代遺物。

正殿東、西、南三壁繪滿壁畫,總計有130余平方米16??v觀全局,壁畫內容豐富,畫工精巧,是明代壁畫中的精品力作。該壁畫是根據大禹治水的故事而繪制的,為了歌頌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的文化藝術的展現,也是為民造福的藝術表達,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二、壁畫內容分析

根據壁畫題記看,由山西絳州畫師陳園、及其侄陳文繪制。門徒劉崇得,翼城畫師程儒及其兩子程銦、程來與門徒張來等7人所繪,完成于1507年(明正德2年)秋。具體壁畫內容分析見下詳解。

1.西壁

西壁繪有“朝圣圖”和“文武百官圖”,三圣帝君坐于殿中,大禹端坐中央,高冠玉帶,身著藍袍,身后洪水浩蕩直瀉千尺,紅日冉冉升起,象征著治理水患,為民造福之意。大禹側為伯益、后稷。主像周邊分布有侍女捧著各種“道具”,后是界工畫,亭、臺、樓、閣、祭廟、廊廡,布局疏朗,主次有序,無一雷同,又與山石、樹木、花卉、云霧為襯托,表現的極為精致。與山西永樂宮壁畫有諸多的相似之處,以下壁畫都是有很多的疑點,幾乎都有提及到永樂宮壁畫,特別是三清殿壁畫和純陽殿壁畫。即可參考借鑒。

2.西壁南側

西壁南側繪制有21身畫像,形象生動自然,富有情趣。表現的是官員在田間調研、農民耕種、鋤禾(地)、送飯、碾米(打場)、裝米、馱米、收割、散秧等場景。還有孩童送水、母親懷里打瞌睡、幫助長者做農活等場景。畫面呈現出“散點式”構圖,把所有的人間活動都納入其中,形成一年四季中的春耕秋收的場景。

上為春天:有官員在田間地頭來訪,慰問百姓的耕種情況,身邊有文書和侍衛,還有騎的白馬。農夫給官員介紹當年的耕種計劃,單牛犁地,牛前有點種子的人在歇息。

中左為夏天:正如有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庇虚L者在地里鋤禾、松土,培育莊稼,又有視為夫人和孩童給夫君送“午飯”,孩童急忙送上一碗熱騰騰的飯菜,長者為“父親”戴著草帽,手握鋤,表現出汗流浹背的樣子,在烈日下,面朝黃土背朝天艱辛地耕耘。

右下半部分整體都是描繪的秋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圖中包括孩童在內的有13人,可謂規模較為宏大,整體作業場面真實地描繪了人們實際發生的生活場景,如圖中的扛莊稼、垛莊稼、散莊稼、長者甩起鞭子向牛并拉著石碾碾莊稼、揚場、掃顆粒、裝糧食、用毛驢馱糧食等一系列作業場景。

該壁畫經過筆墨語言的加工塑造出真實的視覺藝術效果。畫面中的皴法都是從文人畫中吸取而來的,樹的畫法、石頭的表達,人物造型用線都是非常精彩的,有講究的。皴、點、染等技法都表現的很嫻熟,并對各個人物、鞍馬、牛等結構的造型都是經過細致分析刻畫,設色上安排的很有創意,是經過精心的思考的,根據田野流水主線斜三角并呈現出對角線構圖,焦墨中鋒勾勒、烘染,表現的極為精彩而動人的組品。該壁畫不光在美術學上又極大研究價值,還在農業考古學的研究可提供借鑒,尤其在農業發展史上的耕種、收割、碾莊稼的過程中具有第一手實物資料和相當好的研究價值??芍鞔r耕文明的進程中的發展與變革。該壁畫與山西永樂宮純陽殿壁畫山水圖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

3.東壁南側

東壁南側表現的是后宮侍女部分。手捧靈芝、珊瑚、玉山、果盤、提壺等,與山西元代永樂宮壁畫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有的甚至完全相同??梢哉f明一點,稷益廟壁畫“后宮侍女”與山西永樂宮壁畫有深厚的源緣,經過細致比較可知“粉本”出自一家之手,構圖、線條、設色等技藝都很高超,不是一般的繪制,如同永樂宮壁畫一樣高的規格,應該屬于永樂宮壁畫的遺風,按照歷史常識的推演,應納入元代,但是與該寺廟壁畫相比較而言,諸多侍女傭鏃在主像之間,山水魚蟲文武百官相比較,又與現在能夠看到的文獻和相關研究比較,被確定在明代,我是持有異議的。

4.東壁武士

這部分非常重要,與永樂宮壁畫“朝元圖”東西兩壁的“白虎星君”和“青龍”一樣,為看守整個壁畫人物的先導。在陜北、晉西北等地發現的壁畫有武士形象。該壁畫武士表現的極其復雜,繁復的線條,與永樂宮壁畫“朝元圖”東壁的“白虎星君”完全一致,只是周邊的配景不同而已。石青、石綠、朱砂設色,鐵線描勾線,復勾,復染,胡須、毛發等虛出虛入,衣紋大線條韻律頓挫有致,連同細小的線頭都值得認真探究,仔細品讀深入其中,完全是元代壁畫的影子,應屬于元代壁畫,或稍晚與元,在元末之際。

武士是捍衛諸位神仙的尊嚴,神圣不可侵犯,保護神仙朝元的寧靜等等。與人世間有相同之處。武士也有勞作的、撐傘的,似乎有百官在巡演,或上朝,或出行,或朝元等等場景能夠聯想起來。

5.南壁東側

南壁東側表現的是“赴會”。頭札手絹,留有長的胡須,較為疏散,眼神表現的似乎在傳達著什么? 全圖以松樹桿、枝、針葉布滿整個畫面,人物穿插在茂密的樹林中間。松樹畫的極為真實而到位,看出該壁畫不是出自一般畫工之手,有著相當高的繪畫技巧。

三、構圖、線條、色彩等研究

繪畫是離不開線條的,更離不開構圖、色彩。壁畫同樣如此。

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中的“朝元圖”、耕種圖、后宮侍女、文官、武士等外,還有亭、臺、樓、閣、祭廟、廊廡相互穿插,又與山石、樹木、花卉、云霧為襯托,給畫面增添了藝術表現的氛圍。從整體看壁畫的線條刻畫的極為精致,頓挫有致,富有韻律感。不管在構圖、線條、色彩等刻畫上,還是在毛發須髻畢露,衣紋轉折上都表現出勁健有力的勢態。人物造型、色澤都表現出淳樸渾厚、格調獨特的視覺效果,再看人物面部表情都表現出健美圓潤,氣度豐盈,衣冠華麗莊重,婦女發型多樣,如有高髻、重髻、圓髻,上飾花簪、花冠、花巾等,男人們也是一樣,除了冠外還有的佩戴花巾,這個對研究明代社會文化有極大的幫助,也是第一手實物資料,具有直觀性。

色彩、線條是繪畫的靈魂。壁畫中線條、色彩更是最為突出的兩點。當然構圖是繪制壁畫的第一要素,沒有構圖就無從談及。在此基礎上,線條和色彩的有機結合才能夠表現出她的內在與博大。細致研究稷益廟壁畫中的線條,不妨參考借鑒永樂宮壁畫中線條,以及設色,都會有啟發意義。稷益廟壁畫很多都與永樂宮壁畫有相似之處,如三清殿的“朝元圖”與稷益廟“朝元圖”做比較;三清殿的白虎星君與稷益廟壁畫東壁南側武士有許多的相似之處;純陽殿壁畫與稷益廟的西壁南側“耕種”等四時變化場景的山水人物畫做以比較。這個都能夠說明,一個簡潔的道理,稷益廟壁畫的粉本是參考借鑒了永樂宮壁畫的粉本,局部稍微加以改變。但是繪制水平是不可低估的,有很高的水準。這個在山西洪洞下寺大殿壁畫保留部分即可做以比較研究,原壁現藏美國。另外色彩與色彩之間的搭配設計,都是畫匠經過精心安排的。每個畫面都有一個精彩動人的故事,待我們在今后繼續深入研究與解讀。

四、結語

綜上所述,稷益廟壁畫繪制的技藝精湛,筆力雄健,毛發須髻畢露,衣紋轉折勁健有力給我在繪畫藝術研究中提供了諸多的思考。畫面中的亭、臺、樓、閣、祭廟、廊廡,又與山石、樹木、花卉、云霧之間相互襯托與關照,形成畫面精彩的構圖,在畫面中不缺乏孤獨之感,又于人物與人物、人物與自然山水樹木之間有著相互的關聯,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就是這樣的。印證了“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調研中,此文只是在現場調研中與前人研究中得出的部分研究成果,有待今后繼續深入研究,雖然我剛剛步入古代美術研究的范疇,特別是對晉南古代壁畫的研究有著濃厚的研究興趣,有些認識只是拋磚引玉。望各位讀者、專家學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在今后的研究中改正。

注釋:

1.安然著.《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原載金維諾主編《中國寺觀壁畫典藏?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孟肇詠著.《青龍寺興化寺和稷益廟的元明壁畫》.原載《運城師專學報》,1984(4).

3.史宏蕾,伊寶著.《淺議稷益廟的建筑格局與文化內涵》,原載《滄?!?,2005(6).

4.延保全,趙志華.《新絳縣陽王鎮東岳稷益廟戲劇碑刻及賽社民俗考論》.原載《中華戲曲》,1999(2).

5.史宏蕾,楊小明著.《稷益廟壁畫中的農業祭祀禮儀與科技文化考》.原載《文藝研究》,2011(11).

6.王云芝著.《論山西新絳稷益廟的壁畫藝術》.原載《美術大觀》,2012(1).

7.李井崗著.《山西稷益廟壁畫中的〈祭祀奏樂圖〉》,原載《音樂研究 》,1984(3).

8.史宏蕾、伊寶著.《晉南稷王文化地域考與新絳縣稷益廟壁畫之圖示語言》.原載《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8).

9.王澤慶著.《談山西稷益廟和青龍寺的壁畫藝術》,原載《美術》,1980(2).

10.史宏蕾,伊寶著.《試論明代稷益廟壁畫的藝術成就》,原載《滄?!?,2004(6).

11.王澤慶著.《山西新絳縣東岳稷益廟壁畫》.原載《文物》,1979(10).

12.孟肇詠著.《青龍寺興化寺和稷益廟的元明壁畫》,原載《運城師專學報》,1984(04).

13.魯忠民著.《山西新絳縣稷益廟壁畫——畫在墻上的農業史詩》,原載《文明》,2003(10).

14.史宏蕾著.《晉南稷王文化田野考察研究與新絳稷益廟壁畫圖像文化探索》,原載《2010年三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2010年9月13日.

15.史宏蕾、楊小明、高策、伊寶著:《新絳稷益廟壁畫中的農業科技文化》,原載《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6).

16.數據參見安然撰文:《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原載金維諾主編《中國寺觀壁畫典藏?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7月版。

邵歡歡(1983- ),女,陜西商洛人,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推廣部副主任,研究方向:美術學與展覽推廣研究。

猜你喜歡
新絳縣壁畫山西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我在山西等你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山西嘆五更
撒哈拉沙漠壁畫之秘
新絳縣:警示教育超前防范警鐘長鳴
山西新絳縣出土金元磚雕的音樂學研究
新絳縣:攜手陽光紀檢 共建清風絳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