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時代高?!傲Ⅲw形態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新思路

2017-07-15 10:18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215000
大眾文藝 2017年18期
關鍵詞:立體課程設計

張 彰 (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 215000)

張婷婷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215000)

3D打印時代高?!傲Ⅲw形態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新思路

張 彰 (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 215000)

張婷婷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215000)

立體形態構成作為高校設計基礎課程的核心之一,目的在培養學生對三維空間、結構的認知及塑造立體形態的能力。長期以來在教學內容方面,從知識的構成到作業的設計思路,并未發生較大變化。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需要,對高校所培養的設計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專業間的整合與創新成為新目標,培養學生具備更加全面的創新與造型設計能力成為新要求。3D打印技術在當下已成為日漸成熟的新興科技,運用于設計、制造、醫療、教育等諸多領域,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本文著重探討在高校設計教學改革過程中,將新技術與課程緊密結合,以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可能性與必要性。

立體形態構成;3D打??;教學改革;整合創新

一、“立體形態構成”的概述

立體形態構成也稱之為立體構成,與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共同組成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三大構成。該課程將藝術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理性方式培養學生設計思維,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內容適應性較強不但適用于如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專業,也適用于其他純藝類專業;第二,該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接觸各種材料的同時鼓勵利用新技術進行設計創作;第三,著重培養學生觀察力、空間想象與塑造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第四,鼓勵學生將中國優秀文化與世界文化彼此互相融匯,引領文化發展的趨勢;第四,重點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及合作精神,熟悉結構、工藝與材料。

“構成”一詞源自于俄國構成主義造型運動,是一個近代造型的概念?!皹嫵伞痹醋杂诤商m的風格主義運動,概括為一種簡潔的、富有個性化的藝術風格?!皹嫵伞迸c“造型”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強調的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的組合創造,而后者通常用于所創作的作品。形態構成即從理性的角度出發,進行具有一定限制性地感性創造,強調形態的創造規律及過程。通過總結歸納,我們可以將立體形態構成的主要內涵歸納成為下列幾點,這也是立體形態構成教學的宗旨。首先,強調用簡潔的幾何形來進行三維立體形態的創作;能夠在空間環境中去認知立體形態;善于利用點、線、面作為塑造形象的基本元素;主張了解運用好材料特性、結構及加工技巧,控制形態。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基于人們對于不同的形態風格的選擇與偏好,形態構成的發展也在不斷的變革之中。工業革命之前的形態設計,以貴族及宗教的意志為主導,形態多以繁復、裝飾性、象征性極強的風格為主,矯揉造作,其所帶有的階級特征顯而易見;而工業革命之后,工業化進程加快導致各種新型材料與技術的廣泛應用,大規模批量化生產使得形態設計有了新的變革;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主張摒棄華而不實的設計風格,擺脫形態設計的矯揉造作,轉向更加合理、簡潔、質樸化,實用性更強,更為大多數人接受的造型;隨后發生的“新藝術”運動同樣反對浮夸之風,主張藝術與設計面向自然,放棄直線而多利用流暢曲線來塑造形態;二十世紀初,荷蘭“風格派”所倡導的深入研究形態組合的合理性與邏輯性,將不同元素進行重新提煉組合,形成新的結構造型,對現代主義設計起到了促進作用;在造型藝術中,包豪斯學校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倡導將技術、工藝與藝術緊密結合。阿爾帕斯作為包豪斯培養的教育人才,其秉持的現代立體構成教學體系中,對于紙材的彎曲變化、造型做出了諸多探索,類似的教學方法與理念至今仍在使用。

總結形態構成的發展演變,我們發現工業革命之前的風格是復雜而浮夸的,之后慢慢向著簡約、實用、功能的方向發展,這其中包含著社會發展、技術變革、全球化進程影響,只有越簡潔有規律的形態,文化差異越小,人們的接受度也就越高。

在立體形態構成的教學中,主要以訓練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為主,注重形象與邏輯思維的統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立體構成的相關知識設計案例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作與鑒賞能力。

二、當下3D打印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從手工制造到工業革命后的大規模制造,再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后興起的“大規模定制”,兼顧了低成本、多樣化的用戶需要,消費者對于商品的需求更加復雜與個性,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劇。當下在“互聯網+”的時代,移動網絡、3D打印及大數據正積極推動著制造業的轉型發展,朝著更加智能化與數字網絡化方向發展。在“中國制造2025”的計劃中也著重點出了3D打印作為一項重要技術手段,對于加快智能制造的積極作用。3D打印技術目前在文創設計、醫療器械、航天航空、金屬加工等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更為小批量、定制化的個性產品也必將在不久的將來,逐步取代標準化的批量制造,來迎合消費者與市場。

3D打印技術將生產活動變得更加簡便,也讓設計變得尤為重要。3D打印技術整合了生產加工與設計等環節,并且能夠通過打印在更短的時間內,生產出精度更高、造型更為復雜的商品,打破了以往生產中的諸多局限,使得產品的數字化設計、生產成為普通人觸手可及的活動,也為我們的年輕富有創意的學生群體,施展才華表達想法提供了可能性。如今生產不再需要大量的資金與成本的投入,作為學生群體而言,只需專注于創意與設計,便可靈活、快速、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借助互聯網的巨大能量還能將制造的產品進行分享與交易,從而激發更大的創作積極性。生產制造的門檻被降低,每個普通人的創意潛能被激發,大眾參與設計、參與制造、參與銷售與服務,改變的不僅僅是生產方式,更重要的是人們的生活與思維模式。

3D打印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通過三維軟件的設計或對實物進行掃描分析,進行模型的建構;第二是打印材料的研發選擇,用以滿足不同種類產品的打印需求與加工需要;第三是將打印出的產品進行充分細致的后期處理,已達到最完美的效果;最后即是將設計制造的產品進行宣傳推廣。其中環保綠色材料的選擇,有助于保持產品的低碳環保性及可持續發展。

三、“立體形態構成”課程與3D打印技術結合的探究

目前高校設計學科中,“立體形態構成”課程所設計的課程作業大多是讓學生在學習了三維形態的基本知識點及構成規律以后,利用理性思維進行三維形態的創造,同時結合對材料特性的探究與嘗試,去塑造立體形態。常見的材料如木材、紙張、塑料、金屬、玻璃、石材、陶瓷及綜合材料,都是學生的課程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原材料,但受限于部分材料的加工特性與難度,很多學校在硬件條件、工作室環境或出于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大多仍舊使用紙張、木材、塑料等易于加工制作的材料指導學生進行創作。如何才能更好的挖掘學生對于未知領域的探索興趣、對于課程內容及相關知識的深入研究,加強對于立體形態塑造的能力,同時作為設計類學科,與時代潮流趨勢相迎合,與市場、消費人群接軌,是值得每一個設計教育者思考的問題。

其中,加強設計工作室的建設,尤其是引入當下熱門的3D打印技術顯得尤其重要。高精度桌面打印機、光固化打印機、3D打印筆等工具設備使得3D打印技術進入課堂成為可能,利用這些儀器設備使得學生的創意在短時間內,經過數字化處理后成為實體模型。學生在此過程中不但將所學立體構成的知識點融匯到模型的建構過程中,制作出了精度更高,造型更多復雜多變的課程作業;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迎合市場需要,通過互聯網的幫助還能夠將作品售賣到目標客戶手中,產生可觀的收益,更加激發學生創造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然而,目前要將立體形態構成與3D打印技術結合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也不容忽視。首先,對于不同設計學科而言,對于硬件的熟悉程度、對于軟件的操作熟練度是不同的。例如,工業設計學科的學生更加善于操作三維軟件進行模型建構,而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生在這一方面相對能力較弱;其次,由于受到打印機耗材選擇及采購設備類型的影響,在立體形態構成的課程中不能單一選擇一種形式進行授課,還需要結合其他方式對于材料特性進行探究,光依靠ABS塑料作為對象是遠遠不夠的;此外,光固化打印機的打印成本較高。3D打印筆如何與桌面3D打印機在課程中結合使用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

四、結語

3D打印技術與生活的關系日益密切,在未來也必將引領社會發展。同時設計教育的發展需要整合創新,需要不斷調整以迎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變革?!傲Ⅲw形態構成”作為設計類學科三大構成之一,在基礎教學中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以培養更多具有當代意識的設計人才。

[1]胡介鳴.立體構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5

[2]沈時.淺析3D打印技術對立體構成教學的影響[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

[3]于灝.“中國制造2025”下的3D打印[J].新材料產業,2015(06).

[4]孫文娟.3D打印技術在立體構成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7(02).

張彰,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教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張婷婷,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交互設計。

猜你喜歡
立體課程設計
課程思政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的實施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基于OBE的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Pop—Up Books立體書來了
讓你眼花繚亂的3D立體趣圖
平面和立體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