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徘徊在歷史與現實之間

2017-07-15 15:08房偉
紅豆 2017年7期
關鍵詞:作家小說歷史

房偉

我的主業是大學教師,為學生講述中國當代文學,并進行相關研究。在這個領域,我出版過六本學術著作,寫過百十篇學術論文、文藝批評。從前,我也嘗試寫小說,出版過長篇小說《英雄時代》。去年初,我突然迷戀上寫歷史小說,但實在沒有大塊完整的時間搞中長篇,就打算多寫短篇,長的不過一萬多字,短的七八千字。我開始寫了篇《中國野人》,后來一發不可收拾,大半年時間,連續寫了二十個短篇,被轉載了不少,也獲了獎,進了些選本和排行榜。

我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中學時曾擔任歷史課代表。當時我有個人生理想,就是當圖書管理員,這樣就可以無拘無束地看書,特別是歷史書。記得小學五年級,我看了人生最初的幾部長篇小說,其中就有金庸的《神雕俠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有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對那些歷史背景性的東西,我很著迷。記得司馬遼太郎說過,寫歷史小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俯視人類歷史的后知感。一切早有結果,但諸多歷史人物,還在各自的命運和性格之中苦苦掙扎,于是,便有了歷史的悲劇感,有了歷史的蒼茫遼闊。而那些歷史人物,那些曾活在歷史書中的“熟悉的陌生人”,或者是歷史之中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他們帶著歷史的塵埃,帶著那個時代獨有的氣息,走到了文學的疆土,上演著一出出的悲歡離合。他們的生命光彩照亮了我們平庸凡俗的日常生活,給了我們無窮的想象快樂和人生的可能。

我對中國的歷史小說其實并不是很滿意。我的心目中,真正的歷史小說,能給我們帶來人對“時間和自我”的深刻感受。中國的歷史小說有很強的傳奇演義氣質,從好的方面講,故事性強,矛盾沖突集中,更富于戲劇性,人物變形夸張;而從不好的方面講,則存在缺乏歷史理性思維。這樣的歷史小說其實可以稱為“歷史戲劇小說”,比如,二月河的清宮系列小說就是這樣。而很多現代氣質的歷史小說,更注重歷史意義的找尋,或賦予歷史很多意識形態強制性含義,或過于拘泥于史實,缺乏靈動飛揚,不能在歷史小說中表現歷史的神秘性、偶然性和強烈的主體個性。更深而言之,在歷史小說應該表現人內心種種情感,表現人和時間的關系、人和世界的關系、人的種種行為動機和意義追索。如何才能找到當代人喜歡的歷史敘事呢?我想,尤瑟納爾與井上靖,也許都能給我們啟發。尤瑟納爾寫過《東方故事集》這樣具有傳奇浪漫色彩的古代東方故事,也寫過《哈德良回憶錄》這般虛構的羅馬皇帝對生與死、歷史與時間的深刻哲學思考。尤瑟納爾堅信,歷史是一所“獲得自由的學堂”,是對人類進行哲理思考的跳板。甚至有人說,尤瑟納爾的全部作品都是互文性的杰作,充滿著今與古、此與彼、我與他、靈與肉、具體與抽象的對話。井上靖則相反,他的語言比尤瑟納爾更硬朗、簡練,似乎是東方美學的留白藝術。他不太注重讓人物進行抽象的哲學思辨,而更擅長將人物放置在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去探索人與世界對抗的悲劇性命運。這種寫作方式,也充滿了特殊的日本美學的意味。他的《西域故事集》《蒼狼》《孔子》等小說,寫活了班超、成吉思汗、孔子、鑒真那些歷史人物豐富的內心和復雜的欲望。這些小說中,歷史人物始終和讀者保持緊張的對話關系。他們就像活在你的身邊,但你卻永遠無法觸摸。他們是你身邊燃燒的星辰。

日本人喜歡寫中國歷史故事,李舜臣的《甲午戰爭》具有非常厚重的歷史感,中島敦的《山月記》頗有聊齋之風味,田中芳樹則在《海嘯》《天竺熱風錄》之中,為我們虛構還原了宋末的崖山海戰、王玄策征伐印度等非常關鍵,又很神秘的歷史事件。這類熱衷中國歷史題材的日本作家很多,但讀多了,還是讓生為中國人的我深感遺憾與痛恨。為什么中國真正熱愛歷史題材,并愿意以歷史題材寫作的純文學作家如此之少?高陽的歷史小說,我是喜歡的,但總覺得太過拘謹,而《少年天子》《曾國藩》這類皇皇巨著,非常佩服,但總覺得這些大作家把歷史寫得太遠、太高,不在我們的心里,而只在莊嚴大義,又太過嚴肅。說起來,我更偏愛李劼人的《死水微瀾》與臺灣作家姜貴的《旋風》。他們寫出了歷史的惡與善,歷史的偉力與人的反抗,以及那無處不在的荒誕和悲劇意識。

從這些零零散散的想法出發,我想有計劃地寫一系列自己感興趣的歷史小說。這組“幽靈抗戰”二十篇只能算是開頭吧。我還想寫民國系列、南北朝系列等。小說《起義》是我嘗試從個人化的視角理解宏大歷史的努力。我不太喜歡新歷史小說那種完全顛覆歷史邏輯的寫法,也不贊同過于拘謹傳統的歷史筆法,而是想將垂死的師長放置在真實的歷史環境,從而從一個病人,一個垂危的普通人,也是一個抗日英雄的角度,考量那些歷史緊要關頭的決斷。這篇小說取材于百一師起義的常恩多將軍的事跡。對這些民族英雄,應保持足夠敬意。無論怎樣的具體情境,能為了民族國家和他人利益慷慨獻身,這樣的人什么時候都值得紀念和尊重?!吨改稀匪闶沁@組抗戰系列里非常獨特的一篇。我想以此來寫出歷史與現實的某種勾連性和暗示性?!按┰健逼鋵嵤侵袊水斚陋氂械男睦眢w驗。我們渴望意義的創造和自我的實現,然而,現實生活之中,卻壓抑和遮蔽了這種可能性。更吊詭的是,這種渴望與壓抑的雙重關系,又被整體的全球化和后現代的氛圍消解了。馬波和胡宏偉,其實都是我們身邊就存在的普通人。馬波單純,不諳世事,又有著對歷史意義感的狂熱崇拜。胡宏偉恰恰像馬波的另一面,他拒絕承認自己超越現實的一面,他試圖在現實之中麻醉自己。然而,在馬波所設計的《指南》里,歷史意義以虛擬的方式被再次呈現了,而這恰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人的掙扎和虛妄。

感謝《紅豆》雜志的約稿。說實話,并不是所有的編輯都喜歡歷史題材的小說。當下純文學小說創作的一個重要問題,也許就在于太過于單一和封閉,鄉土和都市情感幾乎平分了所有版面,外加部分具有現代主義先鋒色彩的作品。歷史小說、諷刺小說、滑稽小說、科幻小說這些重要陣地,我們都讓給了網絡通俗文學,這實在是非常遺憾的事。這里有閱讀口味的問題,也有閱讀偏見的問題。在網絡歷史題材的創作中,我也看到了很多讓我尊敬的作家作品。如阿菩的《邊戎》,頗具《左傳》古樸之風,寫歷史也更寫人性人心;鄒鄒的《清朝經濟適用男》,題目很通俗,但寫清朝之事細密如織,以理工知識寫歷史世相,又結合各色歷史人物的復雜狀態,筆法既婉轉又頗老辣;天使奧斯卡的《篡清》《宋時歸》,構思奇特,高潮迭起,又能以十足的歷史還原世相,寫出人的自我實現和民族國家的尊嚴;賊道三癡的《上品寒士》讓魏晉風度真正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這些才華橫溢的網絡歷史作家其實很多,也無疑對純文學領域的歷史小說創作提出了嚴峻挑戰。無論研究和創作,我們都不應該忽視這些優秀的歷史小說作品。我的小說,只是一種粗淺的嘗試與被驅使的好奇心使然,倘若能引發更多作家和讀者的思考,觸發他們對歷史領域的關注投入,也許就起到了小小的作用了吧。

猜你喜歡
作家小說歷史
作家談寫作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閱讀小說
作家阿丙和他的靈感
傾斜(小說)
我和我的“作家夢”
新歷史
文學小說
不在小說中陷落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