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傳統工藝對未來設計的影響

2017-07-16 01:20劉靜郝丞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傳統工藝技藝

劉靜+郝丞

(西京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摘要:地方傳統工藝代表了一方水土滋養出來的文化,設計通過造物造就人,通過造人造就物。地方傳統工藝孕育出的物,實際代表了這一方人的智慧。這種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并重的思想才能使未來的設計更有底蘊,更有建樹。

關鍵詞:傳統工藝;未來設計;技藝

中國的傳統工藝技藝精湛、種類繁多、源遠流長,科學技術和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其影響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有傳世和出土的人工制作的文物幾乎都出自地方傳統工藝。其造物的文化屬性與設計的物化概念不謀而合,傳統工藝的現代價值同樣不容忽視。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古代燦爛多彩的物質文明是由眾多傳統工藝所創造的??梢妭鹘y工藝對于民族和社會的發展,起著何等重大的歷史作用。作為中華民族固有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方傳統工藝。既是技術基因的載體,又是珍貴的科學遺產。古老的用作藝術鑄件的失蠟法,經過現代科學技術的改造,躍變成為先進的、規模宏大的精密鑄造行業,這是人們所熟知的科學技術史上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的范例。

目前的傳統工藝現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傳統工藝種類繁多,宮廷的、文人的、民間的,都有其存在與發展意義。有些目前正面臨著困境,有些可能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消失。有些傳統工藝擁有一整套完整的傳承方式,師傅帶徒弟,或集體帶徒弟,再委托專業院校進行綜合培訓。這種傳承方式培養出的人才,既有扎實的傳統基本工夫,又可在設計、制作上具有創造力。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打破了過去的行規界線,對于一些傳統手工業,政府鼓勵鄉辦企業;但這些企業中有些因缺乏實力,從業人員過多,互相摹仿,已出現了面臨生存的危機。政府已于1997年5月20日頒發了《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可望在未來,傳統工藝的現狀將會得到改變。

許多地方傳統工藝,諸如宣紙、紫砂、景泰藍、樂器制作等,至今仍在生產中應用,且因其自身工藝特點和文化特質而難以為現代技術所替代。大約在14世紀至16世紀之前,也就是在西方“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之前,中國文明非但不比歐洲文明遜色,反而還要先進得多。中國對全世界、全人類的文化作出過自己的巨大貢獻,以至于今天的西方文明中仍有借鑒華夏古老文化的成分。自16世紀以來,西方傳教士、使節、商人、旅行家們回去之后,就系統地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倫理、哲學、歷史、地理、天文、工業、農業、醫藥、音樂、瓷器、航海、茶葉、冶金、思想、治國術諸領域的知識,在西方引起了極大反響。如18世紀的法國掀起過持續近一個世紀的“中國熱”,為歐洲的資本主義文明輸入了新鮮血液。

從17世紀起,中國制造的火藥成了他們對外發動戰爭的軍火。西方設計師就崇尚充滿異國情調的東方裝飾藝術風格,從東方的花卉、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圖案上尋找員感。中國元素要傳達給世界的,并不是簡單的中國符號,而是一個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民族氣質。如今的中國正敞開胸懷擁抱一切西方東西,而中國傳統圖案在西方設計界也迎來了新命運。設計師們對這些圖案的運用更大膽、靈活,更有現代感。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新中式風格”的織品和印刷品越來越受西方人喜愛。手繪和刺圖案、中國山水畫、中國結、竹子、扇子等中國元素被大量用于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當中。中國元素除了在時裝界占據了一席之地,在其它時尚領域也開始大放異彩。比如GUCCI的“竹節”包,設計靈感正來源于中國的竹子。而Dior的限量“馬鞍”包則縈繞著東方巨龍的神秘色彩,還有Chanel“中國花”頸繩項鏈,以及coach的“金童錢幣”形小包、都巧妙地使用了下同的中國元素。時尚大師們還把中國情結帯到家具設計上。

中國元素正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甚至影響著設計潮流。但是,我們本土設計師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元素并不是“符號式”的表達,怎樣讓中國元素的使用不膚淺地流于表面而是有機融入到產品當中,并且通過中國元素的使用,真正提升整個產品的品質、從而讓產品變得更為動人。

中國元素正在成為關注點——竹、絲、土、銅、紙,在設計領域中的各行各業正式亮相。中國傳統的工藝、技藝與材質進行了一場結構重組與再創作,以此詮釋中國傳統手工藝與當代設計精神。 “傳統的未來”成為主流的世界設計風格,持續將中國設計推向世界。

“融”設計展期間,50位來自12個不同領域的設計師拜訪超過30個自然村落,兩千多種材料,呈現近70件當代設計作品。有意思的是,在展出時,設計師采用傳統的剪紙方法,用15張巨大的剪紙為遠洋集團搭建融裝置藝術——以樂堤港為原型的靈感花園,這件作品據說花了繡娘一個多月時間?!昂玫漠a品設計應該不受流行影響,是可以傳代的?!叭凇痹O計的五年回顧展可以說是誠意十足,將中國最具特色的余杭手工藝帶入世界設計的矚目中。

中國寶貴的傳統文化手工藝,代表了“區域文化”與“地方自立精神”。而說到文化,人們很容易聯想到繪畫、音樂、詩歌等文學藝術活動。各地區自身的同一性,即一個地區區別與其他地區的東西就是文化。它絕不僅僅限于藝術文學這個小范圍。手工技藝、手工制造出來的物,背后包含著許多文化概念與屬性。地方傳統工藝與設計的關系,應切入當下生活,在傳統與現代的溝壑中,打撈出閃耀人性光芒的融合體,回歸社會個體在自然序列中的本來位置。如果保有著對故鄉風土人情的熱愛和對設計的追求,而一同踏上了這條民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道路,定會將中國設計的旗幟插滿全球。

參考文獻

[1]《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喜多俊之著, 郭菀琪 譯,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

[2]《人類學視野下的傳統工藝》萬輔彬、韋丹芳、孟振興著,人民出版社; 2011年5月第1版 。

猜你喜歡
傳統工藝技藝
非遺技藝絨花的傳承與創新
金屬抬鑿和鏨刻技藝綻放蘇州
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治理的技藝:三代王官學新說
技藝精湛 星光燦爛——來自歐洲的Herrmans
淳度:泉州鹵煮的“匠”技藝
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技藝并舉 厚積薄發
芻議現代工業設計對傳統工藝的發展性繼承
傳承·融合·再創造——傳統工藝青年論壇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