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問題探討

2017-07-16 02:01吳振天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探討分析關鍵問題

吳振天

(河海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8)

摘要: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提出了建立“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系統”,用強制的制度體系來提升人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制度體系的提出,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有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成效顯著,但從完善程度上來講,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我國水生態文明建設應該堅守正確的發展理念,從頂層設計和制度入手,政府方面要合理的做好引導工作,全面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合理的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關鍵詞:水生態系統;文明建設;關鍵問題;探討分析

前言: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水資源合理利用,以此來維持人類高質量的生活。水資源文明建設是生態水利進一步提升的表現,它合理的將民生水利和水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使水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一個新的級別。

一、影響水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因素

(一)思想認識不統一。長久以來,人類的主要思想是以自身利益為基本出發點,為滿足自身需求而無止境的向自然掠奪資源,主動意識上缺乏資源節約意識和環境友好的執政觀和政績觀,導致各政府部門雖然加強了水資源的利用,但同時卻忽略了水資源的節約問題,有些企業還一味的對水資源進行過度開發,從根本上忽略了水資源的保護工作,造成了水資源的大量消耗、大量污染、大量排放的情況。從各種角度進行說明,我國人民對水生態文明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和深入,我們所了解的只是表面的觀點,我們沒有用先進的思維來指導用水和進行實踐,從一定程度上講,錯誤的觀念使我們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日益淺薄[1]。

(二)頂層設計不明確。就政策制度和技術標準而言,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性探討比較多,人們把探討的側重點都放在了理論探討上,實踐探索方面的研究較少。雖然有些區域已經實施了實踐探索研究,但是研究的基礎還是基于當地的需求,企業自行組織開展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由于各地區開展建設的方式分歧較大,所以各地區建設的成效也不盡相同。地方在總結建設成果時,大多都是根據以往經驗的結果進行總結,大部分都缺少真正的實踐探究,在沒有實踐依據下形成的水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和方法,是不具備科學性和專業性的。

(三)考核監督不健全。在整體考核方面,由于長期無法突破技術和管理手段上的問題,所以使水生態文明建設舉步不前。領導干部在任用和考核中,仍然依照傳統的模式為主,并沒有建立完整的經濟核算評價考核體系。有些企業在發展中,追求的只是GDP的增長與減少問題,根本不在乎企業違規排污問題,企業負責人的不重視導致了水污染的進一步加劇。對于大多數城市來講,其自身根本沒有建立起政府、企業和人民群眾全員參與監督的制度和模式,大部分人員缺乏水資源保護監督意識,由于缺乏意識,所以在問題發生時根本無法根據實際情況來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另外部分人民群眾的無知更助長了企業破壞水生態和水環境的氣焰[2]。

(四)獎懲機制不到位。我國大部分保護區的群眾在水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認識都比較低下,對水生態資源的建設缺乏積極性和支持性,造成群眾這種心態的原因是由于懲戒機制不健全所導致的。懲戒機制從幾個角度分析,首先是政府沒有在水生態保護方面建立合理的獎勵和補償機制。在水資源進行初步開發時,水生態保護區的群眾為保護水生態系統的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政府并沒有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補償。其次,有些政府雖然對水生態保護區的居民給予了相應的補償和獎勵,但由于缺乏后續的懲罰措施,這就導致了部分群眾在享受補償的同時卻又做著破壞水資源的行為。

二、解決水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措施

(一)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與“五位一體”同步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核心就是保持人和水管理的統籌兼顧,需要結合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進行五位一體的共同發展,要結合我國推進新城鎮發展的思路,充分的對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進行探究,實現城鎮發展規模的統一。要加強群眾對水生態最基本的認識,改變傳統的以人為中心的水利觀念,加強對水利的建設,從根本出發,既要考慮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又要合理的結合水資源的利用規律,對水資源進行節約,從而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

(二)建立科學的決策和責任體系。想要建立水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體系,就需要提高水利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將水資源的利用與消耗合理的進行記錄,形成一條完整的循環水資源利用鏈,通過實踐總結,建立起能體現水生態文明要求的決策體系。國家要重點進行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劃,注意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問題,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腳步[3]。

(三)完善有效的執行和管理機制。在水資源使用戰略中,要對水資源的使用進行合理的規劃,首先要考慮生態環境對水資源的需求。在城市規劃中,要合理的對水資源使用問題進行論證,在管理方面,要加強對廢水污水的管理工作,減少水資源的污染與破壞。從法律角度來講,要合理的根據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法律來進行建設,對不重視的各級政府進行處罰和懲戒,以此來提高政府對水資源的重視程度。

(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在提升水資源配置效率過程中,可以采用積極推進水權交易試點和培育水市場的方式,在落實初始水權分配的基礎上,推動用戶間的水權交易情況,不斷的提升和完善水權交易機制。在水價改革中,要建立科學的水價形成機制,對居民用水和非居民用水采用不同的管理機制,提升水資源的利用度。

結論:隨著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文明建設的舉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的提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這一推進戰略,用根本的手段來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程,水利工作者在加強水生態建設過程中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不斷發揚勇敢務實的精神,全面提升我國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質量與進度。

參考文獻

[1]左其亭,羅增良,趙鐘楠.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思路研究框架[J].人民黃河,2014,09(13):4-7.

[2]宋夢林.城市水生態系統健康評價及水生態文明建設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6.

[3]王浩.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及若干關鍵問題[J].中國水利,2016,19(12):5-7.

猜你喜歡
探討分析關鍵問題
防治水霉病的幾點關鍵問題
質疑與反思 秦嶺隧道交通事故的關鍵問題在哪兒?
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的探討
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探析
NFV技術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關鍵問題研究
解決好改革關鍵問題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關鍵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