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詩詞諺語在地理教學中的巧妙運用

2017-07-16 02:36楊德英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諺語詩詞課堂教學

楊德英

(新晃縣天堂學校,湖南 新晃 419204)

摘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詩詞及諺語更是歷代中國人民生產生活的生動記載。其中不乏真實反映各地地理風貌的獨特表達。將詩詞、諺語巧妙運用于地理教學之中,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愛國、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對形成教師特有的授課魅力,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大有裨益。

關鍵詞:詩詞;諺語;地理教學

中國詩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對我國美麗山川的描繪,展示了一幅幅壯美遼闊的生動畫卷,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諺語,則是歷代中國人民對各地的地形、氣候變化的長期觀察,總結出來的與農事有關聯的通俗而精練的語言,這些詩詞、諺語簡短、可讀、有趣,便于記憶。如果能將它靈活運用到地理課堂教學中,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了教學質量。多年來,筆者在這條路上不斷嘗試、挖掘、探索,受益匪淺。

1詩詞 諺語導入 激發興趣 活躍氛圍

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諺語,都蘊涵著極為豐富的地理知識,巧妙地使用學生熟知的詩詞、諺語導入新課,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進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整個畫面,使課堂彌漫著藝術的氛圍,北方氣候的神奇感便在學生心里油然而生,帶著這樣的心態學習北方地區氣候知識,其所得的印象自然深刻得多,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同時還點燃了學生對地理課堂的無限期待。

2詩詞 諺語巧用 啟迪思維 增強實用

一堂精彩的課堂離不開生動有趣的語言。特別是年齡偏大的教師,聲音少了些激情,教學方式少了些創新,常常陷于照本宣科傳統灌輸式教學,對這些課堂,學生很容易產生倦怠感。如果教師能適時巧用詩詞或諺語,學生們會對老師產生更多的崇拜,課堂氣氛也會因此變得活躍,學習熱情也便隨之高漲。比如:在教《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地形》內容時,巧用陳毅元帥的詩句“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來問學生:這些詩句描繪了中南半島哪些地理景象?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大河南流、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景象隨即便浮現在學生眼前。在學習《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內容時,如果將諺語:“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窮人莫聽富人哄,桐子開花正下種”; “二月清明不要忙,三月清明下早秧?!币胝n堂教學,學生們就能更加明了:雨林氣候,隨時都可以播種,四季都有收獲;季風氣候是雨季播種,旱季收獲。再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分析,就能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地理知識,指導當地生產實踐。不僅豐富了地理教學的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是新課程中的“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的生動教學實踐。

3詩詞 諺語活用 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中的很多重點、難點是很難突出突破的,很多知識是學生不能通過觀察和實踐來完成的。有些時候只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無疑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自然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如果靈活運用詩詞、諺語,效果就大不一樣。如在教《我國的地勢特點》這一內容時,首先引用一句俗語:“人往高處走,”同學們異口同聲說出了下句:“水往低處流?!苯又龑В骸昂懿诲e,那么中國大地上的河流大多都朝那個方向流動呢?學生們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猜測,如果緩緩吟誦《三國演義》開篇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再鼓勵學生回憶學過能反映大河流向的詩詞,如唐后主李煜“向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或蘇軾的《赤壁懷古》開頭也有一句“大江東去”,我國地勢 “西高東低” 的特點便水到渠成地歸結出來。于是重點突出了,難點也不攻自破了,印象也加深了。因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很有可能會背成“東高西低”的現象就永遠不會發生了。此外,象《我國階梯式的地形特點及河流的發源》內容中有許多知識點是難以理解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就能形象說明了由于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我國山上、山麓的氣候差異較大;以此類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春風不度玉門關”等詩句同樣會讓學生很快了解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和氣候的特點??梢?,地理教學中,靈活運用詩詞、諺語,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加強詩詞 諺語積累 提高各類學科應試能力

近幾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母語的學習,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傳承,各種升學考試中,語文的分值都有了相應的提高。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各學科之間知識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各學科的考試中,詩詞和諺語已不是稀客!通過地理教學,加強更多的詩詞、諺語積累,會大大提高學生對各學科的應試能力,有助于在學習上樹立起更強的自信心。

5借力詩詞 諺語 提升學生素養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中,其中一項就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在各類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教育。借用詩詞、諺語能激發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和道德修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币环利惛火埖膬让晒糯蟛菰木跋蟊愠尸F在眼前?!霸绱┢ひ\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卑褜W生引入異域他鄉的情境。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實現了對學生德育的滲透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結束語:中國古代的詩詞和諺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是幾千年思想變化的歷史沉淀,底蘊深厚,數量眾多。巧妙將詩詞諺語等文學素材運用到地理教學實踐之中,不僅能豐富地理教學的內容,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有效提升教師教學魅力,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無論對地理教學效率的提升,還是對學生個人素養的形成,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歡
諺語詩詞課堂教學
說說諺語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詩詞之頁
諺語趣畫(一)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英語口語常見諺語(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