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校對人員如何進行自我完善

2017-07-21 10:17熊菁
采寫編 2017年3期
關鍵詞:原稿差錯圖書

熊菁

校對工作是對編輯工作的監督、檢查、補充和完善,在出版工作中行使獨立的、不可替代的職能。

編輯人員在加工稿件時,注意力一般放在內容的連續性和準確性上,容易忽略字詞用法,有時在修改、錄入過程中還會出現錯誤。而校對人員在面對校樣時總是抱著質疑態度,并能利用職業敏感發現原稿中存在的知識性和邏輯性問題,找出校樣中的差錯和遺漏之處。

校對工作是圖書出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校對人員基本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圖書質量的優劣,因此,校對人員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不斷進行自我完善。

一、明確工作價值

校對工作是從編輯工作分離出來的,其作用是將文字差錯和其他差錯消滅在出版之前,從而保證出版物的傳播價值和積累價值。它是編輯工作的延續,是對編輯工作的補充和完善。列寧曾有“校對是最重要的出版條件”一說。魯迅也曾說過,校對和創作的責任是一樣重大的。

校對工作存在的價值,在于正確、完善地傳播作者的勞動,并在作者勞動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它可以彌補作者的疏漏,消滅排版差錯,從而使出版物盡量達到準確無誤、完整無缺的效果。這也充分說明了校對在出版物生產過程中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梢哉f,一個出版社是否加強與重視校對工作,是能否出現精品圖書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豐富知識儲備

校對是一份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想勝任校對工作,僅僅熟練掌握校對符號和校對技巧是不夠的,需要擁有廣闊的知識面。

真正熟悉和了解校對工作的人會發現,它并非人們所說的“挑挑錯別字”那樣簡單。校對工作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優秀的校對人員應該通過不斷學習和積累將自己修煉為“雜家”。校對人員的大腦就像是存儲知識的雜貨鋪,文史哲、數理化,古往今來,五花八門,無所不包。工作中可以將頭腦中的知識隨時提取出來;不用時也能將知識分門別類,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工作中遇到問題,除了要動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外,還應該勤查字典,熟悉并掌握出版工作中要用到的數字、文字、拼音、標點符號等規范要求。善于運用互聯網手段,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三、強化責任意識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出版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許多編輯對圖書文字加工重視不夠,有的甚至省略了文字加工,而把心思全投入到圖書出版的策劃中去。很多圖書連三校一讀都不能保證,有些編輯甚至從作者處拿來原稿的電子版便直接進入校對環節。這樣一來,校對的責任就更加重大,任務就更加繁重了。

當下,校對工作的目的已由以校異同為主轉為以校是非為主,校對方式也由專一校對向校對編輯方向發展。因此,校對人員不但要有政策理論知識、法律知識、標準化和規范化知識,還要有對工作負責的精神。責任心是做好校對工作的關鍵,也是提高圖書質量的法寶。

在工作中,校對人員要平心靜氣,祛除浮躁,聚精會神,遇到問題要追根溯源,辨其真偽。有責任心的校對人員,除了要以原稿為基礎,還應腦眼并用,憑借自身的知識和經驗找出原稿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疏漏。

四、培養語言直覺

“校對工作者要具備語言文字優勢”(《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語),這是校對工作的性質對校對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因為校對是以獵錯為手段,以滅錯為目的的工作。在長期的校對實踐中,專業校對養成了獨特的感知習慣、職業敏感、思維方式,這些都與編輯不同,也是做好校對工作的基本條件。

校對人員大都有這種感覺:有時陌生的東西出現差錯較少,反而較為熟悉的東西卻容易犯錯。如何克服思維定式,更好地開展校對工作呢?簡單來說,就是“變熟悉為陌生”,即拋開對事物原有的認識,在“零起點”上對事物進行重新認知。將每段話、每個句子、每個標點符號當作陌生的東西,保持高度警惕,帶著疑問心態和學習態度去進行校對,這樣就能跳出思維定式,減少出錯的可能。

此外,還要對錯別字具有獨特敏感性和高度辨析力,善于從字里行間尋找出隱藏的各種差錯。以一個個的字、詞、標點符號為閱讀單位,力求發現其中細微的差別,在字字落實的過程中,進入一種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專注狀態。

五、重視生理健康

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及對圖書編校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校對人員承受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長期伏案工作造成的頸椎病、腰椎病、視力下降以及頭痛、失眠、腸胃不適等,給校對人員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如不加以重視,疲憊焦慮、急躁易怒會長期伴隨校對人員,使其工作態度消極,缺乏熱情與活力,進而導致職業成就感和榮譽感喪失,對工作漫不經心、敷衍了事,嚴重影響圖書質量,進而影響出版單位的長期發展。因此,身為“久坐族”的校對人員應當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況,主動打破長時間保持坐姿不動的工作習慣,每隔半小時起身活動一下頸部、腰部、腿部等,大腦和眼部的疲勞也可同時得到緩解。此外,定期體檢,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如慢跑、瑜伽、游泳、打羽毛球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提高心理素質

校對工作對校對人員的心理素質要求極高。在校對、整理稿件時,應保持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不為周圍環境所干擾。在重復、繁雜、瑣碎的校對過程中,特別是在急件多、周期短的情況下,校對人員更應祛除焦躁,穩定情緒,集中注意力,調整心理狀態,克服心理障礙,將稿件質量放在首位。

在當下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校對人員要甘于寂寞,不為名利、金錢所左右,甘于平凡,甘于奉獻,誠實做人,踏實做事,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職業素質。時刻不忘入職時的初心,不斷克服工作中的困難,抵制社會中的誘惑,不忘對工作的堅持與信仰,不忘對書稿的責任與擔當。在工作中不斷磨煉自我,踏實做好本職工作,這樣才不會因為走得太遠,而忘卻了自己的出發點。

校對是一門看似簡單淺顯,實則復雜精深的學問。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校對人員,并非易事,不但要有火眼金睛,還要心細如發,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作為處于圖書質量保障體系中最后防線位置的校對人員,必須嚴肅、認真地對待校對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為精品圖書的問世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猜你喜歡
原稿差錯圖書
朱自清不肯馬虎
丁是丁,卯是卯
基于組織行為學對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必要性分析
班里有個圖書角
值得孩子閱讀的100種圖書
差錯是習題課的有效資源
《聊齋志異》原稿尋回記
那些損失上百萬的演員
方寸春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