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小說教學中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再研究

2017-07-21 16:44朱軼珉
啟迪·教育教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小說教學記敘文寫作能力

朱軼珉

[摘 要] 小說與記敘文有較多的共同之處,例如文體、表達方式、寫作要素等。高中語文教師可在小說教學中適當滲透寫作教學,從而提升學生記敘文的寫作能力。本文主要對于記敘文的寫作特點進行淺述,并探討高中小說教學中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 小說教學 記敘文 寫作能力

小說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通常以記敘文的形式體現,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文體之一。但是很多學生在小說類文章的學習中,更多地注重情節的發展,而沒有對于文章的結構、文體特點、語言的運用等進行透徹地分析,因此教學效果較差。高中語文教師在小說教學中,應該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利用“小說”這一資源,培養學生記敘文的寫作能力[1]。筆者試結合相關教學實例,對于高中小說教學中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相關策略進行探討。

一、觀察文章的文體以及特點

豐富的情節內容以及波瀾起伏的劇情變化是記敘文顯著區別于其他問題的重要特征。小說作為記敘文的重要體現形式,具有記敘文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出現在高中語文課文中的小說,更是小說中的精品[2]。因此,教師在小說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觀察小說的文體格式、框架結構、語言特點、描述方法等,從而提升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對于文章結構的搭建能力。只有合理的結構框架,文章才能更加富有邏輯性。

以《帶著家具出租的房間》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文章的文體形式、文章框架等,并分析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通過對于小說的剖析,讓學生了解記敘文的撰寫包括哪些內容,應該按照什么樣的邏輯順序去敘述,采用什么樣的修辭手法來體現自己文章的風格等。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透徹地了解記敘文的文體以及文字特點。等學生對于文章有了足夠透徹的理解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對于小說進行仿寫、續寫,并按照文章的文體格式、框架結構、語言特點、描述方法進行寫作,提升學生記敘文的寫作能力。將小說鑒賞與寫作教學相結合,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學習人物形象的刻畫技巧

人物形象的刻畫是記敘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部成功的小說中,人物形象都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作者通過外貌、表情、言談舉止以及做事風格等對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塑造,從而使得小說更加生動、富有靈性[3]。同樣的,在記敘文寫作中,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也很重要,學生需要通過人物進行“特寫”,才能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和飽滿。因此,教師在小說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對于小說中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外貌進行分析,觀察作者用了哪些技巧來刻畫人物的形象,從而提升學生記敘文的寫作能力。

以《祝?!芬徽n為例,作者通過對于祥林嫂外表、眼神、穿著打扮等進行描述,刻畫了她老實、本分的性格特征?!盀跞埂?、“月白背心”、“順著眼”、“不開一句口”等體現了祥林嫂的樸實;“手腳都很壯大”則暗示著她吃苦耐勞的特性。而小說中對于祥林嫂眼神的描寫更是獨特和到位,“那沒有精采的眼睛突然發光了”一句,“沒有精采的眼睛”揭示了祥林嫂已經承受了很久的與壓迫,“突然發光了”則表明了祥林嫂在失望中看到的一點希望??偠灾?,在《祝?!芬晃闹?,作者用鮮明的筆觸對于祥林嫂的人物形象進行刻畫,使得祥林嫂“活生生”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反復誦讀和咀嚼這些段落,細細品味作者的措辭,并感受這樣的表達方式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幫助。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進行相對應的練習,加強學生對于人物外貌、表情、言行的描述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于人物刻畫的技巧。

三、借鑒故事情節的巧妙安排

故事情節的巧妙安排不僅會使得文章更具邏輯性,同時能使文章更加具有吸引力。如果在寫記敘文時,學生一味地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述,文章看起來就像是記流水賬,情節沒有波動性,無法吸引讀者的眼球[4]。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倒敘、插敘等方式進行寫作,對于故事的情節進行巧妙地安排,讓人物的“出場”方式更加精彩。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小說素材是記敘文寫作教學最好的資源,很多小說的故事情節都安排得較為巧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同時也能對于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進行培養。

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作者最初先介紹了黛玉的出場情景,用眾人擁簇以及賈母的疼寵反映了黛玉不凡的身世,表明了黛玉在賈府有著較為特殊的地位。同時,作者并不急于對黛玉的樣貌進行正面描寫,而是通過對于眾人的心理描寫對于黛玉的美貌進行側面描述;而在寶玉出場時,作者則通過眾人的描述來刻畫寶玉的性格特征,然后從正面對于其容貌進行大概描寫。在文章中,對于“寶黛”相遇這一情節的安排甚是巧妙,黛玉先是見了賈母、鳳姐等人,一陣寒暄之后,才與寶玉相見,同時,也是在他們相見的時候,作者才花了較多的筆墨對于黛玉和寶玉的容貌進行重點描繪,就像是整個章節的壓軸,重點突出兩人關系的特殊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讓學生對于情節的安排進行分析,感受其巧妙之處,從而將記敘文寫作中情節安排的相關技巧滲透其中,提升學生記敘文的寫作水平。

四、巧借景物描寫的有力烘托

“以景抒情”是記敘文常用的手段,即通過對于景物、環境的描寫,烘托事情發生當時的氛圍,從而起到渲染氣氛的效果。如果直接對事件進行記敘,沒有景物的烘托,情節的發展看起來就會顯得很僵硬,并且讓讀者覺得干巴巴的[5]。因此,很多小說在對于事件進行描述的同時,也不忘穿插一些景物的描寫,對于事件發生的氛圍進行烘托,加強表達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去發現這些發揮“烘托”效果的景物描寫部分,并在記敘文寫作中進行效仿,從而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水平。

以《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為例,小說本來描述的是瓊姍病情的發展,但是全文卻不斷穿插著對于常春藤樹的描寫?!扒锛镜暮L幾乎把長春藤上的葉子都吹落了,只剩下幾根幾乎是光禿禿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動殘缺的磚墻上?!泵枋龀隽谁倞櫾诘弥约旱貌r的絕望心情?!爸皇O挛迤恕?、“只剩下四片了”、“可憐的、厭倦的藤葉,悠悠地往下飄,往下飄?!钡染渥拥拿枋?,也逐漸牽動著讀者的的心,描述出瓊姍日益加深的絕望。而在文章末尾,“經過了一整夜的風吹雨打,仍舊還有一片葉子貼在墻上,那是常春藤樹的最后一片葉子?!钡染渥訋Ыo了瓊姍,帶給了讀者希望,讓讀者的心情變得晴朗起來。在整篇文章中,作者以常春藤的葉作為故事發展的主線,講述了一個非常溫馨的故事,通過對于常春藤葉的描述,帶動著劇情的發展,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對于這種描寫方法進行學習,并讓學生以同樣的方法進行寫作,提升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以景抒情”的寫作技巧。

小說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文體,也是記敘文的一種體現形式。教材中的小說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有很高的教學應用價值。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小說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資源,積極滲透寫作教學的相關內容,在小說教學中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狄小燕.小說教學與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思考[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10):141-141.

[2]封瑾.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中小說的引用方法探討[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10):51-51.

[3]封瑾.記敘文寫作教學中小說的引用方法探討[J].文學教育(中),2014,(12):114-114.

[4]周靜.情節與細節——例談高中記敘文寫作要有小說味[J].語文教學之友,2014,(2):38-39.DOI:10.3969/j.issn.1003-3963.2014.02.028.

[5]周雨寰.從小小說中尋找高中記敘文的寫作之道[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1):136-137.

[本文系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第六批雙學年課題“高中小說教學中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小說教學記敘文寫作能力
記敘文閱讀專練
挖掘創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寫好記敘文
讓記敘文贏在構思
記敘文寫作重在“有我”
高中小說教學策略探究
淺論小說教學對于中學生人格塑造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