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蘇州兒歌童謠 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2017-07-21 22:29鄧欣
啟迪·教育教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語言能力蘇州幼兒

鄧欣

[摘要]幼兒期是人學習掌握語言的關鍵期。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蘇州兒歌童謠在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和積極的作用。選好兒歌童謠,指導欣賞品味,激勵誦唱表演,是借助蘇州兒歌童謠、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蘇州 兒歌童謠 幼兒 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維的外殼。人們借助語言交流思想,互相了解;人類文化借助語言得到積累和傳遞。通過語言(也包括書面語言)這一工具處理問題,是現代人生活和生存的需要。因此,語言教育的問題受到了全社會各界的關注。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嬰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語言能力發展最迅速的重要和關鍵時期。這一時期語言的獲得將影響一個人的終生成長和發展。因此,抓住這一關鍵時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加強其語言能力的培養,就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和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語言領域的指導要點明確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眱焊柰{是民間文學和兒童文學的一種形式,它具有內容廣博、語言活潑、結構簡單、篇幅短小、思想純真等特點,極易為幼兒所接收與喜愛。因此,讓處于語言發展關鍵期的幼兒誦唱一些兒歌童謠,既能讓孩子享受兒歌童謠的童真童趣,又有利于他們的語言發展。

我園地處江南水鄉著名國家歷史名城的蘇州城區。姑蘇的兒歌童謠,不僅內容豐富、數量眾多,而且語言生動、風趣幽默,瑯瑯上口、通俗易記,且音韻柔美、節奏悠揚,極具吳儂軟語清和優雅的特色,十分符合幼兒的語言特點和認知需要,是不可多得的可利用的語言財富和教育資源。在這方面,筆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究和嘗試。

一、蘇州兒歌童謠對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積極作用

對于生活在蘇州這方水土上的孩子來說,具有吳方言色彩的兒歌童謠在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和積極的作用。

1.可愛俏皮的風格,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孩子學習主動性的內驅力。很多蘇州兒歌童謠把日常生活中本不相干的事物、對象及其特點聯系起來,造成滑稽、可笑甚至荒誕的景象,創造出俏皮、可愛、幽默的氣氛。孩子們一聽到這些兒歌童謠,學唱的興趣就能立竿見影。例如,“吭鈴吭鈴馬來哉,隔壁大姐轉來哉。買點啥個小菜?茭白炒蝦,田雞踏殺老鴉;老鴉告狀,告撥和尚;和尚念經,念撥觀音;觀音買布,買撥姐夫;姐夫關門,關著只蒼蠅;蒼蠅扒灰,扒著只烏龜;烏龜拆屁,拆得滿地;拆勒囡囡手里,篤勒倷格嘴里?!笔且皇自谔K州城鄉廣為流傳的童謠。每當誦唱起來,無論唱者還是聽者,都會忍俊不禁,因此,很容易引發孩子學唱的興趣。還有像:“一記耳光,拷到里床,里床有只缸,缸里有只蛋,蛋里有只黃,黃里有個小和尚,嗯啊嗯啊要吃綠豆湯?!薄靶÷樽?,拉車子,拉著一粒西瓜子,炒炒看,一鑊子,吃吃看,一臺子,拉拉看,一褲子,到黃天蕩里去汰褲子,看見一頂破帽子,戴戴看,活像一個叫花子,被網船上人戳著一篙子?!边@些蘇州兒歌童謠都特具這種俏皮風格。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合適的蘇州兒歌童謠讓孩子學唱,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習得一首首好聽詼諧的兒歌童謠,在興趣盎然的說說唱唱游戲中獲得語言的發展。

2.濃厚的生活氣息,有助于豐富幼兒的語言積淀

蘇州的兒歌童謠內容涉及面很廣,有歌詠街巷風物、市井風貌的歌謠,有歌唱日常生活極富情趣的兒歌,還有歌唱時令節氣、與農人耕作相關的勞動歌等。幼兒能從中了解歷史蘇州的市井文化、大小街巷、時令土產等廣博的生活知識。例如:“正月初一吃圓子,二月里放鴿子,三月清明去買青團子,四月蠶寶寶上山結繭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里搖扇子,七月莆扇拍蚊子,八月中秋剝剝西瓜子,九月登高去打梧桐子,十月剝開棗紅小桔子,十一月太陽頭里踢毽子,十二月年底搓圓子?!边@首童謠就可以幫助幼兒了解蘇州不同時令的民俗、氣候、生產知識等;又如:“一人弄,倪門口,山塘街,四擺渡,吳趨坊,菉葭巷,七星橋,北寺塔,九勝巷,十全街?!蹦茏層變褐烙腥さ奶K州街巷名稱;而七言四十句的《蘇州名小吃》更把蘇州各種各樣美味小吃的名稱匯集在一首歌謠里,能讓孩子們領略“美食家”蘇州的名不虛傳以及蘇州各種特色小吃的千姿百態、誘人百味。誦唱這些歌謠,可以大大豐富幼兒的語言知識,也可讓他們不斷感悟具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蘇州文化積淀如此豐厚,為自己生長在這一江南水都感到自豪。

3.口語化的音韻節奏,有益于培養幼兒的語感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就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眳莾z軟語的柔美如歌,加上民歌童謠的音韻節奏,使得蘇州的兒歌童謠更像詩一般地讓人陶醉。對吳儂軟語的語感就需要自幼用這些兒歌童謠對孩子音韻節奏的滋養。例如,《游火蟲》短小精悍、生動形象地唱出了舊時蘇州農家的繁忙場景:“游火蟲,夜夜紅, 阿婆織布挑燈籠,阿爹挑水澆胡蔥,姆媽挎包捉蚜蟲,爹爹打鐵做郎中?!备柚械摹跋x”、“紅”、“籠”、“蔥”和“中”韻腳一致,起伏的節奏委婉延綿地唱出了孩子眼里祖輩、父輩兩代人的勤勞淳樸。又如,《一根蔥》唱的是蘇州市民舊居的生活景象:“一根蔥,兩頭通;通來通去都是儂;姆媽來,街浪去;買只小馬桶;開開來;十七八只小老蟲?!痹谶@首童謠中,一定數量的音節有規律地排列著,音節構成了有節奏的句子,不同的語句由于停頓而產生出特定的節拍,錯落有致地使不長的歌謠具有了明顯的節奏感;童謠前后句之間又是押韻的,“蔥”、“通”、“儂”、“桶”、“蟲”相互貫通,使整首童謠音韻和諧,極具音樂性。對這些歌謠字字句句、抑揚頓挫的感覺是要反復誦唱才能真正體悟和讀表準確的。

總之,蘇州兒歌童謠結構簡單、內容淺顯、語言通俗易懂,具有口語化的特征,又富有節奏感,非常適合幼兒吟誦。引導幼兒吟誦兒歌童謠的過程,不僅有助于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和把握兒歌童謠的內容,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幼兒語言表達的連貫性,培養幼兒們的語言感知能力,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借助蘇州兒歌童謠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方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的導言中強調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薄坝變旱恼Z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惫P者認為,要充分發揮蘇州兒歌童謠在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就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基礎,為他們選好兒歌童謠,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就應指導他們去細細品味欣賞,讓他們能充分感受蘇州兒歌童謠的音韻節奏;就應引導鼓勵他們去誦唱表演,從而有效地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1.選好兒歌童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就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生的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的主觀原因。良好的興趣是學生活動的自覺動力?!憋@然,要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童謠的興趣,就需要精心挑選適宜幼兒誦唱的素材。實踐中,筆者主要選擇孩子們喜歡的那些貼近生活、有趣逗樂、語句簡短、節奏感強、押韻順口的兒歌童謠。例如:《外婆橋》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蘇州童謠,歌謠中唱道:“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明早買條魚燒燒。頭勿熟,尾巴焦,燉在碗里豁虎跳,囡囡看仔哈哈笑?!备柙~非??谡Z化,生活情調濃厚,又十分滑稽可笑;句末的“搖”、“橋”、“寶”、“燒”、“焦”和“跳”都以復韻母押韻,誦唱起來抑揚頓挫、特別容易上口,十分自然活潑、爽口悅耳,幼兒讀上兩三遍就能牢記不忘了。語言活動中,隨著音韻節奏的起伏,輕輕地搖動身體(搖船),讓幼兒回憶起自己在媽媽懷抱里安詳入睡的感覺,再次體味著被愛的溫暖、親情的美好。尤其用吳方言誦唱時,童謠的語言魅力和江南水鄉的韻味融為一體,幼兒都被那吳儂軟語的優美韻調所陶醉。像這樣的蘇州兒歌童謠還很多,比如:《排排坐,吃果果》、《蘇州玄妙觀》都是孩子們十分喜愛誦唱的。

2.指導欣賞品味,感受蘇州兒歌童謠音韻

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他們對大量語言的感受積累為基礎。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讓作品訓練學生的語感,應引導他們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同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倍K州兒歌童謠是最適合培養幼兒語感的作品。大多蘇州兒歌童謠的語意淺顯平白,容易理解,而且語言和諧押韻、聲韻活潑、句式簡單,適合幼兒誦唱,又便于幼兒相互糾正語音,模仿記憶。在誦唱活動中,注重引導幼兒細細品味蘇州兒歌童謠的音韻節奏,能夠幫助幼兒感悟吳方言的優美,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感。例如,蘇州童謠《買糖粥》短小精悍、生動形象地唱出了蘇州的風味小吃和土特產:“篤篤篤,買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仔倷個肉,還仔倷個殼?!泵慨敽⒆觽冋b唱這首童謠時,就會讓他們聯想起玄妙觀里那買糖粥擔子雕像的模樣和小巷路邊核桃攤販主的叫賣聲。這些童謠不僅為生活增添了濃濃的鄉土氣息,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也使他們加深了對吳方言的語感印象。又如,“阿婆長,阿婆短,阿婆頭上頂只碗,碗里有塊蘿卜干,吃來吃去吃勿完?!泵慨斢變涸谝髡b這首童謠時,他們總是眉笑顏開地流露出享受歌詞詼諧有趣的表情,而且能深切感受這首童謠的音韻魅力。再如:童謠《小毛驢》唱道:“我有一只小毛驢,從來也勿騎一騎。有一日,我夾忙頭里想著俚,騎上驢背誑街去。唱唱山歌拍拍俚,我篤悠篤悠蠻得意。不知哪哼嘩啦啦,我從驢背上滑下來,上下滾仔一身泥?!蓖{的音樂性在此得到充分的體現:它詼諧的言語、優美的音韻、輕快的節奏,讓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樂此不彼,在童趣盎然的嬉戲氛圍中盡享快樂,幼兒天真爛漫的真情表露無遺,從而真切感受到語言的韻味和樂趣。

3.激勵誦唱表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綱要》語言領域的指導要點著重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庇變荷曰顫姾脛?,善于模仿,喜歡表演性的游戲。因此,要借助蘇州兒歌童謠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就必須重視開展游戲化的誦唱活動,讓他們通過表演方式去大膽誦唱,從而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例如,《大清老早》是一首描寫孩子學習生活的家喻戶曉的兒歌,歌詞淺近通俗、詼諧上口,又不乏教育意義。歌中唱道:“大清老早,摜只書包。份量蠻重,作業要交。昨日夜里,老早困覺。節目再好,遙控器上交。為啥大人,比伲逍遙?等我長大,抱牢哩困覺。七點鐘出門,伲最勤勞。公交車浪,牛奶面包。學堂升旗,大家立好。a、b、c、d,全要記牢。三三得八,究竟多少?回答勿出,有點煩惱。課間休息,勿好亂跑。中浪吃飯,胃口蠻好。就是味道,勿及阿婆燒得好??匆娎蠋?,要有禮貌。鉛筆橡皮,能用就好?;ハ嗯时?,嘸不必要。身心健康,頂頂重要。團結同學,勿作興打小報告。讀書賣力,賽過搭爺娘賺鈔票?!庇捎诟柙~直白了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極易讓孩子們邊誦唱邊創造性地表演。實踐證明,通過鼓勵和引導幼兒參與到表演性的游戲活動中,不僅可以傳達情感,認識生活,養成良好習慣,也能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

事實證明,充分利用蘇州兒童歌謠這朵流傳于民間的語言藝術奇葩,把蘇州兒童歌謠與幼兒的語言學習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誦唱歌謠的歡樂,既能啟迪孩子們的智慧,又能發揮其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方面的優勢與積極作用,有效激發起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切實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 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修訂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盛友良.談兒歌對幼兒早期閱讀的影響[J].文教資料,2005(36).

[4] 趙金艷.淺論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和方法[J].教學與管理,2001(14).

[5] 劉愛云.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6).

[6] 唐露萍.兒歌在兒童早期言語發展中的作用淺析[J].咸寧學院學報,2007(5).

猜你喜歡
語言能力蘇州幼兒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蘇州一光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落實“兩個關注”,促使課堂評價走向有效
蘇州十二憶
說個好蘇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