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棗樹新品種元氏1號的選育

2017-07-25 09:19劉金哲鄭麗錦賈彥麗張雪亮楊亞平
河北農業科學 2017年2期
關鍵詞:裂果豐產棗樹

劉金哲,鄭麗錦,賈彥麗,張雪亮,楊亞平

(1.河北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河北石家莊050081;2.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河北石家莊050061)

棗樹新品種元氏1號的選育

劉金哲1,鄭麗錦1,賈彥麗2*,張雪亮1,楊亞平1

(1.河北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河北石家莊050081;2.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河北石家莊050061)

元氏1號是從河北省太行山婆棗產區選育出的優良棗樹新品種。該品種果實圓柱形,單果質量13.7 g,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7%、可滴定酸含量0.64%,酸甜適口,抗縮果病,裂果病輕,鮮干兼用,豐產穩產,果實成熟期10月中旬。

棗;元氏1號;育種;抗縮果??;抗裂果病

棗樹原產于我國,距今已有3 000 a的栽培歷史,是我國的特色優勢果樹[1]。河北省是我國最大的紅棗生產基地,2014年棗樹種植面積達28.70萬hm2,產量131.27萬t。目前,棗產業發展面臨著品種老化、退化及重大病害日趨嚴重等問題,造成絕產絕收現象。其中,棗縮果病,又稱棗萎蔫果病、棗霧蔫病或棗鐵皮病等,是為害棗樹最嚴重的病害,一般年份造成減產30%~50%,嚴重時減產達80%以上[2~6],經濟損失嚴重。近年來,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棗縮果病為害呈逐年加重的趨勢,且從棗果膨大開始一直到棗果著色均為其發病高峰期,防治期比較長[7];裂果病[8~13]是果實將近成熟時遇連陰雨,果面縱向開裂,果肉稍外露,隨之裂果腐爛變酸,不堪食用,且果實開裂后,易引起炭疽等病原菌侵入,從而加速了果實的腐爛變質[14]。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果農會花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對這2種病害進行防治,但是效果均不太理想,不僅影響果農的收入,而且阻礙了棗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選育抗縮果病、裂果病品種是棗育種的重要方向。

由于棗具有花蕾小、花藥和雄蕊難以剝離、含仁率低等特點,常規雜交育種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棗育種工作主要停留在地方品種選優階段[15]。我國棗樹種質資源豐富,在長期的栽培、繁殖過程中產生了豐富的變異類型,為棗樹選種工作儲備了眾多變異資源。2007年河北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科技人員在元氏縣發現婆棗變異單株,該單株縮果病發生輕、裂果少、優質豐產?;诖?,河北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組織科技力量,對該變異單株進行了抗病性、豐產性和適應性研究。2015年通過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的良種審定(良種編號:冀S-SV-ZJ-011-2015),命名為元氏1號。

1 材料與方法

1.1 親本材料

母樹來源于元氏縣前仙鄉西嶺底村,具有樹體高大、樹姿半開張、圓頭形、樹勢強健、干性強、發枝力中等特點。其樹齡60 a,樹高3.2 m,干高85 cm,干周53 cm,枝展3.5 m×3.1 m,針刺不發達,棗股通常抽生棗吊4~6個,每花序平均5~8朵花,成熟期較當地品種婆棗晚10~15 d;果實圓柱形,單果重13.7 g;果面有光澤,赭紅色;果肉厚,汁液中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9%,酸甜適口;鮮棗可食率95.8%,制干率50.4%,品質中上,鮮食制干皆可;果實有核,核內種仁飽滿;縮果病發生極少,裂果病輕。

1.2 選育過程

1.2.1 選育目標以棗樹及其根蘗子代果實均不發病,縮果病、裂果病發生數量明顯低于當地主栽品種,棗果實品質優良、果實含糖量高、制干率>50%,果形美觀、果肉肥厚,耐貯運、豐產穩產為選育目標。

1.2.2 選育過程2008年對母株進行性狀調查,指標主要包括植物學特征、生物學特性、果實經濟性狀和抗病性。資源擴繁20株,其中,高接于成齡婆棗樹15株,母株周邊根蘗繁殖5株,觀察其生長結果習性。

2009~2011年建立試驗園區和多點試驗區。2009年在元氏西嶺底村建立抗病優株試驗園。采用高接換頭的方式,在同一地塊選擇樹齡、粗度、生長狀況、管理條件均相同的同一品種棗樹砧木,嫁接棗元氏1號和當地主栽品種婆棗(CK)各10株。加強肥水管理,并采取抹芽、摘心、環剝和噴施生長調節劑等技術措施促進盡早開花結果,有效縮短選育周期,3 a形成產量。同時在太行山大棗主產區鹿泉、元氏、行唐以及阜平建立區域試驗點,采集元氏1號接穗,高接于多年生棗樹上。

2012~2015年根據不同物候期,按照《中國棗種質資源》[1]“棗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系統對參試樣本的物候期、植物學特征、果實經濟性狀、生長結果習性、抗病性等田間性狀進行調查與統計。脆熟期采集樹冠外圍不同方向3~6 a生棗股上發育正常的果實作為樣品,測定果實質量、縱橫徑、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核特性等技術指標;完熟期采集樣品測定果實制干率等技術指標。評價抗病種質在不同區域的栽培性狀及果實性狀,綜合評價抗病種質特征特性。

2015年12月,通過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的良種審定(良種編號為:冀S-SV-ZJ-011-2015),命名為元氏1號。

2 選育結果

2.1 植物學特征

樹體中等大,樹姿開張,樹冠自然圓頭形,樹勢中庸,干性強,成枝力較強。樹干灰褐色,棗頭紅褐色,針刺不發達,蠟層;皮孔中等大小,圓形,灰白色,分布密度中等,微凸;二次枝自下彎曲呈弓背形,結果有效節數4~8節。2 a生枝和多年生枝灰褐色,粗糙。棗股圓柱形、粗大,通常抽生棗吊4~6個。葉片深綠色、光亮,平展,卵狀披針形;葉尖銳尖,葉基圓形,葉緣鈍齒;葉柄細;花量大,每個棗吊著生6~9花序,每花序平均著花6.9朵,花蕾大、扁圓形、黃綠色。

2.2 物候期

大樹高接第3年開始對元氏1號和CK的物候期進行調查,元氏1號一般年份果實成熟期可從9月下旬持續到10月中旬,成熟期較CK晚10~15 d;其他物候期與CK基本一致(表1)。果實生長發育期115 d,屬晚熟品種。

表1 元氏1號的物候期(月-日)Table 1 The phenological period of Yuanshi No.1

2.3 果實品質特性

元氏1號果實中等大小,果形端正、較整齊,果皮赭紅色,果實有核,果核紡錘型、中等大小,核內含仁率91%(顯著高于CK)(表2);果肉細脆,酸甜適口,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7%,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可食率均略好于CK,制干率50.4%(表3),可作為很好的育種種質資源。

2.4 豐產性

該品種當年生枝發育的結果枝具有良好的結實能力。對成齡棗樹高接換頭,當年成花、當年結果;第5年進入豐產期,產量為34.4 kg/株,較CK增產34.90%(表4),豐產性好。

2.5 抗性與適應性

2012~2015年連續4a的田間調查結果顯示,元氏1號田間自然縮果率為0.8%,自然裂果率為2.5%,遠低于CK的田間縮果率(58.6%)和自然裂果率(26.7%)。元氏1號對縮果病和裂果病均具有較強抗性。

表2 元氏1號的果實特性Table 2 The fruit characteristics of Yuanshi No.1

表3 元氏1號的果實品質Table 3 The fruit quality of Yuanshi No.1

表4 元氏1號高接后的株產量Table 3 The plant yield of Yuanshi No.1 after the high grafting

根據元氏1號的特性及其在各區試點的表現看,該品種耐瘠薄、耐旱,對土質要求不嚴,適宜范圍較廣,初步認為其適宜在淺山丘陵區、肥沃平原區發展推廣。

3 綜合評價

元氏1號樹勢中庸,樹姿半開張,針刺不發達,果實完熟期10上中旬,果實發育期115 d,屬于晚熟鮮干兼用品種。其果實圓柱形,果個大小均勻,平均單果重13.7 g,最大單果重19.8 g,果實有核,核內種仁飽滿,含仁率達到91%;果皮赭紅色,果肉厚,肉質細、脆,汁液中等,酸甜適口;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達到34%,可滴定酸含量0.64%,Vc含量22.84 mg/kg,可食率95.8%,制干率50.4%,品質上等。該品種進入結果期早,高接當年可結果,第5年進入豐產期,豐產性強,連續結果能力強,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抗棗縮果病能力,裂果發生輕微,是優良的鮮食、制干兼用型品種。

根據元氏1號在不同區域的栽培性狀及果實性狀表現,其綜合性狀指標明顯優于當地棗主栽品種婆棗,酸甜適口,鮮干兼用,豐產穩產,適于在太行山棗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母株根蘗繁殖樹感染棗瘋病,應優先考慮棗瘋病發生相對較輕的地區進行推廣應用。

[1]劉孟軍,汪民.中國棗種質資源[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2]趙素風.棗縮果病發病規律及防治研究進展[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33(6):94-96.

[3]張鋒,陳志杰,李英海.陜西棗樹縮果病流行因素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11):384-387.

[4]劉隨存,劉賢謙,高潔,孫永明,李連枝.棗縮果病研究文獻綜述[J].山西林業科技,2006,(4):8-10.

[5]高潔.棗縮果病發病過程及其致病因素的探討[J].山西林業科技,2006,(1):45-46.

[6]王迎新.棗縮果病的發生規律及其防治[J].農村實用技術,2007,(4):43.

[7]王振亮,趙少波,韓會智,白文范,劉彥偉,劉滿光,李夢釵,張彥龍.抗縮果病棗新品種選育[J].河北林業科技,2008,(6):16-18.

[8]盧華英.影響棗裂果因子的研究進展[J].現代園藝,2007,(9):44-47.

[9]王振亮,田銀萍,劉孟軍,韓會智,邵學紅,李開森.不同品種棗樹果實的抗裂性及其抗裂機理[J].經濟林研究,2011,29(3):74-77.

[10]高京草,王長柱,高文海.從2007年棗大面積裂果談我國棗產業結構調整[J].中國果樹,2008,(4):64-65.

[11]陳紅萍,朱俊峰,李文輝,馬麗,賈亞娟.紅棗成熟期裂果與氣象條件的關系[J].山西農業科學,2007,35(6):71-73.

[12]張凌云.秋季連陰雨對紅棗裂果影響及對策[J].陜西氣象,2009,(2):46-48.

[13]楊俊強,王寶明,王小原.棗裂果研究進展[J]. 2009,37(3):86-89.

[14]吳興松,韓樹文.冀北地區棗裂果病發病規律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2,(17):31.

[15]王麗華,王振亮,楊振江.抗縮果病棗新品種——曙光2號的選育[J].河北林業科技,2012,(5):107-108.

Breeding of A New Jujube Cultivar Yuanshi No.1

LIU Jin-zhe1,ZHENG Li-jin1,JIA Yan-li2*,ZHANG Xue-liang1,YANG Ya-ping1
(1.Extension Center of Forestry Technique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81,China;2.Shijiazhuang Pomology Institute,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Yuanshi No.1 is a new jujube cultivar selected from Pozao in Taihang Mountain of Hebei Province. The fruit is cylinder with 13.7 g of fruit weight.It has sweet-acid taste with 30.7%soluble solid and 0.64%total titratable acid.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sistance to fruit shrink disease and fruit cracking disease is light. It is used by fruit fresh and dried dual-purpose.It has high and stable yield.The fruits ripe in mid of October.

Chinese jujube;Yuanshi No.1;Breeding;High resistant to shrink disease;High resistant to fruit cracking disease

S665.1

:A

:1008-1631(2017)02-0099-03

2016-11-16

劉金哲(1964-),女,河北晉州人,農業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果樹技術推廣研究。E-mail:xmglk@163.com。

賈彥麗(1978-),女,河北井陘人,副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果樹育種與栽培研究。E-mail:sgszkt@sina.com。

猜你喜歡
裂果豐產棗樹
裂果嚴重的屯屯棗 怎就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設施大櫻桃裂果原因及預防措施
想要早產豐產 果樹應該這么管
棗樹嫁接 掌握技術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來年得豐產
搶收搶種藜麥 確保豐收也豐產
蘋果園能否豐產 秋季管理很重要
老屋棗樹
棗樹綠盲蝽象的發生與防治
裂果,你真的懂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