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化進程中生態文明建設機制探究

2017-07-25 08:13徐緒炎
消費導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

徐緒炎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城鎮化建設也是保證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新型的城鎮化建設追求的是綠色發展,低碳環保,在建設城鎮的進程中,建設生態文明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一個系統的,合理的建設機制,因為生態文明的建設需要的操作性是非常高的,在社會新趨勢下,城鎮建設中生態文明建設的滯后也是社會發展與理念所產生矛盾的結果。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 建設機制 新型發展

我政府在三中全會后明確指出,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強加快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在建設城鎮的過程中,應重點注意生態文明的建設,近些年,有關學者針對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具體的實施措施進行了有關探討,其討論成果是非常成功的,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建設機制沒有深入的研究。我國當下的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的是科學合理的,系統完善的,可操作的建設機制。所以還是應該著手于理論層面的探究,這樣才能更快的實現建設各個環節的目標,對于探究新型城鎮建設的有關問題,有助于我國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這個新領域的開拓,對生態文明的建設具有實踐和指導作用。

一、我國現階段城鎮化建設所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改革開放后,國家對于環境的重視是越來越高,有關環境的法律也逐漸的頒布出來,憲法中是以生態保護為主體,環境保護為基本等建立的體系,在環境保護法中對環境的規劃,目標責任,環境影響評價體系是很明確的,這對于我國致力于建設生態文明起到了關鍵作用,但這些環境保護制度只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文明的組成之一,并且就法律保障本身也有很多的漏洞和問題,這些矛盾是阻礙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的絆腳石,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適應我國新形勢下城鎮的快速發展。

(一)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有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規范,我國目前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規范性不強,缺少可操作性,較為分散,并且很多事以政府的政策和行政法律的形式表現出來,層次低,對公民的環境權利和規范性比較籠統,概括,沒有實質可言,所以在政府實踐的時候沒有可操作性,使百姓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進行環境保護的同時保護自身的權益。

(二)保護法沒有及時更新。設立有關環境的法律法規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行更新,立法陳舊,對于新出現的事物沒有規范,所以技術有待提高,具體體現是,缺少保護環境的事先防范,大多數的保護法都是關于事后的防范措施,或是缺少對前期事情的調整,大多數都是關于事后的制裁。

(三)缺少有效的地方政策?,F階段國家頒布的法律都是對所有地區的,地方頒布的政策方針質量不高,并且數量也不多,所以國家應針對建設生態文明制定出適合各地區的政策,這對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很大的意義,在對生態文明建設上地區的法律和政策很少,就像在建設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問題上,或是生態環境補償問題上制度上都應明確規定,地區政府應多頒布有關環境的政策和方針。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1.現階段我國的生態資源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還有社會生態管理部門的職責是沒有確切的分工的,因為責任和工作的分布不完善,導致很多問題的出現。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所以在生態保護上應該加強力度,因為保護生態的責任重大,關系到未來的發展。所以資源保護,資源管理應該各有部門負責,不能出現部門之間權限交叉,工作重復的情況,這樣會導致部門之間互相推責,造成生態保護職能的分散,但實際上由于環境,資源生態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不可能分的特別明確,所以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各個部門之間應該多溝通,多協調,共同開展工作,但目前,由于管理任務的不確定,導致分散管理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2.當地政府對于其管轄范圍內的所出現的生態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因為政府制定的有關政策在落實方面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在我國以GDP為核心開展的績效考察,也使政府部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經濟發展或者經濟建設,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的管理,在體制上,各級別的環境保護部門的權勢是隸屬于地方政府而不是管理部門,正因如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被地方政府所影響。3.缺乏關于環境保護的具體方針與有效政策,缺少配套性和整體性,這在實際的執法中凸顯得尤為嚴重,導致違法不究的情況大有存在,因為環境保護執法的成本高于違法的成本,而環境保護政策中沒有明確指出具體的違法懲罰,導致很多調控的力度不到位。

三、沒有發揮生態補償機制的作用

在新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發展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的建設的有效手段就是開征環境補償費,就目前情況而言,這一制度沒有得到明顯的發揮,導致的原因:①是沒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橫向管理制度,所以補償機制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②影響環境和生態的技術不夠成熟,補償機制沒有對其進行強大的支持。

四、建立系統體制構建生態文明機制

1.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生態文明建設公眾參與機制,充分調動更多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2.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建立健全產業生態化機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的戰略性調整,促進產業發展的生態化,著力發展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的第三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協調快速發展,著力貫徹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戰略方針: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相關制度,加快產業技術升級步伐,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完善環境評價制度。

3.為推動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建設的進一步完善,要通過法律桁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形式,明確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從法律的層面上明確生態補償責任和各生態主體的權利義務,為生態補償機制的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運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

五、結束語

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轉向生態社會的轉變,相應地工業化發展模式轉向生態化發展模式,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機制有利于國民經濟向生態經濟轉型,利于節約資源&促進保護環境,有利于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更有利于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猜你喜歡
城鎮化建設
房地產市場促進城鎮化建設的作用機理與協調發展研究
生態農業與城鎮化建設并軌發展道路研究
淺談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城市化的問題
肇慶市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社區體育資源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土地資源利用分析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作用
金融支持對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影響
山西郵政儲蓄銀行支持城鎮化建設對策研究
上海模式在城鎮化建設中的作用
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現狀與戰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