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析王維輞川詩兩首

2017-07-27 13:34孫萍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7期
關鍵詞:詩中有畫靈動

孫萍

青島大學文學院

摘要:王維《輞川詩集》中的二十首詩各有特色,體現了王維山水詩創作的高超水平?!堵共瘛穼⒃?、畫、樂融為一體;《欒家瀨》則以自然之景寫自然之心,入無我之境。王維使這組詩的藝術魅力臻于神境。

關鍵詞:詩中有畫;靈動;自然之心;無我之境

一、《鹿柴》——詩、畫、樂的完美融合

“鹿柴”的“柴”同“寨”,意為柵欄、籬障。在輞川的眾多游址中,鹿柴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雖處偏僻之地,卻有其獨特的品格,基于此才有這一佳作:“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盵1]

前二句中,“空山不見人”從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但“不見人”是由于山高林密,肉眼看不到人,可能并非是沒有人在山中。因為“不見人”,這并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顯得空寂清冷??占徘謇溟g,作者又緊接著寫“但聞人語響”,“但聞”二字足見其它聲息全無,寓靜于動,愈見其靜,以至于有萬簌俱寂之感。錢鐘書先生說“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得愈覺其深?!边@種種描寫“靜”態的詩句穿插組織在詩人的作品中,極其生動地表現了山水景物充滿意趣和韻味的幽靜之美。寂靜的空山盡管杳無人跡,但并非一片靜寂。鳥語啾啾、蟲鳴唧唧、風聲瑟瑟、流水潺潺,大自然的聲音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甚至能組成一曲自然交響樂。但在詩人的筆下,一切都杳無聲息,山林茂密,不見人跡,只聽到偶爾傳來的一陣人語聲。這局部、短暫的“人語響”卻更反襯出山林全局的、長久的空寂??展葌黜?,愈見其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萬籟俱寂的境界。

后二句由一二聯描寫空山傳語進而寫深林返照,由摹聲到繪色。詩人刻畫了一束斜暉透過密林的空隙,返照在林中青苔上的一角畫面?!熬啊蓖坝啊?,意為光線?!胺稻啊敝傅氖锹淙盏幕毓?。深林密布,幽暗深邃,而陰暗樹林下生出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長年終日照不進一縷陽光。按照詩歌的創作思路,第三、四句應該直接描繪深林陰暗、幽靜、冷峭,但詩人卻特意寫夕陽返影,照射進深林,映照在樹底的青苔上。初看起來,似乎覺得這一縷斜陽,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了一絲亮光,給陰冷的青苔一點溫暖,甚至給整體的深林環境帶來一線生機。但細細品味,就會感覺到并非如此。當那一線光影射入幽深陰暗的樹林,斑駁陸離的樹影映照在潮濕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的光影和那大片大片的幽暗、陰冷就會構成一種強烈對比,深林的幽暗凸顯得更加強烈。這瞬時的短暫的“返影”,非常微弱,不僅不能帶來溫暖與生機,當它轉瞬消失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漫長的無邊的黑暗。全詩的第一、二句用有聲來襯托空寂之境,而第三、四句則是用光亮來反襯幽暗之境。有聲之寂靜、有光之幽深的特有意境,使全詩“淡而愈濃,近而愈遠,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此外,“復照青苔上”一句中的“復”字值得細細體味,“復”意為又,第二次或第n次。太陽的光亮穿過深林照射在青苔上的場景一天之中可能并非只出現這一次,但必定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一個“復”字便將詩人多次看“影照青苔上”的場景隱含在其中??丈缴盍?,杳無人跡,詩人卻獨自一人在看青苔,或者說是一直在看,唯有百無聊賴之人方能如此打發時間。深山之中,風景處處,除了詩中直接描寫的青苔之外,透過一個“復”字,我們可推想詩人必定還看其余的風景,而其余風景皆未直接出現在詩中,都隱含在詩句的背后。當景物自身具有足夠的特色和魅力的時候,詩人取景布局便更多地顯示出畫家的匠心,該藏的藏,該露的露,通過巧妙的剪裁使這些景物的特色更加鮮明。

李锳曰:“人語響”,是有聲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寫空山不從無聲無色處寫,偏從有聲有色處寫,而愈見其空。詩人明明在寫山的空寂,卻偏偏給山中加進幾聲不知來處的人語;明明在寫林的幽深,卻偏偏給林中投入一束夕陽的余暉。這反襯的作用,把空寂幽深的山林寫活了。短短二十字無不體現出詩人的匠心獨運,詩中反復運用對比的手法,使整個畫面更鮮明。一二聯“空山人語”為動靜的對比。三四聯中,“返景”的明與“深林”的暗形成鮮明的對比,并且“返景”的一絲光線是暖色調,而光線之外的他處是冷色調,構成冷暖色調的互補。綜合全詩,首聯的“空山”與樹下一角的“青苔”形成大小對比。整個畫面色調的冷暖互補,光線的明暗對比,與畫面內外的動靜對比相互烘托,使有限的畫面延伸到畫外無限的空間,蘊含著無窮的意趣。

夕陽斜照下的青苔,山嵐霧氣中色彩斑駁的秋葉,幽暗小徑上的落葉。這些在很多人眼中,應是不值一書的,但王維卻不會錯過任何一剎那,他敏銳地捕捉到它們,將它們著以詩意的美。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而在《鹿柴》這首詩中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詩人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身份對光色、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出來的特有的幽深靜寂境界。

二、《欒家瀨》——無我之意境

“瀨”意為湍急之水。據陳鐵民先生考證,“欒家瀨大概只是輞水中的一段急流?!泵髅髦皇且欢渭绷?,在王維的眼中卻有別樣的風采:“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盵2]

“石溜”意為石間流水。前二句連用疊詞渲染雨中山溪清清冷冷的氣氛,“颯颯”寫秋天雨絲的連綿和雨聲的細密,“淺淺”寫瀨水的清冽和流瀉的輕快,都能得天然之趣。王維很善于發現和捕捉大自然中的轉瞬即逝的動人鏡頭。此詩正是詩人臨水一瞥之中“火急”捕獲到的一個不易發現的特寫鏡頭,攝取白鷺被石上急流濺出的水珠驚飛這一有趣的畫面,刻畫得細膩傳神。王維善于以細致的筆墨摹形狀物,常以畫入詩,畫面豐富多彩,形象鮮明突出,正如蘇軾所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贝嗽姳闶且援嬋朐姷募炎?。水流急急溜瀉,猛然與堅石相擊,濺起顆顆晶瑩的跳珠。一只白鷺正在水流中悠然覓食,忽然濺起的水珠像石子一樣擊在身上,嚇得它猝然展翅驚飛,盤旋窺探,確知并無外敵,是一場虛驚之后,便又悠然飛落原處,整個畫面精美雅致,富有情趣。三四聯連用四個動詞“跳”、“濺”“驚”“下”,以一連串分解動作的特寫,便使幽靜冷清的欒家瀨充滿了活潑的生趣?!疤ㄗ韵酁R”中的“自”字則表明這里發生的一切生動的變化,并非是人為的安排,而是大自然的自在自為,一切都是自在的自然。整首詩中,秋雨颯颯,山溪急流,跳波驚鷺,看似一切都在動。表面看來很熱鬧,然仔細一體味,卻發現處處洋溢著靜的氣息。颯颯的秋雨聲,惟有在寂靜的環境中才可以聽到;白鷺因驚而起,飛而復落,一驚一落,更是一動一靜的交替,在動靜交替中,更襯出欒家瀨的安寧與恬靜;同時,也惟有在恬靜與安寧的土地中,才可讓詩人悠閑地觀溪之急流與跳波驚鷺之趣。

王國維曾將意境分為“有無之境”和“無我之境”?!坝形抑场?,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有精細的論述:“有不少詩人的山水詩‘雖情景兼到,但‘我與山水‘內外仍判:只以山水來就我之性情,非于山水中見其性情,故僅言我心如山水境,而不知山水境亦自有其心,待吾心為映發也?!盵3]詩人移情于山水,這類詩“皆不過設身處地,懸擬之詞”。與此相反,有的山水詩則“境界迥異”:“要須留連光景,即物見我,如我寓物,體異性通。物我之相未泯,而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可對而賞觀;情已契,故物如同我衷懷,可與之融會?!鼻耙活?,明顯是“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后一類則屬于莊子的“萬物與我同一”的“無我之境”。

看王維的《欒家瀨》,自然之景之中而無我之影,但詩人在自然之景寫自在之心,描寫的是自然景物,抒寫的卻是自我的安閑自在之情。這便是“物如同我衷懷,可與之融會”。王維受禪宗影響頗深,從詩中我們還可體會到修禪者的一種禪悅,此刻身心愉悅,安閑自適,對一切外物不執著,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不起憂樂,不染塵念。詩人在這里所觀照的是不著任何色相的大自然的物境,是沒有個人的喜怒哀樂,進入“無我之境”,一派自然和諧的禪境。詩歌讀來覺得心靈中呈現出虛靜澄明之貌。

三、結語

《鹿柴》、《欒家瀨》兩首詩中,詩人選取了游址中風景的一角以及一個剎那的畫面,抓住了這兩處游址最顯著的特點?!堵共瘛穼⒁暯峭断蛄丝丈缴盍种械囊粋€小小角落,刻畫了影照青苔的畫面,詩歌有聲有色有畫,是詩、畫、樂的完美融合?!稒杓覟|》捕捉大自然中的一個轉瞬即逝的動人鏡頭,白鷺被石上急流濺出的水珠驚飛的有趣畫面,以自然之景寫自在之心。

王維詩歌的高超之處便在于能寫出“從心中所有,從筆下所無,在此之前,未有人道”的風景。正因如此,王維為輞川各景留下的這些精妙絕倫的詩才會千古傳誦,甚至有秦少游以輞川圖治病的美談。

參考文獻:

[1](唐)王維撰,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417.

[2](唐)王維撰,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422.

[3]錢鐘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53-56.

猜你喜歡
詩中有畫靈動
從言、象、意看王維“詩中有畫”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相約臺灣詩人林煥彰
王維“詩中有畫”的模式
在閱讀中點燃激情
引多維思考創靈動歷史課堂
Painting the Paradox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