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伯特·弗羅斯特《雪夜林邊小立》的自傳性分析

2017-07-27 07:43魏麗麗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7期
關鍵詞:弗羅斯特羅伯特

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

摘要:羅伯特·弗羅斯特是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詩人,《雪夜林邊小立》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被稱為弗羅斯特的傳記詩。弗羅斯特將他的人生經歷內化于這首詩中,也可以說這首詩是弗羅斯特人生經歷的體現。因此,本文試圖將這首詩和弗羅斯特的人生進行對比,分別從視角、背景和主題三個方面對《雪夜林邊小立》進行分析,從而指出弗羅斯特創作此詩的深層目的是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向讀者講述人生的意義。

關鍵詞:羅伯特·弗羅斯特;《雪夜林邊小立》;傳記詩

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是美國著名詩人,他的作品最早出版于英國,繼而在美國廣為流傳。他因在作品中對鄉村生活的現實描寫和對美國口語化的表達方式的熟練運用而備受關注。他通常將作品的背景設置在二十世紀早期新英格蘭的農村地區,并且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來反映復雜的社會關系和相應的哲學主題?!堆┮沽诌呅×ⅰ肪褪且粋€典型的例子,它寫于1922年。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孤單的騎士牽著馬,在一個下雪的夜晚停留在林中觀雪的意境。在這首詩中,羅伯特·弗羅斯特不僅描繪了新英格蘭的鄉村背景,還從另一個角度將自己的生活經歷也融入了其中。正如弗羅斯特曾經致信路易斯·昂特邁耶時所說:“這首詩是對我最好的紀念”。因此,本文試圖將這首詩和弗羅斯特的人生進行對比,分別從視角、背景和主題三個方面對《雪夜林邊小立》進行分析,從而指出弗羅斯特創作此詩的深層目的是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向讀者講述獨特的人生意義。

一、《雪夜林邊小立》的自傳性分析

本詩可以分為三部分,分別對應于弗羅斯特一生早年、中年和晚年三個階段,詩的發展則是其一生的寫照,他將自己的孤獨、掙扎、努力、奮進都寫入了這首詩中,讀者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弗羅斯特內心世界的變化發展,他以細膩的筆觸向讀者展示了獨特的人生意義。

(一)視角

弗羅斯特開篇用第一人稱作為詩的敘述視角,詩中的“我”即是弗羅斯特自己,而詩的第一節則是弗羅斯特早年生活的寫照。詩中,雖然“我”知道這片樹林的主人是誰,但他卻并不知道“我”在駐足觀賞著他那片被大雪覆蓋的樹林。開篇首先制造了寧靜的氣氛,但同時讀者也可以感受到“我”一個人徒行的孤獨,在碩大一片樹林中卻只有“我”一人,無人陪伴,無人關注。第一人稱的用法使讀者充滿了想象,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拔摇彼坪醭蔀榱艘粋€被遺忘在樹林中的人?!拔摇钡莫氉源嬖跒槿姷於艘粋€孤獨的基調。事實上,詩中所體現的孤單的氛圍是弗羅斯特早年生活境況的影射。他將自己早年生活的窘況濃縮進了這短短四句詩中。

弗羅斯特早年的家庭生活充斥著悲傷和失落。在他11歲時,他的父親死于肺結核,留給家里所有的財產只有8美元。在他26歲時,母親又死于癌癥。四年后,他的兒子艾略特死于霍亂,而他的女兒貝蒂娜在出生僅僅三天后便離開了他,當時他才33歲。除此之外,家族遺傳的精神疾病使得他和他的母親患有抑郁癥,并且因為同樣的疾病,他不得不親手把他的妹妹珍妮和他的另一個女兒厄瑪送進精神病院。弗羅斯特的妻子,埃麗諾,同樣也患有抑郁癥。這樣悲慘的家庭生活時常讓他處于孤單抗爭之中。他渴望平靜,也渴望被美景所包圍,被美好的生活所滋潤,但現實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拋棄他,讓他成為沒有陪伴的獨行者[2]。

除了他悲慘的家庭生活,他早年的職業生涯也并不順利。弗羅斯特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教過書,送過報紙,在碳弧燈場做過工人,但他并不喜歡這些工作,寫詩才是他的最愛。自從20歲時發表第一首詩《我的蝴蝶,一個挽歌》以來,他寫了大量的詩歌,但都沒有引起美國的學者和出版商的注意,也幾乎沒有人對他的作品感興趣,這讓他在心里和生活上承受了巨大的煎熬。被社會拒絕乃至遺忘的感覺也讓他倍覺失望。

因此,可以看出弗羅斯特將自己早年家庭生活的不幸和職業發展中自我價值的迷失全都寫進了《雪夜林邊小立》的第一節中,并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將這種孤立無援展現地淋漓盡致。

(二)背景

弗羅斯特將大部分作品的背景都設置在20世紀早期新英格蘭的農村地區[1],《雪夜林邊小立》也不例外。在詩的第二、三節中,弗羅斯特創造了很多意象,如小馬、農舍、樹林、冰凍的湖泊、最黑暗的夜晚、鈴鐺,柔和的風以及薄薄的雪花。這些東西在農村都是稀松平常之物,但由于弗羅斯特在這里度過了他的中年時光,因此一切在他看來都是那么美麗,值得人們駐足。

除此之外,在詩中,“我”在雪夜這樣的背景下對下一站路途的思索也正是人處中年的弗羅斯特對未來生活的思考?!拔摇背撩杂谶@美麗的雪夜中猶豫不決:是該留在這里欣賞美麗的風景還是該繼續前行?甚至連小馬兒都對此行的目的產生了懷疑,質疑是否是路途出現了問題。事實上,這是在催促“我”做出決定,而這也正是弗羅斯特人處中年的猶豫不決的體現。在經歷了早年的孤單和困苦之后,他又面臨著另一個選擇:放棄身上所背負的職責去舒適的生活,還是下定決心面對困難和誘惑繼續履行他的職責?對于這個兩難的問題,弗羅斯特在詩的最后一節給出了答案。

(三)主題

最后一節揭示了《雪夜林邊小立》的主題,并且指出了“我”的最終決定:雖然景色很美,但“我”必須終于承諾繼續前行,而“我”的決定也是弗羅斯特晚年對生活的思考。詩的最后一節中,“樹林”象征著路途中將會遇到的困難和麻煩,“數英里路要走”象征著“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俺了敝复粋€人生命的終結。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兩行是重復的句子,這表明“我”要完成這項任務的強烈決心,不管有多難,“我”仍然選擇終于諾言并完成任務,直至死亡。

因此,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勇于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是《雪夜林邊小立》的主題[3],這也和弗羅斯特晚年所傳遞的人生的意義不謀而合。實際上,弗羅斯特晚年所取得的成就也真正地反映了這一精神的存在。弗羅斯特熬過了艱難的早年生活,踟躕于漫長的中年時期,但他仍舊沒有放棄,堅持寫作,最終他享譽世界。弗羅斯特一生獲得了4次普利策詩歌獎,在1937年獲得哈佛名譽學位。他成為了美國罕見的“公眾性的文學大家,幾乎可以說他就是一座藝術博物館”。

二、總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雪夜林邊小立》中的三個部分正是弗羅斯特的一生早年、中年和晚年生活的體現。開篇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我”即是弗羅斯特的化身,“我”的經歷就是弗羅斯特早年生活境況的在現。此外,弗羅斯特將他在中年時在新英格蘭的所見所聞和對人生的思考寫入了第二、三節。弗羅斯特在最后一節中點明全詩的主題,并通過個人的生活經驗傳遞出積極進取、勇于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的精神。因此,可以看出弗羅斯特將他的人生經歷內化于《雪夜林邊小立》,而它被稱為弗羅斯特的傳記詩是毫無疑問的。

參考文獻:

[1]李秀.羅伯特·弗羅斯特詩歌中的新英格蘭”[J].理論界,2006(9):202-203.

[2]呂晶.“探羅伯特·弗羅斯特的悲劇家庭生活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J].科技信息,2008(10):178-186.

[3]祖潔.羅伯特·弗羅斯特《雪夜林邊小駐》的主題及創作思想分析[J].名作賞析,2008(4):96-97.

作者簡介:魏麗麗(1986-),女,漢,寧夏銀川市人,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在讀,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弗羅斯特羅伯特
一片云彩
新老天王技術檔案“解密”之弗羅斯特:最善于把控“弧度”的天王
虛張聲勢
“我離羅伯特·德尼羅很近,等了他十天!”
Autumn Fiers 秋火
以介為主 零星散譯*——弗羅斯特詩歌在中國的譯介:1949年以前
對羅伯特·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譯本的文體學淺析
平凡世界里的“羅伯特”
羅伯特·G·愛德華茲(1925-2013)
我并不完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