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舍”《孟子·滕文公上》: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2017-07-27 12:46陳延金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7期
關鍵詞:孟子

陳延金

海南師范大學

摘要:《孟子·騰文公上》:“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中的“舍”字學界存在諸多爭議。本文在各家研究的基礎上對“舍”進行了分析,通過考察認為此“舍”當表示總括范圍的副詞,與“皆”同義并用?!吧峤浴碑敒橥x副詞連用。

關鍵詞:“舍”;《孟子·滕文公章句》

《孟子·騰文公章句上》里有一段話:“以票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誠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 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 關于“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中的“舍”字的解釋,歷來分歧較大!至今還沒有定論。

關于“舍”字有如下的解釋:

1.shè 始夜切,去,馮韻。

(1)客舍?!墩f文解字》中對“舍”是這樣解釋的:市居曰舍,從亼從屮,象屋也??谙蠛B也,始夜切。其本義為客館,引申為“住宿、休息、停止、止息”的意思。繼而引申有“保留、安置”之意。

(2) (外出)留宿。

(3)保留。

(4)止息

(5)古時軍隊住宿一夜。

(6)古時軍行三十里為一舍。

2. shě 書冶切,上,馬韻。也作“捨”

(7)放棄,放出?!稄V韻》中“舍” 舒冶切,上,馬韻。其本義為“放棄,放下”。引申為“放射,釋放”、“離開,除開”,繼而引申為“施舍、布施”。

(8)離開。

(9)賜予。

3. shì集韻 施隻切,入,昔韻。

(10)通“釋”,放置,消除。

另外舍還表示人名或姓;謙辭:親屬中比自己年齡小或輩分低的,如舍弟,舍親;

在諸多學者的觀點中,對“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中的“舍”的解釋大致分以下幾種:

一、釋“舍”為“止”

1.東漢趙岐《孟子章句》說“舍者,止也,止不肯自取之宮室而用之”。

2.焦循在《孟子正義》中進一步闡發說:“舍為居止之止,此為禁止之止,故又引申解止為不肯?!?/p>

3.清代毛奇齡在《四書賸言》中“言止取宮中,不需外求也”,他也釋“舍”為“止”,不同的是他把“止”講成“只”即“僅僅”。

4.南宋朱熹在《四書集注》中曰“舍,止也”;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曰“舍,止(只)?!庇帧鞍矗骸嶙植缓枚?,姑從舊注。郭錫良等編著的《古代漢語》曰:“舊注解釋為‘止(只)?!?/p>

釋“舍”為“止”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舍”和“止”只在“止息”這一意義上想通的?!爸埂庇小敖埂敝x,但“舍”做“禁止”講,于古書無證?!爸埂庇枴安豢稀?,先秦古籍罕有證明,“舍”再訓“不肯”就更不存在了。

其次:古文中有大量“舍”字做“止”字義解,也有“止”通“只”的用法,但我們不能據此推斷“舍”可通“止(只)”。他們的聲韻不同。舍:馮韻審母;止(只):紙韻照母,這樣來解釋“舍”有“只”義,有違于通假用字的規律。

再次:“舍”為副詞“止(只)”義,在《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辭源》、《康熙字典》等工具書例都沒有找到此義項。且《孟子》全書用32次,無一例用作副詞“止(只)”義,毛氏之說似不充足。

最后:按照焦循的說法翻譯此句是“(一切東西)不肯都放在家里用?”語氣上不對;按照毛氏的觀點,他省略了“皆”,翻譯出來是“(為什么不)僅僅全部從自己家拿出東西來使用?”又不符合語法習慣!

二、釋“舍”為語氣詞

清代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野有死麕》中提出:“舍亦語氣詞,不為義,言何不自謂陶冶,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也?!庇衷唬骸吧峁乓敉?,而舒,語辭?!?/p>

我認為這種說法沒有有力依據,《詩經》中的“舍”字沒有一處通“舒”為語氣詞的用例,同一世道、同一體裁、同一風格的同一部詩歌總集中,有“舒”為語氣詞,但不見“舍”通“舒”這一說法。

三、釋“舍”通“啥”

1.近人章炳麟《新方言·釋詞》“故余亦訓何,通做舍?!睹献印る墓菲荷峤匀≈T其宮中而用之,猶言何物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也?!庇衷唬骸敖裢ㄑ栽皇裁?,舍之切音也。川楚之間曰舍子,江南曰舍,亦作啥?!?/p>

2.楊伯俊從之,其《孟子譯注》中“舍,何物也,后代做“亻奢”緩言之為什么、甚么?!?/p>

3.洪玉成主編的《古代漢語教程》也引用了這一說法。

關于這種說法,我認為似乎證據不足,有待商榷:

首先:整個著作在表達“什么”這個意義時多用書面語疑問代詞“何,奚、曷”等,全書若只有一例“舍(啥)”這個方言疑問代詞,似乎與“何,奚、曷”不類,也與政論文這一體裁不諧。

其次:“余”訓“何”之說很難成立,那么說“舍”為“余”之借字,把“舍”與“什么”“啥”聯系起來證據不足?!笆裁础钡挠梅ㄔ谔扑沃?,“啥”更晚!

王力先生在《訓詁學》一文中也對詞觀點做出了否定,王力先生認為

首先:“何物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不符合上古的語法:“什么都……”是近代語法的產品,唐宋以前沒有,更何況先秦!

其次:“舍”字變為“甚么”很奇怪,“舍”是清音字,“甚”是濁音字,不能成為切音,而且中間有個m為什么就消失了,也很難解釋。

特別是從語法角度指出:“什么都”一類疑問代詞后緊接范圍副詞的現象,是上古所沒有的,于是“舍皆”就不能解釋為“何物皆”。這是從語法證語義的一個好例子!

綜上所述,我以為,“舍”當按董志翹先生之解表示總括的范圍副詞,與“皆”同義并用?!睹献印る墓稀分羞@句“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可以譯為:“而且許子為什么不親自燒窯冶鐵,一切(所有)都從自己家里取用呢?”

參考文獻:

[1][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

[2]董志翹.古今同形異義詞語匯釋[M].江蘇科技出版社,1992.

[3]董志翹.中古虛詞語法例釋[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4]董志翹.訓詁類稿[M].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孟子
孟子“善戰者服上刑”之說辨微
柔軟生活
《孟子·萬章上》“攸然而逝”解
漫畫《孟子》(一)
漫畫《孟子》(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