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的教學反思

2017-07-29 17:12向開發
魅力中國 2017年12期
關鍵詞:教學問題教學反思高中數學

向開發

摘要:高中生的數學成績普遍不高,不可否認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十分的重要,但是教師也是要負一定責任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與教師相互配合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沒有達到預想的成果,首先教師要進行檢討,做出相關的教學反思。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問題;教學反思

高中數學教師在教授教材知識的過程中,不但要學會發現數學知識的美,更要將數學知識的廣袤向學生傳達,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幫助學生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進行教學反思,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當前的教學問題

(一)數學知識點的變化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較之初中的知識點,有了很大的改變。也正是這部分的改變,使得高中生很難轉變學習思維方式,那么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一定要明確高中知識點與初中知識點之間的變化,更好的把握學生的思維邏輯。

首先,初中的數學知識點多由通俗易懂的語言組成,除了一些數學公式以外,沒有特別難的知識點,而高中的數學知識點則傾向于邏輯抽象的方面,其主要的教材內容也是難以理解的函數、導數、幾何分析等。所以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覺得不習慣

其次,初中的數學學習多是固定的做題方式,教師也多傾向于建立學生固定的做題思路,也就是根據數學公式的推導和運算,得到結果,而高中的數學較之有很大的改變,雖然高中的數學教材里也有一些基本的做題思路,但是高中數學的表達方式卻發生了變化,由初中的單一思維變成了多向性的抽象聯想。

再次,知識內容的增多,高中的數學教材不單是新的數學內容,也涉及了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知識的信息量大,所以學生學起來難免會覺得有些吃力。

最后,數學知識體系的變化。雖然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基本上是相聯系的,但就理論框架而言,知識點比較獨立,如果學生不能很好的把握知識點之間的基本串聯,那么學習起來會覺得混雜。

(二)學生自身的問題

高中生正是處于知識接受的關鍵階段,面臨著高考,所要學習的知識量大,且知識點的內容豐富。那么對于高中生來說,難免會覺得不適應,難以在短時間內把握眾多知識點。

并且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多為抽象的語言和概念,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不大,甚至可以說有些知識點是脫離實際的。因此,學生對于新知識點的掌握能力普遍不高。

高中生要學習的科目多,內容含量大,所以學生進行數學課外練習的時間少,知識點也沒有得到好的鞏固。因此,學生的數學成績普遍不高。

(三)教師教學的問題

高中數學的教材除了必修的四本書以外,還有幾本選修的書。因此教師習慣于以趕課的狀態,滿堂灌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對于新知識點的接受程度,不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師生之間沒有交流,使得學生漸漸跟不上教師的思維。并且教師往往關注數學教材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沒有注意學生的鞏固程度,練習的程度不夠,也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差。

二、教學反思

(一)反思數學教材內的概念性知識教學

對于高中生而言,想要學好數學,就一定要明確數學中的基礎內容,概念性的知識點。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更好的把握數學的解題思路,以此來更深入的進行數學的分析。

教師不但要教學生,更要教好。不能簡單的讓學生自己熟記概念性知識點,要從數學知識點的產生原理到發展來解釋基本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來分析數學知識點,利用聯系的方法,將數學教材內的基本知識點,進行總結概括,找出知識點彼此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梳理數學教材的知識體系,學會舉一反三。

(二)反思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忽視

每個教師都是從學生走來的,更能理解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點時的內心想法。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要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教學溝通。

教師要明確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簡單的測驗方式,分出學生的層次,用不同的標準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習題,幫助數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鞏固知識點,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而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布置有難度的習題,引導學生向著數學更深的地方前進。讓差的向良發展,良的向優發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反思教學方式

好的教學方式,輔助教師進行教材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更輕松、容易的獲得數學知識點。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傾向于“填鴨式”的滿堂灌。

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設計,處理好教學的細節,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方式的設計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重點,注重把握教材的主要內容,在講解基本內容時,要結合實際的例子,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變得更為直觀,方便學生的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留有充足的時間,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點,保證講一課有一課的效果。同時,盡量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獨立思考問題的想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反思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教師不能僅僅以傳授數學知識作為主要內容,要輔助學生培養數學學習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最終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以設制疑問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運算的能力以及思維聯想能力,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點的總結概括,學會數學知識體系的總結和理論框架的分析,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路上走的更遠。

課堂的教學時間很短,教師除了基本的教材知識點的講解,還要注意活躍課堂氣氛,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性探究問題的心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學生的領導能力。

三、結束語

數學學習與其它科目有著很大的不同,數學較之其他科目的優勢就是,可以幫助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對于數學教學的反思,教師要明確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與目的,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實際,以鞏固知識點為基本要求,帶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點,幫助學生發現數學知識點的深奧與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督促學生進行數學的預習與復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猜你喜歡
教學問題教學反思高中數學
硬筆書法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淺析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設計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信息技術課堂微課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