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師生互動初探

2017-08-02 02:11袁旭
東方教育 2017年11期
關鍵詞:師生評價課堂

袁旭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程的逐步實施,在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互動式”的教學手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師生之間的和諧發展,為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固的基礎。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高中地理師生互動。

一、進行課堂互動。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時候學生與教師的思維方式、認知方面可能有很大差別。而在師生互動的課堂中,師生之間進行認知上的統一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師生認知互動中是由教師進行主導的,其中包括問答、案例分析等環節。首先要談到的就是師生問答環節,在平時的上課中,一節課45多分鐘,任誰都不可能一直集中注意力,將一節課的內容都聽完全,所以說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在課堂中進行互動。根據調查也不難發現,優質的地理課堂,總少不了教師與同學的互動。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其中的反饋程度,適當改變授課速度或授課重點等。這對于學生來說,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教師不再自己多講,交由學生掌握課堂,給學生充分的展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課堂的各個環節。在新課改中,提倡學生進行討論。

二、開展場所互動。

學習的過程,學生扮演的是主角。教師起到引導和指引的作用。高中地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當建立起合理的課程結構,豐富教材的內容,實現知識內容的結構化。教材的不斷改革可以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由于高中地理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互動的場所不應當僅僅是課堂上。他應當包括有:課堂互動、課外互動、內外互動三種形式。課堂互動是互動教學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場地,是教師與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主要場所;課外互動是互動式教學的重要渠道,是課堂互動的重要補充,是內外互動的重要方面;內外互動還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堂與課外的不同時空,把師生雙方的交流由課內引向課外,變單向交流為雙向和多向交流,如將教師的電子郵箱、手機、電話號碼告訴學生,學生不論白天還是晚上可以通過網絡、通訊與教師適時交流,學生的困惑可以及時排解,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三、實施小組學習。

所謂互動教學,不僅僅指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是同齡人,他們彼此更容易親近和理解,在學習上更能互幫互助。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在高中地理課堂上,完全有條件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學習“人口的變化”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探究問題,可以按照學生人數進行平均分組,讓學生一起探討“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梢越M織學生之間的辯論賽,正方觀點“農民工有利于城市發展”,反方則相反。通過這個辯論賽,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學過的有關“人口的數量變化”“人口的空間變化”及“人口合理容量”等知識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辯論賽,學生不僅僅鞏固了已經學過的知識,加強了對知識的運用,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再如,學習“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時,同樣可以給學生分組,讓每組學生分別討論“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和“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進而得出農業的區位是如何選擇的,最后每個小組選出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小組的討論成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學生之間實現了有效溝通,互動學習模式的成效也就顯現出來。

四、采用游戲教學。

新課程要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需要,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活動的形式。比如,在復習“中國行政區劃”這一知識點時,我國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位置、輪廓等內容作為本課的重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設計游戲,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中國行政區劃的輪廓圖,針對學生不服輸的性格特點,將全班分為四個大組,采用各小組競爭的形式,讓每組學生在圖上說出各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以及位置、輪廓特點,看哪組學生記得又快又好,這樣,課堂氣氛就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經過反復的識別,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氣氛中掌握了這些重點和難點,真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進行差生轉化。

教師對一些學習上比較困難、從不或很少提問的學生,要充分予以關注和鼓勵,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視。如果漠視這些后進生,不僅會打擊他們的主動性和進取心,還會引起他們對教師的不滿和對優秀學生的排斥,他們變得既不愿意與教師交流,也不愿和別的同學交流。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后進生同樣有進取心,讓他們獲得某一種成功,設法滿足他們的成功欲,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增強這些學生進步的信心和勇氣,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產生上進的動力,并由此引發學生戰勝困難的決心和毅力。這種積極肯定的態度,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學生減少膽怯心理,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

六、運用媒體教學。

高中地理教材中包括豐富的知識,涉及天文、地理、人文、景觀等。要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僅僅靠他們的自主探究很難實現。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把這些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轉化成直觀的影像,在讓學生探究過程中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讓他們在有限的學習時間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在設計教學課件時,教師要靈活地根據教材內容選擇素材,通過精心設計,把這些內容集合成一個完整的教學課件。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圖片、視頻等內容,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下進行學習,更容易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讓他們跟隨多媒體的引導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多媒體具有知識再現的功能,通過教學信息的反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重復播放,使學生有效掌握這些內容,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七、進行教學評價。

評價是指為了特定的目的對材料和方法的價值做出判斷。地理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評價時,往往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社會經濟狀況的評價。

對一個地區的人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評價。在學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國人口居世界第一,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2、利用改造的評價。

把握各種資源的利用和區域開發、國土整治的現狀評價,以及環境治理評價等。

這類提問常用的關鍵詞是“評價”“證明”“你認為”“你對……有什么看法”等。課堂上教師經常運用評價提問,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的評價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

面對越來越不適宜人才培養的傳統教學模式,所以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地理課堂中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方法等都要進行變革。需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倡導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維。因此,在課堂中,師生互動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是一種值得挖掘和探索的新型教學方法。

猜你喜歡
師生評價課堂
歡樂的課堂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寫字大課堂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