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習作的靈魂

2017-08-10 22:37李碧寒?オ?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17年8期
關鍵詞:捕捉深化積蓄

李碧寒?オ?

[摘要]習作的靈魂在于動情點的捕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動情點,抓住突發事件捕捉動情點,以誘發學生的情感,習作才能有情表達;而追思動情的前因后果,品味動情細節,習作表達才能生動感人;多閱讀、多寫日記積蓄動情點,才能為學生的有情表達奠定基礎。

[關鍵詞]習作教學;動情點;捕捉;深化;積蓄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24001502

小學生習作缺乏真情,情感空洞的現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缺乏情感體驗占主因。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無情動則辭難發?!笨梢娺@“情動”起著關鍵作用。葉圣陶老先生在 《作文論》 中說:“人是生來就懷著情感的核的, 如果能好好培養,自會抽芽舒葉,開出茂美的花,結得豐實的果?!弊鳛榻處?,就是要開啟學生這“情感的核”,啟動作文的支點——動情點。

一、引導捕捉動情點

人的悲喜大多是由環境中的人、事、物所引起的,特別是某種強烈的情感的爆發,往往有其特定的“觸發點”。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或創造這個情感的“觸發媒”,誘發學生的情感。

1.創設情境激發動情點

葉圣陶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睗饬业姆諊馨褜W生帶入事件情境中,喚起學生的內心情感。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辦法創設與習作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觸動學生的心靈,喚起學生的情感。如筆者在執教《的親情故事場景》習作課時,課堂伊始便以歌曲《父子》的視頻出現,優美的旋律、父子之間感人的故事、父子之間互助的唯美畫面,一下子把學生帶入故事中,學生內心的感動開始發酵,記憶被喚醒。筆者乘機讓他們講觀后感,講自己與親人之間的故事,學生分外活躍。但是,筆者并沒有就此而止,而是再次創設情境,用多媒體播放親情照片,筆者在優美的音樂中以深情的口吻簡單講述自己的故事,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筆者乘機讓學生接過手中的話筒,講述自己的故事,學生激情滿懷,講得特別感人。之后再組織他們寫作文,許多學生寫得生動、感人,這樣的作文真可謂“情動而辭發”。

2.在突發事件中捕捉動情點

習作教學不能因循守舊、一成不變,要依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抓住學生興趣高漲的特別時機,引導他們寫作,這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次臺風雨過后,筆者帶著學生清理學校外面的一條水溝,正當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時,突然一輛小轎車快速從路中一大攤水的地方沖過來,許多學生被濺得滿身是水。一會兒,那轎車陷在前面的泥坑里,開不了了。后面被堵著的車上的人下車幫著推,很多男同學也跑過去幫忙,終于把車給推出了泥坑。勞動完了,大家還議論紛紛,顯得很興奮。于是,筆者順勢請學生們來講這次經歷,他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有的說著自己被噴了滿身水的尷尬,有的批評那位年輕人開車太沖,有的贊揚幫忙推車的人……總之,氣氛空前熱烈。筆者并沒有就此打住話題,而是讓學生通過回憶進行追補觀察,問:“自己所講的話題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個或幾個畫面?”學生在回憶中加深印象,因為是親身經歷,而且情感被激發了出來,所以寫起作文來也就有了真情實感。

二、引導深化動情點

1.追思動情的前因后果

學生的身邊很少會發生轟轟烈烈的大事,大多是平凡小事,被感動的有時是一個溫柔的眼神,有時是一個關懷的動作。這樣的一個小細節往往只是一個畫面,并不會在學生心中留下多少痕跡。作為教師,要如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這些觸動的時刻,把這個畫面留住,把一個動情的細節演繹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呢?葉圣陶說:“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緣由和經過寫出來,無論外界的事物或內心的變化,都照當時所感受的寫出來,這就抒寫了感情了。別人看了你的文章,雖然不曾接觸過那些事物,發生那樣變化,可是由文章的媒介,卻像接觸過了,發生過了,結果自然來了感動?!比~老的話告訴我們,當學生感到被觸動的時候,要引導他們及時追思引發自己情感的前因后果,并把前因后果寫清楚,那么感人的畫面就成了有來龍去脈的具體生動的事件了。

2.品味動情細節

一件事或一個生活場景都是一個過程,如一部影片,有其連續性,而特別觸動自己的往往是其中的一至兩個鏡頭。這是學生情感的觸發點,同時也是讓學生感動、憤怒、百感交集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動情細節。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有一句名言:“詩起于在沉靜中回味過來的情緒?!痹诔领o中經過一番回味,情感才能由主觀的感觸轉化為客觀的觀照對象,經思想的沉淀與潤色,依稀隱約不可捉摸的情感才能轉化為具體生動、有形態、有質感的畫面。詩歌的創作同樣適應于作文,習作觀察中,引導學生在情感生發處反復回味、琢磨,讓情感在這個地方不斷地發酵,并展開想象、聯想,把它細膩地描寫出來,這種方法可稱為“品味描寫法”。品味描寫法的訓練是一個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開始訓練時,筆者捕捉現場鏡頭,比如感恩演講時,把同學與父母相擁痛哭的精彩鏡頭拍下來,讓學生反復觀察,從神態、動作、聲音或語言等,追思自己情感產生的緣由、琢磨自己當時的感受。然后引導學生梳理事情經過,再把它寫下來。

經常訓練,學生對生活中感觸深刻的事、物、景的情感體驗就會逐步加深。比如,有個學生在寫大雨時,媽媽載著他并把雨衣給了他,自己卻被雨淋濕了。感受著這一幕,他的情感迸發得非常強烈,他這樣寫道:“大雨瘋狂地、不遺余力地肆虐著媽媽,雨水從她頭上、臉上如小溪般地流下來,我的心里好像也下起了暴風雨,時而‘啪噠啪噠地打著,時而如洶涌的波濤在翻滾,我好想忍受大雨、忍受寒冷的是我,而不是為我日夜操勞的媽媽?!庇曛休d孩子是經常發生的事,但是這個學生經過情感的發酵,細節描寫變得情感濃烈,感人肺腑。

三、引導積蓄動情點

1.在課外閱讀中培植動情點

心理學表明:閱讀過程就是在環境中獲得、加工、貯存、使有的過程。閱讀名著,其實就是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將獲得的信息通過自身的認知能力進行消化加工,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思想,并在文學的熏陶下培養敏銳的“觸覺”的過程。所謂“傷春悲秋”,正是“觸覺”,即豐富而敏銳的情感在觸到生活中的“境”后所引起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可以培養學生這種“傷春悲秋”的情懷。俄羅斯小說家邦達列夫說:“一個人打開一本書,就是在仔細觀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鏡子深處,尋找自己的主角,尋找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別人的命運,別人的勇敢精神與自己個人的性格特點相比較,感到遺憾、懷疑、懊惱,他會哭、會笑、會同情和參與——這就開始了書的影響?!庇纱丝梢?,閱讀對學生情感的熏陶是在潤物細無聲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的。古人云:“厚積而薄發?!边@里的“積”,積蓄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積蓄動情源的過程。

2.在寫日記中積蓄動情點

閱讀引發的感懷、自然引發的嘆興、生活百事所引起的悲喜,我們要引導學生趁機把它寫下來,讓其動情點發酵。堅持寫日記,就是儲備動情點的基礎工程。情有所發,筆有所動,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作文基本功,而且幫助學生積累了習作素材,養成了良好的寫日記習慣,使學生對生活和閱讀的感觸更敏銳,語文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若善于捕捉時機,激發學生的情感、撥動他們的心弦,讓他們在有情的世界中感受生活、抒寫生活,那么作文教學必能綻放絢麗的花朵。

(責編劉宇帆)

猜你喜歡
捕捉深化積蓄
各地婦聯網課亮點紛呈 為復工復產積蓄力量
產業蝶變:積蓄由大到強的新動能
錯誤也是一種課程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