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間地頭綻笑顏
——畢節市七星關區創新舉措助推脫貧攻堅

2017-08-16 09:33付松李俊
當代貴州 2017年30期
關鍵詞:關區新路畢節市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付松 李俊

田間地頭綻笑顏
——畢節市七星關區創新舉措助推脫貧攻堅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付松 李俊

七星關區把林木林地資源轉變為生態建設、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有效資源,不斷推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近年來,畢節市七星關區創新舉措,提出舉全區之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建設,即各鄉鎮及相關街道辦事處建設一個千畝以上的農業園區、打造一個集體經濟發展示范村、一個中小企業創業園、一批新型城鎮化示范項目、一個鄉村旅游示范項目,確保農村環境優美、鄉村旅游加速、農村經濟繁榮、農民增收致富,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傾力繪制小康新藍圖。

農民工情系桑梓

“今天得到你們的幫助,讓我心懷感激,大學畢業后我也要回到家鄉,建設家鄉,做一個感恩的人?!?/p>

7月26日,畢節市七星關區層臺鎮斯栗社區的19名優秀學生收到了一筆愛心獎學金,讓他們走進大學校門之前,再一次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為此次活動捐助25400元愛心資金的,是斯栗牲畜養殖專業合作社——一個由21名返鄉農民工共同創建的脫貧項目。

層臺鎮斯栗社區現有住戶500余戶2100余人,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很多年輕人紛紛選擇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再所難免。

“外出幾年,回來孩子連爸爸都認不得了?!闭勂鹜獬鰟展?,村民黃訓堯心里很不是滋味。

30歲的黃訓堯在重慶一家養殖公司打工幾年,兒子一直留在家里,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他每年只有過年時才回家待五六天,與兒子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有一年回家,兒子因為不認識,兩天都不愿意喊他“爸爸”,后來好不容易開口了,他又急于外出務工。

看到政府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以及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這21個農民工達成了共識:不再外出務工,聯起手來創辦養殖專業合社。

21戶人家,就是21個股東。他們通過自籌資金、銀行貸款等方式,于2013年3月建成了占地1萬余平方米,容納360余頭能繁母豬、年出欄1萬頭仔豬的規?;B殖場。

如今,該合作社已存欄600多頭母豬,1000余頭肥豬,1000余頭種豬。2015年出欄4453頭商品豬,創收390余萬元;2016年創收500余萬;今年上半年,合作社銷售額已達300余萬元。

21名返鄉農民工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可他們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在帶領貧困村民發展致富的同時,還設置了“獎學金”“助學金”“貧困基金”等項目,幫助貧困兒童實現讀書夢、幫助困難群眾走上致富路,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貧困戶申請“摘帽”

3月22日,七星關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紅堰村村民邵佳飛迎來了兩件喜事:一是他參加了辦事處2016年精準脫貧戶鞏固提升暨表彰大會,二是他家的一頭能繁母豬產下了14頭豬仔。

這個日子之所以值得紀念,是因為精準脫貧的政策讓他刻骨銘心。

與邵佳飛一起獲得表彰的,還有另外46戶村民。

在此之前,47戶貧困戶一起寫下申請書:自愿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從貧困到脫貧,僅一字之差,但內涵大不相同,然而其中的過程,卻充滿艱辛。

前幾年,與妻子離異后,邵佳飛獨自撫養著4個孩子。那時,最大的孩子17歲,正在讀高中;最小的只有6歲,即將上小學。這個正值壯年的男子漢又要干活養家又要照顧孩子,面對并不便宜的學費和生活費,空有一身力氣卻找不到掙錢的門路。無奈之下,他的二兒子選擇了外出務工,三兒子也跟著母親遠走他鄉。

2016年春天,在了解到邵佳飛的家庭情況后,紅堰村把他列為了精準扶貧對象。

如何幫助邵佳飛盡快脫貧致富,成為紅堰村包村干部楊春工作的主要內容。

當了解到邵佳飛以前養過豬,懂一點養殖技術時,楊春加班為他制定了養殖方案,又幫他申請了“特惠貸”。在楊春的幫助下,邵佳飛利用家中閑置的場地,辦起了養豬場。

“貧困戶這個名字特別難聽,誰愿意把這頂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政府給了我們這么多幫助,我們應該努力把貧困帽子摘掉?!鄙奂扬w說,隨著家庭養殖業的不斷擴大,加上大女兒即將大學畢業,讓他有了申請脫貧的底氣。

剛剛越過貧困線,這47戶貧困戶為什么要急著申請摘掉貧困戶這頂“帽子”?

在邵佳飛看來,自己的事業已經起步,只要有政策支持,就能盤活養豬場,不能再有等、靠、要的思想,要讓駐村干部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其他貧困村民。

“下一步,我打算繼續經營養豬場,等規模擴大后,帶動想養豬的村民一起脫貧致富?!鄙奂扬w滿懷信心。

在七星關區大新橋街道魏家屯村“碧秀佳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社員們臉上綻放著豐收的喜悅。(張忠應 / 攝)

第十個家庭林場

捧著證書,謝平銀笑得合不攏嘴。

5月6日,七星關區第十個家庭林場在千溪鄉小屯村正式掛牌,在外漂泊多年的村民謝平銀回家當上了場主。

謝平銀是2016年8月以來成為七星關區家庭林場主的第十人。

2016年,七星關區針對森林資源豐富、利用率低、人民群眾“端著金碗沒飯吃”的現狀,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圍繞“創百家林場、帶動千戶萬人”脫貧發展思路,把林木林地資源轉變為生態建設、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有效資源,不斷推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為更好地利用林地資源,七星關區林業部門探索開展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有效途徑,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有效改變了傳統發展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增效、產業增強、農民增收的發展新路。

謝平銀原本一直在云南昆明搞商品批發,2013年,他回到老家,看著原來光禿禿的山頂開始變綠,原來出門都得穿水鞋的泥土路變成了硬化路,破舊的瓦房變成了 西北特色民居,尤其是村民的思想意識和精神面貌極大轉變,一種強烈的回鄉意識油然而生。

環顧四周,放眼大山,謝平銀認為搞特色農業種植是家鄉脫貧致富的最好路徑。

從種植楊梅、草莓、櫻桃、板栗、八月瓜等經濟作物起步,謝平銀把原有的林地向著家庭林場的方向打造。

2017年5月6日,七星關區興隆家庭林場正式掛牌成立,總占地面積570畝,投資達200余萬元。目前,七星關區共認定并核發證書的家庭林場有10家,涉及林地面積7850畝,帶動貧困戶242戶9470人。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在解放思想中勇闖新路、在學習借鑒中勇闖新路、在苦干實干中勇闖新路,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前瞻的舉措,闖出一條符合七星關實際的發展新路,早日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小康?!碑吂澥形N?、七星關區委書記崔英魁說。

(責任編輯 / 顧海?。?/p>

猜你喜歡
關區新路畢節市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17個鮮食玉米品種同臺比拼
黨建促檔建:新時代高校檔案工作的新路向
春華秋實喜豐收 戰鼓催征闖新路
瑞雪兆豐年
夏日荷景
創新驅動“貴州新路”具有全國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