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差異教學的高職職場英語教學

2017-08-21 00:56林瑜
科技視界 2017年10期
關鍵詞:差異教學公共英語

【摘 要】職場英語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趨勢,只有加強高職學生職場英語應用能力才能更好讓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差異教學是一種優質的教學方法。差異教學理論認為,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并在此基礎上設置差異化的職場場景、設計個性化的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和評價方式 ,才能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職場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差異教學; 公共英語; 職場英語

The Study of Workplace English Teaching in HTVC Based on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LIN Yu

(Fuzhou Polytechnic, Fuzhou Fujian 350108,China)

【Abstract】Workplace English can help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meet the talent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high-quality teaching methods. Differentiating working situations, designing individual learning tasks, learning method and different ways of evaluation based on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can help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pply English in their future work.

【Key words】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Strategy; Workplace English

1 高職院校職場英語教學采用差異教學法的必要性

1.1 差異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差異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指為不同的學生(通常為同一個自然班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路徑,幫助不同知識基礎、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進行有效學習。

一般認為差異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本杰明·S·布盧姆教授的教育目標理論和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美國學者湯姆林森在《多元智力課堂中的差異教學》一書中提出差異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并將其視為教學的組成要素,根據學生不同的準備水平、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學習方式來設計滿足不同學生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評價方式,最終“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在我國,華國棟的《差異教學論》是我國首本全面論述差異教學的著作,該書從心理學意義上的個性差異的概念出發,指出“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盵1]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國人論述差異教學最全面的一本著作。

1.2 實施差異教學的政策基礎

教育部為了適應我國高等教育新的發展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指出:“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以及各高校情況差異較大,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立體化、網絡化、個性化英語教學和學習的實際需要?!盵2]這為差異教學在公共英語中的應用提供了政策保證。

1.3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現狀

受客觀方面諸多因素的影響,報考高職高專院校的生源大多文化基礎課水平普遍不高而且程度參差不齊,尤其在英語水平上。同時由于受到學生智力及非智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許多方面差距很大,如學英語的動機和興趣、基礎知識的全面性與系統性、語言運用能力、對語言的整體感知等。

而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授課班級人數普遍較多,在教學過程中大多仍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師生之間溝通交流不充分,師生互動不足。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如果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繼續無視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仍然沿用統一的教學內容,統一的教學進度,統一的作業和統一評價模式來培養學生,那么無疑會讓優秀的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后進生們的自我心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敗感,進而挫傷他們的學習熱情。傳統的公共英語教學模式費時低效,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必須進行改革,要讓“教”為“學” 服務,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共性與個性辯證統一。教師要采用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差異教學設計,幫助學生以自己的方式獲得進步,促進教和學的同時發展。

2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職場英語教學化的必要性

2.1 政策基礎

教育部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指出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3]因而,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職場英語能力為主線,培養和發展學生英語——特別是職場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體現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職業性”和“實踐性”,使學生在職場情境中能比較熟練地應用英語。

2.2 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何培養大學生的職場英語交際能力,使他們能在未來的職場中脫穎而出,成為英語教師面對的重要問題。而目前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多是側重日常交際的培養,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職場英語教學化才能遵從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滿足當前高職學生的實際需要。高職職場英語教學應探討差異化教學、差異動態管理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的教育形式,滿足差異群體的要求。探索個性化教育策略、挖掘學生個性差異的潛能,為學生創造模擬職場環境、英語情境,為學生創造提高與專業相關的英語技能的機會,使英語教學與學生專業能力相融合,增強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職場英語水平。幫助學生把英語語言知識和行業所需英語技能相融合,凸顯英語的應用性與實用性,培養學生職業英語能力及綜合職業素養, 滿足職場對學生的要求以期增強學生的職場就業競爭力。

3 差異教學在職場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統一的教材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與需求來處理教材,改變教學方法單一和評價方法統一的狀況,充分激發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時既要考慮學生的共性,又要立足于學生間的個體差異, 盡力滿足學生個別的需要,讓學生愿學而且樂學,讓學生會學,以幫助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成功者。

3.1 教師的準備

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得到主動發展的前提。教師要轉變課堂角色,轉變教學態度,轉變教學方式。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得到強化,課堂教學大多是教師一言堂的自我表演,師生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師生間是命令與服從,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在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是學習的編劇和導演,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整體缺失,學生無法科學認識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無法得到培養,學生們的個性無法張揚。

同時,課堂上教師在大多數學生的心目中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師道尊嚴”、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傳統觀念在許多教師觀念中根深蒂固。他們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地對待學生,忽視學生的個性。不少教師一時還無法從情感上接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常常以“監督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自居,不能“放下身段”以平等的身份面對學生。

差異化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既要關注共性,又要強調學生個性化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在提高學生對自身認知的基礎上,為不同的學生設計符合他們實際的、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做到同進度、異要求,鼓勵和吸引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教師應該在合理范圍內, 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 相信他們進行自我選擇和自我發現的能力, 為實施差異化教學提供教學內在的驅動力。因而,教師要淡化自身教育者的角色,在差異教學的職場英語課堂上,教師是職場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的組織者、引導者、研究者,同時也是合作者。師生間的關系應該是交互主體的伙伴關系。

3.2 差異化教學準備

差異教學的基礎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差異。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適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分析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將差異教學帶入課堂實踐之前,教師首先要備學生。

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差異,個體內的差異和個體間差異。因而教師在教學前需要對學生的優勢潛能和學生的學習類型進行測查,以了解學生原有英語知識水平、學習習慣、個性、心理等各方面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與評價,以貫徹差異化教學準備,這種教學測查與評估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其次教師需要從認知、情感等方面制定基于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差異、學生個體間差異的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擁有成功的愉悅感。最后,教師應當設計基于學生差異化目標與學生個體內差異的教學內容。精心選材,選擇適合學生的素材。

3.3 差異教學的實施

3.3.1 學習內容差異化

職場英語教學單靠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工作實際中。 貫徹“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設計不同難度、基于不同工作崗位的職場英語的學習內容。職場英語教學要貫徹“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理念,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英語技能應對職場中的基礎任務。如面試、前臺接待、出差(預定機票、安排食宿)、宴請、產品推介等。教師需要根據典型的職業崗位群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如職場英語通用交際口語、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專業英語等,同時還要保證聽說讀寫譯能貫穿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權利,引導學生根據各自不同的準備水平、興趣和學習風格選擇學習內容。

3.3.2 教學過程差異化

差異教學的核心是彈性分組。所謂彈性分組是指不固定學生間的分組,根據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需要、學習優勢以及偏好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要常變常新,要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適時重組以適應學生相應變化的學習需要。彈性分組有利于學生發揮各自特長,為他們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在職場英語教學實踐中,學生根據各自選擇的學習內容組建彈性學習小組。彈性學習小組的內部有層級結構、外部能廣泛聯系,既有同質分組,又有異質分組。組員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長與學習準備選擇在小組中扮演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組長按各自的任務特點發起并調控本組內的交流,同時組織組間的交流。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小組內部與小組間的協商、討論,發揮各自的優勢潛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間的幫助下,在共享集體思維、團隊協作的基礎上,較全面、正確地理解當前所學知識,進而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例如:《商務英語》Unit 7 Technology中的文章Steve Jobs:a Creative Genius。首先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根據學生的準備水平和優勢潛能,兼顧學生的意愿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組員的興趣和水平選擇重點研讀文章的某一部分。要求每個小組成員在閱讀全文后重點研讀所選擇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們按組討論,要求每個組員都必須將選擇的內容理解透徹并找出其中的重點與難點。第三步,學生們再次閱讀全文,重點閱讀其他組負責的內容,找出難點,并對相應小組的任意一位組員進行提問。從實踐中可以看出,學生們特別喜歡這種教學方式,各小組成員即在盡力尋找難點以難倒“對手”,又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盡力讓全組員體完全理解本組負責的部分以防被人難倒。

而教師既要創造這種個體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協作學習相結合的機會,又要在學生自學與討論的過程中,積極參與活動,適時實施不同程度的輔導。

3.3.3 學習成果評價差異化

差異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展。根據“差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自身的發展做出評價。在對學生學習的成果評價中要貫徹差異原則、發展原則和動態原則。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在原有知識水平上的進步,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細微而又真實的學習行為表現?;诓町惤虒W的職場英語教學的學習成果評價應遵循多元化,重實踐能力,重形成性評價的原則,盡量采用非測試評價方式,構建以培養創新精神為核心的多元評價體系

所謂多元具體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知識評價+能力評價;學業內容評價+非學業內容評價;定性評價+定量評價;標準化評價+個性化評價。

英語非測試性評價是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課內課外的學習態度、學習策略或學習方法、學習行為以及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發展潛能進行全面的綜合的過程性評價。[4]教師通過課堂觀察、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學習檔案袋、學習日志、問卷與訪談等多種方式對學生職場英語學習的過程進行綜合評價。

傳統的終結性評價可借用模塊化實施多元評價改革,讓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的模塊和難度組合,這既有利于學生發揮特長又可實現差異性評價。

例如,《商務英語》Unit3 Food一課,要求各組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模塊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任務1:閱讀課文Good Table Manners,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自由組合小組。通過網絡搜索、查閱圖書館資料等方式分析對比中西方的餐桌禮儀并寫出調查報告。

任務2:閱讀課文Good Table Manners,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自由組合小組。通過網絡搜索、查閱圖書館資料等方式畫出中西餐餐桌的不同擺臺方式。

任務3:閱讀課文Business Center, 自由組合小組進行角色扮演。

有的學生雖然英語的準備水平較弱,總結歸納的能力卻很強,有的學生雖然英語準備水平較高,卻不擅長表達,還有的同學有較強的表演能力與口語能力。這些評價任務通過分組討論,分工合作有利于具有不同優勢潛能的學生發揮自己的長處,獲得成就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不同專業的職場英語的評價側重各不相同。例如計算機專業和機械專業側重閱讀與翻譯;旅游專業側重聽力和口語;商務和文秘等專業則聽說讀寫譯都要掌握。不同專業聽說讀寫譯的內容側重點也不同。評價的方式靈活多樣,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優勢來選擇測試模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4 結束語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要依據語言教學的目標是學以致用的原則,構建以職場為導向,以交際英語為主體的課程模式。應用差異教學理論,在統一的教材下正確處理教材,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做到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立足學生差異, 滿足學生個性的需要, 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培養學生在未來工作環境中的語言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頌譯.TOMLINSON C A.多元能力課堂中的差異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1.

[2]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4.

[3]楊希潔譯.HEACOX D.差異教學—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成功[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3-6.

[4]林瑜.差異教學在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衡水學院學報,2010,(2):19-122.

[5]陳金平,周馥郁.大學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實證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18-120.

[責任編輯:朱麗娜]

猜你喜歡
差異教學公共英語
中職院校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教學的銜接分析
“一帶一路”視野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初中差異英語教學實施中的問題和對策
高校公共英語信息化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公共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運用
高職公共英語泛在學習資源整合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