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聚落人口空間動態及鄉村建設規劃應對策略

2017-08-28 17:45
山西建筑 2017年20期
關鍵詞:人口密度變動村莊

郭 雁

(山西啟明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鄉村聚落人口空間動態及鄉村建設規劃應對策略

郭 雁

(山西啟明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以孝汾平介靈區域為實證,研究表明:鄉村聚落平均規模偏小,中小等級聚落偏多,聚落規模分異程度較大;鄉村聚落人口主要向工業化和城鎮化重點發展區流動,人口變動表現出較強的地形和中心城區指向?;卩l村聚落人口空間動態特征,從分類引導、分區調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三個方面提出鄉村建設規劃的應對策略。

鄉村聚落,人口空間動態,鄉村建設規劃

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始啟動鄉村建設規劃工作。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改革創新、全面有效推進鄉村規劃工作的指導意見》,其規劃內容主要包括:鄉村建設規劃目標、鄉村體系規劃、鄉村用地布局規劃、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規劃、鄉村風貌規劃、村莊整治指引六部分。其中,村莊布局規劃是縣域鄉村建設規劃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其他部分規劃的基礎。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鄉村聚落人口規模和空間布局分異的趨勢日益明顯。如何適應鄉村聚落空間結構的變動趨勢,通過科學的鄉村建設規劃,不斷優化村莊布局,是新時期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的核心環節和重要內容。在城鎮化快速發展背景下,鄉村聚落空間分布及變動表現出什么樣的總體趨勢,不同類型區域又有什么樣的差異性特征,如何適應這種發展趨勢優化村莊布局,做好規劃的應對,這些無疑對提升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孝義、汾陽、平遙、介休、靈石位于太原盆地南部,地貌上涵蓋山地、丘陵、盆地多種地貌類型,經濟上包含資源型、輕工業主導型、現代農業主導型等類型,在區域主體功能區劃上,包含汾河生態農業綠心區、城鎮化與工業化重點發展區、山地丘陵生態區三個主體功能區域[1],鄉村聚落人口空間變動具有代表性??紤]到村級人口數據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本文人口數據采用“五普”“六普”山西省村、居委會人口資料。

1 鄉村聚落人口規模變動的空間特征

1.1 鄉村聚落人口分布及變動總體趨勢

2010年,孝汾平介靈區域共有1 328個行政村,村平均人口規模僅878人,平均人口規模較小。10年間,區域內鄉村聚落總人口減少86 298人,鄉村聚落平均人口規模由943人下降到878人,鄉村人口密度也在下降,平均人口密度下降20人/km2。聚落人口規模分異較大,并呈現出不斷擴大趨勢,高等級規模的聚落數量有較少的增加,而較低等級規模的聚落數量則大幅度減少(見表1)。

表1 2000年和2010年鄉村聚落人口規模特征

在研究人口分布時,計算人口密度的空間尺度越小,就越接近實際的人口分布[2]。以村為單元,計算2000年,2010年孝汾平介靈區域鄉村聚落人口密度,結果可知,區內鄉村聚落人口密度分布總體趨勢表現為“核心—邊緣”模式,即以各縣市中心城區為“核心”,人口密度呈同心圓模式向外遞減。在丘陵和平原的交界處,鄉村聚落人口密度較高,達到大于1 500人/km2,而在汾河農業綠心區與外圍的山地丘陵區人口密度較低。從動態變化看,人口有向城鎮、重要交通線周邊集聚的趨勢,比如108國道、大運高速、太汾高速沿線,而資源型地區其鄉村聚落人口密度下降則較快。

1.2 聚落規模分布與地形地貌的相關性特征

按小于800 m,800 m~1 000 m,1 000 m~1 200 m和大于1 200 m的高程分布,將孝汾平介靈區域劃分為平原、臺塬、丘陵、山區4類地貌類型區。其中,小于800 m的平原區主要分布在晉中盆地的南緣,包括孝義、汾陽的東部,及平遙、介休的西部地區(見圖1)。

不同地貌類型區的鄉村聚落的平均人口規模、人口密度均表現出較為明顯的隨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的趨勢。2000年—2010年,聚落平均人口規模平原區基本不變,臺塬區減少幅度在13%,而中低山區減少幅度近28%,規模變動最大,聚落人口密度變動也表現出同樣趨勢??傮w分析,鄉村聚落人口有向平原區集聚的明顯趨勢(見表2)。

表2 2000年,2010年不同高程下鄉村聚落人口分布統計表

1.3 聚落規模分布變動受中心城區影響的空間特征

縣(市)域中心城區對周圍村莊的影響日益增強,對鄉村聚落人口的空間分布也產生著明顯的影響。為具體判明其影響的空間特征,文章基于ArcGIS10.2的緩沖區分析,根據村莊與中心城區的空間距離,以5 km為間隔,做環狀緩沖區,分別統計不同緩沖區內鄉村聚落人口特征的變化情況,分析中心城區對鄉村聚落人口規??臻g分布的影響(見圖2)。

統計結果表明,以城區為中心,無論是鄉村聚落平均人口規模還是人口密度均呈圈層狀向外遞減,表現出明顯的距離衰減規律;距離中心城區越近,鄉村聚落人口規模也相對較大,比如0 km~15 km緩沖區內 聚落平均人口規模均在1 000人左右。同樣,距離中心城區越近,人口密度也越高。2000年—2010年10年間,0 km~5 km緩沖區鄉村聚落的平均人口規模增長93人,人口密度增加32人/km2,其他緩沖區平均人口規模、人口密度均呈減少態勢,且距離中心城區越遠,人口變動越大,人口減少越多。

2 不同類型區鄉村聚落分布及變動特征

根據《孝汾平介城鎮組群規劃》,將組群劃分為城鎮化與工業化重點發展區、汾河生態農業綠心區和山地丘陵生態區三類主體功能區域。2000年,2010年,各類型區鄉村聚落人口變動情況見表3。

由表3可見,不同類型區域鄉村聚落人口演進表現出不同的特征,總體趨勢基本符合主體功能區調控方向。具體表現為,第一,城鎮化與工業化重點發展區處在平原及丘陵和平原交界處,建設條件、基礎設施支撐條件好,受中心城區輻射,是鄉村聚落人口主要集中分布的區域,且鄉村聚落規模等級較高,鄉村聚落人口密度、人口比重分別增加5.7,4.0個百分點,可見人口仍主要向該功能區流動。第二,汾河生態農業綠心區為盆地平原農業區,平均人口規模大于1 300人,人口密度在450人/km2左右,也是鄉村聚落人口較為密集的區域。但是,平均人口規模、人口密度均減少。第三,山地丘陵生態區占整個區域總面積近70%,但聚落人口密度、平均人口規模均較小。10年間,人均規模減少65%左右,是鄉村人口主要流出區域。

表3 2000年,2010年城鎮組群不同功能區鄉村聚落人口分布

3 基于鄉村聚落演進的鄉村建設規劃應對策略

由上述實證研究可見,鄉村聚落總體呈現出分散型分布特征,平均規模偏小,規模分異程度較大;2000年以來,鄉村聚落處于變動較快的階段,聚落人口規模具有較為明顯的減少趨勢,聚落規模等級分異程度在不斷提高,規模越小的聚落人口下降越快;聚落人口變動表現出較強的地形和中心城區指向,鄉村聚落人口具有向平川區,特別是縣(市)域中心城區周邊集中的明顯態勢,聚落人口分布的空間集中程度不斷提高;不同主體功能區域,鄉村聚落人口及其變動表現出不同的特征。適應鄉村聚落人口空間變動趨勢,堅持“聚居人口適度、資源配置有效、服務半徑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分類指導、分區調控,優化村莊布局體系,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效率,應是新時期鄉村建設規劃的重要環節。

3.1 關注聚落人口分化趨勢,強化分類指導

基于村莊人口分化的發展趨勢,應充分考慮村莊發展條件和潛力,按照城中村、中心村、控制發展村、鼓勵遷并村四種類型,進行分類引導,促進人口與經濟要素的空間集聚。城中村是人口集聚潛力最大的一類村莊,急需進行規劃控制和一體化改造,并逐步過渡為城鎮型建制。中心村是地理區位適中,發展條件較好,人口集聚規模較大,發展前景廣闊的村莊,應積極鼓勵居民向中心村聚居,各類設施優先配置,促進中心村的發展??刂瓢l展村是人口集聚規模與發展條件較差,但基于合理的耕作半徑應予保留的村莊,應以內涵發展為主,重點是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和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居住生活環境。鼓勵遷并村包括地理位置偏遠,人口稀少,貧困落后的村莊和處于重要生態功能區或地質災害區的村莊,應堅持個別自主搬遷和集中整村搬遷相結合的形式,鼓勵這類村莊進行遷并。

3.2 關注聚落變動的空間差異性,強化分區調控

鄉村聚落分布及變動表現出明顯的空間差異性,這種空間差異突出表現為以地貌為基礎的主體功能區之間的差異。突出主體功能區劃的基礎性作用,遵循鄉村聚落人口變動的空間規律,依據主體功能區的調控要求,采取分區分類的調控模式,是鄉村規劃和建設應有的基本策略。以孝汾平介靈區域為例,盆地農業地區應突出中心村建設;盆地周邊的城鎮與產業重點發展區,是新時期人口集聚和城鄉一體化趨勢最為明顯的區域,應以城郊村和中心村建設為重點,著力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山區生態主體功能區需根據生態建設和扶貧開發的要求,積極推進生態移民、異地搬遷扶貧等,促進人口向重點開發區遷移,緩解生態主體功能區的人口壓力,改善鄉村居住生活條件;資源開采區域,應重點做好采煤沉陷區、地質災害易發區村莊的異地搬遷。

3.3 統籌考慮便捷性和配置效率,合理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根據呂敏娟,郭文炯的研究[3],鄉村聚落人口規模與鄉村老年人口系數、文盲人口比重、外來人口比重等均呈現出低度相關關系。聚落人口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落的人口結構及發展潛力。因此,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需要兼顧人口及服務半徑的需求,既要充分考慮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設施利用的便捷性,滿足設施服務半徑要求,依據“基礎生活圈”需求,配置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4],又要充分考慮鄉村聚落人口變動的空間趨勢,突出人口規模效應和村莊共享,提高設施配置的效率,以達到配套設施的合理化。

[1]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孝汾平介靈城鎮組群規劃(2016—2030)[Z].2016.

[2] 牛叔文,劉正廣,郭曉東,等.基于村落尺度的丘陵山區人口分布特征與規律——以甘肅天水為例[J].山地學報,2006,24(6):684-690.

[3] 呂敏娟,郭文炯.資源型區域鄉村聚落規模結構及空間分異動態[J].經濟地理,2016,36(12):126-134.

[4] 楊 飛.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內容及重點的思考——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6(6):40-45.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Guo Yan

(ShanxiQimingUrbanandRuralPlanningDesignCo.,Ltd,Taiyuan030006,China)

This paper take Xiaofenpingjieling urban cluster for example,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firstly,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this region is mostly middle and small village in scale, and the scale differentiation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Secondly, the popul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mainly flows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rea. Lastly, the population changes of rural settlement is obviously in topography and central c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classification promotion, zoning control,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layout strategy.

rural settlements,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1009-6825(2017)20-0015-03

2017-05-07

郭 雁(1983- ),女,工程師

TU982.29

A

猜你喜歡
人口密度變動村莊
我的小村莊
北上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村莊,你好
北向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南向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變動的是心
高速鐵路與經濟增長的因果關系
關于我國房地產價格的思考
廈門市流動人口分布研究
村莊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