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情又彷徨的人生體察

2017-08-30 08:51喬衛華
出版廣角 2017年16期
關鍵詞:巴恩斯溫情脈搏

【摘 要】 朱利安·巴恩斯在短篇小說集《脈搏》中注入了飽滿且敏銳的人生體察,在平凡的情感關系與細微的情感變化中表現出脈脈溫情,在人生態度、婚戀價值觀等方面表現出反復的游移與彷徨,在焦慮的情緒中繼續對人生與人性進行執著探索,凸顯了一位作家所應具有的人文主義關懷。

【關 鍵 詞】朱利安·巴恩斯;《脈搏》;溫情;彷徨;人生體察

【作者單位】喬衛華,商丘工學院。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識別碼】A

作為在英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享有一定聲譽的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迄今為止共發表了20余部作品,被視為真正代表歐洲文學志趣的文壇大師。2011年,巴恩斯發表了小說集《脈搏》,這是繼1996年的《穿越海峽》、2004年的《檸檬桌子》后,巴恩斯推出的最新短篇小說集。巴恩斯一改其在長篇小說中對歷史豐富性的探索與追求,將筆觸伸向中產階級的生活片段,用敏銳的觀察力和精致的語言書寫其步入晚年后對人生的通透體察,在平凡的情感關系與細微的情感變化中表現出脈脈溫情,在人生態度、婚戀價值觀等方面表現出反復的游移與彷徨,在焦慮的情緒中繼續對人生與人性進行執著探索,凸顯了一位作家應具有的人文主義關懷。

一、平凡與細微中的脈脈溫情

小說集《脈搏》總共包含14個人生故事。巴恩斯在小說扉頁上寫道:此書獻給亡妻帕特·卡瓦納。他將對妻子的思念轉為一種溫情,并將其滲入自己的作品。在《婚姻線》中,男主人公懷著對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再次來到兩人曾多次到訪的島嶼,他將這次出行視為對過去的告別。在與B&B旅店老板卡魯姆的交談中,在出行地點的不斷切換中,與妻子有關的記憶總是猝不及防地閃現在男主人公的腦海中。從妻子對花瓶的痛恨——因為在她看來,“采花就是加速花朵的死亡”,到妻子被公牛群“圍攻”時的驚愕;從兩人滿懷欣喜地要與整個島嶼分享新婚的歡愉,到兩人默契地對視——篤定自己的婚姻一定不會如他人般坎坷重重[1]。觸景生情的傷痛使男主人公不禁暗自悵然,“他曾以為自己可以向過去說再見,他曾以為可以減輕悲傷,或者,哪怕不能減輕,但至少可以回到曾經讓他們十分快樂的地方,讓悲傷加快前行的步伐”[1]。故地重游沒能讓男主人公割舍過去,在他心底,記憶中妻子明亮的眼睛遠比現實生活中任何具有導向性的東西更能促使其堅強地生活下去。巴恩斯將男主人公喪妻的悲與痛傾注于最為普通的回憶方式,真摯情感的背后隱藏著其對妻子無盡的思念與愛慕?!睹}搏》同樣刻畫了一位與妻子有著深厚感情的丈夫形象。故事中的妻子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這對夫妻的深情并非通過丈夫對重病妻子的細心陪護與照顧表現出來,而是將彼此相伴的溫情融入較為普通的生活瑣事,于細節之處襯托出一位老人對生活安排的坦然接受。當得知妻子的病情時,丈夫猶如深陷一場災難,整日與兒子探討妻子的精神狀況以及用藥問題;當主治醫生在庫房展示其妻子病情惡化后會用到的東西時,他惱火地指責醫院的行事方式。為了方便照顧妻子,這位工作繁忙的律師向單位請了假,在家里添置了許多扶手,改建了很多輪椅坡道;為了不讓妻子為自己的生活起居擔心,他試圖接受將衣服送到干洗店,以便讓妻子看到干干凈凈的他,看到他可以將自己照顧得很好。從懷疑妻子的病情到妻子病情的確診,再到對重病妻子的陪伴,這位丈夫強忍悲慟,用真摯動人的本能反應表達對妻子的濃濃愛意與不舍,用溫柔與體貼的情感為妻子留下最美好、最幸福的臨終感受。

有評論稱“聰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貫標識,其對生活與文學創作的智慧在小說集《脈搏》中也多有體現。巴恩斯將此次創作的基調定位于溫情,這種溫情不是用直白的言語堆砌出來,而是有意識地埋藏在文本的細節處,是一種微妙的安排,更是一種對現實生活最本真的把握與感知。在《園丁的世界》中,男主人公肯雖然不滿妻子瑪莎在園藝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但他私下里仍會去學習園藝的相關知識,會一本正經地操作瑪莎送給他的土壤測試器。不管是出于對瑪莎的愛,還是對丈夫職責的履行,肯甚至會按照瑪莎的要求開始與接骨木展開漫長的斗爭。在一次家庭聚會上,肯在客人離開后才表現出被蚊子叮咬的不適,瑪莎責備他的體感麻木,肯卻認為這種掩飾在他看來是必要的,因為他在默默地維護瑪莎花園的“名聲”?!锻\》著重刻畫了一位離異男士對一位女醫生初生愛慕時的欣喜與悸動。在得知女醫生的手有血液流通不暢的問題后,主人公“我”決定為她多準備幾副手套。從猜測女醫生是否需要一副乳膠手套以便做些園藝工作,到考慮女醫生是否需要一副與鼓鼓囊囊的滑雪衫相配的滑雪手套,再到思忖女醫生是否同樣需要毛茸茸的睡襪,在意識的流動中,“我”將對女醫生的迷戀之情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來,情感細膩且綿密。巴恩斯擅長以男性的視角表達對異性的關注與愛戀,但其筆法又極為貼近女性的溫暖與柔和,在平凡的情感關系中,在細微的情感變化中,巴恩斯將對愛情、對婚姻的情感體驗生動地表現出來,融入一個作家對人文精神的執持與堅守。

二、選擇節點的彷徨與游移

如果說在《福樓拜的鸚鵡》《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終結的感覺》等長篇小說中,巴恩斯是站在文學創作的角度明確地總結出他的歷史觀點,即“現存的歷史在歷史學家和權力等的作用下,是不充分的史料和不靠譜的記憶相融合的結合體”,那么在小說集《脈搏》中,面對人生態度或是人生方向的選擇,巴恩斯則表現出反復的彷徨與游移[2]。在《與約翰·厄普代克上床》中,巴恩斯借一對閨蜜簡與艾麗絲的不同選擇,展開了對是嚴肅對待人生還是輕松對待人生這兩個問題的思考。悲觀的艾麗絲認為“所有生命都是敗筆”,她總是在專欄中縱論人生的無定與不幸;而簡則標榜輕松對待人生,“直至人生出了差錯,她才去尋找嚴肅的解決方案”[1]。巴恩斯無意對簡與艾麗絲的人生觀進行判定,而是理性、冷靜地呈現出在他看來能夠構成對立的人生態度,留給讀者思考、權衡和選擇的空間。在對婚戀相關問題的思考中,巴恩斯則通過幾個主人公失敗的經歷表現出人們對情感把握的猶豫不前。在《東風》中,離婚后的弗農搬到一個海邊小鎮,新生活的開始使他對新戀情同樣充滿期待。在與女服務員安德莉亞的相處中,弗農再一次感受到戀愛的甜蜜,他甚至開始思考戀愛的真諦:“如果你墜入愛河,你就想知道好的、壞的、不好不壞的?!盵1]然而,安德莉亞卻不認同弗農的愛情觀,她總是小心翼翼地包裹著她的隱私,那些傷痛她不想提及,更不想分享。面對弗農以追求平等知情權或是以愛的名義獲取對自己往事的了解,安德莉亞氣憤地選擇不告而別。在《脈搏》中,“我”的父母有著美滿幸福的婚姻,但“我”卻沒能遺傳父母“結婚的天賦”,沒能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拔摇狈磳ζ拮淤Z尼絲提出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夫妻都會找到一種相處之道”的說法;“我”質疑到底該怎樣選擇人生的伴侶,是“和自己一樣的人,還是不一樣的人?與自己相似卻又不同,還是與自己不同卻又相似的人?”[1]“我”不斷地變更著對幸?;橐龅亩x……然而,再多的思考也沒能幫助“我”阻擋婚姻的危機,“我”與賈尼絲觀點的迥異,現實與自我認定的鮮明對比,在感情的世界中或許從來都不存在可以照搬的真理與經驗,“我”在羨慕父母恩愛的同時不禁感傷自己對婚姻的無能為力。在這兩個故事中,弗農與“我”的婚戀經歷代表了一種人生常態,人們總是在摸索中找尋能夠維系長久婚戀關系的方法或是捷徑,巴恩斯借人物在失敗經驗中的惆悵與迷茫來表達自己對婚戀價值選擇的彷徨和游移。

在小說集《脈搏》中,巴恩斯通過對比或是對話的方式呈現出對同一問題的多重思考維度。如在《園丁的世界》中,自幼在鄉下長大的肯認為自然代表著無聊,代表著敵意;而城市姑娘瑪莎則對植物的萌芽驚奇不已,認為大自然無比仁慈。在《擅入》中,杰夫在與凱西分手后,一方面欣喜于回歸單身為自己節省了很多時間,另一方面卻又找尋新的陪伴以度過孤獨的時間。在《同謀》中,主人公對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各種善意提醒充滿感激,但又對沒能親身經歷一些事情而感到遺憾。在《與約翰·厄普代克上床》中,簡認為信仰使得一切變得有意義,而艾麗絲卻認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絕望的,改變信仰并無太大意義。巴恩斯在此次創作中一改往昔的銳利,在對人生的體察中多了些平和與寬容,同時在這份平和與寬容中又飽含對世事無常的感嘆,表現出對人生選擇節點的彷徨與游移。

三、在焦慮中繼續人生與人性的探索

在小說集《脈搏》的布局方面,巴恩斯顯然進行了精心的編排。第一部由9篇小說構成,其中,《在菲爾與喬安娜家》分4次呈現出來,與其他幾個故事交叉排列,錯落中又不失情節的延續性?!对诜茽柵c喬安娜家》從表面上看是托尼、迪克、卡羅爾等人用帶有英式幽默的言語,肆無忌憚地表達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實際卻暗含著巴恩斯對人生更為深刻的體察,由平淡溫情轉為危機中的焦慮。在討論吸煙話題時,幾個人聊到美國大選,聊到煙草稅,聊到令人恐懼的肺癌。在討論橘子醬的話題時,幾個人聊到英美兩國的差異,聊到腸癌。在討論愛與依賴的話題時,他們則試圖探討有沒有心癌這種病癥,甚至構想應當建立一套規避和控制系統,確保自己永遠不會受到傷害。在討論對常識的接受程度時,他們將話題引向動物的自欺本性,引向40多年后的亡國危機。無論是由簡單的生活習慣聊到癌癥,還是由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聊到核戰爭等問題,原本輕松愜意的閑談時間充斥了壓抑與驚慌,不禁令人想到典型的末日情緒。早在19世紀末,西方社會的城市化、工業化、機械化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此時,傳統價值觀念開始動搖,世界變得復雜而生疏,人被限制在統一性的思想規范中,個人與社會的疏離感是個體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無所依靠,人們逐漸產生焦慮、苦悶、絕望的心理傾向[3]。面對比19世紀末更為惡劣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高舉人文主義大旗的巴恩斯深感以文字力量呼吁大眾、驚醒大眾的迫切與艱巨,在滔滔不絕的對話中,在憤世嫉俗的腔調中,巴恩斯將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加以表現,將對個體或民族前行方向的隱憂性思考加以表達,在焦慮中繼續進行對人生的精準體察。

在小說集《脈搏》的第二部中,巴恩斯分別講述了與聽覺、觸覺、視覺、味覺、嗅覺有關的5個故事,在虛實結合中用嫻熟的筆法書寫人性的善與惡、美與丑?!懂嫀煛匪茉炝宋制澣A斯這樣一位富有善心的聾啞畫家。他喜歡觀察孩子,不刻意躲避他人的目光,在他看來,孩子如精靈一般,閃耀著真摯與美好的人性光輝。然而,沃茲華斯的繪畫對象——海關稅務員塔特爾,卻與他形成鮮明的對比。塔特爾不但對沃茲華斯的畫作指指點點,還故意克扣沃茲華斯的工錢,甚至傲慢地撕毀沃茲華斯送給打雜小男孩的肖像畫。面對塔特爾的蠻橫,沃茲華斯反而慶幸自己不會聽到更多可氣的言語?!逗椭C》同樣通過人物形象的對比來引發讀者對人性的思考。雙目失明的瑪麗亞從小對音樂有著極好的感知力,她16歲便頻頻出入沙龍,成為音樂社交圈里的名人。在得知醫生M的磁力治療法的神奇效果后,瑪麗亞的父母決定讓女兒進行嘗試。在M醫生耐心的醫治過程中,瑪麗亞的病情有所好轉,她開始逐漸感受到光和影像。但即將重見光明的瑪麗亞卻又失去了之前彈奏樂曲時的自信與沉穩,錯亂的韻律代替了曾經的響亮動聽,她的父母甚至斷定她的演奏生涯將就此結束。氣憤的馮氏夫婦要求醫生M立刻終止對女兒的治療,M則竭力反對他們的蠻橫,以一名醫生的道德操守捍衛瑪麗亞獲得救治的權利。然而,利欲熏心壓倒了科學與理性,被父母監禁起來的瑪麗亞很快舊病復發,再次失明。一方面,在對《畫師》與《和諧》的呈現方式上,巴恩斯重回對歷史事件的講述,并繼續對歷史與權力問題進行探討。另一方面,巴恩斯將人物置于某種感官缺失的境地,在弱化其聽覺或視覺的同時,卻又強化其感知世界的新方式。這或許可以視為巴恩斯體察人生的又一個視角:以真心、真情去感受世界,不應當以失去自己的另一種感官為代價,在備感焦慮與苦悶的時代,我們更應當去捕捉人性之真,發掘人性之美。

巴恩斯對歷史的理解獨到而深刻,步入暮年的巴恩斯更樂意與讀者分享他對人生的觀察與感悟。在小說集《脈搏》中,巴恩斯以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與對話搭建起一個個關乎愛情、關乎婚姻、關乎分離的短篇故事,用最真摯的情感表達對亡妻帕特的思念,用跳躍分散、詼諧明快的語言彰顯出對現實人生的關注與思考。

|參考文獻|

[1][英]朱利安·巴恩斯. 脈搏[M]. 郭國良,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

[2]朱珍. 試論朱利安·巴恩斯作品中的歷史觀[D]. 華東師范大學,2015.

[3]肖同慶. 世紀末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巴恩斯溫情脈搏
氤氳的溫情,混沌的大美
人工智能時代的工作變革
用心感受狗狗的脈搏
《今日評說》評今日浙江 說時代脈搏
基于51系列單片機的穿戴式脈搏儀的設計
江湖留名
近紅外可穿戴設備中脈搏波的呼吸率檢測
聰明的布萊恩
無理之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