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kV電力電纜交叉互聯缺陷引起電纜頭燒毀分析

2017-08-31 15:32姚文吉楊幫華何金海謝彬陳海鵬
電氣技術與經濟 2017年4期
關鍵詞:護套電力電纜屏蔽

姚文吉 楊幫華 何金海 謝彬 陳海鵬

(黃石供電公司)

110kV電力電纜交叉互聯缺陷引起電纜頭燒毀分析

姚文吉 楊幫華 何金海 謝彬 陳海鵬

(黃石供電公司)

電力電纜屏蔽層的接地良好狀況影響電力電纜的安全穩定運行。運維人員定期對電纜屏蔽層電流進行巡檢,能有效監測電纜的狀況。某110kV電纜運行時出現故障,經檢查發現電纜交叉互聯未正確安裝,且電纜安裝初期外護套由于施工破損,造成電纜對接頭處長期發熱絕緣遭到破壞。

110kV電力電纜;故障;屏蔽層;交叉互聯

0 引言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電網電纜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架空線路相比,電力電纜線路具有不占用地上空間、供電可靠性高、電擊可能性低、分布電容大、維護工作量小等優點,在城市電網的建設和改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1]。交聯聚乙烯(XLPE)電力電纜具有良好的性能,已在電網中逐步取代了油浸紙絕緣電纜,并已在高壓和超高壓電網中得到廣泛應用[2]。

電纜在生產、運輸、安裝、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缺陷,電纜故障不可避免[3-4]。10~35kV等級電纜故障,目前已有較為成熟的檢測與查找方法。距離較長的110kV三相單芯電纜發生故障時,由于采用金屬護層交叉互聯接地[5],其故障查找較為困難[6-7]。

1 電纜運行情況

某110kV變電站110kV三相出線電纜羅永線,全長1220m,芯線為單芯銅導體,電纜型號為YJLW03-64/110-800,金屬外護套為波紋鋁。該電纜敷設方式為室外電纜溝水平敷設,電纜分為三段,中間兩組對接頭,分別引出屏蔽層。電纜安裝方式為兩組中間接頭和兩組終端頭,兩組中間接頭的波紋鋁護套用同軸電纜經交叉互聯箱進行換位,兩處終端頭波紋鋁護套經直接接地箱接地。查閱設計圖和電氣安裝圖,電纜屏蔽層沿著電纜出線布置的四個接地箱實行保護接地。接地箱布置如圖1所示。

電纜故障發生前,運維人員在例行巡檢中用鉗形電流表監測電纜外護套環流,發現C相屏蔽層接地電流最高時達到70A。該電纜屏蔽層電流歷史測量值如表1所示。

圖1 電纜屏蔽層接地箱布置圖

表1 某110kV電力電纜屏蔽層的歷史電流值

從表1看出,該出線電纜的金屬屏蔽層三相電流偏大,且電流不平衡,C相的數值明顯大于A、B兩相。

2 事故經過

2.1 電纜發生單相接地短路故障

2016年11月11日22:39,某變電站110kV羅永線出線電纜發生C相瞬時性接地短路,線路保護(型號為許繼WHH-811BG1保護)接地距離Ⅰ段、零序Ⅰ段C相動作,跳開羅01斷路器。經1266ms延時,線路重合閘動作,羅01斷路器重合成功后,隨后再次發生單相接地,距離保護加速動作跳開羅01斷路器。繼電保護人員分析,該110kV羅永線的保護正確動作。繼電保護計算出的故障距離為866m,故障電流IC=55.896A(CT變比:600/5),繼電保護動作報告如圖2所示。

圖2 繼電保護動作報告

2.2 故障檢測

試驗人員現場用絕緣電阻表測量該出線電纜的主絕緣,測量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電纜主絕緣的絕緣電阻

從表2可以看出,A相和B相的絕緣電阻均超過10000MΩ,而C相絕緣電阻為零,說明A相和B相的絕緣良好,C相絕緣某個部位已擊穿,在較低的電壓下即發生了接地。

運用脈沖電流法,查找C相電纜故障的準確位置。使用電纜故障定位測試儀進行測量,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脈沖電流法故障定位測試

定位測試儀顯示C相電纜的故障點為距離站內電纜出線端約為867m的地方。根據電纜線路走向圖和電纜安裝施工圖,初步判斷故障點為電纜2#對接頭處。打開2#電纜對接頭上方的電纜井蓋,發現該處的電纜對接頭被污水淹沒。

根據超聲波法原理,使用超聲波信號發射測試儀進一步確認故障點的實際位置。測試人員在變電站站內的電纜頭處,使用試驗加壓儀器,試加8kV電壓,現場試驗配合人員在2#電纜對接頭附近監聽到明顯的放電聲,并看到2#電纜對接頭處的水面上冒出微小氣泡。

上述測試結果表明,C相電纜絕緣擊穿發生在2#電纜對接頭處。

2.3 電纜接頭解體檢查

鋸開C相故障電纜2#對接頭,傾斜后,有污水從主芯流出,表明該電纜對接頭已破損。

2.4 屏蔽層接地箱檢查

為查找電纜頭擊穿的原因,工作人員對電纜屏蔽層進行檢查。該電纜金屬屏蔽層采用具備防水性能的波紋鋁護套。

打開電纜沿線的四個接地箱,如圖4~7所示。

圖4 站內電纜直接接地1#接地箱

圖5 站外電纜交叉互聯接地2#接地箱

圖6 站外電纜交叉互聯接地3#接地箱

圖7 站外鐵塔上電纜直接接地4#接地箱

檢查發現,2#、3#互聯箱接地錯誤,與電纜設計圖不一致,如圖8所示。

圖8 電纜屏蔽層交叉互聯的實際接線方式

2.5 電纜屏蔽層保護接地

根據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 50217—2007),較長距離電力電纜的屏蔽層接地應按照圖1所示的方式安裝。其原理是:

1)電纜護套通過交叉互聯方式實現了完全換位,感應電流達到最小值;

2)安裝過電壓保護器有效地限制雷電及操作過電壓。

當單芯電纜的導線通過交流電流時,其周圍產生的一部分磁力線將與屏蔽層鉸鏈,使屏蔽層產生感應電壓。感應電壓的大小與電纜線路的長度和電流的大小成正比,電纜較長時,屏蔽層上的感應電壓可以達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尤其是在線路發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過電壓或雷電沖擊時,屏蔽上會形成很高的感應電壓,甚至可能擊穿護套絕緣。如果金屬屏蔽兩端同時接地而不使用交叉互聯方式,致使屏蔽線路形成閉合通路,金屬屏蔽中將產生環流損耗使電纜發熱,不僅影響電纜的載流量,還會縮短電纜的使用壽命。因此,電纜金屬屏蔽層或護套應采取合理保護措施降低感應電壓,來保護人身和設備安全。

由于三段電纜的長度不是絕對相等,且每段接至互聯箱的同軸電纜長度不是絕對相等,電纜護套內還會存在感應電壓和感應電流,但均在安全范圍之內,不會對設備和人員造成傷害。

2.6 原因分析

在本例中,現場實際電纜接線圖為圖6所示的情形。接地箱里安裝了過電壓保護器,能有效地限制線路過電壓。電纜兩端接地箱直接接地,電纜屏蔽層距離過長,沒有交叉互聯,金屬護層將會出現很大的環流,其值可達電纜線芯電流的50%~95%。強大的電流使金屬護層嚴重發熱,加速電纜對接頭處的絕緣老化,導致2#電纜對接頭處主絕緣破損,造成發生主絕緣擊穿而使電纜線路跳閘。

2.7 故障處理

聯系電纜廠家,更換3#電纜對接頭,同時將2#、 3#保護接地箱更改為交叉互聯接地保護箱。檢修完成后送電,電纜屏蔽層電流如表3所示。

表3 檢修后電纜屏蔽層的電流

由表3可看出,屏蔽層電流已經下降至很小的數值,證明了電纜對接頭更換后,交叉互聯接地效果良好。

3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一起110kV電力電纜發生短路故障后,運用脈沖電流法和超聲波法對故障點進行定位,并現場檢查電纜的屏蔽層接地情況,找到了導致電纜主絕緣損壞并擊穿的原因。

1)高壓單芯電纜金屬屏蔽護套破損或交叉互聯換位失誤,會引起電纜金屬屏蔽層對地感應電壓升高,環流增大,嚴重威脅人身及設備安全。

2)為解決以上問題,應在設計、安裝、施工、維護、檢修階段建立長期監測機制,定期巡檢和檢測互聯箱中通過的電流和保護接地箱的對地電壓,以便及時發現接線錯誤或電纜缺陷,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提高電纜線路供電的可靠性。

[1]朱啟林.電力電纜故障測試方法與案例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Dissado L A.Understanding electrical trees in solid:from experiment to theory[J]..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2002,9(4) : 483-490.

[3]潘祖連.交聯電纜端部故障定位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高電壓技術,2001(6) :72-73.

[4]皇甫學政.110kV XLPE 電纜故障定位[J].高電壓技術,2001(104) :44-47.

[5]GB 50217—200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李華春.110kV及以上高壓交聯電纜系統故障分析[J].電力設備,2004(8) :9-13.

[7]黃永祥.110kV交聯聚乙烯電纜的故障及分析[J].高電壓技術,2004(8) :94-96.

2017-06-07)

猜你喜歡
護套電力電纜屏蔽
把生活調成“屏蔽模式”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如何屏蔽
OPLC光纖復合低壓絕緣電力電纜
發明專利中的電力電纜故障定點技術
幾乎最佳屏蔽二進序列偶構造方法
關于XLPE鋁芯中壓電力電纜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電力電纜自動探火滅火裝置的研究
耐低溫阻燃橡膠電纜護套材料
一種大型橡膠護套模具的設計與制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