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江縣曼地亞紅豆杉扦插繁育技術探討

2017-09-01 05:59周軍
綠色科技 2017年15期

周軍

摘要:指出了南江縣大壩國有林場是曼地亞紅豆杉的適生區,種苗培育采用扦插育苗,具有成本低、見效快,能完全保持母株優良性狀的作用。詳細地探討了曼地亞紅豆杉扦插育苗技術,以期為同海拔地區曼地亞紅豆杉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曼地亞紅豆杉;扦插繁育;南江縣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5009002

1 引言

紅豆杉,學名: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別名紫杉,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世界珍稀瀕危樹種。紅豆杉既有高大喬木,又有低矮灌木,全世界有11種1個變種。曼地亞紅豆杉(學名:Taxus madia)就是其中一種。曼地亞紅豆杉原產美國,是東北紅豆杉與歐洲紅豆杉的雜交樹種,其根、莖、枝葉富含紫杉醇,是中國紅豆杉含量的6倍。紫杉醇是一種新型的天然抗癌藥物,素有植物黃金之稱,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南江縣大壩國有林場于1997年從陜西漢中引進,生長良好,現已初具規模。

曼地亞紅豆杉葉片扁平針形,在枝條上呈螺旋狀排列,背面有兩條淺綠色氣孔帶,表面覆蓋一層蠟質,使其耐寒、耐旱、耐陰、喜陰濕,四季常青,造型美觀,自然形態多樣。曼地亞紅豆杉生長速度快,對環境適應性強,可用于營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以改善生態環境。此外曼地亞紅豆杉易于修剪造型,具有良好的園藝價值。

2 地理氣候條件

南江縣大壩國有林場位于米倉山南麓,東與陜西碑壩、南與關壩鎮、西與光霧山鎮、北與陜西南鄭小壩相鄰,北緯31°59′~32°43′,東經106°52′~107°20′之間,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幅員12600 hm2,森林覆蓋率90%,海拔1300~2508 m,山脊陡峭狹長,溝谷切割強烈,土壤以山地黃棕壤為主,氣候溫和,土壤濕潤,年均氣溫20.2 ℃,無霜期200 d,年均積溫3502 ℃,年均降雨量1500 mm,年日照1650 h,相對濕度64%~79%。適宜多種植物生長,也是曼地亞紅豆杉的適生區。

3 材料與方法

3.1 扦插床的準備

3.1.1 圃地選擇

圃地選擇地勢要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濕潤、排灌良好,pH值5.8~8.0的黃沙壤。

3.1.2 扦插床

扦插床用木板或8~10 cm的原木圍成寬1 m、高15~20 cm;長可按地勢而定,一般長10~15 m;排水溝寬20~30 cm,這樣有利于管理。

3.1.3 扦插基質

選用珍珠巖、細河砂、菜園土按2∶3∶5的比例混合均勻后填平扦插床。

3.1.4 土壤消毒

插床土壤選用0.2%~0.3%的高錳酸鉀液均勻淋透苗床,以達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3.2 扦插穗條選擇

扦插穗條選用采穗圃內一年生無病蟲害的健壯枝。除去穗條下部1/3~1/2的枝葉;然后將穗條進行分級堆放,一般分成Ⅲ級;將采集的穗條剪成長10~15 cm的段,每段上保留3個健壯芽。將剪截成段的穗條按50~100枝打捆,以便在生根液中浸泡處理。

3.3 生根液的配制

可選用ABT或國光生根劑配制成200~300倍的稀釋液或1∶10的濃縮液處理穗條。稀釋液浸泡時間長,扦插作業用時長,容易錯過最佳扦插時期。采用配制成的濃縮液進行插穗處理,濃縮液浸泡時間短,一般5~10 s即可。

3.4 扦插穗條處理及扦插

3.4.1 扦插穗條處理

把剪好扎成捆的穗條清除多余的枝葉后,將穗條基部3~5 cm浸在配制好的生根液中5~10 s即可扦插。

3.4.2 扦插

扦插深度為枝條的1/3~1/2為宜,株行距為3 cm×5 cm。插完一個苗床后要及時澆水,澆水的目的是讓土壤與插穗緊密接觸,提高穗條愈傷組織形成及生根成活率。

3.5 扦插后的管理

3.5.1 第一年的管理工作

保持苗床內高濕和適宜的溫度是曼地亞紅豆杉愈傷組織生根的重要條件,一是插后需覆膜,四周用土封嚴,棚高30~50 cm;二是搭建遮蔭棚,棚高80~100 cm。三是噴水保濕和降溫,每天噴水3~5次,使苗床和葉面處于濕潤狀態,空氣最低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0%以上,溫度控制在25~28 ℃為宜。四是在早晚將薄膜打開通風透氣,以防止高溫、高濕引發苗木病蟲害。如果中午棚內溫度過高,要揭開薄膜兩頭,以達到降溫目的。五是及時除草和清理死株,一般30~50 d穗條就愈傷組織生根,待苗木生根后即進行施肥。六是扦插后,隔7 d噴1次,要用0.2%~0.3%的甲霜靈溶液噴灑插床及周圍,以防止苗木發生病害,影響生根成活率。七是入冬管理,要將遮蔭網拆除,以防雪壓,但薄膜不能揭掉,要用草簾覆蓋,以防霜凍。

3.5.2 第二年的管理工作

在第二年的3~9月,前期可交替噴施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每隔7~10 d噴施一次,后期可直接在苗床均勻溥施尿素或復合肥。10月以后,要停止施用氮肥,可施0.5%的磷、鉀肥,施肥時間在晴天的上午11時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陰天全天均可。每隔7 d噴1次用0.2%~0.3%的甲霜靈溶液要求噴灑苗床及周圍,以防止苗木發生病害,影響生根成活率。及時除草和清理死株,清除潛在的病蟲害感染苗木,確保苗木正常健壯生長。

3.6 病蟲害防治

南江縣大壩國有林場危害曼地亞紅豆杉正常生長的只有蚧殼蟲??捎脷Ⅱ混`800~1500倍液進行噴霧殺蟲。因3~4齡蚧殼蟲的表面附有一層蠟質,防治效果差。在蚧殼蟲1~2齡時,表面蠟質少,防治效果好,防治時間一般在4~5月為最佳防治期。

3.7 扦插成苗率及成本

南江縣大壩國有林場扦插曼地亞紅豆杉扦插成苗率達90%以上,地徑3~5 cm、苗高30~50 cm的合格苗在95%以上。扦插成本每畝在500~1000元,具有成本低、見效快,完全保持母株優良性狀的優點。

4 結語

南江縣大壩國有林場是曼地亞紅豆杉的適生區,扦插苗成本低、見效快,能完全保持母株優良性狀。該扦插方法具有在同海拔地區紅豆杉種植推廣、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曉明,湯志芳,張志強,等.南方紅豆杉扦插育苗技術[J].農業科技,2007(24):92.

[2]陳 輝,劉玉寶,陳福甫.南方紅豆杉扦插基質配方優化的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1999(4).

[3]趙貴芹,劉麗麗.紅豆杉的培育與栽植技術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2,32(7):34.

[4]黃塝文,張普清.南方紅豆杉的繁育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6):169,174.

[5]肖臘興,李志良,葉岸青,等.紅豆杉屬植物的引種及產物累積研究[J].綠色科技,2012(6).

[6]楊付雄.云南紅豆杉的栽培技術與效益分析[J].綠色科技,2015(5).

[7]彭 丹,楊根林.須彌紅豆杉幼樹林農林復合經營的初步研究[J].綠色科技,2014(9).

[8]陳菊梅.梅州種植紅豆杉的栽培技術與效益分析[J].綠色科技,2014(2).

[9]趙雪康.浙江紅豆杉的價值與快繁技術分析[J].綠色科技,2013(2).

[10]葉岸青,李志良,黃巧明,等.紅豆杉枝葉中產物分布研究[J].綠色科技,201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