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邦系

2017-09-02 22:01
新財富 2017年7期
關鍵詞:安邦財險商行

持股機構:控股6家,參股8家,合計14家

布局特點:保險起家,垂青銀行

安邦保險集團成立之初,“主要股東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董事長由時任上汽集團董事長的胡茂元兼任。此后其股權結構幾經變更,逐漸由“國有控股”轉變為民資控股。2014年前后,吳小暉開始出任集團董事長。

安邦系控股的金融機構包括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安邦養老、和諧健康、成都農商行、邦銀金融租賃(安邦人壽還控股了境外5家金融機構)。截至2016年末,這些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合計達到了3.2萬億元(其中,安邦人壽總資產1.45萬億元,安邦財險總資產7954億元)。不過,安邦人壽控股了安邦養老,安邦財險控股了和諧健康,成都農商行控股了邦銀金融租賃,如果剔除被合并報表而重復計算的安邦養老、和諧健康及邦銀金融租賃的資產規模,則安邦系控股金融機構的實際總資產應為2.9萬億元,低于明天系金融機構的3萬億規模。

安邦系所入股的金融機構,除了其主業的保險類子公司之外,大多都是比例不等的銀行股權,似乎顯示出安邦集團對銀行格外偏好(圖3)。

鐘情銀行

2011年5月,成都農商行征集戰略投資者,安邦以56億元的代價獲得該行35%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實現控股之后,安邦集團將和諧健康的總部遷往成都,同時任命和諧健康董事長李軍擔任成都農商行行長。截至2016年末,成都農商行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6700億元,在全國農商行中位居前列。

自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安邦集團持續在二級市場增持招商銀行,并于2013年12月10日達到5%的舉牌線。及至2014年末,安邦集團在招商銀行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至10.72%,成為第二大股東,并維持至今。目前安邦持有招商銀行總計27.05億股,其集中的持股區間大致在9-10元/股,按此計算安邦的總投資金額約為250億元。

從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安邦集團及旗下的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和諧健康、安邦資產管理(香港),在A股及港股二級市場又聯袂增持民生銀行。到2015年末,整個安邦系合計持有民生銀行17.78%的股份,已然是第一大股東,而在安邦系晉級第一大股東之前,原第一大股東新希望系持股不過6.5%左右。按照新財富此前計算,整個安邦系持股民生銀行的累計投入超過600億元(詳見新財富2016年9月號《民生銀行派系戰》)。至2016年末,安邦系在民生銀行的持股比例略為降低,至16.59%。

除了以上三家擁有相當分量的銀行之外,安邦還通過二級市場配置了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的少量股權。

跨境并購

2013年底,安邦集團曾有意收購香港永亨銀行(00302.HK,已退市)45%的股權,但交易未能最終達成。

2014年10月6日,安邦集團宣布以19.5億美元(約合120億元)代價收購美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大樓,從此開啟了其持續兩年多的境外“買買買”行動序幕。除了酒店物業之外,安邦最鐘情的收購標的依然是保險與銀行。

2015年5月19日,安邦以3.69億歐元(約合24.8億元)代價,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100%股權;7月22日,以2.06億歐元(約合13.82億元)代價,收購比利時Nagelmackers銀行100%股權;7月26日,僅以1歐元(等值人民幣8.5元)代價,收購荷蘭VIVAT保險公司100%股權;9月16日,以1.17萬億韓元(約合62.9億元)代價,收購韓國東洋人壽63%股權。

2016年9月6日,安邦支付19.57億美元(約合130.62億元)代價,收購美國Strategic Hotel的100%股權;12月31日,以160萬歐元(約合1172萬元)代價,收購韓國安聯人壽100%股權。

不過,以上幾家在歐洲及韓國收購的金融機構,從交易價格及資產狀況來看,尚屬質量欠佳的中小型機構。比如,韓國東洋人壽在被安邦收購之時處于虧損狀態,從德國安聯保險集團買來的韓國安聯人壽甚至常年虧損、賬面凈資產為負值,VIVAT保險的原母公司荷蘭私有銀行SNS Reaal也曾瀕臨破產。但安邦在購買這些金融機構時,重新評估的公允價值皆較賬面價值錄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這些收購而來的境外金融機構,皆計入了安邦人壽的合并報表,帶動安邦人壽總資產規模連年增長,從2014年的1195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9168億元,再增長至2016年的1.45萬億。

不過,安邦對金融機構的收購,并不總是手到擒來。2015年11月,安邦宣布以15.9億美元(約合104億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100%股權。但最后如轟動一時的百億美元收購喜達屋酒店案擱淺一樣,安邦于2017年4月撤回了對美國信保人壽的收購。

英國《金融時報》稱,在紐約州金融服務管理局(DFS)再三試圖“獲得審核和處理安邦申請所必需的信息”后,安邦放棄了希望DFS批準其以15.7億美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的監管申請。

股權迷局

在安邦的各項信息中,最為外界所關注的就包括安邦集團的股權結構。

2004年6月,上汽集團、聯通租賃集團、旅行者汽車集團等7家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了安邦集團的前身——安邦財險。其中,上汽集團以20%的持股比例為第一大股東。

2005年8月,安邦財險第一次增資,注冊資本由5億元增至16.9億元,此次增資中引進新股東中石化集團,成為與上汽集團并列的第一大股東,持股20%;2006年,第二次增資至37.9億元;2008年,第三次增資至46億元。此時,安邦財險的股東名單未變,只是前六大股東持股比例一致,均為16.48%,中石化集團則降為第七大股東。

2011年6月,安邦財險第四次增資至120億元,并重組更名為安邦保險集團。在此次增資中股東依然為原有的8家,但兩家國有股東(上汽集團、中石化集團)并未同步增資,新增出資額皆由其余6家股東投入。增資之后,第一大股東變為聯通租賃集團,持股19.98%,而原第一大股東上汽集團已降為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6.32%。

2014年1月29日及9月23日,安邦集團在一年內兩度大規模增資,使得其注冊資本從120億元猛增至300億元,又再猛增至619億元,成為全國注冊資本最高的保險公司。在這兩次增資中,原先的8家股東皆未參與,而是另有多達31家新股東參與進來。安邦的民營股東由此多達37 家。這些民營股東往上追溯,是層層疊疊、數量眾多的法人股東,而這些法人股東再往上追溯,是多達近百位的自然人股東。

此番增資之后,安邦集團的股權呈現高度分散的格局,持股比例最高者也僅3.87%,而原先的兩大國有股東上汽集團及中石化集團,持股比例則被稀釋至僅1.22%、0.55%?!?

猜你喜歡
安邦財險商行
銀保監通報:平安人壽投訴4072件增長28%,居壽險公司首位!
2018年農商行競爭力評價報告
保監會開9張罰單嚴打車險亂象
談新常態下中小城商行投融資機制轉型創新
互聯網財險投保者
舒蘭農商行為永吉農商行捐贈救災物資
安邦系
吳小暉被帶走安邦概念股縮水614億
看“土豪”安邦進擊全球
永吉農商行完善薪酬制度 提高員工收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