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地膜玉米雙套栽培技術

2017-09-03 04:38李映華
中國農業信息 2017年11期
關鍵詞:塊莖基肥苗期

李映華

(羅平縣老廠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曲靖 655814)

馬鈴薯地膜玉米雙套栽培技術

李映華

(羅平縣老廠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曲靖 655814)

馬鈴薯與玉米有著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將兩者進行搭配種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增產創收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文章介紹了馬鈴薯地膜玉米的雙套栽培技術,以期為相關種植者提供參考。

馬鈴薯 玉米 雙套栽培

老廠鄉隸屬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主要地形為山地,海拔1 290~2 180 m,境內氣候適宜,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5.1℃,年降水量可達1 285 mm。馬鈴薯和玉米是老廠鄉的主要農作物,為提高土地利用率,該鄉于2010~2016年在土沖、水塘、舍迫和田邊4個村委會7個連片地完成了233.33 hm2的馬鈴薯地膜玉米雙套技術示范樣板,實現了總產值695.1萬元的增長,有效地增加了同一地塊的復種指數,增加了收益。

1 選種

老廠鄉氣溫冷涼,夏季暴雨、大雨天氣較多,因此,玉米品種應選抗性較強的早熟型品種,如路單8號、會單4號。馬鈴薯可以選擇優良品種合作88。在選擇馬鈴薯種子時,盡量選用無病種薯,以避免品種退化問題發生。

2 選地和整地

馬鈴薯為茄科作物,在選擇地塊時,應避免選擇前茬作物為茄科的地塊,以免發生重茬危害。種植地塊應選擇土壤有機質較為豐富,結構良好,肥力均勻。選好后,需對土壤進行深耕,深度以25 cm為宜,深耕完成后將土表耙平整細,并做好土壤殺蟲工作,以防止地下害蟲發生。

3 規格化栽培

馬鈴薯與玉米采取雙套雙的套種模式,每個種植帶為2 m,種植帶內為2行玉米,2行馬鈴薯,小行種植馬鈴薯,每行寬45 cm,株距約為33 cm,大行種植玉米,每行寬55 cm,株距約為35 cm。馬鈴薯與玉米均采用寬窄行地膜覆蓋的方式栽植。

4 施肥技術

無論是馬鈴薯還是玉米施肥,都應注重有機肥的施用,以有機肥結合化肥的方式,進行施肥。增施有機肥,不但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而且還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減少化肥的用量。

(1)馬鈴薯。處于不同生長階段的馬鈴薯對于肥料的需求種類及需求量有很大差別,當馬鈴薯處于幼苗階段時,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小,此時期應避免過度施肥,造成植株徒長。在發棵期,馬鈴薯對養分的需求量急劇增大,可根據馬鈴薯的生長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追肥。馬鈴薯的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一般情況下,每667 m2可施用1 500 kg的有機肥,配合40 kg的復合肥與40 kg的普鈣,基肥的施肥量大概占總肥量的80%。由于老廠鄉地區氣溫相對較低,基肥中的養分無法快速轉化成馬鈴薯可利用的有效養分,因此,在其苗期及現蕾期,需根據馬鈴薯的生長情況,追1~2次以鉀肥為主的復合肥。

(2)玉米:玉米處于苗期階段,對養分的需求量不大,但是由于磷和鉀元素在土壤中屬于難移動的元素,玉米苗期的根系又不夠發達,因此對磷鉀肥特別敏感,通常情況下,磷鉀肥都以種肥或基肥的形式施用。一般每667 m2施用1 500 kg有機肥,10 kg復合肥作為基肥。當玉米長至10~12片葉時,為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此期是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共同進行的時期,需要大量的氮肥供自身生長,可結合中耕除草每667 m2施用30 kg的尿素以滿足玉米對養分的需求。

5 田間管理

(1)馬鈴薯:馬鈴薯的食用器官為地下塊莖,因此需在齊苗后和封壟前各進行1次培土。培土不但可以增加地上莖向地下莖的轉化,利于匍匐莖的增大,提高塊莖數量,而且還能防止塊莖出現“青頭”的現象,可有效提高馬鈴薯塊莖的商品性。一般而言,培土的厚度應小于10 cm,培土后形成25 cm高的大壟即可,高壟栽培還能實現多層結薯,減少積水,從而減少馬鈴薯的發病率。馬鈴薯苗期生長時,若發現徒長現象,則應在現蕾期噴施多效唑,以防止植株生長過旺,影響地下塊莖干物質的積累。

(2)玉米:當玉米出苗后,需進行補苗,保證每塘都至少有1棵苗。當長到3葉1心時,需進行間苗,間出弱苗、病苗,確保每塘留1棵壯苗。從出苗至拔節期間,玉米的主要生長中心為根系,此時可使土壤適當干旱,以保證根系的向下延伸,有利于玉米植株抗逆性的提升。從拔節期到孕穗期,玉米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共同進行,此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促進營養器官的生長和生殖器官的分化,以利于玉米大穗的形成。雄穗抽出以后,進入到生殖生長階段,此時期需要保證葉片的功能性,避免葉片受到損傷,并適當松土,以促進根系的呼吸作用,延緩根系及葉片的衰退,以利于干物質的積累及向穗部的轉運。

6 病蟲害防治

(1)馬鈴薯:種薯切塊時,用高錳酸鉀對切刀進行消毒,可防止病菌感染。切塊后,可用硫酸銅溶液對種薯進行浸泡處理,以預防環腐病的發生;用50%的福美雙可濕性粉劑稀釋800倍液浸泡種薯,可預防黑痣病的發生。播種時,可用嘧菌酯和辛硫磷乳油進行穴施,防止地下害蟲的發生。若發生病毒病和晚疫病,需及時拔出病株,病毒病可噴施病毒靈等藥劑,晚疫病可噴施代森錳鋅等藥劑,共噴施2次,間隔10 d噴施1次。

(2)玉米:播種前,用甲胺磷乳油對玉米種子進行拌種,可預防粗縮病與地下害蟲的發生。苗期,可用辛硫磷顆粒來防治玉米蚜蟲、薊馬、黏蟲等害蟲。大斑病、小斑病等葉部病害,多發生在玉米穗期,由于此期植株較高大,防治較為費力,因此應以預防為主。預防時,可以用阿米西達等藥劑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進行噴施,間隔半個月后再進行1次噴施,即可達到預防的目的。

[1] 田明.阿崗鎮玉米雙套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6,28(6):38

[2] 鄧中華.地膜玉米-馬鈴薯“雙套雙”高廂壟作栽培技術要點.四川農業與農機,2015,(6):38~39

猜你喜歡
塊莖基肥苗期
遮陰處理對白及塊莖產量和有效成分的影響
環境與植物激素對馬鈴薯塊莖休眠與萌發的影響研究
連續4年基肥減量對生菜產量、品質和土壤養分的影響
桃樹施基肥“五字訣”
蔬菜苗期發生猝倒病怎么辦
短期窖藏下馬鈴薯塊莖品質指標的變化趨勢
不同基肥對3個樹種造林成活率與生長的影響
茄子苗期怎樣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馬鞍型白及組培種莖農藝性狀的相關性及通徑分析
玉米苗期注重管 豐收高產有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