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學文:衣食住行皆養生

2017-09-03 10:39李曉強
中醫健康養生 2017年6期
關鍵詞:衣食住行張老中醫藥大學

本刊特約記者李曉強

張學文:衣食住行皆養生

本刊特約記者李曉強

張學文,1935年出生,陜西漢中人,首屆國醫大師。陜西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F任衛計委“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研究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評審委員,陜西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終身教授,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張學文從醫60余年,在中醫急癥、中醫腦病、溫病學、疑難病等研究領域均有學術造詣,對“毒瘀交夾”“水瘀交夾”“痰瘀交夾”“氣瘀交夾”“顱腦水瘀”等病機理論的認識頗多創新,自成體系,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櫻花盛開的時節,我們來到了坐落于秦都咸陽的陜西中醫藥大學。清晨陽光溫暖,空氣里彌漫著陣陣芬芳。剛進張學文張老的辦公室,他就滿面笑容地跟我們握手表示歡迎。張老82歲高齡,但行動自如、精神煥然、思維敏捷、風趣幽默,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我們說想聽聽他的養生經驗,他順口一句:養生就在平常的衣食住行里。

衣:隨著氣候變化而增減

衣服有兩個功用,其一,蔽體保暖;其二,裝飾美化。但現代人過多地注重衣服的裝飾美化功能,似乎最基本的保暖作用被忽視了。張老說,一年四季,陰晴冷暖,氣溫也會因時因地不斷變化,作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就應該隨著氣溫的變化而更換不同的衣服,這跟動物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換毛是相似的道理。同時,這是“天人相應”的一種具體體現?,F在很多年輕人,一味追求漂亮時髦,大冬天穿得很單??;春秋季節連襪子都不穿,冬天也是露著腳踝。這些都是與季節、氣溫相悖的做法,會損耗人體陽氣,甚至易受寒邪侵襲。不光不能保養機體,維護健康,更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當然,中醫有“三因制宜”之說,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穿衣也一樣,也必須遵循“因時因地因人”的原則。順應自然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養生。

食:養護脾胃最重要

《禮記》有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見飲食對人而言是頭等大事。中醫學非常重視飲食,《黃帝內經》就提出“飲食有節”的養生觀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雖然越來越重視飲食調理。但張老卻說很多人講的所謂飲食保養都是有問題的。他說,窮的時候,吃飽就是養生?,F在物質富足了,很多人講究吃山珍海味,比如鮑魚、海參、冬蟲夏草,還有很多保健品等,甚至把保健品、營養品當飯吃,這些都是不對的。怎樣吃算養生?他強調,一句話,凡胃能接受、脾能運化的食物就是符合養生的。年輕時,人體消耗較大,脾胃功能旺盛,吃些厚味滋膩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到了老年,一味滋補,膏粱厚味就不合適了,不但起不到保養作用,反而會誘發疾病。因為人老了,消耗減少了,脾胃功能也衰弱了,這時候,粗茶淡飯就是最合適的,所以,應提倡老年人清淡飲食。張老非常注重飲食調養,他認為飲食養生,根本上講,就是“養護脾胃”。除了日常三餐,他還說,喝茶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同樣需要“三因制宜”,不要一年四季都喝一種茶。另外,他認為飲食養生一定要有“藥食同源”的意識,比如,老年人多脾腎氣虛,易出現“上喘下結”(注:即氣短兼有便秘),此時多吃黑芝麻就很好。

張學文手書《養生四應歌》

?。壕迷凇拔伨印辈焕】?/h2>

我國的居住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古人對于住的要求非常高,就建筑形式而言,都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宮、殿、廳、堂、樓、臺、閣、亭等。每一種建筑形式都有自己獨特的功用。但在現代城市里,幾乎都是高樓大廈,人們成天被鋼筋水泥包圍。張老認為,久居高樓,一方面使人不接地氣。地氣上升,云蒸雨潤,這是自然之態,人體也應該上承天氣,下接地氣,才能不容易生病,這也是“天人相應”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城市的樓間距較小,陽光不易照進房間,加上很多人的居室狹小,通風不好,這些都對身體健康不利。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改善居住環境是困難的。因此,多去戶外走動,如公園、綠地、湖邊等,接接地氣、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一舉多得。

行:適度運動 形神共用

行有兩方面,一個是出行,一個是運動,但歸根結底是運動。張老說到行,無不感慨地說,現代人太缺乏運動了!出門有車,上樓有電梯,很多人連一步都不想多走,兩三站路都要開車,上個二樓都要坐電梯。雖然說現在交通工具很發達,但也要注意適度運動。運動可以調節氣機,調和氣血。但張老也強調,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或者說根據自身情況而言,不要別人說長跑好,你就去長跑;別人說爬山好,你就去爬山,那樣就違背了中醫的“三因制宜”精神。劇烈運動可以,但必須量力而行??傊?,無論如何都應該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年輕人身強力壯,可以參加一些劇烈運動,但年紀較大,或是體質較弱的人,就最好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方式。張老強調“形神共用”,對于運動也是如此,動以養形,動亦養神,只有做到這樣,才是運動養生的最高境界。對老年人而言,太極拳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最后,張老說,養生保健一方面要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另一方面也不要刻意為之。當然,諸如睡眠充足、適當練習保健操、心情舒暢等都是值得重視的。但總歸離不開前面說的兩點,只要符合“三因制宜”和不刻意的保養方法都是好的養生之法。

猜你喜歡
衣食住行張老中醫藥大學
山東中醫藥大學科研創新團隊介紹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腎病二科簡介
罵鴨記
“辦月刊,你們膽子很大啊”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湖北中醫藥大學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
“歡樂谷”杯“衣食住行—樂”攝影大賽來稿選登
“歡樂谷”杯“衣食住行—樂”攝影大賽來稿選登
“歡樂谷”杯“衣食住行—樂”攝影大賽來稿選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