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式微擋不住 “留存”亦可貴

2017-09-04 16:35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29期
關鍵詞:汪涵書面語言鄉音

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城市里長大。盡管每個城市所在的區域曾經都有過方言,但城市化社會到來,使得人們彼此交流必將舍棄方言而采用漢語的通用語言——即“普通話”。孩子會講所在城市或父母家鄉方言的越來越少,大多數孩子屬于“沒有方言”的一代??梢灶A料,隨著這一代人長大成為社會的主流,許多方言將消失或成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使用的語言“活化石”。

“語”和“文”的長期分開,也使方言成為一個人和一個地區居民最顯著的文化標識。出門在外,親不親故鄉人,“故鄉人”憑什么來衡量呢,主要是說話口音相同或相近。因此,方言也成為一個人或一群人保持文化獨立性乃至文化尊嚴最好的武器。

但在市場化大潮之下,標準化是一種趨勢,個性化的東西將越來越少,不獨是語言。就以養育嬰孩為例,在前現代社會里,各地差別甚大,有各種不同的風俗??傻搅私裉?,黑龍江的媽媽和四川的媽媽給孩子買的玩具,幾乎是一樣的標準,選擇奶粉的品牌也可能趨近。在這樣的標準化時代,孩子們從小用普通話交流,而不會或不愿意說方言,是很自然的事情。

方言逐漸消失,就是標準化消滅個性化的大背景下一種必然。當然,普通話也有它的劣勢。嚴格地說,普通話是一種人為規范的書面語言,表達的生動性自然不如方言?,F代一些知名作家,如以北京話為底子寫作的老舍和以西南官話為底子寫作的沈從文,如果抽掉他們語言中那些地域色彩,置換成中規中矩的書面語言,他們的作品魅力將大打折扣。

從學術和文化的角度而言,采取現代科技留住祖輩的聲音,讓后人了解到曾經中國各地的人怎么說話,亦很有必要。汪涵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欽佩的。

(摘編自“新華網”)

【編輯發聲】

有資料顯示,全世界現存6000多種語言。但是隨著全球化和城鎮化,這些鄉音正以每兩周消亡一種的速度在減少。換言之,保護方言,確實已經非常必要了!

不過,汪涵發起的保護方言行動,即便其保護不了方言,阻擋不了方言的消亡,但其積極意義依然不言而喻。

最起碼,在消亡之前,留下方言消亡前最后的資料,通過錄音、錄像等資料,將方言曾經的存在記錄下來,保存進博物館,這起碼能證明這種方言曾經有過。

保護方言,不等于說要抵觸普通話。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溝通的加強,地域文化正在被磨平,失去它的特色,方言的消失,也只是這個大環境下的小小潮流。

可是盡管如此,我們依然眷念著我們的鄉音。因為鄉音里,藏著回家的路。

猜你喜歡
汪涵書面語言鄉音
友情是一種最炙熱的態度
有些水聲,像鄉音
汪涵甘當娛樂圈“隱士”
汪涵 我希望把生活過得干凈平靜一點
加強閱讀教學促使幼兒理解圖書中的符號探微
將語言的訓練落到實處
交際化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
鄉音
汪涵:從打雜工到名主持
鄉音不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