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石漠化綜合治理現狀及對策

2017-09-06 17:45楊建勇姚正剛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4期
關鍵詞:石漠化綜合治理四川省

楊建勇 姚正剛

摘要 本文闡述了四川省喀斯特地區石漠化的基本情況,以及石漠化綜合治理開展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并從科學治理、發動群眾、增加資金投入幾個方面提出了深入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石漠化;綜合治理;現狀;問題;對策;四川省

中圖分類號 X1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4-0245-02

石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態環境背景下,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影響,造成地表植被遭受破壞、嚴重土壤侵蝕,導致基巖大面積裸露,礫石堆積,土壤生產力嚴重下降,地表呈現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乃至消失的現象[1-2]。四川省地處我國西南、長江上游,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區位極其重要。省域內喀斯特地區石漠化土地分布范圍廣、程度深,石漠化存在蔓延、惡化的趨勢,嚴重威脅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穩步快速發展。2008年以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各石漠化縣認真按照《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年)》有關要求,深入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1 四川省石漠化基本情況

四川省喀斯特地區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丘陵向盆周山區、高山峽谷的過渡地帶,涉及16個市、自治州的50個縣(市、區)。據2005年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對石漠化的監測結果顯示,四川省喀斯特地區有石漠化土地801 895 hm2,占喀斯特區面積2 668 020 hm2的30.1%,占石漠化所在縣(市、區)國土總面積的5.5%。

2 綜合治理開展情況

由于我國石漠化危害的嚴重性,尋求一種有效的治理措施一直是國內眾多學者所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對石漠化的治理,很多學者從國家目標和學術思想等不同角度進行了較為廣泛的探討??傮w看來,石漠化治理措施仍以4種方式為主:一是生物措施,二是耕作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四是綜合措施[3]。

2.1 工程建設情況

四川省自2008年正式啟動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工程以來,先后有寧南、華鎣、漢源等17個縣(市、區)啟動實施了喀斯特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各石漠化治理縣緊緊圍繞石漠化綜合治理“三大目標、六大任務”,以恢復和增加林草植被、提高水源涵養能力、減少水土流失為核心,以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產業結構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深入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在摸清石漠化現狀、成因、危害的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深入論證,按照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分類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科學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和年度初步設計,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理模式和工程措施,實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修建截水溝、攔沙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設施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增加林草植被覆蓋度,攔蓄坡面徑流,減少水土流失,確保取得實效。2008—2015年,17個工程治理縣治理喀斯特面積近3 200 km2、治理石漠化面積近900 km2。

2.2 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工程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四川省各石漠化縣以小流域為單元,合理布設綜合治理措施,通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地改良、人工種草等生物措施和修建引水渠、排洪溝、蓄水池、沉砂池等小型水利水保設施等工程措施,工程區林草植被得到顯著增加、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生態環境初步改善。二是工程區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著力點,解決民生難題,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修建生產便道、蓄水池、沉沙池,配套了渠系、管網工程,攔蓄徑流,解決人畜飲用水及農作物、林木灌溉用水問題。通過整合沼氣池和節能灶等項目建設,解決農戶燒柴問題和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同時減小薪伐壓力。三是工程區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

3 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多年的工程建設實踐看,四川省喀斯特區石漠化綜合治理依然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治理任務重、施工難度大。四川省已治理喀斯特區面積、石漠化面積僅占現有喀斯特面積、石漠化面積的10%左右?!笆濉逼陂g,僅有10個縣納入國家“十三五”石漠化治理規劃。同時,四川省石漠化治理任務較重的地區大多地處金沙江、大渡河、赤水河干熱干旱河谷地帶,長年干旱缺水,林草植被生長條件差,需進行提灌引水等綜合工程措施,工程治理難度大。二是資金壓力大、成果鞏固難。四川省石漠化綜合治理縣普遍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人力、材料和運輸成本高,同時石漠化縣大多屬國家連片扶貧重點縣,地方財力困難,資金壓力很大。此外,四川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區大多土層瘠薄,立地條件差,林草植被成活率低,工程建后管護難度大,成果鞏固難。

4 對策

4.1 堅持科學治理

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的科學研究,對四川省多年來石漠化治理工作進行深入分析,提煉總結一批可以在全省推廣的有效治理模式。根據各石漠化地區差異大、類型不同的特點,要針對其石漠化類型、自然條件、群眾習俗,堅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合理開發的治理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區域劃分和工程措施布局。將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集中連片,綜合治理。

4.2 發動群眾參與

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有效改善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最終受益的是當地群眾。在石漠化治理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石漠化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開展組織培訓,印發宣傳資料和技術資料,提高廣大群眾的政策水平、科學意識、技術素養和致富能力。

4.3 增加資金投入

石漠化治理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多元化的生態環境和石漠化工程融資體系及完善資金管理[4]。運用生態經濟學和系統工程學原理,增加科技與經濟投入。首先,將石漠化治理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設立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復基金,以保障治理建設資金供給。同時,建立健全資金投資使用制度,加強資金使用監督,進行投資績效審計,從而提高資源配置和資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資金產生最大的效益[5]。其次,充分利用西南喀斯特區水資源,在巖石縫隙中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地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既增加收入,又能減緩石漠化進程[6]。

5 參考文獻

[1] 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繹及其科學內涵的探討[J].中國巖溶,2002(2):31-35.

[2] 李森,魏興琥,黃金國,等.中國南方巖溶區土地石漠化的成因與過程[J].中國沙漠,2007(6):918-926.

[3] 張平倉,丁文峰.我國石漠化問題研究進展[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8(3):1-5.

[4] 吳士章,唐金剛,戚燕強.巖溶地區石漠化成因研究及防治措施:以貴州省普定縣為例[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9):20-25.

[5] 江興龍,黃海,張明珍.貴州石漠化現狀與防治對策探討[J].中國西部科技,2009(3):52-54.

[6] 單洋天,于炳松,李朝暉,等.我國西南地區巖溶石漠化趨勢及可持續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2):753-754.endprint

猜你喜歡
石漠化綜合治理四川省
速讀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1號)
淺析玉龍縣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效
“孿生風云”之石漠化與貧困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涉毒案件場所變化趨勢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問題探討
湖南將加快石漠化綜合治理步伐
四川?。玻埃埃鼓曛鲗贩N集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