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華的跨國經營管理案例分析

2017-09-11 06:21黃鑾嫻
西部論叢 2017年3期

黃鑾嫻

摘 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企業之一,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擁有員工約11萬人,業務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殼牌在中國發展業務,迄今為止已超100余年。本文旨在分析殼牌在華跨國經營動因,并就其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分階段闡述其于1996年至今遇到的挑戰及組織和管理應對策略,與同行競爭者??松梨谶M行對比,分析其優劣勢,在此基礎上,提出其未來發展思路與總結。

關鍵詞:殼牌中國 跨國經營 階段戰

一、前言略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企業之一,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擁有員工約11萬人,業務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1],是典型的跨國公司。而殼牌在中國發展業務,迄今為止已超100余年。1996年,殼牌中國有限公司成立,盡管行業具有特殊性,對于外資企業進入有規模上的限制,對殼牌中國應對危機的解決方法以及跨國經營之道進行分析總結,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殼牌在華跨國經營動因分析

殼牌早在19世紀90年代初就已通過運輸貿易業務把煤油輸入中國,于二次大戰期間戰前設立的超過50間附屬公司被日軍毀壞,暫停了一切經營活動,戰后重建工作迅速進行,在多地成立辦事處。本文認為其屬于長期的品牌滲透,但將1996年殼牌中國有限公司的成立視為殼牌正式進行在華跨國經營的標志,并就內、外部環境因素兩方面進行跨國經營動因分析。

(一)石油行業巨頭實力強大

在??松①徝梨谥?,殼牌是當之無愧的石油行業巨頭,其在資金與技術等方面實力強大,擁有在華進行大規模投資的能力。

(二)并購浪潮致使競爭者實力突飛猛進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石油資源國為促進本國石油工業的發展,逐步放寬或解除了對本國石油工業的壟斷控制,推出了一系列對外開放開發政策。收購與兼并的發生讓石油界排名重新洗牌,殼牌公司被??松梨趭Z走了世界第一桂冠,這讓其意識到并購不僅是資本的整合還是市場份額的搶占,要重回霸主地位必須縱向一體化經營,橫向規?;瘮U張。

三、戰略發展階段

基于對其經營動因與組織管理特征的分析,結合危機對其的影響之深,管理戰略與組織結構密不可分,將殼牌在華跨國經營主要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外籍高管控制時期、林氏時期、海博過渡時期和張氏時期。

(一)1996年-2005年:外籍高管控制時期

1.實施的戰略:堅持保留總部決策權

事實上,殼牌并沒有針對這些問題做出改變,實施相應的戰略。恰逢危機發生,總組織構架與管理模式改變,2005年7月,兩個董事會合并,同時設立全球CEO職位。同年9月,林浩光被任命為新的殼牌中國主席,也就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了下一階段。

(二)2005年-2013年 :林氏時期

1.實施的戰略

(1)更多的上游

殼牌在技術研發上投入最大,而當時的中國也最需要技術,故殼牌通過先進技術與成本控制敲開了中國石油行業上游的大門。和中國合作進行了南海石化、陜西長北致密氣、四川盆地天然氣等上游項目的合作。

(2)更加盈利的下游

在鞏固潤滑油的利好市場同時,拓展加油站業務。由于殼牌與中石油、中石化有著“一、三、五政策”,即一年準入中國市場,三年給予批發權以及五年內授予零售權,也就是批準建立加油站,在這一時期內,成功建立了200多家獨資加油站,后應獨資經營權被廢止,在這一時期內,合資建立了400多家加油站,為下游業務增加了了可觀的盈利。

(三)2013年-2015年: 海博過渡時期

這一階段無戰略可言,僅是為林浩光的離任進行過渡,維護現有業務,盡快找到合適的下一任殼牌中國主席[2]。

四、未來發展思路

(一)關注能源領域的特殊性

由于能源領域的一些特殊性,殼牌在中國的業務開展總是少不了中方合作伙伴的身影。隨著在華業務的擴展,殼牌也將尋找更廣泛、更多元的中方合作伙伴。殼牌在與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和延長集團等戰略合作伙伴在國內的合作都很愉快。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小伙伴,可能是上游的,也可能是下游的,有可能是供應的,也有可能是需求的,也有可能是技術的。

(二)關注新能源方面

盡管殼牌集團于2016年6月成立了新能源部門[3],但其在中國尚未有實質性投資。中國是一個創新能力非常強的國家,殼牌應盡可能把自己做的業務與中國相連。能源轉型是一個相當長的道路,殼牌正在積極參與這個過程,并正在世界其它地方取得重要進展。在中國,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目前,殼牌在中國已制訂了“in china for china”的低碳發展戰略。

五、總結

中國的許多企業依靠硬擴張模式(如粗放式的資源投入、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對環境的漠視與破壞、對產業價值鏈的壓榨、靠壟斷或國家行政力量的整合)以完成了量的積累,但殼牌卻是在人才、技術、品牌與管理上增強全球競爭力。殼牌總是做一些有把握的事情,它的產品多樣化限于相互緊密關聯和協同的能源和化工行業,極少越出熟悉的行業范圍。殼牌經歷過許多負面新聞的沖擊,但都很好化解,并在成熟階段特別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的經營。危機也是時機,2004年對于殼牌中國是較大的轉折點,也是這一時期,有了真正的管理自主性。

注釋:

[1] 陳楠.殼牌中國:百年后的跨越[J].商務周刊,2010(12):76-80.

[2] 侯瑞寧.在中國,為中國——訪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海博[J].中國石油石化,2013(01):34-35.

[3] 王濱濱. 殼牌中國公司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案例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6.

參考文獻

[1] 陳楠.殼牌中國:百年后的跨越[J].商務周刊,2010(12):76-80.

[2] 馮麗娜.跨國石油公司投資戰略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13):236-237.

[3] 張銘.殼牌:一個國際名牌的中國戰略[J].中國報道,2006(11):84-87.

[4] 侯瑞寧.在中國,為中國——訪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海博[J].中國石油石化,2013(01):34-35.

[5] 吳清.殼牌中國布局謀變?[N]. 中國經營報,2015-06-29(B15).

[6] 徐沛宇.殼牌中國的拐點[J].能源,2017(01):62-6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