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州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研究

2017-09-11 06:21張詩瑤
西部論叢 2017年3期
關鍵詞:黔江優惠政策湘西

張詩瑤

2011年,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8號),明確了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湘西州嚴格對照文件執行,整體上,湘西州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受惠金額先增后減。第二輪西開優惠政策對湘西地區經濟增長貢獻度低于第一輪西開政策。從湘西州與其他4個同類地區比較來看:湘西州的受惠企業數、受惠規模及對經濟增長貢獻度在同類地區中墊底。

一、湘西州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情況

(一)湘西州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受惠金額先增后減。

第二輪西部大開發政策從2011年起,湘西州嚴格對照文件執行,確保每一個符合條件的企業都能從國家發展戰略中得到實惠。在2011年-2016年間,湘西州西開戶數較為穩定,但享受戶數和優惠金額數在2015年出現轉折,2016年享受戶數較2015年減少7家,優惠金額減少915萬。據統計,目前湘西州經審核確認享受減按 15% 優惠稅率的企業為35戶,2011 年至 2016 年合計153戶(次),減免稅9256萬元。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從地區看,主要分布在吉首、瀘溪、花垣等縣市。從行業看,主要分布在電力、鋁業、建材、交通等行業。從企業看,主要是湘西九旺醫藥有限公司、五凌電力有限公司碗米坡水電廠、湘西州瑞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等。

(二)在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下,湘西州經濟持續發展。

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行以來,為自治州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湘西州的人均GDP從2007年的5910元增加到2016年的19434元,年均增長13.02%。人均財政收入從571元增加到2976元,年均增長19.8%。湘西州經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支持。西部大開發政策不僅對湘西州的GDP和財政收入產生積極影響,并為社會的就業和稅收的增長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湘西州的就業崗位數平均每年增加24000個。近年雖然有一部分企業處于虧損或者微利狀態,可能在企業所得稅上貢獻比較有限,但在增值稅等和增加就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湘西州整體入庫稅額近五年增長156%。通過稅收優惠而減輕企業稅負、增強企業發展后勁、發展西部地區經濟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本質,在這一政策下,湘西州近年宏觀經濟各項指標穩中有升,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

二、第一、二輪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比較分析

(一)第二輪西部大開發政策內容變更使湘西州受惠范圍縮小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基本上延續了原有優惠的主要內容。根據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15號),西部大開發地區分省市新增了不同的可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行業,但未明確湘西州、湖北省恩施州、吉林延邊州比照西部地區的稅收政策執行(第一輪明確三個自治州比照執行)。顯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優惠范圍縮小、優惠力度下降,新增的鼓勵類產業目錄沒有惠及湘西州,這對湘西州的企業非常不利。

(二)第二輪西開優惠政策對湘西地區經濟增長貢獻度低于第一輪西開政策。

截至2016年,我州可享受第二輪西部大開發政策的企業共35戶,實際享受政策的15戶,減免企業所得稅1410萬元,與2008年第一輪西部大開發政策在我州實際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企業 127 戶、減免企業所得稅3300萬元相比,戶數下降92戶,下降幅度72.44%,減免企業所得稅下降1890萬元,下降幅度57.27%。圖2是2007年-2016年湘西州人均GDP增長率的變化情況。地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湘西州人均GDP指標反映著湘西州經濟發展狀況、人們生活水平,在第一輪西部大開發期間平均增長率為21.11%,但是,第二輪西部大開發期間,平均增長率僅7.6%。從湘西州在兩輪政策中的執行情況看,可見,湘西州在第二輪西部大開發中,享受優惠的企業數及減免稅額相比第一輪大幅減少,并且影響到了湘西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

三、湘西州與恩施、銅仁、黔江及河池比較分析

(一)湘西州的受惠企業數、受惠規模及對經濟增長貢獻度在同類地區中墊底。

在第二輪西部大開發中,湘西州在受惠企業數和受益規模上墊底。通過對其他地區發來數據進行整理,得到圖3和圖4。圖3中,河池的數據在主坐標軸,其范圍是250戶-450戶,湘西、恩施、黔江和銅仁的數額對應右邊數據,五個地區中,湘西州的受惠企業數是最少的,范圍在5-20戶。

優惠金額,即受益規模。將湘西地區與恩施、銅仁進行對比,湘西地區收益規模依然處于最低水平,范圍在1000萬-3200萬之間。若與河池對比,更是相差甚遠。

宏觀經濟指標GDP是衡量地區經濟綜合實力的重要參數,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富裕程度及其居民生活水平得重要綜合指標。各地區在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下,經濟穩步增長。其中黔江發展相對更好,可能是黔江的地理優勢造成,但值得一提的是黔江區適用“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行業由商業服務業、軟件信息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批發零售、租賃服務和制造業等大類構成。也就是說,在湘西、恩施、黔江和銅仁四個地區中,黔江的受惠企業所處的行業范圍是最廣的。

(二)造成地區差異的原因分析

那么湘西地區在受惠企業數和受益規模墊底的原因是什么?在五個地區中,其受惠企業所處的主要行業類型如下表所示。受惠企業行業類型最多的地區是黔江,其次為河池、恩施,最少的是銅仁和湘西。在銅仁地區,受惠企業處于金融業、制造業、能源供應業的數量較均勻。但是,湘西州2016年受惠企業中,屬于制造業4家,屬于制藥業2家。湘西州所能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沒有屬于旅游、軟件信息、專業技術、有色金屬等等行業的企業存在,國家重點鼓勵的環保節能行業,在湘西州也甚少。湘西所處地理位置特殊,產業結構也較獨特。因此,在國家鼓勵類產業目錄方面,對湘西地區非常不利。

四、湘西州第二輪西開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內容的變更縮小了湘西州受惠范圍與力度

第二輪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由第一輪的三項減到一項,即符合國家鼓勵類產業項目的企業減按 15%優惠稅率,且規定其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企業總收入的 70% 以上,享受優惠政策的門檻過高。另外,西部地區企業由于規模、資金、技術等原因,經營效益總體狀況不好,虧損面較大,比較之下東部地區稅收優惠享受更充分,所以西部地區稅收優惠的力度不足,尤其是湘西地區。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是稅率、稅額方式的直接優惠,而加計扣除、加速折舊、減計收入等稅基方式間接優惠沒有運用。第一輪優惠方式有稅率、定期減免稅等直接優惠,第二輪優惠形式唯一的是稅率優惠,優惠方式更為單一,企業受惠面更為狹窄。由于第二輪西開政策在內容上的變更,使得湘西州的受惠范圍和力度大幅減小。

(二)企業自身經營能力有限,部分優惠政策形同虛設。

自治州地域較偏、交通落后,企業的經營規模小,發展能力不強。從上面的統計可以看出可以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的企業將近40%都是虧損狀態,處于微利狀態的企業也很多。由于本身處于虧損或微利,根本不要繳納或者只需繳納很少的企業所的稅,使得該享受實惠的企業很難享受到更多的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很多能夠享受實惠的企業政策對它們來說卻是形同虛設。

五、對策建議

(一)加大湘西州企業稅收優惠范圍與力度

降低準入門檻,將規定產業項目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 70% 以上的比例調整降低為50% 以上,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所得稅優惠政策。調整降低稅率,將優惠稅率降低到10%,因為實施新稅法后法定稅率由原33%降到25%,西部大開發優惠稅率應相應調低。鑒于許多企業處于微利和虧損狀態很少能享受到西開優惠,可以在固定資產折舊,收入額減免等方面進行優惠。

(二)實施傾斜優惠政策,產業目錄因地制宜

希望自治州內更多的企業能夠享受到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使企業得到發展,使自治州的經濟和稅收都得到發展。鑒于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存在差異,實施傾斜優惠政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

(三)從其他方面改善企業生存環境并堅定不移實施開發

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均等化轉移支付的比重,從而增強湘西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完善湘西地區基礎建設,吸引人才,為企業構建良好生存環境。加大對湘西的特色優勢產業的扶持,對特色企業給予更多的優惠,為西部開發提供產業支撐和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芬,郭歡歡等.我國產業目錄現狀梳理及完事對策[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8).

[2] 楊攀.涉稅行政審批與備案的改革邊界探討[J].稅收經濟研究,2015(4).

[3] 廣西地方稅務局課題組.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探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6(11)

猜你喜歡
黔江優惠政策湘西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細化治理城市
一橋飛架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小天使研學旅行之湘西助學夏令營(下)
關于黔江區兩城同創的若干思考
關于黔江區兩城同創的若干思考
基于AHP的渝東南生態保護區應急儲備庫選址
黔江區鄉村旅游發展初探
湘西大劇院 藝華齋 日月坊裝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