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海綿城市強化源頭認識

2017-09-11 06:21陳李靜
西部論叢 2017年3期
關鍵詞:源頭海綿城市構建

陳李靜

摘 要:海綿城市的構建要從源頭做起,這樣才能通過積累的過程而逐漸成為一個有機的城市體系。對于海綿城市的構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科學合理的對于綠色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并將其與灰色基礎設施相結合,從而形成一個能夠有效對抗洪澇災害,并能夠把雨水進行合理的利用和循環的海綿城市。

關鍵詞:海綿城市 源頭 構建

1.構建海綿城市從源頭做起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城市當中的建設用地逐步增加,城市地面的透水性能也逐漸的降低,使得降雨時城市能夠承受的滲水量逐漸變小.匯流的時間變短,給城市的雨水排出形成了非常大的壓力。同時也會由于城市滲水量的變小,造成洪澇災害情況的發生,甚至會造成生態系統當中水質的污染和惡化等一系列問題。我們能夠看到在英美一些國家在城市水處理的問題上,其核心都是在于對源頭的控制,并以此為基礎來建立比較完善的城市雨水處理系統。

實際上對于源頭的管理價值要遠遠大于后期的治理價值,對于源頭的控制包括了對于水質體積的控制以及地下水回補體積的控制等。一些小型的設施會對于中型左右降雨的污染和流量控制有著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對于特大暴雨來說顯然作用不足,要解決特大暴雨所造成的排水困難問題,必須建立相應的蓄水池和滯洪區等一系列設施等。

構建海綿城市的核心在于順應自然,也就是說要盡量降低建設的影響,在最大程度上對于自然進行保護,包括對于土地的保護和生態水系統的保護等等。對于城市原有的一些已經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的粗放模式,要及時的進行修復,從而保證城市的生態多樣性。另外,也要對于城市的開發強度進行控制,并保有一定的生態用地,增加水域的面積。通過多種對自然環境影響較低的措施,來降低雨水對于城市的影響。

2.改變傳統建設方式

海綿城市概念的出現,就是為了能夠緩解當前因為城市發展的速度過快所形成一系列城市病,我國城市建設傳統觀念是:雨水排放的越快、越多越好,以及對通過管道和渠道匯集接著通過河道進行排放的體系應用。而海綿城市的建立,則是通過蓄水、滲水、滯水、凈水、用水以及排水這些方式的結合,來進行雨水的凈化、循環和使用的處理,從而對于雨水的徑流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城市當中,任何一塊建設用地都應該成為對于源頭進行低影響的控制措施。同時,在建設城市綠化帶以及隔離帶的時候,不能單純考慮城市的綠化需求,也要把城市的排水問題考慮進去。例如在建設城市綠地時可以采用下凹式的建設方式,從而加強城市的滲水和滯水能力,進而控制生態水污染。通過對于原有的集中綠地建設觀念進行改變,以便在小區或者街道當中采用下凹的綠地建設方式,并且應該保證下凹綠地占到城市總綠地面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些路面的徑流水質相對差,所以綠化帶當中的植物要能夠具有一定的抗污染和浸泡能力。步行街和人行道以及停車場等路面應該盡量鋪裝具有透水性的地磚,且應該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覆蓋率。在城市中的廣場、公園等地帶應該建立具有收集和循環功能的蓄水池,且該蓄水池在關鍵時刻能夠作為人們的應急用水地。近些年來,我國城市技術研究部門最新研究出的技術,例如蓄水池底部加入經過專門處理砂層,使得蓄水池的含氧量能夠提升三倍,從而能夠更長時間保持水質的良好。

3.綠色道路雨水處理系統的建立

在城市當中,道路雨水的徑流面源有著較強的污染性,且有著較高的污染負荷,所以,對于城市當中的道路雨水進行合理的控制和處理對于整個城市的生態系統保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些發達國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建立了城市的綠色道路雨水處理系統,例如英國以植被為主要過濾措施的排水系統,包括城市中的濕地、花園等等,且這些系統已經成為了城市道路排水的主要部分。而法國在建立道路雨水系統時,嚴格要求在道路周邊必須建立雨水塘,從而避免水源質量受到道路雨水的負面影響。在例如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等國家,都會在城市道路附近建立各式各樣的雨水塘或者濕地等,從而有效的降低道路雨水中的污染物,同時也能夠為城市的景觀以及生物多樣化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我們國家在未來的城市道路設計過程中,絕不能僅僅考慮行車問題和交通問題,對于道路雨水問題進行考慮是非常必要的。而在對于雨水處理系統進行設計時也不能僅僅考慮管道徑流量或者大小管徑收集以及河道排出等問題。在進行城市道路系統設計過程中,要和雨水處理系統進行充分的結合,并且要對于城市道路附近的自然條件進行充分的利用,進而起到雨水凈化和滯留的作用,最終搭建起城市綠色道路雨水處理系統。

4.海綿城市理念探討

世界范圍內的海綿城市理念在不斷的進行著創新和進步,隨著彈性城市概念的提出,要求城市在能夠應對自然災害的同時,也能夠采取可持續發展的態勢,提升城市的整體彈性和多角度的應對能力,把自然災害所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少。這里所說的城市彈性實際上就是指城市的建設需要擁有一定的容納度,能夠收放自如。那么如果從城市水系統的角度來說,對于水的循環利用,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對水資源的增加,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城市的彈性。而海綿城市理念的出現,實際上是對于彈性城市理念的延伸和發展。

對于城市中建筑的優化設計,應該把綠化和降雨相結合,例如讓一些植物能夠覆蓋在建筑物表面或者屋頂,成為一種垂直的園林建筑,進而對于整個城市的景觀進行美化,且能夠增加建筑物的雨水利用率。試想越來越多的建筑成為垂直園林建筑,那么實際上每一個建筑就是城市當中的一塊海綿,而海綿城市也是由一個一個的海綿所組成,這實際上就是構建海綿城市的主要載體。

結束語

海綿城市的構建是實現城市和自然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且能夠有效解決城市發展中的一些問題。無論城市的規模大小,海綿城市的構建已經成為一種必然。本文首先對構建海綿城市從源頭做起的內容進行闡述,同時對于海綿城市改變傳統建設方式進行分析,從而對于海綿城市綠色道路雨水處理系統的建立進行研究和探討,最后對于海綿城市的理念進行深入的探究。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海綿城市的構建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猜你喜歡
源頭海綿城市構建
冠狀病毒
“海綿城市”理念下,構建低影響雨水開發系統的研究綜述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尋找思路源頭 發現解題活水
中國為何要建“海綿城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