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代簡帛零札(八則)*

2017-09-14 03:33陳送文
考古與文物 2017年6期
關鍵詞:整理者帛書馬王堆

陳送文

(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近讀馬王堆漢墓帛書和銀雀山漢簡,或校釋文字,或與傳世文獻對勘,成札記八則。

1.馬王堆漢墓帛書[壹]《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德圣》四五二—四五三:四行成,善心起。四行刑(形),圣氣作。五行刑(形),惪(德)心起。和胃(謂)之惪(德),其愛胃(謂)之一,其愛胃(謂)之天,有之者胃(謂)之胃子。

“其愛胃(謂)之一”一句中,整理者釋為“愛”字的字形作:

按:此字當釋為“要”,整理者釋為“愛”,誤。

2.馬王堆漢墓帛書[壹]《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十六經·順道》一四一下:“能毋有己,能自擇而尊理乎?”

整理者釋為“尊”字的字形作:

按:此字當釋為“奠”,讀為“尊”,整理者釋為“尊”,誤。

3.《管子·心術上》:“虛無無形謂之道?;f物謂之德?!?/p>

“虛無無形謂之道”一句,

《春秋繁露·天道施》第八十二引作:“管子曰:‘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p>

《周易述》“虛中以治之”條引作:“《管子·心術篇》曰:‘虛無無形謂之道?!薄段倪x注》卷第十一引作“虛而無形謂之道?!?/p>

《文選注》卷第十八引作“虛無無形謂之道?!?/p>

《文選注》卷第二十引作“虛無形謂之道?!?/p>

《文選注》卷第二十一引作“虛無無形謂之道?!?/p>

《文選注》卷第二十九引作“虛無形謂之道?!?/p>

從傳世典籍中的引述來看,“無”字是否為衍字,一時難于判斷。王念孫《讀書雜志·管子第六》“虛無”條:“‘虛無無形’本作‘虛而無形’。洪云:《文選·游天臺山賦》注、《嘯賦》注、左太沖《詠史詩》注,引此并作‘虛而無形’。案:今本《文選·嘯賦》及《詠史詩》注皆作‘虛無無形’蓋后人以誤本《管子》改之,唯《天臺山賦注》未改。念孫案:下解云‘天之道,虛其無形’,則此文本作‘虛而無形謂之道’明矣。今本‘虛而’作‘虛無’亦后人所改?!盵1]《管子校注》:“劉師培云:洪、王并以‘虛無無形’為‘虛而無形’之訛,所校是也?!段倪x》嵇康《雜詩注》,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注》并引‘虛無形謂之道’,則不疊‘無’字,甚明?!盵2]馬王堆帛書[壹]《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道法》一下:“虛無刑(形),其裻冥冥,萬物之所從生?!闭碚咦ⅲ骸啊豆茏印ば男g上》:‘虛無無形謂之道’,《文選》注引作‘虛無形謂之道’,今本《管子》衍一‘無’字?!盵3]整理者說法可從,亦證明了王念孫之校讀正確?!段淖印罚骸疤摕o者,道之所居?!薄段淖印罚骸疤摕o者,道之所舍也?!笨膳c《管子·心術上》:“虛無形謂之道?!眳⒖?。

4.馬王堆漢墓帛書[壹]《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稱》一六〇下—一六一上:“不用輔佐之助,不聽(圣)慧之慮,而侍(恃)其城郭之固,古(怙)其勇力之御。是胃(謂)身薄。身薄則貸(殆)?!?/p>

整理者釋作“慧”字的字形作:

按:“慧”字字形一般作:

5.馬王堆漢墓帛書[叁]《春秋事語》一六魯桓公與文姜會齊侯于樂章九二:“文羌(姜)迥(通)于齊侯,亙(桓)公以訾文羌(姜),文羌(姜)以告齊侯”

整理者釋作“迥”字的字形作:

按:此字當釋作從辵從同的“迵”字,整理者釋為從辵從冋,不確。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十六經·五正》九一下“迵”字作,其形可參?!恶R王堆簡帛文字編》亦釋為“迵”,括注為“通”[6],可從。

6.馬王堆漢墓帛書[叁]《戰國縱橫家書》一二蘇秦自趙獻書于齊王章(一)八八:“臣之勺(趙)?!?/p>

整理者釋作“之”字的字形作:

按:審視圖版,此字當為“至”字,不是“之”字。

7.馬王堆漢墓帛書[叁]《戰國縱橫家書》一五須賈說穰侯章一四二—一四三:“臣以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之嘗有也?!?/p>

整理者釋作“嘗”字的字形作:

按:此字當為“當”字,不是“嘗”字。此處“當”字讀為“嘗”。從“當”與從“嘗”之字相通之例可參看《古字通假會典》298頁【嘗與當】條。

8.銀雀山漢墓竹簡[貳]《論政論兵之類·兵之恒失》一〇一六—一〇一七:“兵見善而怠,時至而疑,去非而處邪,是是而弗能居,不能斷者也?!?/p>

整理者注:“《周書·王佩》:‘見善而怠,時至而疑,亡正處邪,是弗能居。此得失之方也,不可不察?!單摹鞘嵌ツ芫印?,意謂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但就是不能按照正確的去做?!吨軙贰歉ツ芫印斠啻艘?,‘是’字下可能脫一重文?!盵7]

此段文字傳世本《逸周書》作:“見善而怠,時至而疑,亡正處邪,是弗能居。此得失之方也,不可不察?!敝煊以兑葜軙栃a尅纷ⅲ骸靶付枵卟豢膳c為善,猶豫者不可與乘時,舍正大而趨邪僻,雖有天位,弗能安居。蓋未有不審于得失之術而能佩德者也?!盵8]從其注釋可知,“懈惰者不可與為善”當是解釋“見善而怠”之意;“猶豫者不可與乘時”闡釋“時至而疑”的含義;“舍正大而趨邪僻,雖有天位,弗能安居”闡述“亡正處邪,是弗能居”之意。從《論政論兵之類·兵之恒失》來看,傳世本《逸周書》于“是”字下當脫一重文符號,“此得失之方也”之“此”當指代前面的“見善而怠,時至而疑,亡正處邪,是弗能居”四項。以此看來,朱右曾對“亡正處邪,是弗能居”一句句意的解釋不太準確。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對“見善而怠,時至而疑,亡正處邪,是弗能居。此得失之方也,不可不察”一句的譯文為“看見善事而怠慢不前,時機到了而猶豫不決,失掉正道而處于邪道,這樣就不能安居。這些是得與失的方術,不能不仔細地觀察?!盵9]從其譯文可以看出,黃先生解釋“是”為“這樣”,解釋“居”為“安居”。黃先生在《逸周書校補注譯》一書的修訂本中解釋“是”為“謂是以、因此”[10]。亦誤。從以上論述可知“是弗能居”此句出土文獻作“是是而弗能居”,第一個“是”當為意動用法,可以解釋為“認為什么是正確”的意思,“居”當解釋為“處置”,引申為“實行”?!吨芏Y·考工記·弓人》:“居干之道”,孫詒讓正義:“居,猶言處置也?!?/p>

“是是而弗能居”一語又見于銀雀山漢墓竹簡[貳]《論政論兵之類·君王問答·文王與太公》?!墩撜摫悺ぞ鯁柎稹の耐跖c太公》一三五三—一三五四:“文王問大(太)公曰:‘何謂止道起道?’大(太)公[曰]:‘……邪,是是而弗能居,止道也?!?/p>

整理者注:“《明傳》作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王者,道之所止也?!療o‘是是而弗能居’句。敦煌寫本《六韜》殘卷(伯希和3454號)作太公曰:‘見善而迨,時至而勿疑,去非而勿處,故義與明是矣而不能居。此四者,道之所止也?!淖州^今本為多但有訛誤?!吨軙ね跖濉芳氨据嬕肌と侗闶А芬嘤信c此相似之文字?!吨軙ね跖濉罚骸娚贫?,時至而疑,亡正處邪,是弗能居。此得失之方也,不可不察?!侗闶А罚骸娚贫?,時至而疑,去非而處邪,是是而弗能居,不能斷者也?!瘬侗闶А?,敦煌本《六韜》‘時至而勿疑,去非而勿處’二句‘勿’字皆當屬衍文,蓋因‘勿’‘而’二字形近而誤衍,又‘處’字下奪‘邪’字。敦煌本‘故義與明是矣而不能居’句,當與簡文‘是是而弗能居’句同意,但文字可能有錯誤。今本《明傳》蓋因脫去此句,遂臆改‘此四者’之‘四’為‘三’。但如將末二句作為一事看待,則今本‘三’字不誤?!盵11]

《論政論兵之類·君王問答·文王與太公》一章文字與《六韜·文韜·明傳》多相近?!读w·文韜·明傳》作:“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倍鼗蛯懕尽读w》殘卷(伯希和3454號)作:“太公曰:‘見善而迨,時至而勿疑,去非而勿處,故義與明是矣而不能居。此四者,道之所止也?!薄板省?,王繼光《敦煌唐寫本〈六韜〉殘卷校釋》一文解釋為“及也”[12],誤?!板省?,傳世本《六韜》作“怠”?!板省碑斪x為“怠”,解釋為“懈怠”?!皶r至而勿疑,去非而勿處,故義與明是矣而不能居。此四者,道之所止也”,王先生注釋為“《七書》本作‘時至勿疑’?!镀邥繁咀鳌嵌帯?。此句有訛誤,義不可曉?!镀邥繁緹o,故下云:‘此三者道之所止也?!盵13], 20世紀初在黑水城遺址又出土了西夏文譯本《六韜》。西夏文譯本《六韜·文韜·明傳》作:賈常業《西夏文譯本〈六韜〉解讀》一文直譯為“太公曰:‘善見不怠,時至不疑,非知時止,此三種者,道之滯止所?!币庾g為“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盵14]可參。

附記:小文草就于2013年3月1日,隨后向《考古與文物》雜志投稿。2017年12月6日收到校稿通知。小文待刊期間,裘錫圭先生主編,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全7冊由中華書局于2014年6月出版?!耙弊指尼?,《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4冊第120頁亦已指出,請查看?!叭簟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4冊第186頁改釋為“嘒(慧)”?!板摹?,《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3冊第196頁亦指出?!爸痢?,《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策〉釋文》(《文物》1975年第4期)已指出,小文漏引,實為疏忽,亦可參看《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3冊第219頁注釋[二]。

[1]王念孫.讀書雜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466.

[2]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4:762.

[3]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44.

[4]陳松長編著,鄭曙斌,喻燕姣協編.馬王堆簡帛文字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430.

[5]同[4].

[6]同[4]:64.

[7]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40.

[8]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M].皇清經解續編,卷九頁5-6.

[9]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411.

[10]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修訂本)[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377.

[11]同[7]:175.

[12]王繼光.敦煌唐寫本六韜殘卷校釋[J].敦煌學輯刊,1984(2):37.

[13]同[12].

[14]賈常業.西夏文譯本六韜解讀[J].西夏研究,2011(2):66-67.

猜你喜歡
整理者帛書馬王堆
帛書《黃帝四經》之“道”的“入世”特征
你是“書桌堆砌者”嗎?
梁潮印簵·鐘鼎文帛書人物傳寫
新出楚辭《李頌》校釋
傳記書坊
新版《紅樓夢》續寫者由“高鶚”變“無名氏”,紅學家認為這樣更客觀
楚帛書近十五年研究簡述
“馬王堆”走進上海龍美術館
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教學口令
《馬王堆漢墓帛書[叁]》釋文補正四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