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護理理論在臨床腫瘤護理的應用

2017-09-20 12:36李艷珂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年5期
關鍵詞:跨文化理論差異

李艷珂

河南省郟縣人民醫院 中醫腫瘤科 河南郟縣 467100

跨文化護理理論在臨床腫瘤護理的應用

李艷珂

河南省郟縣人民醫院 中醫腫瘤科 河南郟縣 467100

目的:總結分析臨床腫瘤護理中跨文化護理理論的應用方法以及應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間收治腫瘤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根據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所有患者按照腫瘤患者臨床護理制度實施護理,觀察組同時采用跨文化護理理論,對比兩組患者護理的護理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質量評分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和對照組患者上述指標存在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跨文化理論應用于臨床腫瘤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睡眠質量,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

跨文化護理理論;臨床腫瘤護理;應用分析

近年來,我國各類腫瘤疾病的發病率較高,而腫瘤疾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存質量的主要疾病。隨著臨床護理模式的轉變,在臨床護理中需要全面兼顧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但是不同患者在生活環境、文化背景、道德信仰以及價值取向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而在臨床護理中需要重視這些差異,跨文化護理理論的應用可解決這一問題。本文主要就跨文化護理理論在臨床腫瘤護理的應用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間收治腫瘤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根據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48.6±5.1)歲。在疾病類型方面,肺癌25例、乳腺癌9例、肝癌6例、胃癌10例;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 38—78歲、平均年齡(48.9±5.0)歲。在疾病類型方面,肺癌22例、乳腺癌10例、肝癌8例、胃癌10例,在基礎資料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差異不明顯,能夠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腫瘤患者臨床護理常規實施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同時進行跨文化護理理論,具體方法為:(1)調查問卷,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現狀、價值取向、社會背景、經濟狀況、受教育狀況等,并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2)在護理交流中主要采用普通話,對于大部分農村地區患者,且不會將普通話,可安排于患者統一地區的護理人員使用方言與患者交流溝通,增加患者的親切感[1];(3)在護理期間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睡眠狀態,由與患者有良好護患關系且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開展心理護理,通過心理疏導,消除患者存在的各類負面情緒,確?;颊哂辛己玫男那?;針對睡眠質量差的問題,需要在尊重患者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的個人衛生、緩解患者的疼痛、調整患者作息時等;(4)根據患者的宗教信仰以及飲食習慣,在護理中應避免禁忌的相關飲食以及物品等;(5)重視多種護理方法的綜合運用,在護理中可將人文關懷、護理干預、人性化護理等多種方法綜合應用,突出對患者的人性化護理。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觀察指標有:(1)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具體的采用焦慮抑郁量表進行評價,睡眠質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價[2];(2)臨床護理滿意度,使用調查問卷獲得。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觀察指標中所需要的數據進行統一分類處理,借助于統計學軟件 SPSS19.0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護理滿意度使用率(%)表示,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質量評分使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并使用卡方或者t進行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檢驗標準為P<0.05。

2、結果

2.1 相關指標評分比較

在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質量評分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腫瘤患者相關指標評分分析(±s,n=50,分)

表1 兩組腫瘤患者相關指標評分分析(±s,n=50,分)

組別 抑郁評分 焦慮評分 睡眠質量評分觀察組 9.08±1.03 7.17±1.21 8.41±1.12對照組 13.17±1.46 13.33±1.58 15.67±1.43 t 4.792 6.891 7.014 P <0.05 <0.05 <0.05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護理結束后,觀察組,滿意49例(98.0%)、一般1例(2.0%);對照組滿意42例(84.0%)、一般6例(12.0%)、不滿意2例(4.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跨文化護理理論是以文化為基礎的護理關懷,該理論中包含了對患者的專業化護理,同時又包含了關懷護理,根據不同患者在文化個體方面的差異性進行相關的護理服務。尤其是對于腫瘤患者而言,腫瘤患者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經濟壓力,在臨床護理中可采用跨文化護理理論進行護理。

本次研究中對部分腫瘤患者在護理中應用了跨文化護理理論,也就是在充分了解患者文化背景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以及地區差異等進行護理,對于大多數農村地區患者,在護理交流中可根據患者習慣采用方言交流,便于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同時根據前期對患者調查的基礎信息,進行心理護理、睡眠護理等全方位的護理工作。研究結果表明,跨文化護理理論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睡眠質量,促進醫療護理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將跨文化理論應用于臨床腫瘤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睡眠質量,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

[1]劉丹丹,趙英凱,龔爽,等.跨文化護理理論在臨床腫瘤護理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3,10(09):186-187.

[2]張艷,許華,單世君.基于腫瘤護理的跨文化護理臨床實踐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1):97-98.

R473.5

A

1672-5018(2017)05-114-01

猜你喜歡
跨文化理論差異
相似與差異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找句子差異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