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手術配合米非司酮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效果觀察

2017-09-20 12:35劉利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年5期
關鍵詞:異位癥盆腔卵巢

劉利

中鐵十二局集團中心醫院 山西太原 030000

腹腔鏡手術配合米非司酮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效果觀察

劉利

中鐵十二局集團中心醫院 山西太原 030000

目的:研究腹腔鏡手術配合米非司酮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6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腹腔鏡手術+術后口服孕三烯酮的治療方案,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術后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療方案,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服藥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經治療后觀察組完全緩解率高于對照組,排卵及月經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腹腔鏡手術配合米非司酮可作為臨床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優選治療方案之一。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米非司酮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臨床常見的婦產科疾病,其屬于良性病變,25~45歲育齡期婦女發病幾率較高,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目前臨床多采用腹腔鏡手術對該病進行治療,但這種治療方法復發率較高。我院對收治的 48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配合米非司酮治療,臨床效果滿意,現將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痛經、月經失調、性交痛、不孕、慢性盆腔疼痛或有包塊等。將以上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48例)和觀察組(48例)兩組。對照組中,年齡21~44歲,平均(33.8±5.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3.3±1.5年);R-AFS分期: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14例,Ⅳ期8例。觀察組中,年齡22~44歲,平均(33.1±6.4)歲;病程5個月~6年,平均(3.5±1.6年);R-AFS分期:Ⅰ期9例,Ⅱ期17例,Ⅲ期15例,Ⅳ期7例。兩組患者以上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腹腔鏡手術+術后口服孕三烯酮的治療方案,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術后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療方案。術后3天對照組需口服孕三烯酮,口服劑量為每次2.5mg,每周2次;術后3天觀察組需口服米非司酮,口服劑量為每次12.5mg,每日1次。兩組患者的藥物治療周期均為3個月。腹腔鏡手術步驟如下:于患者月經干凈后的3~5天安排手術,給予患者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首先放置好舉宮器,常規術野消毒,取臍緣上 0.5cm作橫切口(切口長度約 1cm),建立人工氣腹。再取兩側下腹麥氏點處的兩個穿刺點,將腹腔鏡置入,借其對患者的腹腔和盆腔進行探查,了解其大致情況,然后分離盆腔粘連組織,綜合分析患者的病灶情況,選擇囊腫剝除術、異位病灶去除術、一側附件切除術三者其中的一種手術方式,使子宮、輸卵管、卵巢處于游離狀態,盡量恢復盆腔的正常解剖結構。如患者輸卵管遠端堵塞需行輸卵管造口術,如患者合并不孕需行雙側輸卵管美藍通液術,可留置透明質酸鈉于盆腔內,術后給予患者常規抗生素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斷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藥物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停藥后的排卵恢復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并評定臨床療效。療效判斷標準如下:完全緩解:患者癥狀和盆腔觸痛結節均消失;部分緩解:患者癥狀顯著緩解,盆腔結節觸痛減輕,且體積變小變軟;未緩解:患者癥狀沒有緩解甚至出現加重的情況或B超顯示盆腔囊性腫塊。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 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期間,對兩組患者服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對照組 7例出現體重增加,5例出現關節疼痛,3例出現痤瘡,2例出現轉氨酶增高;觀察組4例出現體重增加,2例出現關節疼痛,2例出現痤瘡,1例出現轉氨酶增高;即對照組和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 35.42%、18.75%,即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治療后,對照組完全緩解31例,部分緩解12例,未緩解5例,完全緩解率為64.58%;觀察組完全緩解38例,部分緩解7例,未緩解3例,完全緩解率為79.17%;即觀察組完全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排卵恢復時間和月經恢復時間分別為(25.56±5.34)d、(38.78±6.34)d;觀察組分別為(16.58±4.62)d、(28.39±5.26)d;即觀察組上述兩項指標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關鍵在于盡量縮小或去除病灶,使異位的子宮內膜活性降低,恢復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妊娠率。近年來,對于該病的治療,臨床多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其療效獲得認同[1]。將腹腔鏡手術應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治療,有助于徹底切除病灶,準確定位和切除傳統開腹手術不易發現的微小病灶。同時這種手術方式還有手術切口小,對患者損傷小,術后粘連發生率低等優勢,且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傳統開腹手術也大為縮短[2]。但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理過程具有漸進式的特點,腹腔鏡術后復發率較高。因此術后輔助藥物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米非司酮屬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其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子宮內膜,有利于抑制子宮內膜的分化和增生功能,加速其萎縮和凋亡。同時還能對子宮內膜和腹腔的炎癥反應產生藥效,使子宮內膜的異位生長得以阻斷。另外,使用這種藥物,患者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排卵和月經,從而滿足部分育齡婦女的生育要求。本組研究中對照組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孕三烯酮的治療方案,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米非司酮的治療方案,觀察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排卵恢復時間和月經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完全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腹腔鏡手術聯合米非司酮的治療方案具有一定的治療優勢。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配合米非司酮可作為臨床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優選治療方案之一。

[1]馬明寧.腹腔鏡手術配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4):149.

[2]魯霞.腹腔鏡手術聯合米非司酮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s2):173.

R473.5

A

1672-5018(2017)05-053-01

猜你喜歡
異位癥盆腔卵巢
保養卵巢吃這些
卵巢多囊表現不一定是疾病
不是所有盆腔積液都需要治療
如果卵巢、子宮可以說話,會說什么
緊密連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組織中的表達
肛周子宮內膜異位癥60例治療探討
坐骨神經在盆腔出口區的 MR 成像對梨狀肌綜合征診斷的臨床意義
彩超引導下經直腸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檢1例
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中西醫結合護理
從瘀論治子宮內膜異位癥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