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腹部腫瘤放療中應用不同體位固定技術的效果比較

2017-09-20 12:35韓俊秋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年5期
關鍵詞:熱塑體表放射治療

韓俊秋

廣西省柳州市工人醫院放療室 545005

胸腹部腫瘤放療中應用不同體位固定技術的效果比較

韓俊秋

廣西省柳州市工人醫院放療室 545005

目的:觀察胸腹部腫瘤放療中應用不同體位固定技術的效果,探討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胸腹部腫瘤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放療中應用體位固定技術的不同分為4組,并結合電子射野影像裝置對患者治療時在左右、前后和頭足3個方向的擺位誤差進行測量計算,對幾種固定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胸腹部腫瘤放療中4種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中體表畫線技術與其他三種固定技術相比擺位誤差的表現有一定的差距,效果較差; 體表紋身和真空墊體位固定技術的擺位誤差情況較好,在受到呼吸運動的影響后有一定的影響;熱塑體膜組的擺位誤差最小,且不受呼吸運動的影響,擺位誤差降低效果最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腹部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選擇熱塑體膜固定技術能夠顯著減小擺位誤差,提高固定精確度和患者放療療效,臨床使用價值高。

胸腹部腫瘤;放療;體位固定技術;擺位誤差;效果比較

胸腹部腫瘤放療時精準度越高,治療效果越好,經過多方實驗研究發現,胸腹部腫瘤放療中可應用的幾種體位固定術中熱塑體膜體位固定技術能夠顯著減小擺位誤差,受腹式呼吸、皮膚牽拉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較小,從而提高了固定精確度,臨床應用效果良好[1]。本文結合我院200例胸腹部腫瘤患者的治療情況,對幾種體位固定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以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胸腹部腫瘤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放療中應用體位固定技術的不同分為4組,其中一組患者 40例放療時固定體位采用體表畫線技術、二組患者45例放療時固定體位采用體表紋身技術、三組患者49例放療時固定體位采用真空墊技術、四組患者 66例放療時固定體位采用熱塑體膜技術,并結合電子射野影像裝置對患者經過治療后在左右、前后和頭足3個方向的擺位誤差進行測量計算,對幾種固定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分析。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80例,年齡45-75歲,平均60歲。腫瘤類型包括:肺癌67例,食管癌30例,乳腺癌33例,胃癌50例,胰腺癌20例兩組試驗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實驗將200例患者分成4組,分別為一、二、三、四組,對應的體位固定技術依次為有體表單純畫線技術、體表紋身技術、真空墊及熱塑體膜技術。單純體表畫線組即未對患者胸腹部使用固定措施,患者取平躺位直接按靶區位置在體表皮膚上劃線;體表紋身技術以靶區和患者病變部位為中心,后在體表部位取三點紋身標記;真空墊技術將患者置于真空墊上取仰臥位并將真空放氣變軟便于患者充分接觸,待鑄型成功后取患者身體和真空墊的相對位置標記;熱塑體膜技術使患者放正體架,擺正患者體位,放松全身肌肉,在模擬機定位下將熱塑體膜均勻扣壓在患者的胸腹部,待塑形固定完成后在熱塑體膜的上下端進行標記。結合電子射野影像裝置對患者經過治療后在左右、前后和頭足3個方向的擺位誤差進行測量計算,對幾種固定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1.3 觀察指標

以各組患者經過治療時在左右、前后和頭足3個方向的擺位誤差為觀察標準對4種體位固定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辦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對比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胸腹部腫瘤放療中4種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中體表畫線技術與其他三種固定技術相比擺位誤差的表現有一定的差距,效果較差; 體表紋身和真空墊體位固定技術的擺位誤差情況較好,在受到呼吸運動的影響后有一定的影響;熱塑體膜組的擺位誤差最小,且不受呼吸運動的影響,擺位誤差降低效果最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胸腹部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選擇熱塑體膜固定技術能夠顯著減小擺位誤差,提高固定精確度和患者放療療效,臨床使用價值高。

2.1 4組患者應用不同的體位固定技術放療時擺位誤差相比較,體表畫線技術表現最差,誤差程度最高;體表紋身技術、真空墊技術表現好于體表畫線技術,但不及熱塑體膜技術,兩種技術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熱塑體膜技術誤差最小,效果最好。見表1.

表1 4組患者應用不同的體位固定技術放療時擺位誤差比較情況(±s,mm)

表1 4組患者應用不同的體位固定技術放療時擺位誤差比較情況(±s,mm)

注:一組與其他三組相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四組與其他三組相比,也有明顯差異(P<0.05);二組和三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

不同方向擺位誤差組別左右向 前后向 頭足向一組 6.21±3.56 7.83±4.19 6.41±4.88二組 3.96±3.88 3.55±3.29 3.53±2.17三組 3.87±3.71 3.41±3.23 3.38±2.33四組 2.28±1.58 2.32±1.31 2.31±1.11

2.2 熱塑體膜體位固定技術在受到腹式呼吸、皮膚牽拉及其他因素影響后擺位誤差情況較好,體表畫線技術受到的影響最大。體表紋身技術、真空墊技術表現好于體表畫線技術,但和熱塑體膜技術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3 討論

放射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使用效果良好,腫瘤放射治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反復多次擺位治療,而在實施放療的過程中患者體位會因為各種原因存在移動的現象,放療治療的精準性不易保障。因而實施精確治療的關鍵是擺位的重復性,保證體位的重復性和準確性是放射治療的關鍵 ,然而擺位的重復性和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受到體位固定技術的影響,因此,選擇好的體位固定技術是提高放療治療的重要的環節[2-3]。

常用的幾種體位固定技術有體表單純畫線技術、體表紋身技術、熱塑體膜及真空墊技術等[4-5]。在放射治療中胸腹部腫瘤患者往往受到腹式呼吸、皮膚牽拉及其他因素等多重原因的影響,在放射治療的過程中擺位誤差降低效果表現不佳,降低了放射治療的精準化作用,影響治療質量,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病人的痛苦和經濟壓力。經過大量實驗研究后發現,胸腹部腫瘤放療中4種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中體表畫線技術與其他三種固定技術相比擺位誤差的表現有一定的差距,效果較差; 體表紋身和真空墊體位固定技術的擺位誤差情況較好,在受到呼吸運動的影響后有一定的影響;熱塑體膜組的擺位誤差最小,且不受呼吸運動的影響,擺位誤差降低效果最佳。本次實驗的結果與上述結論相一致,實驗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胸腹部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選擇熱塑體膜固定技術能夠顯著減小擺位誤差,提高固定精確度和患者放療療效,臨床使用價值高。

[1]武寧,姜德福,韓東梅,趙紅福,程光惠.胸腹部腫瘤放療中應用不同體位固定技術的效果比較[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1 , 20 (4) :320-321

[2]孫吉明,王明 ,高杰.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3 , 23(5) :2371-2372

[3]吳清珍.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 (1) :00073-00073

[4]趙雪松.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 , 2015 , 19 (11) :119-120

[5]紀文達.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不同體位固定技術的應用效果對比分析[J].世界中醫藥 , 2015 (a01) :518-519

R473.5

A

1672-5018(2017)05-007-01

猜你喜歡
熱塑體表放射治療
廣東放射治療輻射安全現狀
降低體表孢子含量對僵蠶總灰分的影響
求解空間幾何體表面積問題的方法剖析
荷蘭熱塑材料研究及應用中心研發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回收工藝
奧德熱塑體模聯合真空墊固定技術提高鼻咽癌放療擺位精度的分析
2015年我國熱塑丁苯橡膠進口國家或地區概況
磁共振病灶體表定位貼及臨床應用研究
熱塑體膜在放射治療應用中對患者情緒影響的研究
咽及喉部鱗癌放射治療技術研究進展
胸腺瘤放射治療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