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石舒清小說中方言詞運用

2017-09-20 00:30馬曉琴
青年文學家 2017年26期
關鍵詞:方言詞西海固單音節

馬曉琴

摘 要:石舒清是一位寧夏回族作家,作為在西北大地上成長起來的他,小說語言深深地打上了西海固回族文化的烙印。他小說的語言講究錘煉和張力,自覺地、創造性地把西海固方言引入到小說的敘述和描寫之中,帶來陌生、奇特的審美效果。本論文試圖從單音節和雙音節詞入手,來探討、分析這些詞匯對展現地域、民族特色和西海固民眾心理重要作用。

關鍵詞:方言;單音節;雙音節;地域;心理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6-0-02

漢語方言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在方言的滋養下成長起來的,對自己成長環境中的方言在內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而且,使用起來信手拈來。作家作品中使用方言,一方面,是為了成功塑造某個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可能是藝術上的追求,更多的是故意為之,以此來提高作品的藝術成就。方言詞語的使用使作品更自覺的貼近生活,縮短了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文學史上的一些經典作品也總是或多或少的含有方言詞匯,從而使作品帶有各自不同的審美特征和表達優勢。這一點在鄉土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普遍。

石舒清作為一位西海固鄉土作家,小說中西海固方言詞匯是作家自覺地,本能的一種書寫。他用自己熟悉的方言講述著黃土地上父老鄉親們的故事,或美好或艱難都用他筆下的文字書寫了出來。方言在他作品中是極其重要的一種形式因素,而且在關鍵的地方能起到一種點綴風情的作用,特別是將作為人物的語言與作品的思想,人物感情等聯系起來的時候,往往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石舒清是一位重視語言運用的作家,他小說中對西海固方言的運用,例子很多,以下是從小說中收集到的雙音節詞:

日頭 將就 吃虧 麻搭 扯磨 日鬼 勁大 吃力 尻子 后晌 嚷仗 停當 怪道 指望 成器 營生 懵松 扯謊 饃饃 失笑 真格 頗煩 定定 咕噥 拾掇 孽障 知感 古今 晌午 早起 抬舉 拉扯 閃失 撥派 瓷實 準承 行程 攢勁 積修 端詳 大限 口喚 展妥

在這些雙音節的方言詞匯中,有的是古代不同歷史時期的古語詞,如“尻子”、“怪道”、“真格”、“扯謊”等。

這些詞可以在元明清不同時期的作品里找到用例,《水滸》第十六回:梁中書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舉你,真格有見識!”《紅樓夢》第十二回:開門人見他這般景況,問是怎的。少不得扯謊說“黑了,失腳掉在茅廁里了”[1]。有的是在回民話中通用,比如“知感”,一詞在《寧夏方言研究論集》一書中記載:知感,原義為知恩感德?!赌鲜贰ゎ櫾絺鳌罚骸岸m恩遇,有異凡流,木石知感,犬馬識養,臣獨何人,敢忘報德?”《元朝秘史》:“我使四杰將作桑昆的妻小、百姓、頭匹都救救與了你,又曾知感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承蒙相公夫人抬舉,人非木石,豈不知感?”《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這一門親,蒙老哥親家相愛,我做兄弟的知感不盡?!苯裨谖骱9碳拔鞅被孛裨捴?,可以用作及物動詞,并引申出形容詞的用法,含有兩層含義:①知恩感謝真主。②謝主的恩典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回族用語。這些方言詞在石舒清的小說中比比皆是:

(1)那老師有點驚訝地說:“老師你真格想當組長?”

(《楊德宗》)

(2)而他的笑聲卻遭那兩個聽到了,爾里細了聲問笑的原因,豪賽老人說:“我想了一個失笑的事?!薄吧妒κ隆睜柪镎f。 (《盜骨》)

(3)柳老阿訇在大風里衣衫襤褸,皺紋里都埋著土,對田阿訇說:“唉,我故鄉的人,你在胡達的撥派里,遷我回到我母親的身邊吧,這里的土不凈,我睡著不安寧啊”。

(《盜骨》)

(4)“你不要扯謊,扯謊不是人”。 (《蒙昧》)

(5)父親說他今天見了赫麗徹女婿,“高個子,穿的也洋氣,還戴著鴨舌帽,很攢勁的一個人嘛?!?/p>

(《一個女人的斷記》)

在理解上,讀者對上述的這些雙音節方言詞語,并不會感到有太大的困難。通過字面及把語境結合起來進行推斷,就會獲得一定的信息量,并可能找出相應的普通話詞語,如“古今”現代漢語中指“平話小說”,在西海固方言中,引申為“故事”;許多,例如:“營生”在普通話中,是指謀生,在石舒清的作品中指職業或工作。同樣的詞語還有:

早起→早晨 晌午→中午 生怕→恐怕 后晌→下午 扯謊→撒謊 勁大→過分 麻搭→厲害 頗煩→心煩 嚷仗→吵架

有部分方言詞語單從字面上已經推斷不出詞義,在作品中的意義和普通話中的意義相差甚遠,如《留守》中的“我為啥偏偏要往黑路上走呢?我是個瓜子么?”中“瓜子”,《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它的解釋是:瓜的種子,特指炒熟做食品的西瓜子、南瓜子等。在石舒清的作品中“瓜子”則是指人,是“傻瓜”的意思。像這樣無論是從字面上還是聯系語境都無法獲得準確信息的方言詞語,雖然比重不是很大,然而在讀者心中留下了一個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從確切理解表達內容的角度來看,對于讀者而言,即是一種障礙,又是趣味!

石舒清對雙音節方言詞語運用自如,單音節方言詞語更是作品語言的一個亮點,在理解分析作品中的單音節方言詞,可以使讀者更準確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題思想。在作品中用到的單音節方言詞語有“嚎”、“碎”、“松”、“咬”“攆”等。

在他的作品中,常出現“碎”字,讀作suī,“碎”在西海固方言中是“小”的意思,常用來表示對孩子的喜愛。如:

(6)碎雜毛,不要以為長了幾個狗牙就看不起太太,你還是吃這個長大的我給你說。 (《小青驢》)

(7)母親就笑著說:“我是大人嘛,你們碎娃娃,看那個害怕呢?!?(《鐵色》)

《小青驢》中,姑太太把“我”,戲稱為“碎雜毛”,《鐵色》中,母親把“我”稱作“碎娃娃”,無不體現著長輩對孩子的疼愛。

如,小說中出現的“ ”,讀作sóng,意思是:①對人的蔑視;②軟弱無能,不中用,常用來罵人。endprint

(8)這時候老楊那圓著的表示傾聽的嘴巴就咧向兩邊,化為笑的模樣,即刻聽見一種怪異的笑聲發自他那單薄的軀體,“哈哈,你這個 ,你這個 ,哈哈?!?(《楊德宗》)

(9)楊老師此時已興奮得那柄小刀沾著血了,他激情而驕傲地瞅一眼女教師們,拍那小伙子一掌,說:“你個 呀,還是個大專生,揭的老底,沒素質,豈不聞,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你 不是個好東西,沒素質得勁大?!?(《楊德宗》)

(10)我跑到外奶奶家找媽媽,卻沒有找到,便哭了起來,我的舅舅陰森森地瞅著我說:“嚎夠了嗎你?”“你瞅瞅你那 勢”。 (《片童年·高房子》)

一個“ ”就已經把一個小學教師——楊德宗和一個惡狠狠的舅舅形象就呈現在讀者面前。

如,“嚎”字,有“(人)號哭之意”。

(11)這時她突然發現五斤在抽泣著,這使她有些驚異:“你嚎啥?”她這樣驚愕地問五斤,但她這樣一問,卻使五斤大聲地哭起來了。 (《鐵色》)

(12)“不要嚎不要嚎”。母親焦躁地用顫顫的手指擦著他的眼淚,說。 (《蒙昧》)

(13)嘿,本來就是個丑婆姨,還敢嚎,一嚎就純粹不能看了嘛,來來來,讓哥給你收拾收拾。

(《旱年》頁123《伏天》)

如,“咬”字,《旱年》中,有個婦人來要“乜貼”的時候,老狗聽到動靜,“像一團臟毛一樣竭盡所能地向那婦人跑去了,它踢姍著跑,一邊用老得發渾的聲音咬著?!碑斈莻€裝成女人的男人(這個人在要也貼的人里是個例外,她走進屋里來常常是一言不發,用棍子打著地使人知道。而且她是下得了手打老狗的,老狗也認下了她,對她有了仇恨)來要“乜貼”的時候,“老狗每次都要費心勞神地咬她,終是被她的棍子打怕了,老狗一般是站在半院,依然煞有介事地后塌著屁股,眶眶眶眶一只老風匣似的向她咬?!痹诠P者讀到的作品中,只要提到狗叫,似乎都用“咬”字。顯然,這個“咬”是“叫”的意思,正如我們日常所說的“雞叫狗咬”。

還有“蹴”、“搭”等等,一些單音節方言詞,如《盜骨》“你兩個蹴著別動,我去瞅一下?!焙蕾愅蝗徽f。在爾里報名要去取柳阿訇的骨什時說“柳老阿訇的骨什,埋在哪搭,就是哪搭的福啊”;在《留守》中,“一莊子人都說你的閑話時你的臉往哪搭放?”“哪搭”——是哪里什么地方的意思。這個詞在汪曾祺的《受戒》和丁玲的一些小說中也提到。

當手捧著石舒清作品的時候,筆者常常會情不自禁地用西海固方言讀起來,感覺無比地親切和熟悉。方言的運用也許會給其他地區的讀者帶來某種程度上的陌生感覺,語言的陌生化也是詩歌創作中講求的。就像石舒清一樣,熟練地運用,而且把握好其中的尺度,給讀者帶來新奇的感覺。這些雙音節方言詞和單音節方言詞語用來描寫人物,刻畫形象,無疑增強了感情色彩和個人風格,有利于展示作品的地域特色與民族特征。使人聯想到祖國的大西北,西海固一帶的社會環境和自然風貌。

注釋:

[1]李樹儼.李倩.寧夏方言研究論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1年,136頁.

參考文獻:

[1]石舒清.開花的院子[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

[2]石舒清.石舒清小說自選集[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黃景湖.漢語方言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1987年.

[4]李樹儼.李倩.寧夏方言研究論集[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1年.

[5]馬朝霞.石舒清小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6]賈志宏.戈壁灘上的一抹新綠——寧夏青年作家小說創作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7]李榮啟.文學語言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8]汪曾祺. 中國文學的語言問題, 汪曾祺文集[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3年.

[9]劉必隆. 論石舒清小說創作及其藝術特質[J].固原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10]楊占武.回族語言文化[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endprint

猜你喜歡
方言詞西海固單音節
一部新時代的脫貧攻堅史
西海固文學研究的典范
——評鐘正平《知秋集》
語文單音節詞教學初探
在農村小學語音教學中提升學生認讀拼讀能力初探
關于西海固 我們一直了解得太少
“壁虎”方言詞造詞理據的地域文化特征
《搜神記》方言詞研究
聽音訓練對漢語單音節聽感清晰度的影響
古楚方言詞“桯”源流探析
同義單音節動詞的詞義對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