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困境及對策

2017-09-20 04:29孫夢穎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年14期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困境

孫夢穎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中,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可以說在我國經濟飛速前進的道路上,有農民工兄弟付出的汗水,且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新生代農民工已經與城市建設密切相連、不可分割,從我國社會發展的現狀來看,城市建設離不開新生代農民工的打拼,但這些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卻總是滯后,他們參與城市的各項建設,卻享受不到城市給予他們的合理待遇,各種社會保障困境打擊著農民工勞動的積極性,也制約著我國經濟的更快發展。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困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116

[中圖分類號]C913.7;D6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4-0-02

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進城務工的主體,而這些新生代農民工主要以“80后”“90后”為主,他們的思想素質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對于社會的各項保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要完善他們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他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這也是當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且只有從根本上保證農民工的利益,才能促進我國社會穩定以及經濟和諧發展。

1 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困境

新生代農民工通常也被人們稱作是第二代農民工,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的素質更高,思維更敏捷,思想更先進。從我國當前經濟建設的現狀來看,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城市發展不可忽視的主力軍,但要想讓他們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我國經濟進一步騰飛,就必須要做好關于他們的社會保障問題。但從總體上看,社會保障困境卻在時時困擾著農民工,影響著他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1.1 新生代農民工受二元戶籍制度的約束

二元戶籍制度是在城鄉二元體制的背景下產生的,二元戶籍的形成不僅使農民工失去了在城市享受各項社會保障的機會,更讓他們在城市打拼中變得更加艱難,因為二元戶籍制度雖然可以讓農民進入城市,像市民一樣工作和生活,但始終擺脫不了自己是農民的身份,從而也享受不到城市戶口的居民所擁有的諸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新生代農民工對社會的不理解,降低了工作積極性,在農民工受約束的同時,更影響著城市的建設,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1.2 新生代農民工受自身素質的影響

從第二代農民工的素質看,雖然其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數農民工也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但凡是涌入城市來找工作的,大多是在“大學路上”被擠出局的,不論是家庭方面的原因還是經濟狀況的因素,他們的綜合性素質仍處于較低的層次和水平上,沒有專業技能,更沒有較高的素養,這導致他們的社會地位變得十分的“低下”,再加上他們的思想在自己知識面的局限性下沒有得到拓展,對自己應有的權利也不會去維護,他們認為只要能掙到錢,并不在乎社會保障的問題,這種現象導致他們的合法權益漸漸被減弱甚至消失,而處于社會最低層的農民工在不會維權的情況下,也得不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一旦出現問題,根本沒有社會保障做后盾,致使生活困難重重。

1.3 就業狀態不穩定,失業率高

新生代農民工雖然在教育方面已經比第一代農民工有所改善,但總體素質卻沒有得到整體提升,也就是說,他們的進步水平及技能狀態,遠遠跟不上城市發展的腳步,所以在當今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很難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常常出現農民工四處打工,頻頻失業的現象。

1.3.1 專業技能不能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

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時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一份穩定的、高收入的工作,而這些新生代的農民工為了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不得不在勞務市場上頻繁流動,以找到一份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好工作,這種不穩定的就業現象也是給他們的社會保障帶來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1.3.2 工作的連續性差導致保險難以繼續

我國的《失業保險條例》已經有所規定,凡是工作滿1年的農民工是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也就是說,如果農民工在某個企業中工作滿1年,并且該企業已經為他繳納了失業保險費,在其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享受到一次性的生活補助費,看起來這樣的失業保障是非常容易的,但對于現實中的新生代農民工來講,要想得到這種連續性的保障卻特別困難,因為他們的最大特點是流動性大、失業的概率更大,有時候在1年內會換幾份工作,這也是社會保障落不到實處的一個因素。

1.4 城市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

新生代農民工進城打工,雖然看上去與城市居民并無二樣,但在很多的制度上享受著不一樣的待遇,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國的城市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沒有為農民工提供與城市居民同樣的待遇和制度。雖然我國在各項法律、法規及政治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中,不斷出臺針對農民工社會保障的法律政策,卻總是因為各種原因,使這些制度得不到真正的落實,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為農民工出臺了各種參保的辦法,但在執行過程中屢打折扣,最后落到農民工身上的利益已經所剩無幾,再加上政府對這些制度缺乏強有力的監督與檢查,更沒有進行深入的追究和管控,導致大多數制度成了一紙空文,落不到實處。

2 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對社會保障體系的認識

社會保障是對勞動者自身利益的一種保護,是所有勞動者應該享受到的各種社會福利與保險等的權利。我國目前新生代農民工所享有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以及失業保險等,這里所說的工傷保險是農民工所面臨的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風險,由于農民工知識的限制,他們進入城市打工所從事的工作往往是高風險、高危性的工作,所以工傷事故頻繁發生,不僅直接威脅到農民工的生命安全,也使他們的財產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再加上凡是出來打工的都是家里的“頂梁柱”,一旦出現工傷事故,損害的不只是農民工本人,而是一個家庭支柱的坍塌,所以對于工傷保險的認識必須要到位,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工傷保險的建設更是迫在眉睫。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也是一種社會性的福利,各大城市已經建立了最基本的保障體系,但對于農民工來講,他們的流動性致使他們很難把保險繼續下去。雖然這些保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農民工卻會因為各種原因對社會保障體系缺乏認識,對自身的利益認識度不夠,更沒有從根本上重視社會保障,這也是給農民工帶來后顧之憂的根本原因。要想讓社會保障體系做到為農民工服務,就必須要提高他們的思想意識,讓他們了解各項保險的內涵,從而達到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endprint

2.2 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對于農民工來講,他們到城市打工的目的非常單純,只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為了養家糊口,而對于自己的福利待遇及社會保障方面的要求甚少,對于“五險一金”的理解更是淺薄,也不認為這些保險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實惠。如果要繳納保險,除了企業單位為他們繳納的一部分外,還要從他們的工資中扣除一部分,而且企業所繳納的部分在他們要換工作后是不能帶走的,再加上他們工作難以固定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們的參保積極性,使其成為城市建設中只為眼前利益奔波,而不為身后事情發愁的一族,這就形成在出現一些工傷等之類的事故后,讓他們產生追悔莫及、痛不欲生的心情,因此,這是新生代農民工需要改善和提升的地方。

2.3 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的物質支持

從我國當前城市建設的勞動大軍現狀看,大多數的農民工因為沒有高學歷,更沒有專業的技術水平,再加上工作經驗少,閱歷淺等條件的限制,只能從事一些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而這種勞動的特點是付出的體力較大,勞動量較重,但收入卻特別少。從實踐調查數據也可以分析得出,凡是來大城市打工的農民兄弟,大多數的家庭條件不好,生活環境較差,甚至有些農民工連最基本的生活開支都是問題,所以根本無暇去顧及社會保障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去繳納各項保險。另外,一些單位和企業對農民工還存在一定的偏見和歧視,對他們的保險問題根本不加重視,使這些新生代的農民工在社會保障問題上難以有所突破,從而使他們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

2.4 缺乏可靠的法律法規支持

從我國城市建設不斷發展中所涌現出的各項矛盾看,新生代農民工的合法利益得不到真正落實和保證,已經成為城市進步的桎梏,而這個現實的困境不僅制約著城市建設、前進的步伐,還使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的解決及處理變得更加復雜、困難,雖然我國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且已經慢慢在減小城鄉之間的差異,并在城市化的發展中,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區別,爭取讓廣大農民在城市也能安家落戶,但這只能算是新生代農民工戶籍制度上的一個小小突破,沒有把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徹底納入城市社保的范圍中,從整體上分析,這些農民工仍然處于城市的邊緣,依然在城市社會保障體系之外徘徊,享受不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究其以上現狀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缺乏一部專門的法律法規來切實保障新生代農民工的群體利益,只有引起司法部門的充分重視,并為之立法,才能從根本上讓新生代農民工走出社會保障的困境。而且對于這樣的法律、法規的執行一定要進行強有力的監督與檢查,使有關部門受到約束,讓那些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掉以輕心的部門承擔相應的后果,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為農民工服務,才能發揮社會主義法制的有效性,提高農民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城市建設做出貢獻。

3 解決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的有效對策

3.1 提高農民工自身綜合性素質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就必須要農民工自身入手,因為他們是社保困境與問題的主體,更是社會保障的受益者,雖然新生代的農民工相對于他們的父輩而言,在素質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思想也變得更加開放,在城市的收入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學歷低、技能差、經驗少等現狀仍舊是他們就業中的主要問題,只有從他們自身出發,加強培訓與學習,積累經驗,掌握一門專業的技能,才能改變他們從事勞動強度大,沒有技術含量,同時收入頗少的工作現狀。也就是說,要想讓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保障之路一帆風順,就必須要讓他們改變傳統的思維理念,讓他們跟隨著市場的變化及事物的發展看問題,認識到社會保障對自身的重要性,加強自我維權意識,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項社會保險類的活動,從中學習更多的社保知識,提高認識,提升素養,只有在這不斷的學習中,才能得到不斷的進步,才能慢慢融入城市建設中,成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另外,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與學習,社會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讓他們有機會參加一些專業的培訓,為他們綜合性素質的提升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在保障他們基本收入的基礎上,讓他們自身變得更加強大。

3.2 建立適合新生代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體系

既然社會保障保障體系要達到為農民工服務的目的,那么就要為農民工建立一套適合他們自身特點的保障體系,從農民工的生存條件、職業特點以及自身素質出發,建立不同類型的人群享受不同待遇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樣才能滿足各個階層農民工的需要,達到為農民工服務的最終目的。比如,對于勞動強度較大、危險系數較高的行業,要加強對工傷保險的保障體系;而對于輕工行業,諸如紡織等的企業中大多數是一些女性農民工,她們所需要的是保障她們利益的生育險、失業險等;而對于一些相對比較穩定的新生代農民工,可以讓他們繳納社會養老保障,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托。也就是說,只有讓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變得更符合農民工的現狀,才能讓他們在城市中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并在各項保障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依靠,從而工作起來更加積極、努力。

3.3 加強對農民工的重視力度

隨著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意識的不斷提升,他們對自身的發展也有了一定的規劃,除了要求穩定的收入之外,還需要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因此,政府部門必須要充分發揮其主體性,為農民工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并輔以社會保障制度相依托,在國家扶植力度不斷加大,對農民工越來越重視的前提下,讓農民工更有干勁。同時,還需要在戶籍制度上進行深入改革,使農民工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各種社保待遇,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生活和工作。同時,還要為農民工塑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讓他們即使處于異地他鄉,也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在和諧的氛圍中工作,心情也會變得愉快,尤其是在我國“一帶一路”的倡導下,更要給農民工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讓他們能時刻準備著,為我國的各項建設出力獻策,做好自我調整,進行自我解壓,達到自我管理。并在做好各項社會保障的前提下,給予新生代農民工更多的人文關懷,使他們在社會主義溫暖的大家庭中快樂的工作。

4 結 語

我國是一個法治的國家,更是一個處處充滿著公平與正義的國家,每個公民都享受著國家為其提供的各項保障體系,而要建設新時代的和諧社會,加快城市經濟建設的步伐,就要提高對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的重視度,為他們建立健全各項法律保護與技術支持,讓大家在同一片藍天下享受和諧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立,胡靜波.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保障缺失及對策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5(5).

[2]王萬加.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困境與解決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2015(z1).

[3]張敏.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困境與解決對策[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4]姚垚.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困境及其原因探析[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5]王繼云.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現狀成因及對策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2(7).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困境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核心能力發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思路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選擇因素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