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壁者”書“次元國語”

2017-09-22 13:23邵燕君
南方文壇 2017年4期
關鍵詞:部落詞典網絡文學

邵燕君

麥克盧漢曾預言,進入電子文明后人類將重新部落化。如今,在網絡空間以“趣緣”而聚合的各種“圈子”,其數量恐怕早已超過了人類歷史上因血緣而繁衍的部落。這些網絡新部落有著自己的生態系統和話語系統,彼此獨立,又息息相通。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每一秒,這些網絡部落都在生產著新話語,媒介革命使人類進入一個語言的“核爆期”,其繁殖力和流通力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我們把一個個網絡部落比喻成一口口深井,整個網絡亞文化空間就是一個龐大的地下水源系統,各種流行的網絡文藝(如網絡文學、動漫、游戲等)就是這個地下水源噴涌而出的河流,而那些網絡文化關鍵詞就如同一枚枚貝殼,凝聚著“集體智慧”,積淀著“部落文明”。我們的工作就是擷取那些最閃閃發光的貝殼,按照紋路還原孕育它們的部落文化生態,追溯其漫游路徑和演化過程,使這些“活化石”成為觀察記錄網絡動態文明的探測儀。

這些關鍵詞帶著網絡部落生活的體溫,構成各部落的“方言系統”。其中特別有生命力的“方言”可以打破部落間的壁壘,成為網絡流行語;甚至打破“次元之壁”,進入主流話語系統?!镀票跁W絡文化關鍵詞》就是這一破壁之旅的行軍圖。

這部書有兩個致敬對象,也是兩個繞不過去的參照對象:一個是雷蒙德·威廉斯的《關鍵詞——文化與社會詞匯》(1976),一個是韓少功的《馬橋詞典》(1996)。

在《關鍵詞》一書的導言里,威廉斯說,他寫這本書的緣起是1945年二戰結束后,當他從陸軍退役回到離開四年半的劍橋時,驀然發現“事實上他們并沒有講同樣的語言”。這差異的背后,有階級,有時間。雖然每一個群體講的都是自己的語言,但大家卻只能聽到最主流群體發聲。通常語言的演變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但遇上大變動的時期,比如戰爭,裂縫一下子就撕出來了,遮不住,縫不起。所以,他強調,這本《關鍵詞》,“它不是一本詞典,也不是特殊學科的術語匯編。這本書不是詞典發展史的一串注腳,也不是針對許多詞語所下的一串定義之組合。它應該算是對于一種詞匯質疑探詢的紀錄,這類詞匯包含了英文里對習俗制度廣為討論的一些語匯及意義——這種習俗、制度,現在我們通常將其歸類為文化與社會?!本臀业睦斫?,威廉斯在這里強調的是,這不是一堆冷冰冰、純客觀的知識,而是一個熱騰騰、有立場的爭辯過程,這里收集的詞都是“意味深長且具有指示性的”。

在《馬橋詞典》一書的后記里,韓少功也談到了他的寫作緣起。一次,他在海南島菜場上向當地賣主問一種不知名的魚的名稱,賣主瞪大眼睛說“海魚”,再問之下,不耐煩地說“大魚么!”當時他差一點嘲笑、可憐他們語言貧乏,后來知道自己錯了。海南有全國最大的海域,有數不盡的漁村,歷史悠久的漁業。關于魚的詞匯量這里應該是最大的。真正的漁民,對于幾百種魚以及魚的每個部位以及魚的各種狀態,都有特定的語詞,都有細致、準確的表達和描述,足可以編出一本厚厚的詞典。但這些絕大部分無法進入普通話?!八麄兂班眹I啞嘰哩哇啦,很大程度上還隱匿在我無法進入的語言屏障之后,深藏在中文普通話無法照亮的暗夜里。他們接受了這種暗夜?!薄恶R橋詞典》的寫作動機就是揭開普通話的語言屏障,深入啾哳嘔啞嘰哩哇啦的方言,按照它的原生語義和價值體系編寫詞典。這是對普通話霸權的顛覆,也是對大一統的文化觀念的顛覆,更深遠處則指向全球化和普世主義價值體系。

主編這部《破壁書——網絡文學關鍵詞》,我也有一番緣起。2011年春季學期,我正式在北大開設網絡文學研究課程。我突然發現,在這個課堂上,同學們的話和我平時聽到的不一樣了。課后,我請他們吃飯,特意和他們說:“不用管我,說你們自己的話?!庇谑?,我完全聽不懂了,無論是他們聊的內容,還是他們用的黑話。原來,他們平時只是在用我們聽得懂的話和我們講話,除非你懂他們的“切口”,否則,這套方言系統不會向你開放。

后來,我讀到北大中文系韓國留學生崔宰溶的博士論文《網絡文學研究的困境與突破——網絡文學的土著理論與網絡性》(2011年6月通過答辯),他說,傳統學者要研究網絡文學,先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外地人,要聽懂“土著”們的話,才有資格講話。我深以為然,更加端正了學習態度。以后的幾年,我天天在向學生們學說話。剛開始,只能大概聽懂,但不敢插話,因為把握不好分寸尺度。有時在微信群里聊天,一句話要查幾次百度。不懂的黑話還好說,最怕的是你以為你知道的詞,其實詞義已經發生了變化,比如“人品”,比如“節操”,比如聽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自然想起林則徐。好在有學生們不厭其煩地幫我補各種“?!?,講解各種用法的微妙差異。待到我開始比較順暢地和他們講話了,我同輩的朋友卻說,你說話越來越聽不懂了。

其實,學會“土著”的話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如何把這些話帶進學術話語。一篇不帶網絡話語的網絡研究論文,不但面目可憎,而且根本是隔靴搔癢。那些網絡原生的術語、行話,不僅僅是生動,而是一個一個都生了根的。只有建立起一套網絡文學批評話語,才能真正建構一套網絡文學的評價體系。一般發表單篇論文時,我們只能用嵌入主要術語然后做注解的方式,待到主編《網絡文學經典解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一書時,靠做注解已經應付不了了。因為,十幾篇論文聚在一起,一步一注,步步驚心,而且同一術語不同作者定義不同。于是,我們編了網絡文學的“詞條舉要”作為附錄。這個“詞條舉要”是本書最早的一個“副本”雛形。我們發現,很多網文詞條的詞義源自動漫、游戲等“二次元”文化,隨著一個一個部落空間被勘察整理出來,一幅網絡文化的整體地圖卓然成形。

這組稿子2016年在《天涯》雜志連載時,專欄名稱是“網絡部落詞典”,分為“二次元·宅文化”“女性向·耽美文化”“同人·粉絲文化”“電子游戲”“網絡文學”“社會流行文化”六個單元。主編王雁翎女士一拿到稿子立刻嗅出了老主編《馬橋詞典》的氣息(韓少功先生是《天涯》雜志的創始人)。不錯,這些詞條就像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彼此是血親、姻親、鄉親,他們生活在一起,相生相克(如黑/粉),相愛相殺(如攻/受)。雖然不是像《馬橋詞典》那樣用文學筆法寫就,但這里也是有故事的。正因為對詞條背后故事性的捕捉,使《馬橋詞典》成為一部小說,傳達出這一地域人群生活的風貌。所不同的是,這里擔當敘述人的不再是“插隊”的“知識青年”,而是擁有言說能力的“網絡原住民”。endprint

《馬橋詞典》是中國當代文學“尋根文學”運動興起十年之后結出的碩果,韓少功不僅深入鄉村的深處也深入語言的邊處,去“理一理我們的根”。他用一部古老村寨的詞典,爭求一種“具體生活”的權利,哪怕是一個特例,一種補充,一種多元文化的標本。這種“非/逆普通話”“非/逆公共化”的努力,既是對大一統的反抗,也是對當時已來勢兇猛的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化的抗拒?!恶R橋詞典》之于普通話,也正是當時中國之于世界地位的映射。

二十年過去了,今天的中國已經深深卷入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的網絡部落就坐落在地球村里,所謂“天下腐女是一家”,“天下小白是一家”。中國的網生一代在文化上沒有父兄,全是吃“狼奶”長大的。在新媒介環境下,如何保護個人“具體生活”的權利?如何在沒有時空壁壘的網絡空間保持本土性、民族性?這些都是要重新討論的命題?;蛟S,一個可行的方式是充分發展網絡部落文化,在地球村范圍的文化競爭中占據主導權。1980年代“尋根文學”的口號是:“越是中國的越是世界的”;然而今天,“越是網絡的越是世界的”,“只有是網絡的才有可能是中國的”。古老的民族之根只有能為地球村的新生命提供養料,才有可能存活下來。

本書在考辨方法上更多地參照威廉斯《關鍵詞》的方式,畢竟這是一本學術書。不過,作為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關鍵詞》具有鮮明的左派知識分子立場,那種激越的論辯性,本書則是隱含的。一方面是因為,本書的主要任務是對于網絡部落文化做一次溯本清源的梳理,是一次亞文化社群的自我言說。這里挑選的詞雖然也是“意味深長且具有指示性的”,但都是自己文化空間中長出的新詞,不像《關鍵詞》里的詞匯,本身也是主流文化之中的關鍵詞,只有在論辯中才能獲得文化空間。另一方面也因為,在“宏大敘事凋零”之后的網絡時代,抵抗顯然已經不是亞文化的核心特征。如果說抵抗,也僅僅是以不與主流直接對抗的方式存在。雖然直到今天,網絡部落文化依然是一種亞文化,他們真正要的只是自己和自己玩。你可以批評他們犬儒,但批評者往往忘了,在“三次元”之外,他們還有一個“二次元”世界。在那里犬儒們可以建構自己的異托邦。

曾經一度,我們想給這本書起一個酷酷的名字:“次元國語”,這個頗具中二氣息的名字,讓人想起對中國網絡文化影響深遠的日本輕小說《十二國記》(小野不由美),也讓人想起中國的《國語》——那部成書于秦朝“車同軌、書同文”大一統之前的“國別體”史書。不過,這個名字還是顯得太“二次元”了,怕“三次元”人群很難get到“點”,只好忍痛割愛?!捌票凇眲t是一種容易理解的精神指向,希望這部旨在打通“次元之壁”的“破壁書”,成為媒介革命時代的“引渡之舟”。

這是一部“活在當下的詞典”。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里選的是網絡文化“關鍵詞”,而不是“流行詞”。它們從無數的流行詞中被選出,每一個都積淀著該部落文化重要內涵。并且沒有一個是已經死掉的,每一個都在旺盛生長著。編選者都是該部落的資深粉絲,有的還是元老、大大,乃至巨巨。這些關鍵詞,凝聚著他/她們的中二歲月、研二情懷,也是他/她們生命中的關鍵詞。

所以,這也是一部出自學者粉絲之手的“有愛的詞典”,是中國第一代網絡原住民為自己寫史。破天荒地,這些“八九點鐘的太陽”們,居然有了話語立法權。

《破壁書——網絡文化關鍵詞》一書即將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附:詞條舉例

【二次元/三次元/次元壁】(林品編撰)

【二次元】

“二次元”這個詞源自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它在日文中的原意是“二維空間”“二維世界”,本是一個幾何學領域的術語。但作為一個在網絡部落文化中獲得廣泛使用的詞語,“二次元”既可以指稱ACG(動畫、漫畫、電子游戲)所創造的二維世界,也可以指稱ACG愛好者或者由ACG愛好者構成的亞文化社群,還可以指稱ACG及相關產業所形成的文化產業鏈條。此外,在寬泛的意義上,“二次元”還可以泛指受到ACG文化影響的各種網絡文化。

在首播于1996年的動畫片《機動戰艦》中,有一條帶有媒介自反性質的情節脈絡:故事中有一群(富于喜感的)反派角色木星人,他們狂熱地崇拜一部名為《激鋼人3》的動畫片,尤其癡迷于這部(劇中?。﹦赢嫷呐鹘遣瞬俗?。然而,這些渴求接觸菜菜子的木星人卻絕無可能實現自己的愿望,因為動畫觀眾和動畫角色畢竟分處于兩個截然區隔的世界。面對這種不可逾越的限制,深陷無望境地的木星人只得互相勸解:“菜菜子雖好,但她畢競只是二次元的女子??!”這句臺詞引起了很多御宅族的深切共鳴。后來,日本的御宅族就模仿這部動畫里的這些動畫愛好者,借用“二次元”這個詞語來指稱動畫、漫畫、電子游戲等媒介所創造的二維世界。

這是最早流行于網絡部落文化的一種“二次元”用法,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是指ACG的媒介特性。在三維動畫技術成熟之前,這三者在視覺上都是由二維的圖像所構成的。即便是在三維動畫技術已然相對成熟的當下,日本的ACG產品也依然普遍地延續了二維時代建立起的美學風格。其二則是指ACG所營造的世界感,強調這個世界具有的“架空”“虛構”“幻想”等性質。

需要說明的是,“二次元”是一個在多種差異性關系中確認自身意義的詞語。在上述第一層含義上,“二次元”既與“一次元”——也就是以文字而非圖像作為基本媒介的文藝形式(在這個意義上,小說無疑是“一次元”,但也流傳著將已經被深度地整合進ACG產業的“輕小說”稱作“1.5次元”乃至“二次元”的說法)——相區別,又與“三次元”——也就是由真人、真實事物作為被攝體的營造三維幻覺的電影、電視劇——相區分。但是,問題的復雜性在于,隨著數字動畫技術的發展,真人影像與數字動畫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愈加模糊,因而,又出現了“2.5次元”的說法,用來指稱使用三維建模技術、三維動畫仿真技術的動畫與電子游戲,也用來指稱將實景拍攝所獲得的素材與電腦生成的動畫相合成、將真人出演的影像與CG(Computer Graphics,電腦圖形)角色的圖像相合成的產品;此外,由ACG衍生而來的Cosplay(英語詞組Costume Play的縮寫,指一種模仿ACG、影視作品中某個角色或其他知名人物形象的衣著、飾物、發型,將自己裝扮成這個角色的行為,參見“同人·粉絲文化”單元“Cosplay”詞條)舞臺劇也會被稱作“2.5次元”。endprint

【二次元/三次元】

在上述第二層含義上,“二次元”則主要是與“三次元”相對立,這里的“三次元”指的是真人置身其間的三維現實世界。乍看來,對于二次元與三次元的這種區分,似乎只是構成了虛擬/現實的二元對立;但問題的復雜性在于,由于漫畫、動畫、電子游戲借助種種視聽技法所營造的代入感,由于ACG文本對人物之間的情感羈絆的著力刻畫,由于許多ACG企劃在進行世界觀設定和角色設定時高度注重的完整自洽性,由于讀者、觀眾、玩家的移情作用,御宅族在二次元中往往會有相當真誠的情感體驗,甚至相對于那個需要戴著某種假面去陽奉陰違地應對的三次元社會,御宅族在二次元的情感投入可能是更為真摯而強烈的?!谶@里,真與假、實與虛的關系,顯然并不能用二元對立的思維框架來簡單地分辨;而御宅族對二次元的迷戀,恐怕也并不是諸如“逃避現實”“沉溺幻象”這樣帶有責難意味的判斷就能輕易解釋的。

“二次元”的第二種用法應對的就是輿論對御宅族的責難。由于“御宅族”及其衍生詞“宅男/宅女”,在中國的主流媒體和大眾輿論那里常常會遭到污名化和妖魔化,因而,中國的不少ACG愛好者為了避免“宅”這個意象所容易帶來的誤解,在近年來傾向于使用“二次元”這個詞來作為自指稱謂和身份標識。

這個意義上的“二次元”,不但可以用來指稱作為個體的ACG愛好者(也稱作“二次元宅”),而且更多會用來指稱基于趣緣認同的ACG亞文化社群(也稱作“二次元圈”)。作為熟練使用互聯網新媒體的數碼原住民,二次元愛好者不僅能夠從既有的文化產品中創造出與自身情境相關的意義與快感,進而借助便捷的評論轉發機制將各自的意義與快感轉化為種種聲明,通過多樣的媒體工具和發布平臺從事文化文本的生產;二次元愛好者還能夠利用互聯網的分享機制和共享平臺,為彼此增添大量可供利用的資訊/資源獲取渠道,并且在同好交流的過程中,圍繞趣緣認同展開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有效地利用社交網絡服務創建出各式各樣的趣緣社群。

這些社群的成員會基于這種趣緣認同,開展各盡其能、各顯其才的團隊合作,以網絡協同作業的方式從事文化生產;這些社群的成員還會在“三次元”的城市空間中開辟出“2.5次元”的飛地,將其臨時性地改造為“同好面基”(網絡中結識的二次元同好在線下會面,參見“同人·粉絲文化”單元“面基/版聚/奔現”詞條)的聚會場所,憑借便攜式智能終端支持的移動互聯網即時通訊,組織起各式各樣的集體活動。這些同好之間的“同人”(當代中文網絡社群中的“同人”一詞意為建立在已經成型的文本基礎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關系、基本故事情節和世界觀設定所作的二次創作,參見“同人·粉絲文化”單元“同人”詞條)活動與趣緣社交,是“二次元”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并不亞于對ACG文本的接受與消費。

【次元壁】

由“二次元”“三次元”還衍生出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次元壁”或“次元之壁”。作為“二次元”的關聯詞,“次元壁”的用法同樣豐富多樣。聯系著“二次元”的第一種用法——指稱ACG所創造的二維世界,“次元壁”既可以被用來表示區別二次元與三次元的媒介規定性,也可以被用來表示阻擋御宅族“真正地”進入二次元世界的物理和生理限定,例如,當一位宅男渴求與一位二次元的角色發生肢體上的親密接觸時,他就會哀嘆“次元壁”導致這種愿望的不可能實現。

聯系著“二次元”的第二種用法——指稱ACG愛好者或者由ACG愛好者構成的亞文化社群,“次元壁”則經常被用來形容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交流溝通的障礙。這里的“三次元”指的是那些無法共享ACG文化經驗的人群,尤其是對二次元抱有偏見而又占據著強勢話語權的人群。這個意義上的“次元壁”,凸顯了二次元文化在中國的亞文化特征與邊緣處境。

不過,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隨著ACG愛好者日益成長為社會中堅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二次元文化事實上正在逐漸擺脫原先那種邊緣的處境,“二次元”這個詞語也逐漸形成了第三種用法:那些涌入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本力量與資訊提供商,常常用“二次元”或“二次元產業”來概稱動畫、漫畫、電子游戲以及相關產業所形成的產業鏈條,用“二次元用戶”或“二次元人群”來指代“二次元產業”的目標消費者,用“二次元市場”來概稱這塊潛力巨大的新興文化消費市場。這種新用法傾向于突破二次元文化的亞文化定位,突破阻隔青少年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次元之壁”。

事實上,在媒介變革的大背景下,ACG文化已然深刻地塑造了當代中國一個數目頗為可觀的文化消費群體的接受習慣和審美趣味,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中國的諸多新興網絡現象的文化樣態和傳播生態,由此也形成了一種寬泛意義的“二次元”用法。新興的文化消費群體不僅會在御宅族文化的延伸脈絡上使用“二次元”,而且會用“二次元”來指認其他各種契合于他們的消費習慣和審美趣味的文化產品,例如,美國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中國深受ACG文化影響的網絡文學,等等。因而,如果從廣義上使用“二次元”,它可以泛指受到ACG文化影響的各種網絡文化,或者與ACG文化具有相似特征的各種流行文化。

造句:

誰能告訴我穿越到二次元的方法?

因為你不混二次元,所以你不知道……

感謝二次元帶給我們的感動!

三次元明星滾粗,我只萌二次元。

靈魂早已超越次元之壁的你,想必已抵達

理想鄉了吧。

【梗/捏他】(高寒凝編撰)

“?!痹诙卧幕惺侵改承┛梢员环磸鸵?、演繹的經典橋段、典故。

“?!蓖ǔ1徽J為是“哏”這個詞的誤用?!斑纭弊鳛橐粋€相聲藝術中的術語,指一段話中的笑料、漏洞、典故等。英語中也有含義相近的詞語Gag(玩笑、俏皮話)。

在二次元文化的語境中,“?!痹敬嬖谝粋€同義詞(ne ta ba re)。原指話題,后來被引申為話題的重點、詳情指暴露、揭發,連起來的引申義就是劇透。后來又被引申出“化用經典”“引用經典橋段、經典形象”的含義,中文直接縮寫、音譯為捏他。捏他作為一種表現手法,往往表現為惡搞經典作品,向經典橋段致敬,引用典故等等。

捏他是御宅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同的動畫、漫畫作品之間會通過捏他形成互文、互相索引,互相致敬的復雜關系。御宅族群體之間,也往往通過一系列捏他行為(引用經典動漫臺詞,模仿經典動作等),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或實現粉絲間的交流對話。

捏他手法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之后,甚至出現了以捏他為賣點,通篇不斷地進行惡搞、致敬的作品。如《幸運星》(漫畫作品,亦有動畫改編版本,描寫四名女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由于女主角是個宅女,說話時常常引用動漫里的名言,因此成為經典的捏他系動畫)、《旋風管家》(女主角是一名富家千金,同時也是宅女,生活中常常引用動漫名言)等。這些作品通常以御宅族作為主角,描述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捏他行為,或在作品中直接捏他經典作品的橋段。這事實上意味著某種御宅族文化的元敘事。

捏他這個詞在華語御宅族群體中也曾流行過一段時間,后來或許是因為詞源過于復雜,不利于傳播,漸漸被更加本土化的“?!彼〈?。但這兩個詞在御宅族文化的語境中,無疑是可以通用的同義詞。

在語義流變的過程中,梗這個詞也常常成為合成詞的后綴。在作為后綴使用時,梗有時候可以用于表示某種固定的套路、橋段,例如言情梗,就是指言情小說里常用的套路,比方說第三者插足、吃醋等都是經典的言情梗;有時則是表示某種有具體來源的典故,如歷史梗,就是指歷史書、野史中的典故,地域梗,指某些有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內涵的典故。

在二次元文化中,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蛘吣笏?。例如,上學遲到的少女嘴里總會叼著一片切片面包,眼鏡片忽然反光意味著在搞陰謀,主角永遠坐在教室靠窗倒數幾排的位置,等等。

造句:

這個劇用了一點《名偵探柯南》的梗。

這篇文雖然用的都是老梗,但用得巧,而且不錯!

為什么說《瑯琊榜》是耽美向的?因為它在用言情梗寫兄弟情??!endprint

猜你喜歡
部落詞典網絡文學
調查
我國網絡文學研究的困境與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大力士”紙片人
中國網絡文學闖蕩海外江湖
詞典使用與英語學習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