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照片需要文字嗎?

2017-09-23 18:12
攝影之友 2017年4期
關鍵詞:文字描述劉濤紀實

攝影的魅力往往在于它的視覺表現力上。對于那些在題材、內容或形式上千差萬別的攝影作品,人們看待它們的直觀感受便會有所不同。那么,哪些照片適合結合文字理解,哪些又可以獨立存在?本期圓桌討論將針對“攝影與文字”這一話題展開。

你怎么看待攝影和文本相結合,什么樣的照片可以獨立存在,什么樣的照片需要結合文字理解?

翟紅剛:如果把攝影分成多種類型的話,報道或者紀實類的攝影,是離不開文字說明的。本質上來講,照片區別于文字的一點,是非常具象的,與現實世界有著相對準確的對應關系。但照片一旦被定格,就意味著這個畫面脫離了真實的時空關系,你在照片畫面中看不到它周圍發生了什么,也看不到拍下照片的這個瞬間前后發生了什么。如果你希望觀看照片的入了解這些信息,就需要用文字表述出來,這也就是我們考核攝影記者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強調記者這個身份。不是拍下照片,就可以走人了,而是要采訪,獲取信息,然后用文字描述出來。

我個人覺得,攝影作品需不需要文字來輔助說明,要看攝影師的意圖。比如廣告攝影,明顯那就是某個明星,在某個影棚里的拍攝。這是不需要文字來說明的,但時尚雜志的編輯們也許會加上一些服裝品牌信息;藝術創作類型的攝影,有時是需要比較多的文字來解釋的,否則意義非常分散,甚至有些藝術家把文字作為了這個作品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也有些作品,不需要一個字的說明,只取一個抽象的標題,至于意義,全交給了觀看的人,自己去想象。更極端的,可能還會使用一些特別的字樣輔助,讓畫面產生獨特的意義,甚至反諷。

顏長江:每一種精神領域的門類,都可以交叉結合,文字與圖片,是最基本最古老的結合方式。它們各自都能獨立存在,但結合就有可能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當然也可能適得其反。一般來說,各自表達不充分時,就聯合表達。這要看具體情形。

即使發表或展出照片時不用文字。但作者最好自己有文字備案,從資料性的到思想性的。臺灣攝影教育家吳嘉寶教學生時,就要求每人必須寫闡釋文字,尤其是觀念類的,他認為,解釋不清楚的,往往是在蒙事兒。

劉濤:我覺得紀實項目和當代藝術攝影是非常需要文字結合的。我想文字部分可以理解為“以攝影作為出發點進行表述?!豹毩⒋嬖诘恼掌蔷哂虚_放性的,觀看照片的人可以被作品所帶入,能產生新的聯想。

你在觀看、編輯或評選一組作品時,首先會關注畫面還是文字?

顏長江:當然是先看圖片,一目了然。一般來說,圖不好的文字也好不到哪兒去。都是一個人的作品,靈性有了,什么樣式都能玩得轉。對我個人來說,通過文字能看出其是否有更高的認識,從標題到內容,是減分還是增分。有問題的圖片,通過文字也能了解它問題出在哪。

翟紅剛:這要取決于觀看場景。如果看手機客戶端,從視覺上來說,通常情況下,首先是標題,其次是畫面,最后是圖片說明。如果是其他場景,比如評選或者影展,畫面與文字,呈現在眼前時,大小是非常懸殊的,自然是先關注畫面,而且在這樣的閱瀆場景中,目的不是傳播,我會先關注畫面的影像惑。

劉濤:我會先關注畫面,文字的表述有時候沒有畫面所直觀呈現的好。

你在拍攝時,是否會考慮到將文字和圖片進行結合?

劉濤:拍攝的時候,我沒考慮過文字描述方面的東西,而是希望能夠把最直觀的照片拿給大家去看。其實我所看見的,再到照片所呈現出來的,以及照片是否能表達一些隱喻,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但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顏長江:我剛開始拍攝三峽時只想拍好照片,沒想到還寫了那么多文字。當我深入拍攝后便覺得,照片再精彩,也無法涵蓋巨大豐富的三峽現實與歷史,我可以只拍照,但按捺不住地要記錄故事與情感,還有各種珍貴資料,要不會留下巨大的遺憾。開始想的自然是拍照,進去了就記日記,日記后來也出了書,日記加上記憶觀點又出了散文書,都是圖文結合。建議大家面對一個題材時,先自然地記下日記,如何運用另說。

照片一旦被定格,就意味著這個畫面脫離了真實的時空關系,你在照片畫面中看不到它的前后發生了什么。如果你希望觀看照片的人了解這些信息,就需要用文字表述出來。

你的作品需要結合任何背景或是文字闡述來理解嗎?

顏長江:其實單看三峽系列,不需要圖片說明也可以,比如紀實部分,作品多了,也就大致表達完全了。藝術感染力上,作品本身就夠。至于敘事,如果是實在之事,還是要加上文字說明或文章,比如將我的三峽作品當歷史看,那就越詳盡越好,文字要的,甚至還要圖表,不怕多。

劉濤:我覺得我的作品不需要結合背景來理解,但確實是需要文字的,但并不是針對某張照片,而是對于拍攝時心態的闡述。我很喜歡看大家在看過我的照片后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如果將你的作品配以相應文字,例如拍攝感受,或拍攝信息等,對作品會起到輔助,還是會失去作品的本意?

劉濤:我覺得會失去本意吧!很多人可能都覺得我拍的照片很討巧、很偶然、很有意思,可很少有人會把我所有的照片放在一起看。

請相信掐攝這樣的照片并不容易,也沒有盡頭。我的作品不會完結,我也不想為其歸類。

你在2016年出版了個人攝影集《走來走去》,這本書是如何編輯而成的?與你的照片放在一起的都是—些什么樣的文字?

劉濤:文字部分是和編輯反復探討和交流所產生的,我說的都是實話。有些話在我開始拍照片之前都不敢去想,但現在價值觀念變了,一切都變得不同。書的編輯排序是LENS幫我編輯的,照片的選擇也大部分由他們來挑選。我很喜歡馬良老師和任悅老師幫我寫的文字,非常感激。

同樣是在2016年,你作為圖蟲網“街拍中國”合肥工作坊的導師,在關于作品的文字闡述方面,你是否做了相應的指導?

劉濤:文字部分我并沒有做相應的指導。在我看來,評論攝影的人或者是攝影師自己最清楚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字。我主要是帶他(她)們走來走去,走進那些平凡庸俗的市井,或許可以激發攝影師對周遭的理解,以及對人的關注。endprint

報道紀實類的攝影作品,性須配文字說明。不同的文字說明,會讓畫面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解讀。如果不進行文字描述,圖片故事是難以完成的。

報道紀實類與其他類別的攝影作品在文字需求上有何不同?

翟紅剛:報道紀實類的攝影所需要的文字,要求客觀準確,對于有爭議性的信息,需要做到多方信源的同時呈現,而獲得這些信息的方法就是觀察和采訪,撰寫時的要點是避免使用形容詞,控制攝影師主觀態度的直接表露。

可以這樣說,報道紀實類攝影的文字,要從照片和事實出發,呈現給觀看者的是真相;而其他類別的攝影作品的文字,則是從攝影師出發,傳遞給觀看者的東西,取決于攝影師意圖,要看他想表達什么。

報道紀實類的攝影作品,是否必須配以文字說明?如果沒有文字描述,圖片故事能否完成?是否有過這樣的嘗試?

翟紅剛:報道紀實類的攝影作品,必須配文字說明。比如畫面中出現了一個哭泣的孩子,沒有文字信息,你不知道他是因為和媽媽分別,繼續留守農村,還是因為被校園暴力傷害,還是因為其他的一些原因。不同的文字說明,會讓畫面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解讀。

如果不進行文字描述。圖片故事是難以完成的。也沒必要進行這樣的嘗試,一定要嘗試的話,那也不是圖片故事,而只是一些圖片的組合。純圖片的組合,是可以產生一定的邏輯和視覺關系的,也能看出一些概況,但那不能成為圖片故事,至少不能被稱為報道攝影,也不適合傳播。

觀念類攝影最麻煩的是,拍得主題不明,闡述也如同夢囈,這讓我首先得仔細辨認,是真高深還是真糊涂。

一篇完整的圖片故事報道,文字撰寫會占據多大的比重?

翟紅剛:一篇完整的圖片報道,圖文比例是沒有規定的。但從網絡傳播來看,以我所在的新浪網來說,通常情況下,我們非常重視圖片說明的撰寫,一組圖片故事通常不會超過20幅照片,每張圖片都配有100-200字之間的文字,這些文字前后之間,形成一定的邏輯關系,以此前后關聯,形或一個完整故事的敘述。至于是否還需要一篇完整的大篇幅的文字,這倒不是必須的。這也是網絡的觀看特點所決定的。無論是電腦端,還是手機端,圖片的閱讀方式,或者是左右翻頁,或者是上下滑動,每一段文字說明緊跟相關的圖片,方便閱讀。字數太多,會阻礙對圖片的觀看,但太少,又表述不清,或者難以產生力度。這就是體現編輯技巧和對報道理解深度的時候了,他要有效地平衡圖文關系。

你經歷了從文字記者到攝影記者的身份轉換,是否對文字和攝影的結合產生新想法?

顏長江:也許是吧。一個人愛好或特長往往不只一樣,都要發揮,不少攝影人還畫畫呢,比如老樹(劉樹勇)等等。建議攝影師都寫寫,一般來說,拍得好就寫得好,都是靈性驅動,比如李江樹、侯登科、王寧德、黎朗、曾翰、顧錚,他們都是。不要怕寫不好,忠于自心就行,慢慢就寫好了。我工作中的經驗,有些攝影記者偶一寫文章,寫得比文字記者還好。因為你靠眼睛工作,真正了解最鮮活的現實,你才是描繪高手。

文字方面,你多以本人的生活札記方式展開,風格隨性,這對作品呈現有何幫助?

顏長江:我認為札記方式是很好的文體,樸實無華,是一種自由的寫作。而自由的狀態,往往會見真知,并有文學性。真正的文學,首先是真,理性之后,才是倫理與審美。真,是當代藝術的第一要素。一上來就文藝,那不真,也不是真正的文學要求。

你見過將攝影與文本相結合最成功的例子是什么?

顏長江:魏壁的《夢溪》、黃新力的《陜北盲說書人》、塔可的《詩山河考》,這是三種不同程度的結合范例,建議大家買這三本畫冊或書,水準相當高。大家可以看到文字如何與攝影恰當地結合。

怎么看待近年文本在當代攝影中興起的現象?這些作品少了文字之后,是否還成立?

顏長江:這是好事。特別是觀念類的,有文字闡述時才明白。藝術作品是復雜的,不能說看不懂就不是好東西,有時與文字結合是藝術策略。但是,也有作品不知所云而靠文字的現象。最麻煩的是,拍得主題不明,闡述也如同夢囈,這讓我首先得仔細辨以,是真高深還是真糊涂。

對于希望嘗試將攝影和文字結合的攝影師,有什么建議?

顏長江:我建議攝影師在拍攝之前,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拍攝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表達自我,還是呈現客觀,你必須做出一個選擇。不同的選擇,需求不同,要求也不一樣。endprint

猜你喜歡
文字描述劉濤紀實
“閨蜜值滿格”的秦海璐和劉濤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過年紀實
微寫作
微寫作
微寫作
特殊的攝影集感恩父母
鄭州擂臺賽紀實
馬鈴薯主糧化
混亂實驗室紀實
混亂實驗室紀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