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政策紅包將如何影響家電行業?

2017-09-26 05:56
福建輕紡 2017年1期
關鍵詞:市民化短板農民工

解讀:政策紅包將如何影響家電行業?

今年的中央工作會議12月14日至16日在京舉行。會議部署了2017年經濟工作,明確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了“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定性2017年是供給側改革深化的一年。

除了高屋建瓴引領方向,會議還回應重大民生關切,在多個經濟領域釋放出積極信號。2017年,這些政策措施將會影響家電產業的走勢。在有望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背后,透露出家電產業未來的商機。

【紅包一】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

解讀:

馬桶蓋、電飯煲、保健器材,境外購物十分火爆。據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游客每年在境外消費超過萬億元。消費棄內向外的深層次原因在于,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產品檔次整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完全不能夠適應需求已經升級的國內消費水平。

振興實體經濟,提高我國的制造業水平已經成為改善刺激內需的根本途徑。家電產業作為國內需求供給側一方,承載著提供適應國內需求升級的重任。會議要求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對于家電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巨大促進作用。對家電產業的廠商來說,2017年既是升級的關鍵一年,也是值得期待收獲的一年。

【紅包二】炒房行為將嚴格受限

一直以來,中國樓市被看成是投資增值的熱土,房地產不是為改善居民住房而存在。開發商捂盤惜售、哄抬房價,中介商炒作房價、虛報房源等亂象層出,嚴重損害了購房者,特別是剛需購房者的切身利益。而在投機炒作中,對于附加于房地產的家電產品來說,實際意義并不大,甚至是抑制了家電的消費。

解讀: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樓市定位,就是要傳達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不鼓勵炒房。從宏觀層面來說,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而房地產回歸 “房子是用來住的”本能,將為剛需者提供了很好的購買機會。這將大大改變以往住房炒來炒去,飄在投資人手里,而不是在想居住者手里的囧況。只要剛需者買了房子才會去裝修,有裝修就會有家電品的需求,這對釋放家電需求來說意義重大,是對家電產業一個極大的利好。

【紅包三】企業稅費負擔有望減輕

家電產業是一個經過市場經濟洗禮的成熟產業,利潤薄、稅負重是現實問題。這次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力度的話,肯定對于家電這樣的成熟行業意義重大。

解讀:

家電企業云集了很多的民營企業,但是民營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不高,抗擊市場風險能力有限。在經營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問題。企業稅負的減少,會大大緩解企業的壓力。實施減稅,不僅從實際上減輕企業負擔,還會中小企業的務實信心。

實際上,家電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特別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家電的制造大國和基地,如果家電企業的經營環境在不改善,走出國門的企業會面臨雙重擠壓。而2017年,隨著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以及減稅降費等措施的大力實施,家電企業有望獲得更多政策紅利,發展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紅包四】農民錢袋子有望鼓起來

農村改革將是未來的工作重點。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

解讀:

從字面上來看,似乎對家電產業并無關系。其實,仔細分析農村改革對家電的意義重大。一方面家電產業在以城市為對象的一二級市場已經完成普及,進入到平穩增長新時期,這一階段很難再有爆發性的增長。而農村為代表的三四級市場,由于家電的普及率低,還處于普及增長階段。未來具有需求增量性質的市場,無疑就在農村三四級市場。

另一方面,近幾年來涉及到農民增收的政策接連出臺。特別是10月份,先后印發了《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分別提出實施新型職業農民激勵計劃,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新的路徑和制度保證,讓廣大農民對2017年充滿期待。

以上兩個方面的因素,足以讓未來家電的重點市場轉移到農村鄉鎮,此次政策將使農民的錢袋子有望越來越鼓,農村鄉鎮家電市場將會迎來一輪高速增長期,這將是未來市場的最大看點之一。

【紅包五】促進農民工的市民化

在會議精神中有“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同時“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隨著中央提出2017年“繼續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有望進一步出臺,保障進城農民工的權益,進一步拉動消費與投資。

解讀:

解決農民工市民化的問題,肯定會促進新一輪消費和基礎設施投資增加??梢韵胂?,通過戶籍制度改革解決了農民工的身份問題,農民工就有條件將他們的長期消費行為,從農村轉向城市,從短期轉向長期,實質上是刺激內需的重大舉措。

表面上看農民工市民化是換一個身份,實際上并不那么簡單,農民工市民化是解決制度和軟環境的問題。帶來的結果是,他們能夠把城市當成是自己的家,不再是短期的臨時湊合。因此,對于生活必需品的添置就不再局限于再去舊貨市場淘二手家電。

同時身份的解決也會增加他們的收入與保障,新市民沒有了后顧之憂,就可以騰出更多的資源用來消費。況且他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對于未來家電的消費意義重大。

(王)

猜你喜歡
市民化短板農民工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執行“強制休假”還需“補齊三個短板”
立新標 補齊勞動防護短板
DCT的優勢與短板并存
農民工市民化精準轉化的大數據分析
農民工市民化精準轉化的大數據分析
農民工市民化研究綜述
補齊短板 建好“四好農村路”
對農民工市民化內驅動力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